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 雷
(安徽阜陽師范學院,安徽 阜陽 236037)
1.1 研究對象。本研究以XX大學2010級2個武術班的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共計120人,其中男生76人,女生44人。
1.2 研究方法
1.2.1 專家訪談法。為了保證研究的科學性,本文采用了專家訪談法,通過訪談體育心理學、體育學等領域的專家學者,了解他們對大學生自我效能影響因素方面的意見和看法,并就武術實驗教學的內容、方法和考核標準征詢了他們的意見,并將這些意見作為完善研究內容的主要依據。
1.2.2 問卷調查法。為了保證研究的客觀性和可信度,在研究之前制定了《XX大學大學生自我效能影響因素調查表》,將調查的內容分為成敗經驗、替代經驗、言語和社會勸導、心理調節(jié)、生理和情緒狀態(tài)五個部分,每個部分包括4-5道題目,利用利克特6級評分法分別預計賦值,分值分別為1-6分。
本次調查供發(fā)放問卷120份,將實驗教學前兩個班級的問卷調查所得數據作為前測,將實驗教學結束以后兩個班級的調查數據作為后側、在調查之前,邀請專家對調查問卷的因素和指標進行了評測,結果顯示認同率達到80%以上,說明該文件的因素指標設計具有較高的效度。信度檢驗Alpha系數為0.78,說明問卷具有較高的可信度。
1.2.3 實驗分析法。隨機將兩個班級的學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學生各有60名,其中實驗組男生37名,男生23名,對照組男生39人,女生21人。實驗教學的時間為10周。教學內容主要是以初級長拳為主。
實驗組在教學當中,教師采用的精心設計的教學方法,針對調查當中幾個重要的影響因素,專門設計了教學方法,增強了教學的針對性,對學生的自我效能發(fā)展進行有效的干預。而對照組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為了減少教師對實驗結果的影響,實驗選擇一名主試進行教學,在教學的過程中主要采用雙盲實驗法,對主試和被試進行有效的控制。
1.3 數據統計。對問卷調查和實驗分析當中產生了各種數據進行t檢驗分析,數據處理全部使用spss17.0進行。
在實驗組當中,通過積極的自我效能干預措施,自我效能的各個因素及總體水平與對照組相比具有一定的變化,具體的變化情況如表1。
表1 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生實驗前后各效能因素統計表
3.1 成敗經驗因素分析。從表1當中可以看出,成敗經驗對學生自我效能產生的影響非常顯著(P<0.01),所謂的成敗經驗主要是指學生在武術學習當中的一些親身經歷,這些經歷是學生是否能夠調動成功所需的一些因素的可靠證明。成功的經歷可以讓學生建立起對個人效能的健康信念,而失敗的經歷則可能削弱學生的健康信念,降低學生對自己成功能力的判斷。在上述理論的支持下,在武術實驗教學當中,教師采取了多種方法、手段,讓學生獲得更多的成功經驗,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減少失敗導致的挫折感對學生自我效能的不良影響。
在武術教學實踐當中,教師根據學生技術動作的完成情況給予更多積極的、鼓勵的評價,如何學生技術動作達到了初級長拳技術規(guī)格要去,每一個動作都非常標準和規(guī)范,就要對學生提出表揚和肯定。如果學生動作不是很規(guī)范,在一些技術細節(jié)上存在一定的偏差,同樣要對學生的學習提出肯定,并指出他們技術動作上的不足,在此基礎上對他們積極一定的鼓勵。當然這不僅體現在不同小組的教學當中,對于實驗組學生之間,技術動作的學習上,要求學生之間也要進行相互的鼓勵和稱贊,這樣能夠增強學生成功的體驗。
3.2 替代經驗因素分析。從表1中可以看出,在替代經驗這一因素上,實驗組的學生實驗前后的差異也比較明顯(P<0.01),而對照組的差異卻不是很明顯。這說明在武術教學當中,替代經驗對于學生自我效能的提升也具有重要作用。所謂的替代經驗主要是指人們在觀察或想象他人的行為而獲得一種間接經驗,這種經驗的獲得對人的自我效能的提高和降低都會產生影響。這一點在武術教學當中表現的更為明顯。
在武術教學當中,學生的替代經驗主要來源于教師和同學。在武術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正確的、規(guī)范的掌握動作要領,教師會反復用的將自己標準、優(yōu)美、輕松、熟練的技術動作示范給學生看,讓學生在腦子里對整套動作的學習內容和技術要求形成良好的形象表征,減少對技術動作的恐懼、畏懼感,保持良好的學習心態(tài),對于學生的學習來說教師的示范動作就是一種替代經驗。同時,在學習的過程中,為了糾正學生的某些不規(guī)范的動作現象,教師往往會選擇一些技術動作比較規(guī)范的學生進行動作示范,在學生示范動作的過程中,教師就動作的要點進行適當的講解,學生的示范動作對于其他學生來說也是一種替代經驗。
3.3 言語和社會勸導因素分析。從表1當中可以看出,言語和社會勸導因素對自我效能也有重要影響(P<0.01),言語和社會勸導包括說服性建議、勸告和自我勸告。而對照組在這一方面卻沒有體現出明顯的變化。這說明實驗教學當中所采取的行為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在武術實驗教學當中,教師主要采取的是言語刺激的方法,主要針對學生在動作的技術規(guī)范性上的不足,及時的給予一定的信息反饋,對于技術規(guī)范的學生要積極的進行鼓勵和肯定,對于偶爾出現錯誤行為一方面要進行糾正,還要給予勉勵和指導的評價。在具體的言語說服當中,教師要針對學生具體的學習情況進行,不要局限在簡短的言語影響嘗試上,還是要與學生就學習進行充分的交流,在交流的當中用平實的、學生可以接受的語言說服學生。
3.4 心動調節(jié)因素分析。所謂的心動調節(jié)因素主要是指學生在武術學習當中形成的相對固定但是又不斷變化的驅動系統,主要包括目標定向和成就動機兩個方面上,從調查的結果來看,實驗組通過實驗教學在這一方面產生了比較大的差異(P<0.01)。而對照組的差異則不是很明顯。在具體的實驗教學當中,教師將二者結合起來,在心動調節(jié)因素的整體作用下,運用多種手段刺激學生追求成功的都掛機,減少學生對失敗的恐懼感。比如說對于武術動作學習當中對于表現比較突出的學生,除了言語上的鼓勵和稱贊之外,還可以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必須說一些武術比賽的紀念物品,比賽的小冊子等等。
3.5 生理及情緒狀態(tài)因素分析。從表1中可以看出,這類因素對大學生自我效能的影響并不是很明顯(P>0.01),這主要是因為學生的生理發(fā)育水平基本上差不多,即便是有一定的差異,也無法真實的體現出來。而對于情緒狀態(tài),情緒只能影響到技術動作的規(guī)范性,對于學生自我效能的提高無明顯的、直接的影響。
成敗經驗、替代經驗、言語與社會勸導和心動調節(jié)是影響大學生自我效能的只要因素,在武術教育當中,教師要有意識的增加學生成功的經驗,讓學生獲得更多的成功的飛替代經驗,并用積極的言語和社會勸導引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其武術學習的動力,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發(fā)揮武術教學對大學生自我效能提高的積極作用。
[1]薛予陽,李永智.體育專業(yè)大學生學業(yè)自我效能感與成就動機關系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6(02).
[2]王相英.體育大學生歸因方式、自我效能與情感平衡的關系研究[J].中國特殊教育.2007(08).
[3]Dale H.Schunk.Self-efficacy and achievement behaviors[J],1989
[4]Dweck,C.S.Leggett.E.L(1988).A Social-Cognitive Approach to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Psychological Review.
[5]HerbertW.Marsh,Alexander Seeshing Yeung(1997):Causal effects of academic self-concept on academic achievement: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of longitudinal data.Journal of Education.
[6]李凌.兩種取向的自我效能感評估概述 [J].心理科學.2001(05).
[7]姜英杰.國外自我效能研究中的分歧及對元認知研究的啟示[J].東北師大學報.2001(03).
[8]王才康,胡中鋒,劉勇.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應用心理學.2001(01).
[9]凌文輇,張鼎昆,方俐洛.保險推銷員(職業(yè))自我效能感量表的建構[J].心理學報.2001(01).
[10]汪玲,雷靂,Tanja CULJAK.效能信念、加工方式和困難應對策略——關于自我調節(jié)學習的特點及各成分間關系的探討[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0(03).
[11]高申春.自我效能理論評述[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