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鳳杰
革命圣地延安,古稱膚施、高奴、延州,原陜甘寧邊區(qū)政府首府。簡稱“延”,國務院首批歷史文化名城。延安是中華民族圣地、中國革命圣地。全國優(yōu)秀旅游城市和愛國主義、革命傳統(tǒng)、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
1926年初,李象九、謝子長等創(chuàng)建中共宜川軍隊第一、第二特別支部;春夏,陜西省立第四中學 (延安)建立中共延安特別支部。是為延安最早的中共地方組織。20世紀30年代,劉志丹、謝子長等在延安境內(nèi)開展武裝斗爭,創(chuàng)建陜甘邊和陜北兩個革命根據(jù)地。1935年11月,稱陜甘省和陜北省。1935年10月,中共中央長征到達吳起鎮(zhèn)。1937年9月,陜甘寧邊區(qū)成立,10月,成立延安市政府,直隸于邊區(qū)政府。1942年始置吳旗縣,屬三邊分區(qū)。同年11月,設延屬分區(qū),1943年1月成立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轄延安市及延安、富縣、甘泉、志丹、安塞、子長、延川、延長、固臨10縣(市)。1948年1月,陜甘寧邊區(qū)設黃龍分區(qū),轄洛川、黃陵、宜君、宜川、黃龍等10縣;次年2月,增轄富縣。1949年5月,撤延屬分區(qū),設陜北行政區(qū),陜北行政公署駐延安,轄榆林、三邊、綏德、黃龍4個分區(qū)及延安、延長、延川、子長、安塞、志丹、甘泉7個直屬縣。
1950年5月,撤銷陜北行政公署,成立陜西省延安分區(qū)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轄延安、延長、安塞、志丹、吳旗、甘泉、富縣、洛川、宜川、黃陵、宜君、黃龍12縣。同年10月,改稱陜西省人民政府延安專員公署。1996年11月5日國務院批復:撤銷延安地區(qū)和縣級延安市,設立地級延安市,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寶塔區(qū)。
長期以來,一代又一代延安人民繼承革命傳統(tǒng),創(chuàng)造出了延安精神: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理論聯(lián)系實際、不斷開拓創(chuàng)新的精神。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延安地區(qū)的人文景觀主要有:
黃帝陵,是中華民族始祖黃帝軒轅氏的陵墓,相傳黃帝得道升天,故此陵墓為衣冠冢。位于陜西省延安市黃陵縣城北橋山;1961年,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編為“古墓葬第一號”,號稱 “天下第一陵”。黃帝陵為全國首批確定的5A級旅游景區(qū)。黃帝陵古稱 “橋陵”,為中國歷代帝王和著名人士祭祀黃帝的場所。據(jù)記載,最早舉行祭祀黃帝始于公元前442年。自唐大歷五年 (770年)建廟祀典以來,一直是歷代王朝舉行國家大祭的場所。
寶塔山景區(qū)。古稱豐林山,宋時改名為嘉嶺山。現(xiàn)又稱為寶塔山。位于延安城東南方,海拔1135.5米,是名城延安的標志,是中國革命圣地的象征。在塔旁邊有一口明代鑄造的鐵鐘,中共中央在延安時,曾用它來報時和報警。此外山上還有長達260米的摩崖石刻群和碑林,石刻岸面整齊,岸石完整,是難得的石刻藝術。山上現(xiàn)已建成為寶塔山公園,林木蔥郁,環(huán)境優(yōu)美。寶塔山是延安市的標志性建筑,曾經(jīng)為第二套人民幣貳圓券的正面圖案。
延安市的革命遺跡主要有:
棗園革命舊址:中共中央書記處所在地。位于延安城西北8公里處的棗園村。這里原是一家地主的莊園,中共中央進駐延安后,為中央社會部駐地,遂改名為 “延園”。1944年至 1947年 3月,中共中央書記處由楊家?guī)X遷駐此地。中共中央書記處在此居住期間,繼續(xù)領導全黨開展了整風運動和解放區(qū)軍民開展的大生產(chǎn)運動,籌備了中國共產(chǎn)黨 “七大”,領導全國軍民取得了抗日戰(zhàn)爭的最后勝利,并領導全國人民為爭取民主團結,和平建國,同國民黨頑固派進行了針鋒相對的斗爭,為粉碎國民黨反動派的全面內(nèi)戰(zhàn)作了充分準備。
延安革命紀念館:國家一級博物館。建于1950年1月,原館址在南關交際處,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最早建立的革命紀念館之一。1954年遷往楊家?guī)X原中共中央機關舊址,定名為 “延安博物館”。1955年遷至城內(nèi)鳳凰山麓革命舊址院內(nèi),改名為 “延安革命紀念館”,1973年6月遷往王家坪現(xiàn)址。
楊家?guī)X革命舊址: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毛澤東等中央領導和中共中央機關在此居住。這期間,中共中央繼續(xù)指揮抗日戰(zhàn)爭敵后戰(zhàn)場并領導了解放戰(zhàn)爭,領導了大生產(chǎn)運動和整風運動,召開了黨的 “七大”和延安文藝座談會。1942年在此建成中央大禮堂,1945年4月23日至6月21日在中央大禮堂隆重召開了黨的第七次代表大會。
鳳凰山麓革命舊址:中共中央駐地舊址,位于延安市寶塔區(qū)鳳凰山腳下,1937年1月至1938年11月,毛澤東等中央領導在此居住,是中共中央到延安后的第一個駐地。在此居住期間,毛澤東寫下了 《實踐論》《矛盾論》《抗日游擊戰(zhàn)爭的戰(zhàn)略問題》《論持久戰(zhàn)》《反對自由主義》《國共合作成立后的迫切任務》《陜甘寧邊區(qū)政府、第八路軍后方留守處布告》《統(tǒng)一戰(zhàn)線中的獨立自主問題》《戰(zhàn)爭與戰(zhàn)略問題》等著作。
王家坪革命舊址:1937年1月至1947年3月,這里是中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 (簡稱中央軍委)和八路軍總司令部 (后改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部)的所在地。也是毛澤東、朱德、彭德懷、葉劍英、王稼祥等領導同志和中央軍委及八路軍總部所屬機關負責同志住過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