仲年
秋褲太緊身 反而不保暖
很多女士會覺得太厚的秋褲“不夠美觀”,會選擇一個“折中”的方法:如果穿褲裝就選擇緊身秋褲,這樣既顯身材又保暖;如果穿裙子可以選擇市面上那種防治靜脈曲張的連體襪,不僅保暖連腿看起來都能瘦一圈,可謂一舉兩得。
不過這種“小聰明”的做法在皮膚科醫(yī)生眼中就不怎么靠譜了。秋褲太過緊身,會帶來不少問題。因為緊身秋褲可能增加局部溫度,如果再不透氣,那么很容易增加婦科感染的風險,而如果選擇那種防治靜脈曲張的襪子來充當秋褲就更麻煩。因為那種襪子緊緊捆在身上,會導(dǎo)致血液流通不暢,肢體和皮膚表面的血液循環(huán)減慢,人只會更加寒冷,嚴重時反而更容易被凍傷。
秋褲的“王道”還是全棉
提起秋褲,最好的選擇還是全棉材質(zhì)的。醫(yī)生說,全棉秋褲吸汗、透氣性都好,所以舒適度高,在出汗后也不會太過潮濕。
有些滌綸面料的秋褲,因為化纖成分較多,就變成了“靜電專用褲”,基本上穿上以后就會噼里啪啦地靜電一直放。由于秋冬季節(jié)容易摩擦出現(xiàn)靜電,此時大家不妨在穿著秋褲前使用潤膚霜;而本來就容易皮膚干燥人,更要避免選擇這類秋褲。
另外,還有一類秋褲含有羊絨成分,適合在冬季使用,也最受中老年人的歡迎。但有些人會擔憂它是否會引起螨蟲或者過敏的問題。對此醫(yī)生說,只要秋褲定期洗曬,不要久置后就直接穿,就不用擔心螨蟲問題;但的確有些人對羊毛過敏,對于這類人群來說,最好不要選擇有羊絨成分的秋褲。
秋褲上身時 10℃為界
判斷自己是否該穿秋褲,要從三方面考慮。一是時間,在北方一般過了中秋就該穿上薄秋褲。不要過于相信“秋凍”,這雖然可以增強耐寒能力,但只適合在初秋暑熱未消時。等到進入晚秋,尤其是寒露以后,常有強冷空氣侵襲,就應(yīng)增添秋衣秋褲。二是氣溫,若最低氣溫低于10℃就該穿秋褲,并且隨著溫度的降低,秋褲也應(yīng)適當增厚。三是自我感受,若覺得雙腿從戶外回來后遲遲恢復(fù)不到正常溫度,就該穿秋褲了。而且,經(jīng)常久坐或末梢循環(huán)不好的人,即使氣溫不低,也會有雙腿冰涼的感覺,這類人應(yīng)馬上穿秋褲、厚襪,并且每天睡前用熱水泡腳15分鐘。秋褲的松緊非常重要,要“貼身但不緊身”;款式上最好在腹部、手肘、膝蓋等處有加厚處理。此外,部分人群需要提前穿秋褲,包括經(jīng)期和孕期女性、老年人和關(guān)節(jié)炎患者、陽虛體質(zhì)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