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任文 秦 華 魏 勝
(1.北京建筑大學機電與車輛工程學院,北京 100044;2.北京建筑大學環(huán)境與能源工程學院,北京 100044)
近年來,北京市的道路規(guī)模發(fā)生了較大變化, 隨著北京市區(qū)的不斷擴建,立交橋越來越多,立交橋的道路系統(tǒng)比一般道路要復雜得多,這種系統(tǒng)的復雜性增加了駕駛者的額外腦力負荷,信息量過多或過少對行車安全都不利,并且還影響了道路交通的暢通。這種復雜性固然與道路本身的復雜和司機的經(jīng)驗等有一定的關系,但是如果在這些已有的復雜路段設置合理的道路指示系統(tǒng),給出明確的信息,就能給駕車過程中減少不確定性。
本文主要針對北京市立交橋指路交通標志可用性問題的研究,通過問卷調(diào)查和數(shù)據(jù)分析了解問題所在,給予設計者重要信息。
交通標志一般以文字、圖形符號的形式呈現(xiàn)的,主要是為機動車駕駛員提供視覺信息的,用來管制、警告、引導交通[1-2]。由于在司機駕駛過程中沒有非常多的時間來慢慢地研讀、仔細考慮交通標志的含義,而常常是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就要讀懂并做出反應,所以,交通標志應該具有非常醒目直觀、易讀性好、兼容性強等特點[3]。
指路標志是傳遞道路方向、地點、距離信息的標志,指路標志的設置目的一方面是為了交通參與者能知曉所處道路及相交道路信息,另一方面是為了讓交通參與者能借助城市交通地圖和指路標志到達目的地[4]。相對于其它交通標志,指路標志又具有其特殊性,因為在從出發(fā)點到目的地之間,辨認路線是一個動態(tài)的逐步?jīng)Q策的過程,司機在駕駛過程中如果找路很困難,可能會存在影響司機安全的隱患、降低駕車速度、增加駕車時間、導致交通堵塞等問題[5]。根據(jù) Chown,Kaplan and Korkenkamp[6],Burns[6]的理論模型,每當司機駕駛過程中面臨兩條以上道路選擇時,就有一個不確定性問題需要解決,即此時面對一個決策點,而司機在辨認路線過程中減少這種不確定性所需要的信息主要來自周圍的環(huán)境或者司機記憶中的認知圖。當?shù)缆窢顩r很復雜時,即當司機從當前位置到目的地面臨多次的多條道路選擇,需要解決多個不確定性問題時,指路交通標志的指引就顯得非常重要,這些標志如果能在恰當?shù)奈恢媒o予正確的引導,就會降低駕駛員的心理負荷。所以,立交橋交通標志系統(tǒng)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xiàn)實需要。
本研究問卷通過經(jīng)常開車的司機師傅對北京市西直門立交指路標志系統(tǒng)進行調(diào)查,有50 份問卷有北京市宏福集團基礎與機械有限公司的司機師傅填寫,50份由公交司機和出租車司機師傅填寫,98份為一些私家車車主填寫。實際發(fā)放問卷200份,回收有效問卷195份。其中男性136人,女性59人。專職司機95人,非專職司機100人。被試年齡在18~60歲。
研究問卷根據(jù)兩個方面進行設計,一方面為駕駛效率,即司機對于交通指示牌的腦力負荷,困惑程度,反應時間和績效;另一方面為交通指路標志牌的易讀性、簡潔性、連續(xù)性和兼容性。整個問卷包括2部分:(1)個人基本情況;(2)駕駛過程情況。這部分包含15個題目,駕駛效率有5個問題;易讀性2個問題,簡潔性3個問題,連續(xù)性2個問題,兼容性3個問題。采用1-5級程度度量,1表示低效率,5表示高效率。量表信度的 Cronbach,s α值為 0.75,通常認為Cronbach,s α達到0.7為可接受水平,數(shù)據(jù)顯示這個量表的信度是可接受的。
為了探索駕駛效率與交通標志牌的4個維度之間的關系,本研究采用SPSS19.0 軟件對結果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由表 1統(tǒng)計結果可看到被試者的駕駛效率、易讀性、簡潔性、連續(xù)性及兼容性的平均得分分別為3.0086分、4.1288分、3.0736分、3.0793分、3.0205分,被試者的駕駛效率、簡潔性、連續(xù)性及兼容性的平均得分均為三分多一點點,而易讀性的平均分則達到了4.13分,這說明被試者對北京市立交橋現(xiàn)有的指路交通標志的易讀性給出了一個較高的評價。
表1 描述性統(tǒng)計量
根據(jù) SPSS19.0線性回歸分析的數(shù)據(jù)處理結果中,ANOVA分析對回歸總模型進行了有無意義的檢驗,檢驗結果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表2、表3分別給出了駕駛員駕駛效率回歸方程的擬合優(yōu)度、駕駛效率與各自變量的回歸系數(shù),駕駛效率回歸方程的擬合優(yōu)度判定系數(shù)R2和調(diào)整系數(shù)R2分別為0.420和0.408;依據(jù)回歸方程的回歸系數(shù)發(fā)現(xiàn)對駕駛效率影響相對較大的是簡潔性和兼容性,回歸的標準系數(shù)分別達到了 0.319和0.469。
表2 擬合優(yōu)度
表3 回歸方程的系數(shù)
綜上所述可得:交通標志間的 4個維度中對駕駛效率影響較大的分別是簡潔性和兼容性。因此,在能夠準確表達交通標志的內(nèi)容的基礎上,交通標志的設計越簡潔,駕駛員的識讀效率就會越高,相應的駕駛效率就會越高;在交通標志的兼容性方面,當交通標志的設計與人們的生活習慣、思維方式以及社會的相關標準能夠做到很好的統(tǒng)一與兼容,那么駕駛員的駕駛效率也會得到很好的提高。
從研究可以知道,駕駛員的駕駛效率與交通標志的易讀性、簡潔性、連續(xù)性及兼容性有著很大的相關,特別是簡潔性和兼容性。因此立交橋指路交通標志的設計和設置過程中應該側(cè)重于這些問題的改進。
基于以上實證分析結果,結合北京市立交橋指路交通標志的現(xiàn)狀,給出以下建議:
(1)改善指路交通標志的簡潔性,將一些對于道路指示的信息壓縮,減少駕駛員的腦力負荷。
(2)改進指路交通標志的兼容性,使其符合大多數(shù)駕駛員的思維方式與習慣。
[1] 楊九齡,劉學會.GB5768-1999.(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應用指南[M].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新華出版社,1999,1-45.
[2] 管滿泉.道路交通標志設置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交通企業(yè)管理,2008,(11):33-34.
[3] 劉西,張侃.道路交通標志的量化評價方法.人類工效學,2003,12-9(4).
[4] 徐揚.城市道路交通指路標志系統(tǒng)設置方法[J].湖北警官學院學報,2004,7-4.
[5] Prabhu, G. V., Shalin, V. L., Drury,C.G.and Helander, M.(1996). Task-map coherence forthe design of in-vehicle navigation displays. In Human Factors and Ergonomics Society 40thAnnual Meeting, 2. Philadelphia: HFES, 882 –886.
[6] Chown, E., Kaplan,S. and Kortenkamp, D. (1995). Prototypes,location and associativenetworks (PLAN): towards a unified theory of cognitive mapping.Cognitive Science, 19,1–51.Burns,P.C. (1998). Wayfinding errors while drivi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18,209-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