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美云,曾國平
摘 要 綜合人力資本和成本收益決策理論,構建新生代農民工培養(yǎng)意愿影響因素檢驗的Logistic模型,對重慶市新生代農民工調研數(shù)據(jù)的實證結果表明:影響新生代農民工培訓意愿的因素較多,個人、工作、生活以及培訓特征變量均包含影響培訓意愿的因素;具有外出前培訓經歷或進城后培訓經歷的新生代農民工,相比沒有相關培訓經歷的農民工,有更大的意愿繼續(xù)參與培訓;有無培訓經歷導致新生代農民工培訓意愿的影響因素存在顯著差異。培訓供給主體在定位培訓市場的潛在客戶時,應重視新生代農民工的個體差異及有無相關培訓經歷的重要影響。
關鍵詞 新生代農民工;培訓意愿;影響因素;重慶
中圖分類號 G72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8-3219(2014)19-0073-06
當前,我國經濟轉型升級正處于關鍵階段,經濟轉型升級的成功有賴于人力資本的提升,農村人力資本的進一步挖掘被認為是中國經濟走向新一輪繁榮的重要基礎,而針對農村勞動力開展的相關培訓被視作挖掘農村人力資本的重要手段。然而,農民工培訓的快速發(fā)展并沒有實現(xiàn)預期目標,關于農民工培訓的一些問題日益凸顯。一方面,新生代農民工群體對自身能力和素養(yǎng)提高的意識越來越強,相關培訓的需求越來越大;另一方面,“高需求低效率”局面出現(xiàn),初次培訓意愿強烈,而再次培訓意愿則不斷被弱化。
農村人力資本的深化是一個不斷深入的過程,相關培訓應該由表及里,通過各方面培訓不斷提升新生代農民工的職業(yè)技能和自身素養(yǎng)。然而,現(xiàn)階段,具有培訓經歷的新生代農民工,再次培訓的意愿卻不夠強烈。到底是哪些因素影響了其再次培訓的意愿?初次培訓意愿及再次培訓意愿之間具有什么顯著的差異?這些問題的明晰均需要對新生代農民工培訓意愿影響因素進行深入分析。
一、培訓意愿影響因素述評
直觀而言,影響農民工培訓意愿的因素眾多,而農民工培訓意愿影響因素選擇的理論基礎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傳統(tǒng)的人力資本理論,培訓是人力資本投資的一種重要形式,農民工作為培訓的投資主體,其個人特征應該對其培訓意愿起到重要影響。二是成本收益決策理論,作為理性人,決策主體應該在權衡成本收益的基礎上做出行為決策,參與培訓需要時間精力以及資金投入,對培訓所能獲得未來收益的預期就至關重要,因此,成本收益因素成為影響新生代農民工參與培訓的重要因素。
國內學者在變量的選取上存在一定的差異,從而導致研究結論也有不同。楊曉軍和陳浩在研究中考慮了個體特征的六個變量:性別、年齡、受教育程度、打工年限、目前收入、技能培訓經歷。研究僅發(fā)現(xiàn)了性別、年齡、打工年限和培訓經歷的顯著影響[1]。柳菲等進一步將影響因素擴展至農民個體特征、農民家庭特征和農民對培訓要求的選擇等因素[2]。研究結果表明,個體特征變量中多數(shù)變量的估計結果并不顯著,僅有年齡和是否接受過培訓兩個變量具有顯著性結果;家庭特征變量中家庭人數(shù)、家庭勞動力人數(shù)以及家庭土地經營規(guī)模三個變量均有顯著估計結果;農民對培訓要求的選擇所包含的變量估計結果均為顯著,具體包括農民對培訓信息的需求、對培訓地點的選擇、對培訓時間的選擇以及培訓費用承擔比例。
汪傳艷在總結已有研究的基礎上,將影響因素劃分為四個部分:人口學個體特征;社會學個體特征;農業(yè)背景;務工背景。研究僅發(fā)現(xiàn)了包括實際年齡、初次外出務工年齡、性別、婚姻、收入狀況等個體特征對培訓意愿的顯著影響,其他因素則沒有顯著影響[3]。趙藝文等在性別、年齡、婚姻狀況、受教育水平以及打工年限等變量的基礎上,還引入了新生代農民工的職業(yè)、職位以及外出打工原因等變量[4]。研究證實了性別、受教育年限以及外出打工原因的顯著影響作用,其他因素未發(fā)現(xiàn)顯著影響。
從傳統(tǒng)人力資本理論看,現(xiàn)有研究已經對個體特征的影響作用進行了較為全面的分析,但從成本收益決策理論的視角看,尚有一些重要因素排除在現(xiàn)有的研究假設中,比如培訓費用支出情況,以及培訓所產生的收益預期等因素。因此,本文在個體特征變量、工作特征變量的基礎上,進一步引入生活感知變量以及培訓特征變量,盡可能地獲取影響新生代農民工培訓意愿的重要因素。
二、模型設定及變量說明
在選定新生代農民工培訓意愿的影響因素之后,需要設定計量模型對各因素的影響作用進行檢驗。Logistic模型被廣泛用于相關領域的研究中,國內學者也多數(shù)使用這一方法對培訓意愿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因此,本節(jié)也采用Logistic模型對各因素的影響作用進行檢驗,其中,被解釋變量是新生代農民工在未來一年內參與培訓的意愿,是一個[0,1]二分類變量;解釋變量包括影響培訓意愿的個體特征變量、工作特征變量、生活感知特征變量以及培訓特征變量。設新生代農民工i在未來一年參與培訓的概率為PI,則新生代農民工培訓意愿的Logistic模型可設定為:
上式中,α為截距項;Xi,j為影響新生代農民工i培訓意愿的第j個因素,βj為相應的第j個待估系數(shù),m為影響因素個數(shù);ε為殘差項。
實證分析數(shù)據(jù)來自2013年12月20日至28日對重慶市新生代農民工群體開展的問卷調查,此次調查共發(fā)放問卷400份,由于是采用面對面訪談形式,問卷全部收回,回收率為100%;其中有效問卷370份,有效率為92.5%,達到實證分析要求。根據(jù)對有效調研數(shù)據(jù)的整理分析,得到本文實證分析的被解釋變量及解釋變量的說明如表1所示。
三、實證結果分析
為獲取新生代農民工培訓意愿影響因素的重要信息,在對所有樣本進行估計的基礎上,進一步區(qū)分進城后接受培訓的樣本和進城后未接受過培訓的樣本分別進行估計,其中全樣本估計結果見表2,區(qū)分培訓經歷的樣本估計結果見表3。
(一)全樣本估計結果
將個人特征變量、工作特征變量以及生活感知變量逐項加入方程中進行估計,依次得到模型1-6的估計結果。從方程估計的虛擬擬合程度(Pseudo R2)來看,通過引入工作特征變量以及生活感知變量之后,虛擬擬合程度提升至0.2463,較好的滿足了本文研究,下面對參數(shù)估計的結果分別進行討論:
1.個體特征變量的影響作用
從模型1-6的估計結果來看,個人特征變量中受教育水平、性別、年齡以及戶口所在地對新生代農民工的培訓意愿具有顯著影響,外出前培訓經歷以及進城后培訓經歷也均得到顯著結果,外出務工時間、婚姻以及兄弟姐妹數(shù)則沒有對培訓意愿產生顯著影響。
受教育水平越高,該新生代農民工參與培訓的概率越大;同樣,隨著新生代農民工年齡的增長,其培訓意愿不斷增強。受教育水平高的新生代農民工通常對社會的了解程度更多,對未來也相對有更詳細的規(guī)劃,進行相關培訓的意愿更為強烈。而隨著年齡的增長,一方面有了一定的積蓄可以支撐相關的培訓支出;另一方面,年齡增長也帶來了閱歷的增加,對于相關培訓的需求感受也更為明顯。
男性參加培訓的意愿明顯弱于女性,將培訓意愿與性別進行交叉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不愿意參加培訓的男性樣本是女性的2倍,女性參與培訓的意愿明顯高于男性。相比戶口所在地在重慶的新生代農民工,戶口在其他西部地區(qū)和中部地區(qū)的農民工更不愿意參加相關培訓。來自外地的新生代農民工生活圈子相對較小,信息交流及人際關系的狹窄,導致外地農民工更不愿意嘗試工作之外的事務。
具有培訓經歷的新生代農民工,具有更大的意愿在未來一年繼續(xù)參與相關培訓。且進城工作后培訓經歷的影響系數(shù)十分顯著,系數(shù)遠遠大于外出前培訓經歷,這說明進城工作后培訓經歷同樣具有重要意義。外出務工時間、兄弟姐妹數(shù)以及婚姻情況對新生代農民工的培訓意愿影響不顯著。
2.工作特征變量的估計結果
從模型3-6的估計結果來看,工作特征變量中所屬行業(yè)、單位性質以及就業(yè)途徑均有變量對新生代農民工的培訓意愿產生顯著影響,日工作小時數(shù)影響不顯著。
在模型3和4中,所屬行業(yè)為建筑業(yè)的新生代農民工,相比其他行業(yè)具有更大的概率參與相關培訓。所屬行業(yè)為傳統(tǒng)服務業(yè)之外行業(yè)的新生代農民工,相比傳統(tǒng)行業(yè)具有更大的意愿參與相關培訓。這一方面是因為非傳統(tǒng)行業(yè)的從業(yè)者往往具有一定的技能要求,將所屬行業(yè)為傳統(tǒng)的服務業(yè)之外行業(yè)與教育水平交叉分析發(fā)現(xiàn),50.00%以上的樣本具有大專及以上學歷,說明這一群體具有較高的受教育水平。
相比其他在國企、外企或私企務工的新生代農民工,個體戶和非正式就業(yè)的新生代農民工具有更為強烈的培訓意愿,這一群體由于未在正式單位就業(yè),往往希望通過接受相關的培訓獲取相關技能,從而為進入正式就業(yè)單位作準備。
通過親戚朋友介紹就業(yè)的群體也有強烈參與相關培訓的意愿。通過親戚或朋友、同鄉(xiāng)介紹進入城市的新生代農民工,往往不具備相應的技能,也缺少相關培訓經歷,將通過親戚朋友介紹就業(yè)與培訓經歷交叉分析發(fā)現(xiàn),這一群體中僅有45.10%的樣本具有培訓經歷,相比而言,其他兩種就業(yè)途徑這一比例達到62.41%。
3.生活感知變量的估計結果
從模型5-6的估計結果來看,生活感知變量中,相對收入、外出務工原因、工作滿意度以及留城意愿均對新生代農民工的培訓意愿產生顯著影響,未來工作打算的影響則不顯著。
為找到一份穩(wěn)定工作以后留在城市的新生代農民工,其培訓意愿要顯著高于其他理由外出務工的農民工?,F(xiàn)階段,通過接受相關的培訓而獲取穩(wěn)定工作,依然是部分外出務工新生代農民工的主要奮斗目標。與之相對應,留城意愿的估計結果顯著為正,印證了工作留城這一務工群體的培訓意愿。結果表明,留城意愿越強烈,接受相關培訓的意愿也越大,接受相關培訓而獲取穩(wěn)定正式工作,是實現(xiàn)留城的重要通道。
相比而言,相對收入則對培訓意愿具有顯著的抑制作用,估計結果表明,與家鄉(xiāng)未進城務工的工資相比,如果新生代農民工認為自己的工資較高,則其參與培訓的意愿則越不明顯。相對收入的感知,反映出新生代農民工對自身工資收益的一種滿足程度,如果其認為工資收入已經相對較高,其獲得更高收益的動力則相對不足,參與相關培訓的意愿反而不強烈。工作滿意度越高,則參與相關培訓的意愿越弱。這部分反映出,有強烈參與相關培訓的主體多是對工作不夠滿意的個體,而當新生代農民工對自己的工作感到滿意時,其參與相關培訓的意愿則不強烈。察看其他變量的估計結果,并未發(fā)現(xiàn)工作留城之外的外出務工原因的顯著影響,也沒有找到未來工作計劃對新生代農民工培訓意愿影響證據(jù)。
綜合以上結果發(fā)現(xiàn),個人特征變量中具有較多因素產生重要影響,如受教育水平、性別、年齡以及戶口所在地對新生代農民工的培訓意愿具有顯著影響,相比而言,外出務工時間、婚姻以及兄弟姐妹數(shù)則沒有對培訓意愿產生顯著影響;對于工作特征變量,其包含所屬行業(yè)、單位性質以及就業(yè)途徑均有變量對新生代農民工的培訓意愿產生顯著影響,而工作小時數(shù)的結果則不顯著;另外,生活感知變量中相對收入、外出務工原因、工作滿意度以及留城意愿均對新生代農民工的培訓意愿產生顯著影響,未來工作打算的影響則不顯著。具有外出前培訓經歷或進城后培訓經歷的新生代農民工,相比沒有相關培訓經歷的農民工,均有更大的意愿繼續(xù)參與培訓。且進城后培訓經歷的影響系數(shù)十分顯著,系數(shù)遠遠大于外出前培訓經歷,這說明進城后培訓經歷同樣具有重要意義。
(二)區(qū)分培訓經歷的樣本估計結果
對沒有培訓經歷的樣本和有培訓經歷的樣本分別進行估計,并且針對有培訓經歷的樣本,引入了培訓特征變量,觀察培訓相關要素是否產生顯著影響,結果如表3所示。從虛擬擬合度來看,兩類樣本估計結果的擬合程度分別達到了0.3536和0.4920,很好地滿足了本節(jié)研究的需要。
實證結果表明,按培訓經歷區(qū)分樣本的研究發(fā)現(xiàn),在個人特征變量、工作特征變量和生活感知變量中具有顯著結果的因素,相比有培訓經歷的樣本估計,這些因素對沒有培訓經歷樣本的影響作用更為顯著,作用的方向和程度也存在較大差異。在個人特征變量方面,受教育水平、外出務工時間、性別、兄弟姐妹數(shù)以及戶口所在地對于兩類樣本的作用存在顯著差異;所屬行業(yè)、工作小時數(shù)以及單位屬性等工作特征變量的作用也顯著不同;相對收入、外出務工原因以及未來工作打算等生活感知變量的作用也存在顯著差異。針對有培訓經歷的樣本獲取了相關的培訓特征變量,從估計結果來看,僅有所能承受培訓費用和培訓費用支出兩個變量具有顯著影響,其他變量結果不顯著。新生代農民工所能承受的培訓費用越高,則其參與相關培訓的意愿也更強烈。相反,培訓費用支出具有顯著為負的抑制作用,即培訓費用支出越高,則參與相關培訓的意愿越弱。培訓的工資收入幫助、培訓后月工資漲幅以及培訓后就業(yè)機會是否增加等變量的系數(shù)估計為正,說明預期收益對于培訓意愿具有正向促進作用,但是這里的估計結果并不顯著,說明這一作用機制并沒有充分發(fā)揮。
四、結論與政策建議
第一,重視個體差異特征,促進培訓客體有效需求的實現(xiàn)。影響新生代農民工培訓意愿的因素較多,除了受教育水平、性別、年齡以及戶口所在地等個人特征變量具有顯著影響之外,包括所屬行業(yè)、單位性質以及就業(yè)途徑在內的工作特征變量,以及相對收入、外出務工原因、工作滿意度以及留城意愿等生活感知變量也均有顯著影響。對于相關培訓的市場供給主體而言,尋找具有較高培訓意愿的群體是進一步挖掘潛在客戶的重要渠道。
第二,重視個體培訓經歷,確保培訓工作的有效開展。具有外出前培訓經歷或進城后培訓經歷的新生代農民工,相比沒有相關培訓經歷的農民工,均有更大的意愿繼續(xù)參與培訓,且進城后培訓經歷的作用程度要遠遠大于外出前培訓經歷。另外,有無培訓經歷導致新生代農民工培訓意愿的影響因素存在顯著差異,包括受教育水平、外出務工時間、性別、兄弟姐妹數(shù)以及戶口所在地在內的個人特征變量,所屬行業(yè)、工作小時數(shù)以及單位屬性等工作特征變量,以及生活感知變量所包含的相對收入、外出務工原因以及未來工作打算等因素,均對有無培訓經歷區(qū)分的兩類樣本具有顯著差異作用。這些結果反映出,有無相關培訓經歷使得新生代農民工在進行培訓決策時考慮的因素發(fā)生了顯著變化,這需要引起培訓供給主體的重視。
第三,提升培訓所得收益,增強新生代農民工參與意愿。對于具有培訓經歷的新生代農民工,在培訓特征變量包含的因素中,僅所能承受培訓費用以及培訓費用支出兩個因素對于培訓意愿產生顯著影響。也即對于有培訓經歷的群體,現(xiàn)階段起主導作用的是成本因素,培訓所能獲得收益并沒有起到顯著的促進培訓意愿的作用,反映出現(xiàn)階段的培訓效果并沒有得到保證。具有相關培訓經歷的新生代農民工,其再次培訓的意愿相比沒有培訓經歷的群體更高,但是依然難以擺脫對成本因素的考慮,而進一步提升參與培訓所能獲取的收益,保證培訓的實際效果,是進一步壯大培訓市場、做強新生代農民工培訓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