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佳鑫
[摘要]中日兩國都使用表意文字,并且含有相同漢字的詞匯的表達含義也十分相近。由此,學者們提出了同素語、同形語等很多相關(guān)概念來對中日詞匯進行對比研究。本文通過對比研究,總結(jié)了“強い”和“強”在詞義分類和搭配范圍方面的異同,進一步證實了“日語形容詞具有總括性”。對中日學習者、翻譯者的教育和應用都有重要的意義。
[關(guān)鍵詞]強い 強 對比
[中圖分類號]H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4)10-0026-02
日語中的“強い”是表達強度的一個形容詞,很多人認為它的含義與漢語的“強”是相對應的。但通過大量的例子證明,這兩個詞匯的意思和用法并不是完全對應的。兩匯在一定程度上凝結(jié)了兩國文化和兩國人民不同的思維方式,所以說在含義相近的同時也有很大不同。本文通過對兩個詞匯的作為形容詞使用時的詞義分類、搭配范圍和慣用表現(xiàn)進行對比,探索兩種語言中含有相同形態(tài)素“強”的兩詞的相同點與不同點。
一、先行研究
關(guān)于形容詞的中日對比,國內(nèi)的學者已進行了諸多研究。其中以葛濤(2013)、趙嫦虹(1997)、趙蔚青(2004)、楊婧瑋(2012)、彭廣陸(2011)為代表。
葛濤(1997)提出了中日形容詞具有共性與差異,并且從形態(tài)、文法和文體三個角度對中日形容詞進行了分析。趙嫦虹(1997)歸納了漢語、日語形容詞在形態(tài)、意義、功能三個方面的一些基本差別。趙蔚青(2004)對日語的“深い”“淺い”和漢語的“深”“淺”進行對比研究,主要探討了兩組詞匯的共起關(guān)系和文法機能。楊婧瑋(2012)從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兩個角度,并參考了趙蔚青(2004)的研究方法分析“軽い”“重い”和“輕”“重”的意思及用法。從①共起關(guān)系②文法機能③印象、文體、慣用表現(xiàn)三個方面對兩組詞匯進行了分析。彭廣陸(2009)提出,在漢語和日語中存在著像“校園(中)——校庭(日)”這樣的包含同樣的形態(tài)素,并且意思相近的詞對,并把他們稱作“中日同素語”。
二、研究對象·用例收集·研究方法
本文以形容詞“強い”和“強”為研究對象。同時,在日語中形容詞的共起現(xiàn)象比較復雜,特別是在與動詞共起時,通常用法上偏向于副詞功能,與漢語形容詞的對比性較小,因此研究將不對此進行研究。而漢語形容詞的形態(tài)構(gòu)成上種類比較繁多。本研究將只針對單音節(jié)形容詞“強”進行研究,對多音節(jié)形容詞和復合形容詞“強大”“強壯”等將不做研究。
本文通過使用語料庫進行取例。日語語料庫選用了《現(xiàn)代日本語書き言葉均衡コーパス》(網(wǎng)絡版),漢語語料庫選用了《CCLコーパス》(網(wǎng)絡版)。
本文參考先行研究中的研究方法,從中日兩語料庫中各抽取500例進行分類,從詞義分類、搭配范圍和慣用表現(xiàn)等角度對“強い”與“強”進行對比分析。
三、對比“強い”與“強”的詞義及搭配
關(guān)于“強い”和“強”的詞義分類,在字典中有一定的說明。但是不同的字典中對該詞詞義的分類并不相同,并且全面性也較差。對于兩國語言的學習者來說,想要更好地把握好兩詞的使用,就必須對其有一個全面細致的了解。以下是從中日兩語料庫中各抽取500個例句進行的歸納與分析:
(一)強壯的、強大的
“強い”和“強”兩詞的本意均表示強大,與弱相對,也就是說具有很強壯的力量,很勇猛的意思。在這個用法上中日兩國都有很相近的搭配范圍內(nèi),一般都會與“力量”、“擁有力量的動物、人、由人組成的群體”及“需要人的力量完成的體育項目”等連接。
(二)(語氣)強有力的、有支配力的
“強い”可以表達說話語氣強有力,即強硬的口吻、語氣。該與前一個語義有所不同,體現(xiàn)了一種對他人的強迫感,存在著一種支配力。常見搭配有“口調(diào)”“命令”“言葉”;而漢語中“強”的該用法十分少見,在考察中只發(fā)現(xiàn)了一個例句,而表達類似含義時,漢語更多用“強硬”“強烈”來表達。
(三)能力大、功效強
“強い”和“強”均可以表達一種高程度的能力、功效。這種情況下,“強い”和“強”都經(jīng)常與“—力”搭配。例如(13)(16)表示某種能力很強。但日語“強い”還會與“抗菌剤”“冷房”等詞匯連用,表示該物品本質(zhì)就該具有的某種能力、效力很強。例如,與“抗菌劑”連用就指殺菌劑的殺菌能力強。就這種用法在漢語的語料庫中并沒有收集到相關(guān)事例,可見表達這種含義時候,“強い”要比“強”的適用范圍更廣泛。而“強”也可以和漢語中與“能力”含義相近的“水平”一詞一起連用。
(四)(關(guān)系)緊密的、密切的
“強い”可以與“関係”“結(jié)びつき”連用,表示關(guān)系的緊密和密切。而“強”則沒有這一詞義。
(五)深刻
“強い”和“強”都分別可以與“影響”“印象”連用,表示“影響深刻”“印象深刻”的含義。
(六)強烈的、激烈的
“強い”和“強”都可以表示“強烈的、激烈的”這一含義。但在與不同類型的名詞搭配時,表達的具體含義又略有不同。并且兩詞的使用范圍也不盡相同。以下是對不同情況的分類討論。
1.勢頭強烈、不減弱
“強い”和“強”均可以表示勢頭很強勁,與勢頭減退反義。但“強い”既可以修飾風,也可以修飾“雨”,而“強”作為形容詞時只能用于修飾“風”,表示為“風很強”或“很強的風”,但是修飾“雨”時則不能用其形容詞性,只能作副詞修飾“降雨”,表示為“強降雨”。
2.(感情)強烈
“強い”和“強”均可以表示感情的十分強烈?!皬姢ぁ倍嗯c“—感”“疑い”“愿望”“要望”“精神”“志望”“意向”等搭配。值得一提的是在“強い”與“志望”“意向”等搭配時候可以引申為“堅定”的意思,“強”多與“—感”等搭配,與“意愿”等搭配表示“堅定”含義的用法非常少見。
3.感官感受強烈
“強い”和“強”都可以表示“感官感受比較強烈”這樣的含義。“強い”可與“光”“匂い”“味”“音”等搭配;“強”則可以與“光”“氣味”“味道”“聲音”等搭配。
(七)固執(zhí)的
“強い”在案固定搭配“気が強い”中表示“脾氣很固執(zhí)”,而“強”沒有對應的用法。
(八)擅長的、精通的、水平高的
“強い”通過格助詞“に”與體言相連,可以表示“某人在某個方面極為擅長”或是“某物適合用于什么情況”,搭配的名詞范圍很廣泛。但“強”在漢語中沒有相似的用法。
(九)勝過、優(yōu)越、好
“強”可以表示“勝過、優(yōu)越、好”的含義,而“強い”沒有這一用法。
四、結(jié)論
本文借助語料庫的調(diào)查結(jié)果,主要從詞義和搭配兩個角度對比了含有相同形態(tài)素“強”的日語形容詞“強い”和漢語形容詞“強”的異同。得出以下結(jié)論:
1.“強い”和“強”均具有“深刻”這一詞義,搭配的范圍也基本相同;
2.“強い”和“強”均具備有如下幾個詞義:“強壯的、強大的”,“(語氣)強有力的、有支配力的”,“能力大、功效強”,“強烈的、激烈的”。但是表達這些詞義時,可以與“強い”搭配的名詞更多。換言之,“強い”在表達如上含義時使用范圍更廣泛。
3.“強い”可以與若干名詞搭配表達“(關(guān)系)緊密的、密切的”,“固執(zhí)的”,“擅長的、精通的、水平高的”的詞義,而“強”沒有這些用法。
4.“強”可以表達“勝過、優(yōu)越、好”的詞義,而日語“強い”沒有這一用法。
以上幾點,總結(jié)了“強い”和“強”在詞義分類、搭配范圍及慣用表現(xiàn)方面的異同,對中日學習者、翻譯者的教育和應用都有重要的意義。同時,也通過具體實例進一步證實了“日語形容詞具有總括性”。(趙嫦虹,1997)該研究不僅深入到對中日語言的根本特征的探索,對兩國的實際交流有重要意義,因此還有很大的發(fā)展空間。今后可以通過精確地統(tǒng)計實例的頻率或擴大研究對象的范圍得出更有突破性的結(jié)論。
【參考文獻】
[1]國広哲彌.意味論の方法.大修館書店,1982.
[2]西尾寅彌.形容詞の意味·用法の記述的研究.國立國語研究所,秀英出版,1972.
[3]飛田良文·淺田秀子.現(xiàn)代形容詞用法辭典.東京堂出版,1991.
責任編輯:武聰
現(xiàn)代交際2014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