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早期北斗信仰及其道教化探微

      2014-12-05 21:41:19卜祥偉
      江漢論壇 2014年7期
      關鍵詞:北斗

      摘要:北斗作為天象中的重要星辰而倍受人們的關注,并逐漸演變?yōu)楸倍沸叛?,成為古代重要社會信仰形式之一。天文學意義上的北斗崇拜衍生出的北斗主生殺觀念和厭勝觀念是北斗信仰的重要組成部分。生死觀念與陰陽思想淵源相通,早期道教對二者進行有機整合。使北斗演變?yōu)楸倍沸蔷?,實現(xiàn)了北斗主生殺信仰內(nèi)容的道教化。北斗厭勝信仰也被道教所吸收,出現(xiàn)了北斗信仰儀式的道教化,北斗信仰在漢晉時期完成了內(nèi)容與形式的道教化進程,實現(xiàn)了社會信仰形態(tài)的跨越。

      關鍵詞:北斗;北斗信仰;道教化

      中圖分類號:K23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854X(2014)07-0124-05

      北斗在古代天象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隨著人們對北斗認識的發(fā)展,其被賦予了更多的內(nèi)涵,并逐漸神化,出現(xiàn)了北斗主生殺與北斗厭勝等觀念,進而發(fā)展為北斗信仰。北斗信仰作為古代信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受到學界關注。道教產(chǎn)生以后,北斗信仰的諸多內(nèi)容和儀式被道教所吸收,逐漸實現(xiàn)了道教化的進程。韋兵、蕭登福分別就北斗生殺觀念對道教的影響和早期道教中的北斗信仰等問題做了闡釋?;谝陨涎芯浚P者主要探討道教產(chǎn)生前北斗信仰的發(fā)展狀況及道教產(chǎn)生后北斗信仰道教化的進程,以期探究北斗信仰與道教的內(nèi)在聯(lián)系。

      一、道教產(chǎn)生前的北斗與北斗信仰

      北斗作為星辰,早在遠古時期就受到人們的關注,其在古代天象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典籍中不乏對北斗的記載。《史記·天官書》曰:“北斗七星,所謂‘旋、璣、玉衡以齊七政?!薄端麟[》案:《春秋運斗樞》云:“斗,第一天樞,第二旋,第三璣,第四權,第五衡,第六開陽,第七搖光。第一至第四為魁,第五至第七為標,合而為斗。”③這是早期典籍中從天文學的角度對北斗名字的確切記載,從北斗主“七政”(春、夏、秋、冬、天文、地理、人道)也可以看出其在自然界與人類活動中的作用。

      考古發(fā)掘中有關于北斗圖案的發(fā)現(xiàn),河南濮陽西水坡墓中發(fā)現(xiàn)了五六千年前類北斗圖形的圖案,發(fā)掘簡報描述: “在墓室中部壯年男性骨架的左右兩側,用蚌殼精心擺塑龍虎圖案”,其中“虎圖案北部的蚌殼,形狀為三角形……距墓室中部壯年男性骨架0.35米處,發(fā)現(xiàn)兩根人的脛骨”。此圖形非常規(guī)則,圖像中的“三角形”指向很明顯,可能是古代天文觀測圖,馮時從天文學的角度認為脛骨和蚌殼組成的圖案是北斗圖像。除北斗圖像外。在湖北曾侯乙墓中還出現(xiàn)了漢字“斗”。發(fā)掘報告中寫道:“蓋面中心用粗筆書寫了一個篆文的大‘斗字,圍繞‘斗字一圈是篆文的二十八宿古代名稱,……二十八宿名稱隨中間‘斗字的字形,圍成一個兩頭小、中間大的橄欖形?!睆目脊挪牧峡梢钥闯?,先秦時期人們對北斗已有較為深刻的認識,認識到“斗”在星象中的居中位置,人們對北斗的敬畏油然而生,這可能是人們對北斗產(chǎn)生崇拜的重要原因。北斗的天象位置也決定了其所具有的功能,《漢書·天文志》曰:“分陰陽,建四時,均五行,移節(jié)度,定諸紀,皆系于斗”。英國民俗學家詹姆斯·喬治·弗雷澤在《金枝》一書中指出,“早在歷史初期人們就從事探索那些能扭轉自然事件進程為自己利益服務的普遍規(guī)律,在長期的探索中他們一點一點地積累了大量的這類準則”。早期先民在生活中不斷探索北斗運行規(guī)律,總結出北斗七星可以確定春夏秋冬、二十四節(jié)氣等時令,從北斗斗柄指向可以分辨四季。

      北斗在天象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人們從觀測北斗中獲取諸多實用性的信息,因此,對北斗由敬畏上升為崇拜,甚至是信仰。早在商代就有記載商王祭祀北斗的卜辭,曰:“庚午卜:夕,辛禾比斗;丙辰卜:夕,丁比斗”,“比”為商代祭名,“比斗”就是來祭祀斗星,北斗被列入了國家祭祀的行列。秦統(tǒng)一天下后,“令祠官所常奉天地名山大川鬼神可得而序也”,然后“雍有日、月、參、辰、南北斗”。兩漢時期,北斗納入到國家祭祀之中,《漢書·郊祀志上》記載,“日、月、參、辰、南北斗、熒惑、太白、歲星、填星、辰星、二十八宿、風伯、雨師、四海、九臣、十四臣、諸布、諸嚴、諸逐之屬,百有余廟”;同書《郊祀志下》記載,“中央帝黃靈后土疇及日廟、北辰、北斗、填星、中宿中宮于長安城之未地兆”,北斗星和其他日月星辰一樣享有國家祭祀的禮遇。魏晉時期,北斗信仰仍作為一種重要的社會信仰而受到祭祀。法國著名學者列維·布留爾在其著作《原始思維》一書中強調(diào),“經(jīng)驗特別無力反抗對于能使人刀槍不入的那些‘靈物的神秘屬性的信仰:永遠能夠在有利于這個信仰的意義上來解釋任何事件?!北倍沸叛鲎鳛橐环N神秘的信仰形式而存在,并影響著人們的生活,這也是北斗信仰備受人們關注的重要原因。整個漢晉時期,在繼承前人北斗信仰基礎上,北斗信仰逐漸被神化,其信仰內(nèi)容更加具體,出現(xiàn)了北斗主生殺信仰、北斗厭勝信仰等內(nèi)容。

      北斗主生殺信仰由來已久,《淮南子·本經(jīng)訓》記載,北斗“居中而運歷,指十二辰,槌起陰陽以殺生萬物”,在人們的眼里,北斗不但主導孕育生命。同時還有殺伐之責,是掌管生殺大權的神靈。祈求北斗以求長命百歲的例子也屢見史冊, 《西京雜記》記載,“戚夫人侍兒賈佩蘭,后出為扶風人段儒妻。說在宮內(nèi)時……八月四日,出雕房北戶,竹下圍棋,勝者終年有福,負者終年疾病,取絲縷,就北辰星求長命乃免”。主生的背后,北斗還藏有殺伐之機,《后漢書·天文志上》記載,“太微天子廷。北斗魁主殺”,又“星從太微出,抵北斗魁,是天子大使將出,有所伐殺”?!稌x書·天文志下》記載,“北斗主殺伐,三臺為三公?!北倍沸叛鲋械臍⒎ビ^念,可能是從最初的天象中演變而來,北斗居中的位置彰示了人間權力的核心地位,統(tǒng)治者把北斗的這一特性發(fā)展為帶有殺氣的司命神,這一信仰的出現(xiàn)也與統(tǒng)治者的政治需要存在一定的聯(lián)系。兩漢時期,天人感應思想盛行,其核心思想是天與人能夠交感相應,認為上天能干預人事,預示災祥,北斗主殺觀念正是天人感應思想的體現(xiàn)?!稘h書·五行志下》記載,“孛星見北斗中,大臣諸侯有受誅者”。而“彗星皎然在北斗中,天之視人顯矣”,“彗星人北斗,有大戰(zhàn)”,《后漢書·孝獻帝紀》記載,“(建安)十一年春正月,有星孛于北斗。三月,曹操破高干于并州,獲之”。從材料中可以看出,彗星人北斗這種異常天象容易發(fā)生天災人禍,這種天災人禍人為性的與北斗聯(lián)系起來,這也說明了北斗主生殺信仰在民間的影響力。北斗主殺伐觀念與統(tǒng)治者提倡的天人感應思想是一致的,在很大程度上表現(xiàn)為主權者權力實施的工具,天象中的居于相對優(yōu)勢地位的北斗被賦予了主殺觀念,這與世間當權者的生殺大權基本上是一致的。

      北斗厭勝信仰是在北斗主生殺觀念基礎上演化而來的。厭勝,為古代方士的一種巫術,能夠以詛咒制服人或物,它通常通過使用巫術的那套畫符、詛咒、作法等方式來達到所謂的通神降鬼、除災降福、以求平安等目的。它是北斗生殺信仰觀念的巫術化,是古代先民渴求幸福、遠離災難的精神食糧之一。甘肅放馬灘秦簡《日出》中有祈求北斗獲取神力和平安的巫術記載:

      禹須臾,臾臾行,得。擇日出邑門,禹步

      三,向北斗質畫。地,視之曰:“禹有直五橫,今利行,行無咎,為禹前除?!钡靡滦乱铝既眨页?、丁卯、庚午、辛酉、已巳、壬子。

      從簡文內(nèi)容可以看出,此記載為出門遠行時舉行的祭祀北斗的巫術儀式,通過“向北斗質畫”等儀式,冀“得衣新衣良日”,祈求北斗神君的護佑。兩漢時期,巫術十分盛行,北斗厭勝信仰因其獨特的巫文化功用而倍受社會關注,史書中屢有關于北斗厭勝信仰的記載。如《漢書·王莽傳》記載,天風四年“八月,莽親之南郊,鑄作威斗。威斗者,以五石銅為之,若北斗,長二尺五寸,欲以厭勝眾兵。既成,令司命負之,莽出在前,人在御旁。鑄斗日,大寒,百官人馬有凍死者。”此時的王莽正陷于農(nóng)民起義的洪潮之中,他想借助北斗厭勝的巫術來解除困局、化解危機,從舉行的儀式就可以看出王莽對北斗信仰的狂熱,以致于“莽就車,之漸臺,欲阻池水,猶抱持符命、威斗,公卿大夫、侍中、黃門郎從官尚千余人隨之”。漢代墓葬中也有借助圖文來表達北斗厭勝信仰的“解注文”,寶雞市鏟車廠漢墓中發(fā)掘有類似的“解注文”,文曰:“黃神北斗主為葬者阿丘鎮(zhèn)解諸咎殃。葬犯墓神、墓伯,口利不便,今日移別,殃害須除。死者阿丘等,無責妻子、子孫、侄弟、賓昏,因累大神。如律令!”從留在墓葬器物上的注文內(nèi)容可以看出,撰文者期望“黃神北斗”能夠厭勝亡魂、護佑生者,這是典型的北斗厭勝信仰的應用形式。

      二、北斗信仰的道教化

      兩漢時期北斗信仰得到了長足的發(fā)展,并隨著當權者的引領,成為一種重要的信仰形式,其信仰的內(nèi)容不斷豐富,出現(xiàn)了北斗主生死信仰、北斗厭勝信仰等。漢末魏晉時,隨著道教的產(chǎn)生和不斷壯大,傳統(tǒng)的民間信仰內(nèi)容受到了道教的影響,為道教所吸收,信仰內(nèi)容與儀式漸趨道教化。

      1 信仰內(nèi)容的道教化

      北斗主生殺觀念是北斗信仰的主要內(nèi)容,道教經(jīng)典《太平經(jīng)》解釋北斗主生殺觀念為“(北斗)后六為破,天斗所破乃死,故魁主死亡,乃至危也。故帝王氣,起少陽太陽,常守斗建;死亡氣,乃起于少陰,太陰常守斗魁”。把“魁”分開就是“鬼”和“斗”,二者在天象中處于特殊的關系之中,道教運用陰陽之間的變化,來詮釋北斗的主生殺觀念,這也符合道教注重推理來宣揚神化自身道說的規(guī)律?!短闲`北斗本命長生妙經(jīng)》也認為,“北斗司生司殺,養(yǎng)物濟人之都會也。凡諸有情之人,既稟天地之氣,陰陽之令,為男為女,可壽可夭,皆出其北斗之政命也?!钡澜贪驯倍匪旧鷼⒌男叛錾窕?,并冠以“稟天地之氣,陰陽之令”的說辭來加強道教的神性色彩。《太上玄靈北斗本命延生真經(jīng)》中把北斗進一步神化,成為一位能夠掌管人間生死的神君,曰:“凡人性命五體,悉屬本命星官之所主掌,凡有男女于本命生辰及諸齋日,清凈身心,焚香持此真文,自認北極本命所屬星君,隨心禱祝,善無不應,災罪消除”。另一道教經(jīng)典《老子中經(jīng)》對北斗星君的道教名稱作了具體闡述,日:“璇璣者,北斗君也者,天之侯王也。主制萬二千神,持人命籍”?!拌^”本指北斗的兩個魁,這里來代指北斗星君的道教名字,這也是從最初的含義演化而來,作為道教主神(天之侯王)的北斗星君在道教神譜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可以控制“萬二千神”,但主生殺即“持人命籍”仍是其主要職掌。

      北斗信仰有祈求北斗擺脫疾病困擾、護佑人們平安的功能,道教產(chǎn)生后對這一關系民生的社會功能加以吸收并進一步擴大其功用,進而演變?yōu)楸倍烦屇У姆?。產(chǎn)生于東晉時期的道書《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jīng)》對北斗所擁有的除妖驅魔的功能有詳細的記載:“七星之神,有陰魄陽魂,及正星之神。斗中除妖之神,有五帥四德,七千神將,天罡河魁,大殺大角,豁落立斗,黑衣玄冥,七殺之神,以滅除妖,煉化自然”?!短闲`北斗本命延生真經(jīng)》也記載北斗神具有解除災厄的神力:“七元君,大圣善通靈;濟度諸厄難,超出苦眾生;若有急告者,持誦保安平;盡憑生百福,咸契于五行;三魂得安健,邪魅不能停;五方降真,萬福自來駢;長生超八難,皆由奉七星?!薄捌咝侵瘛?、“七元君”皆為北斗星君之名稱,在道教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號稱鬼官,在《真靈位業(yè)圖》中排第七左位,可見北斗在魏晉時期正式進入道教神位行列,從內(nèi)容上完成了北斗信仰道教化的進程。

      2 信仰儀式的道教化

      道教與民間信仰在外在形式上的差異主要表現(xiàn)在信仰儀式上,北斗信仰作為民間信仰的重要內(nèi)容,也有自己的信仰儀式。前文中論述北斗儀式時提到放馬灘秦簡里記載出行時要拜斗,對北斗祭祀以祈求平安,拜斗的儀式中就用到了“禹步”。禹步為古代巫術,隨著巫術舞蹈而不斷演化、規(guī)范,逐漸形成的一種巫術步法,《法言·重黎》記載,“巫步多禹”,李軌注曰:“姒氏,禹也”。禹步相傳為大禹所得,《太上助國救民總真秘要》記載,“禹步者,云大禹治水以成厥功。蓋天真授此步訣,以制神召靈,遂因名為禹步耳”,這里的禹步明顯被神化,又“禹步是禹受于太上,而演天罡地紀,出為禹步”。禹步是用來演示“天罡地紀”,天罡是北斗的斗柄,《抱樸子內(nèi)篇·雜應》日:“七星北斗,以魁覆其頭,以罡指前”,這樣北斗便與禹步聯(lián)系起來。

      道教產(chǎn)生以后,對禹步加以吸收,出現(xiàn)了明顯的道教化傾向,道教稱禹步為“步罡踏斗”。其中“罡”、“斗”都與北斗有關,“罡”是北斗星的斗柄,也稱天罡,也就是“衡”、“開陽”與“搖光”三顆星;“斗”就是七星所聚成的斗形,是踏斗時步法所經(jīng)過的輪廓軌跡。禹步開始模仿北斗的排列順序出現(xiàn)了新的步法,至此禹步與星斗崇拜相融匯,使傳統(tǒng)的禹步注入了新的內(nèi)容,這是道教對先秦巫師禹步的繼承發(fā)展。道教對禹步改造后,禹步成為道士作法施術的基本步法,《抱樸子內(nèi)篇·登涉》中介紹了禹步儀式的運作方式。從步法所形成的軌跡可以看出,禹步的運行就是北斗形狀的勾畫,每步的落腳點為北斗七顆星的位置,先有斗柄,再到斗魁,最終合成一幅完整的北斗圖像,這或許就是“步罡踏斗”的奧秘所在。這里的禹步分為三步,而傳統(tǒng)的禹步也是三步,甘肅敦煌懸泉漢簡記載,“入廁,禹步三。祝日:入則謂廁哉,陽謂天大哉,辰,病與惡人,疾去毋顧”,長沙馬王堆漢墓帛書中記載了與禹步有關的醫(yī)方,日:“令頹者北首臥北鄉(xiāng)(向)廡中,禹步三”。傳統(tǒng)的禹步繼承了巫醫(yī)施術時“禹步三”的步法,即完備的禹步需要走三大步,第一步與第三步又分兩小步,三步合起來為“七跡”。傳統(tǒng)的禹步與道教產(chǎn)生后吸收改造的禹步具有傳承性,禹步三步步法被道教保留下來,仍有“七跡”的步法,只是道教中的禹步更加復雜,儀式更加規(guī)范,《洞神八帝元變經(jīng)》之《禹步致靈》篇中詳細記載了禹步科儀規(guī)范。

      道教對傳統(tǒng)的禹步加以吸收,使禹步變?yōu)榈澜讨匾目苾x,葛洪在《抱樸子內(nèi)篇·登涉》中寫道,“凡作天下百術,皆宜知禹步,不獨此事也”,說明西晉時期的道教已風靡禹步,同時也可窺見禹步在道教科儀中的地位。

      漢晉時期,北斗厭勝信仰十分興盛,而民間巫術的吸收,也使得厭勝信仰內(nèi)容更加豐富,出現(xiàn)了諸多帶有北斗文字和圖像的符號。如新疆吐魯番兩晉南北朝時期墓葬中發(fā)現(xiàn)繪有北斗圖案的圖畫。并在畫中標有“北斗”字樣,西安東郊西晉墓葬中發(fā)現(xiàn)有北斗七星圖,并配有文字描述,日:“元康四年地下口北斗”。這些在墓葬中帶有北斗字樣的符號應該是北斗厭勝主死信仰的反映,這里的“地下口北斗”可能是漢晉時期通常出現(xiàn)在墓葬中的“黃神北斗”,在墓葬中繪有這些北斗符號的目的無非就是祈求北斗神君來庇佑死者等。道教產(chǎn)生以后,北斗被吸收進道教神仙體系,“黃神北斗”信仰也發(fā)生了變化,出現(xiàn)了“鬼官北斗神君”,《真誥》記載,“鬼官北斗君,乃是道家七辰北斗之考官,此鬼一官又隸九星之精,上屬北辰玉君,天上北斗有所司察,故鬼官亦置此職”,“鬼官北斗”在道教里有了自己的名分,《真靈位業(yè)圖》第七位左位為“鬼官北斗君周武王”。北斗升格為道教的神靈后,北斗信仰中的厭勝符號也隨之變化,成為道教中的符箓,如陜西長安縣三里村出土一件繪有北斗七星的陶器。陶器上繪有圖形式樣,圖形有曲線連接圓點組成,北斗斗魁中書有“北斗君”字樣。并題有朱書字四行,日:“主乳死咎鬼,主白死咎鬼,主幣死咎鬼,主星死咎鬼”。陜西咸陽窯店也發(fā)現(xiàn)繪有北斗星圖像的東漢陶瓶,內(nèi)附朱書,日:“生人有鄉(xiāng),死人有墓,生人前行,死人卻行,死生異路,毋復相口”。這是典型的北斗司命信仰的道教“解注文”,也稱道教符箓,它與兩漢時期墓葬中發(fā)現(xiàn)的帶有北斗的符號的用途基本是一致的,它們都是為了使死者能夠得到北斗神君的庇佑,但其形式卻又有較大的差別,道教符策更具規(guī)范化和神秘性,這也是北斗信仰儀式道教化的重要體現(xiàn)。

      三、結語

      北斗信仰這一古老的信仰受到了社會的廣泛尊崇,甚至國家設立宗廟祀之于高堂,這些無不與北斗所被賦予的功能有關。生死觀念由來已久,生死又是人們所關注的問題的核心,先民們賦予北斗掌管生死的大權,也成為歷代信仰北斗的重要因素。陰陽思想是道教討論的基礎話題,早期道教經(jīng)典《太平經(jīng)》中就詳盡闡述了北斗主生死的功能,日:“生氣者屬天屬陽屬前。天道以神氣生。故斗前六神皆生。后六神屬地屬陰,天道以死氣為鬼,為物兇咎?!北倍沸叛龅闹魃鷼⒂^念與道教的陰陽思想具有相通性,因此道教產(chǎn)生以后,吸納北斗進入道教成為歷史的必然,因而北斗信仰的道教化也成為歷史的趨勢。道教不但吸收傳統(tǒng)北斗信仰的內(nèi)容。同時還接納其儀式,《洞真太上紫度炎光神元變經(jīng)》記載了北斗道法,日:“子欲飛騰上造金闕,當修洞觀,運度天關,朝拜父母,存呼內(nèi)真,游戲九天,上詣帝房。每以夜半,露出中庭,仰存北斗七星朗然,思見我身在斗中央,隨斗運轉,歷度天關,至西南方之上,便再拜”。北斗信仰在漢晉時期實現(xiàn)了從內(nèi)容到形式上的轉化,完成了道教化的進程。

      同時,北斗信仰進入道教后,對道教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當然,這與北斗在道教中的地位是分不開的,《太上玄靈北斗本命延生真經(jīng)》日:“北斗七星乃造化之樞機,人神之主宰,有回生注死之功,消災度厄之力。凡人性命五體,悉屬本命星官主掌。因而要人于本命生辰及諸齋日,清凈身心,焚香誦經(jīng),叩拜本命所屬星君,廣陳供養(yǎng),自可消除罪業(yè),福壽臻身,遠離諸禍。”北斗處于“樞機”的地位,主宰著人神,在道教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提倡的“福壽臻身”的理念與道教中的修身養(yǎng)性有著本質的相通性,這也是北斗信仰在道教中的延續(xù)。另北斗信仰無論在信仰內(nèi)容還是信仰儀式上都直接或者間接的影響著道教的諸多經(jīng)典和科儀,在道教道術上表現(xiàn)尤為突出,北斗道法是道教道術發(fā)展的重要基礎。《云笈七簽》記載北斗道法,日:“萬法皆從斗中出,萬神皆從斗中役。是知一切法,一切行持,非斗真莫能通真應也。故圣師必以升斗度辰者,以冀學士通仙,致真,存元,守有”。道教對北斗信仰的吸收與接納使其實現(xiàn)了北斗信仰的道教化,而北斗信仰的融人又豐富和發(fā)展了道教的內(nèi)涵。

      注釋:

      ①馮時:《中國早期星象圖研究》,《自然科學史研究》1989年第2期;朱磊:《中國古代北斗信仰的考古學研究》,山東大學2011年博士學位論文;張黎明:《漢代的北斗信仰考》, 《北京科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2期。

      ②韋兵: 《道教與北斗生殺觀念》, 《宗教學研究》2005年第2期;蕭登福: 《(太上玄靈北斗本命延生真經(jīng))探述》,《宗教學研究》1997年第3期。

      ③《史記》卷27《天官書》。

      ④濮陽市文物管理委員會等: 《河南濮陽西水坡遺址發(fā)掘簡報》,《文物》1988年第3期。

      ⑤馮時: 《河南濮陽西水坡45號墓的天文學研究》,《文物》1990年第3期。

      ⑥隨縣擂鼓墩一號墓考古發(fā)掘隊: 《湖北隨縣曾侯乙墓發(fā)掘簡報》,《文物》1979年第7期。

      ⑦《漢書》卷26《天文志》。

      ⑧[英]詹姆斯·喬治·弗雷澤著、徐育新等譯:《金枝》,大眾文藝出版社1998年版,第77頁。

      ⑨董作賓等:《殷虛文字乙編》,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48年版,第174、117頁。

      ⑩《史記》卷28《封禪書》。

      ⑩《漢書》卷25《郊祀志上》。

      ⑥《晉書》卷19《禮志上》日:“天郊則五帝之佐、日月、五星、二十八宿、文昌、北斗、三臺、司命、軒轅、后土、太一、天一、太微、句陳、北極、雨師、雷電、司空、風伯、老人,凡六十二神也”。

      ⑩[法]列維·布留爾著、丁由譯:《原始思維》,商務印書館1981年版,第56----57頁。

      ⑩何寧撰:《淮南子集釋》卷8《本經(jīng)訓》,中華書局1998年版,第574頁。

      ⑩王根林校點:《西京雜記(外五種)》卷3《戚夫人侍兒言宮中樂事》,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26頁。

      ⑩《后漢書》卷100《天文志上》。

      ⑩《晉書》卷13《天文志下》。

      ⑩《漢書》卷27下《五行志下》。

      ⑩《后漢書》卷9《孝獻帝紀》。

      ⑩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 《天水放馬灘秦簡》,中華書局2009年版,第86頁。

      ⑨《后漢書》卷99下《王莽傳下》。

      ②寶雞市博物館: 《寶雞市鏟車廠漢墓》, 《文物》1981年第3期。

      ③③王明:《太平經(jīng)合?!?,中華書局1979年版,第304、698頁。

      ③⑤③⑩《道藏》第11冊,《太上玄靈北斗本命長生妙經(jīng)》,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第349、347、346、346—347頁。

      ③劉永明: 《(老子中經(jīng))形成于漢代考》, 《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4期,作者認為《老子中經(jīng)》是東漢道書《玉歷經(jīng)》的一個傳本。

      ⑤《道藏》第1冊,《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jīng)》,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第246頁。

      ◎陳仲夫點校:《法言》卷7《重黎》,中華書局1987年版,第317頁。

      ⑩《道藏》第30冊,《太上助國救民總真秘要》,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第1頁。

      ⑨③⑤王明:《抱樸子內(nèi)篇校釋》卷17《登涉》,中華書局1980年版,第275、302--303、303頁。

      ③胡平生等:《敦煌懸泉漢簡釋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82頁。

      ⑩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 《五十二病方》,文物出版社1979年版,第79頁。

      ⑤胡新生:《中國古代巫術》,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39—40頁。

      ③《道藏》第28冊,《洞神八帝元變經(jīng),禹步致靈》,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第398頁。

      ③吐魯番地區(qū)文物局:《新疆吐魯番地區(qū)阿斯塔那古墓群西區(qū)408、409號墓》,《考古》2006年第12期。

      ⑨陜西省考古研究所: 《西安東郊田王西晉墓葬清理簡報》,《考古與文物》1990年第5期。

      ⑩《道藏》第20冊,《真誥》卷13《稽神樞第三》,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第566頁。 ,

      ⑧《道藏》第3冊,《洞玄靈寶真靈位業(yè)圖》,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第280頁。

      王育成: 《南李王陶瓶朱書與相關宗教文化問題研究》,《考古與文物》1996年第2期。

      ◎劉衛(wèi)鵬、李朝陽: 《咸陽窯店出土的東漢朱書陶瓶》,《文物》2004年第2期。

      ⑩《道藏》第33冊, 《洞真太上紫度炎光神元變經(jīng)》,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第564頁。

      ◎《道藏》第4冊,《云笈七簽》,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第10頁。

      作者簡介:卜祥偉,男,1981年生,山東臨沂人,華中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博士研究生,湖北武漢,430079。

      (責任編輯 張衛(wèi)東)

      猜你喜歡
      北斗
      北斗和它的N種變身
      軍事文摘(2023年20期)2023-10-31 08:42:08
      北斗時鐘盤
      說說“北斗導航系統(tǒng)”
      “北斗”離我們有多遠
      當代陜西(2019年18期)2019-10-17 01:48:50
      “北斗”導航系統(tǒng)是怎樣煉成的
      多功能北斗船載終端的開發(fā)應用
      電子制作(2016年15期)2017-01-15 13:39:14
      首個北斗全球“厘米級”定位系統(tǒng)開建
      太空探索(2016年12期)2016-07-18 11:13:43
      中國的北斗 世界的北斗
      太空探索(2016年3期)2016-07-12 09:58:47
      北斗全家福
      太空探索(2016年7期)2016-07-10 12:10:15
      第23顆北斗導航衛(wèi)星發(fā)射成功
      太空探索(2016年7期)2016-07-10 12:10:15
      双辽市| 琼中| 邵阳县| 郴州市| 汉阴县| 甘谷县| 景谷| 隆林| 永济市| 泗阳县| 鸡东县| 福鼎市| 荃湾区| 黔南| 佛冈县| 江北区| 贺州市| 三亚市| 西充县| 湘潭县| 灵璧县| 肥西县| 东丰县| 佛冈县| 高雄县| 西宁市| 区。| 河池市| 时尚| 新津县| 通州市| 五常市| 静宁县| 涟源市| 西昌市| 肥西县| 高安市| 龙胜| 车险| 太湖县| 双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