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陽光
6月28日,為試驗未來火星著陸所需技術(shù),美國航宇局(NASA)將一個飛碟狀飛行器送到高空并使其降落,但降落傘在展開時出現(xiàn)了纏繞問題。飛行器最終濺落在太平洋上。
稱為“低密度超音速減速器”(LDSD)的飛行器由一個橄欖球場大小的巨型氦氣球搭載升空,約2.5小時后在約36.6千米高空與氣球分離,隨后由火箭發(fā)動機加速到3.8倍音速,并飛到54.9千米高度。此后,伴隨著高度下降,它展開了名為“超音速充氣式氣動減速器”(SIAD-R)的一個圈狀充氣裝置,成功地把速度降到了2.5倍音速。按計劃,它接下來要展開一部直徑36米的巨型超音速降落傘,以進一步減速,并最終緩緩降落在指定水域。不過,降落傘在試驗中未能充分展開,部分纏繞在一起,導(dǎo)致飛碟重重地栽入水中。盡管降落傘出故障,但NASA仍對這次耗資1.5億美元的試驗感到滿意。
飛行試驗示意圖
LDSD項目將在火箭滑道、風(fēng)洞、以及火箭動力飛行方面,進行一系列的充氣減速和高級降落傘測試。火箭滑道用于模擬火星著陸前的超音速飛行測試
LDSD項目旨在開發(fā)和測試兩種尺寸的充氣拖拉裝置,以及一款全新的大型超音速降落傘
海上打撈“充氣飛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