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菊花 任興珍 郭安娜 許勤
(南京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神經(jīng)外科,江蘇 南京210029)
呼吸是指機體與外界環(huán)境之間氣體交換的過程。正常情況下,氣體經(jīng)口或鼻、咽、喉、氣管進入肺部,進行氣體交換。病人全麻后,由于麻醉藥或肌松劑的殘留作用,使舌肌松弛、舌根下墜。仰臥位時,重力的作用加重舌根下墜[1]。神經(jīng)外科的重型顱腦損傷、腦出血病人,亦可發(fā)生舌根下墜,造成完全或不完全上呼吸道梗阻。尤其是肥胖和有鼾癥病史者,常表現(xiàn)為張口呼吸、呼吸困難,嚴重者窒息死亡。需立即暢通氣道,短期可使用抬頸法、托下頜法,但需專人守護。如無顱底骨折、上呼吸道解剖異常,時間較長者,則采用放置口、鼻咽通氣管,以確保氣道通暢。
口咽通氣管可致血壓升高、心率增快,故對伴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不適合長時間使用[2]。而鼻咽通氣管插入咽部,使舌根前移,可解除呼吸道阻塞,操作簡便;其材料柔軟,對黏膜組織損傷小,惡心、嘔吐和喉痙攣反應較少,病人更易耐受。開口受限、牙關(guān)緊閉或口咽部創(chuàng)傷的病人,伴有心腦血管疾患患者及需較長時間保留通氣管的病人應首選鼻咽通氣管[3],且預置鼻咽通氣管后,不會影響其他任何一種醫(yī)療輔助通氣措施的進行。
臨床常用的鼻咽通氣管材質(zhì)較軟,是易于留置的優(yōu)點,但也導致了護理風險。筆者在護理過程中觀察到,鼻咽通氣管容易下滑、脫出,特別是躁動病人。本科室曾有3例垂體腫瘤卒中的病人,鼻前庭較大,病情變化時神志不清,柔軟材質(zhì)的鼻咽通氣管向下呼吸道滑入,幸好及時發(fā)現(xiàn),并進行改良固定。自2013年6月以來,本科室留置鼻咽通氣管16例,有5例病人呼吸道分泌物較多,吸痰時易將管道一并帶出,導致反復插管,增加病人痛苦,且給護理工作增加了難度。鑒于此,我們制作了一種鼻咽通氣管固定帶,解決了鼻咽通氣管易下滑或脫出的不足,利于護理安全,報告如下。
1.1 用物準備欣皮固導管固定裝置E 型一根(50cm,此裝置粘貼處質(zhì)地較硬,易損傷皮膚,且長度不可調(diào)節(jié);經(jīng)改造后既可避免損傷皮膚,又可調(diào)節(jié)長度),松緊帶(長15cm、寬0.5cm)兩根,小鈕扣(直徑<1cm)兩個,剪刀、針線。
1.2 制作方法(1)評估病人,測量經(jīng)人中、耳垂及枕后一圈的長度,預量所需鼻咽通氣管固定帶的長度;(2)剪去導管固定裝置兩端的藍色帶子2cm(小兒使用酌情多剪);(3)根據(jù)預量長度,將鈕扣釘在導管固定裝置的合適位置;(4)在導管固定裝置的兩端各掏一個小洞,將松緊帶一端放入洞中,針線縫緊。根據(jù)預量長度,在松緊帶上剪一個小縫隙(平行于松緊帶、長約0.5cm)即可(圖1)。
圖1 鼻咽通氣管固定帶示意圖
注:1.鼻咽通氣管固定帶主干;2.小鈕扣(可用暗扣代替);3.扣眼;4.松緊帶
鼻咽通氣管插入鼻腔前,分別在管口近邊緣處4點、8點位置剪一個0.5cm 長環(huán)形縫隙,將固定帶一側(cè)松緊帶由下而上插入縫隙、扣上鈕扣。然后將鼻咽通氣管插入一側(cè)鼻腔,將固定帶繞頸后一周,再將另一側(cè)松緊帶由下而上插入縫隙、扣上鈕扣,可妥善固定鼻咽通氣管。
廠家可直接將管口處改造成材質(zhì)較硬的環(huán)形管口,可避免滑入下呼吸道,但是向外滑出仍難以避免。
3.1 此固定帶結(jié)構(gòu)簡單、易于操作,松緊帶和鈕扣連接牢固,不易脫落,解決了鼻咽通氣管向呼吸道下滑及易于脫出的風險,利于安全護理管道。
3.2 固定帶柔軟舒適,可更換清洗,固定效果好,病人易于接受。經(jīng)6例全麻未完全清醒的病人、5 例顱腦術(shù)后留置鼻咽通氣管、痰液較多的病人應用,吸痰時鼻咽通氣管固定妥善,避免了反復插管,減輕了病人的痛苦。
3.3 病人應用鼻咽通氣管固定帶后,可有效預防鼻咽通氣管向外脫出、向呼吸道下滑的風險,起到有效固定鼻咽通氣管的作用,保證了護理安全。
[1] 黃玲,黃冰,潘靈輝,等.口咽、鼻咽通氣管的臨床應用[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03,19(4):288.
[2] 黃玲,黃冰,潘靈輝,等.麻醉后口咽和鼻咽通氣管的臨床應用及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03,18(12):1109-1110.
[3] 尤榮開.人工氣道建立與維護[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2: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