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月
作為一名教育期刊編輯,我也曾在家庭教育類報紙供職多年,并且自己很愛讀教育類書籍,耳濡目染了不少先進的教育理念。我對教育自己的孩子非常用心,從懷孕期間就開始寫親子日記,數(shù)年間已積累下幾十萬字的親子日記。按道理說,我應該能輕松教育好孩子的。
但事實并非如此。尤其是孩子上小學之后,我發(fā)現(xiàn)教育孩子越來越成為一個很大的負擔。比如孩子總想玩,不愿意寫作業(yè),寫作業(yè)時表現(xiàn)得很煩躁。有時他遇到不會的題,我放下手頭的活兒去給他講,他不好好聽,甚至還和我發(fā)生爭吵。這讓我很頭疼!怎么辦?
除了教育孩子,我還受到生活中種種煩惱的困擾,感覺自己生活得不幸?!?/p>
一次偶然的機會,在唐曾磊老師的博客上,我讀到大量有關親子教育的文章。我感覺唐老師講的教育原則和溝通方法都很新鮮。唐老師在文章里講:幸福的前提是智慧;沒有智慧,不談幸福。學習平等思維,可以提升智慧水平,讓大家生活得更幸福。
我決定好好學習一下平等思維。
學習,讓我走近幸福
2013年暑假,我第一次帶孩子去北京參加認真能力訓練營,孩子由基地的教學老師帶領學習,我則和家長們一起聽唐老師講課,學習平等思維。
平等思維的一個核心內(nèi)容是小人理論。我們每個人內(nèi)心都有一個小人自我,都是自以為是、喜歡肯定、討厭否定的。簡單說就是“我覺得我的看法是對的,是好的”。小人自我又分為物質(zhì)自我和精神自我,我們穿的衣服、住的房子等,都是我們的物質(zhì)自我。如果別人夸我們的衣服好看、房子漂亮,我們會很開心;如果別人說我們的衣服難看、房子不好,我們會很郁悶。我們信奉的一個教育理念、認可的一個行為準則等,都是我們的精神自我。如果得到別人的認同,我們會很開心;受到別人批判,我們會很不開心……
聽唐老師講了小人理論后,我明白了為什么自己常常煩惱:當人們肯定我的物質(zhì)自我和精神自我時,我就開心;他們否定我的物質(zhì)自我和精神自我時,我就煩惱。也就是說,我的心情是別人說了算的。這是一種不智慧的狀態(tài)。
學習平等思維的過程,就是逐漸“打掉”小人自我、提升智慧的過程,也是逐漸破除煩惱、走向幸福的過程。它會幫助我們達成“我的心情我做主”的精神自主狀態(tài),讓我們把幸福握在自己手中。
這次學習歸來,我的狀態(tài)特別好,總能對孩子說肯定的話,孩子和我對話時變得很開心。遇到問題時,我按照和諧溝通三步法操作,接納孩子,理解孩子,提出建議。我和孩子的溝通變得非常和諧。
但好景不長,這種良好的狀態(tài)保持了幾天后,我漸漸開始“恢復原形”。給孩子講題時,我又變得越來越?jīng)]有耐心,忍不住會批評他,違背了唐老師要求的對孩子說話時“要么閉嘴,要么肯定”的原則。
還好,這時家庭幸福之道網(wǎng)絡家長課開始發(fā)揮作用。
根據(jù)自身的學習經(jīng)驗,我認為網(wǎng)絡家長課對學習平等思維非常重要。因為人的改變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認真能力訓練營的七天家長課,起到的是讓家長“知道平等思維”的作用。而真正把這些理念落實到日常生活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比如,我們?nèi)巳硕贾涝缢缙鹕眢w好,也都認可,但可能我們到三四十歲時還做不到早睡早起。這也是我為什么知道了那么多先進的教育理念卻依然教育不好孩子的原因。從知道到做到,是一個和自己幾十年養(yǎng)成的思維、行為習慣做斗爭的過程。網(wǎng)絡家長課起到了帶領家長們對平等思維從知道走向做到的作用。每期十二講的網(wǎng)絡家長課,有十一講會布置作業(yè),作業(yè)全部是實踐性質(zhì)的,引導家長把學到的平等思維理念完全融入現(xiàn)實生活中,落實到一言一行中。
目前我已經(jīng)參加過三期網(wǎng)絡家長課的學習。這三期家長課對我來說是三個臺階。第一期時我還處在各種煩惱中,受到很多問題的困擾,對家人有諸多不滿。第二期時我已經(jīng)有了明顯的改進,其中一個原因是我堅持寫幸福日記,每天記錄家人的優(yōu)點和孩子的進步,開始品嘗到幸福的滋味。寫幸福日記讓我改掉了挑別人毛病、否定別人的壞習慣,轉(zhuǎn)為只看別人優(yōu)點、肯定別人,這讓我開始擁有很好的心態(tài)。到第三期時我已經(jīng)處于比較好的狀態(tài)了,輔導孩子寫作業(yè)時總能針對他的進步點加以鼓勵。我說話開始變得正向,讓人愛聽。我感覺生活變得越來越美好。在基地的正能量QQ群里,我成為“正能量家長”,開始幫助一些家長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我身邊,有一些朋友受我影響開始寫幸福日記,也有朋友在遇到生活中的煩惱時,會找我尋求解決方法。
但在不久前,我出了一次大錯。
內(nèi)省,讓我找準方向
那天,我和孩子本來在有說有笑地一起看動畫片,氣氛非常融洽??赐炅藙赢嬈⒆雍鋈话炎炖锍缘暮谥ヂ楹弁翌^發(fā)上、身上吐。我說:“別這樣,媽媽很討厭你這樣?!焙⒆游匦Γ滞铝艘淮?。我又說:“別這樣?!钡⒆釉僖淮伟押谥ヂ楹弁碌轿翌^發(fā)上、身上。我有點不高興了。后來我們一起去另一個房間,我準備讓他寫作業(yè)。孩子嘴里嚼著黑芝麻糊粉,竟笑嘻嘻地往我臉上吐。我不假思索,伸手就往他臉上打了一巴掌。結果自然是兩人不歡而散。
后來,我在家長課上向唐老師提問:“我為什么會對孩子往我臉上吐黑芝麻糊粉的行為瞬間發(fā)火,導致失控?如果孩子屢次做出不當行為時,怎么才能及時制止他,而自己不產(chǎn)生負面情緒?”
唐老師指出我的反思方向錯了,是在向外求,而不是在向內(nèi)自省。
后來,我反復聽唐老師的這段答疑錄音,反思自己的錯誤。我終于明白,確實如唐老師所說,我的問題是出在小人自我的自以為是上,我本能地認為自己是對的、孩子是錯的,于是瞬間失去理智,打了孩子。
唐老師說:平等思維就是看到事物不同,不以自心分別好壞。如果我不用自心分別好壞,就不會去判斷我對、孩子錯,就不會生氣,更不會打孩子。當我不去判斷對錯時,我的心就是平和的,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孩子只是在和我鬧著玩,他只是覺得這樣做很有趣。那么,我就可以笑一笑,告訴他:“和媽媽玩可以,但不要把黑芝麻糊粉往媽媽頭發(fā)上、身上吐,這樣不禮貌?!毙∪俗晕覍е挛抑徽驹谧约旱慕嵌热ニ伎迹瑢κ虑榈慕庾x出現(xiàn)偏差,無法看清事實真相,因而做出錯誤的判斷,造成不良后果。
進一步反思,我在教育孩子上,始終是有強大的自以為是存在的,認為自己很懂教育,教育水平很高,自己始終是對的。因此,當孩子不聽我的話時,我會很煩,覺得我說的明明是對的他怎么能不聽;當家人對我的教育略微提出質(zhì)疑時,我也很煩,覺得他們不懂教育還亂說。我發(fā)現(xiàn)自己的小人自我非常頑固,不僅有強大的自以為是,而且特別喜歡聽肯定的話,特別討厭聽否定的話。
黑芝麻糊粉事件對我來說是一次學習和轉(zhuǎn)化的契機。我開始調(diào)整方向,由外求轉(zhuǎn)向內(nèi)省,學習在與人相處中隨時向內(nèi)觀察自己的心理感受和情緒變化,這就是唐老師常說的“覺知”。覺知和破除自己的小人自我,包容和順應對方的小人自我,這樣才能減少煩惱、提升智慧。在這樣做了一段時間后,我感覺自己在和孩子的相處中心變得細致、敏感了,開始能及時覺察到自己的情緒變化,也能體察到孩子的心。
比如輔導孩子寫作業(yè)時,他有些題做錯了,我給他講他還很煩,不愿聽。當我發(fā)現(xiàn)自己的情緒受他影響開始有些煩躁時,我馬上意識到:自己是不是在自以為是?是不是覺得他不認真聽我講是在否定我,所以不高興了?我很快控制住情緒,用小人理論去理解孩子的心:噢,他做錯題了,雖然我表面上沒有批評他沒有否定他,但指出錯題本身對他來說就是一種否定。有錯題說明他沒有學會、沒有學好,他當然不開心了,因為他是喜歡肯定、討厭否定的嘛!如果每一道題都能做對,他就會開心了?,F(xiàn)在他不是每道題都做對了,但是,他做對了很多。如果我去夸獎他做對了這么多道題,小人自我受到肯定,他就會開心了。而且,他的作業(yè)中有很多進步點,比如某個字寫得很工整,某個比較難的題他想出來了,書寫更干凈整齊了。于是,我先就這些進步點對孩子進行肯定、鼓勵,當孩子變得開心起來后,我再給他講錯題時他就能聽進去了。
目前,我和孩子的相處越來越和諧。我每天寫幸福日記,不斷記錄孩子在生活和學習上的進步點,記錄夫妻相處中那些讓人感覺幸福的點滴小事。我很享受寫幸福日記的過程,感覺是對自己心靈的持續(xù)滋養(yǎng)和凈化。我生活中的幸福感越來越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