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秋玲
(廣西國際商務職業(yè)技術學院公共基礎教學部,廣西 南寧 530007)
通過高校體育提升職業(yè)體能的可行性研究
黃秋玲
(廣西國際商務職業(yè)技術學院公共基礎教學部,廣西 南寧 530007)
高校的學生素質教育不僅要重視他們的專業(yè)理論知識和專業(yè)技能,同時還要注重學生體能的培養(yǎng),使得他們擁有良好的體質以適應崗位的要求。與以前相比較,我國各大高校學生現(xiàn)在越來越不重視鍛煉身體,體能素質明顯下降。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方法存在很多缺點和不足,需要對體育教學進行科學合理的改革以適應現(xiàn)代體能培養(yǎng)的需要。因此,本文主要探究通過高效體育干預來提升職業(yè)體能的可行性。
各大高校承擔著為國家培養(yǎng)人才的重大職責,它們主要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專業(yè)知識和專業(yè)技能為主,但是也不能忽略學生身心身體健康。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只有擁有良好的體質才能有精力投入到國家的建設事業(yè)當中。我國教育部也重點提出要加強學生身體素質的鍛煉,通過學校體育干預來使學生養(yǎng)成鍛煉身體的習慣。目前,很多高校的體育教學模式只是簡單的套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沒有充分地調動學生的興趣和學習的積極性。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學校應當重視體育教學的改革創(chuàng)新,制訂科學的教學方案,采用新穎的教學方式來引導和激發(fā)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興趣,從而使學生從被動變?yōu)橹鲃臃e極地參加體育鍛煉,從而提升他們的身體素質。
雖然我國的經濟和綜合國力都得到了很大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越來越好,青少年的身體營養(yǎng)狀況也越來越佳,但是學生們的身體健康卻沒有得到很大地改善,這是很值得我們去反思和讓我們注重的問題。青少年是國家的希望和將來,他們是祖國繁榮昌盛的力量,他們的身體素質和健康狀況是國家未來的國民身體素質的重要基礎。所以我國從建國以來就一直相當重視學生體質的健康,明確指出要重視青少年學生的健康素質,各大高校應當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在體育教學中注重學生的體能培養(yǎng)。
過去的很多調查研究表明我國青少年的身體健康狀況在持續(xù)下降。由國家的衛(wèi)生部門,教育部門和體育部門聯(lián)合起來調查的研究指出:青少年學生只有胸圍,身高和體重這些體能素質指標在保持增長,而他們的耐力、肺活量、力量和速度這些體力測試指標都一直在減弱。許良在“我國學生體能發(fā)展趨勢及其干預措施”一文中運用灰色理論來研究青少年學生的體質監(jiān)測的數(shù)據(jù)表明了我國青少年學生的身體機能和身體素質都在下降。新時代的背景下各種電子設備發(fā)展迅速,電視、手機和電腦這些娛樂設備的價格也成為大眾都能消費得起的設備,它們也就成了青少年們學習的“雙刃劍”。雖然可以使學生們獲得更多的信息和知識,但是青少年還不太具備篩選有利信息和抵制誘惑的能力,這樣就使得很多學生被其他信息所誤導,致使很多青少年沉迷于各種泡沫電視劇或者是各種游戲。這樣不僅對學生的專業(yè)知識學習不利,對他們的身心健康也非常不好。我國近視學生的比例在逐年增長,這些電子設備就是一個關鍵的影響。學生們由于沉迷于電子設備中虛擬的娛樂項目,就不愿意參加戶外的娛樂活動,導致他們不愿意鍛煉身體,所以國家青少年學生肥胖的比例也有所增長。這些研究結果都使我們對國家未來棟梁的身體素質不容樂觀,國家的相關部門應當深刻認識到這一點,重視起學生體能素質的培養(yǎng)。
雖然我國青少年的總體身體健康狀況正向著好的方向發(fā)展,但是確實還存在一些問題。尤其是他們的視力下降和體重超標問題一直沒有得到改善,使我們對他們的身體素質擔憂。因此我們一定要重視學生的體質健康的問題,從全局來看是哪些因素影響了青少年的身體健康,從而制訂符合這個時代發(fā)展需要的體育鍛煉措施來提高學生們的體能。
針對我國青少年學生身體健康發(fā)展中出現(xiàn)的問題,已有一些專家對這些問題進行了研究。他們主要是通過一些強制的體育鍛煉來檢測學生們的身體變化。例如,張河川、李幼媛在“大學生鍛煉行為與體質的相關研究”這篇文章中通過隨機選取1:1的干預組和對照組的高校大學生來進行研究。他們通過黑板報,報刊和廣播等傳播工具進行體育理論知識和青少年健康教育的傳播,使學生們真正從思想上認識到通過加強身體鍛煉來促進身體健康的重要性。同時他們還對干預組的學生們進行體育干預一年,主要是讓他們進行一些有氧鍛煉。研究的結果表明干預組相比較于對照組在身體形態(tài)和身體機能上都有所提高,尤其是身體機能和身體素質的提高更為顯著,所以說體育干預措施對于學生們的身體素質的提高是具有重要意義的。
我國青少年學生的身體素質發(fā)展情況不容樂觀,尤其是這種身體機能下降的趨勢趨向于低齡化更是令人擔憂,應當引起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日常中常用的體質監(jiān)測指標,例如立定跳遠、握力、50m跑步、耐力跑步和肌力等等,是綜合反映學生們的身體機能和身體素質的重要監(jiān)測方法。青少年學生日常的體育鍛煉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他們身體機能的發(fā)展。所以,各大高校要重視體育教學,加強學生們的體育理論知識,激發(fā)學生進行體育項目的興趣,提供良好的體育鍛煉平臺,培養(yǎng)他們養(yǎng)成體育鍛煉的習慣,這樣才能有效防止學生們的身體素質下降,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
我國的教育部門為了提高學生們的身體素質,指出學校的體育教學必須以學生的身體健康為主。在新時代的背景下,青少年學生的身體機能的檢測指標也應當進行相應的改革,對學生的身體素質進行科學合理的衡量。但是多年來,各大高校的體育教學模式都是照搬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內容和形式都比較拘謹。所以本文下面主要針對學校體育教學的改革進行探討。
4.1 傳統(tǒng)體育教學模式分析
我國的傳統(tǒng)體育教學檢測主要是以體育課的各個體育項目的考核成績?yōu)橹?,考核主要是從完成項目的全面性和技術性這兩方面來看的。對于學生各個運動項目成績的分數(shù)計算國家也有相應的規(guī)定。這樣也就導致了我國的體育教學只注重學生的體育成績,而忽略了一個關鍵的問題,就是體育課的各項運動是為了加強學生們的體質為最終目標,而不是古板地照搬要求執(zhí)行。這也就使學生們產生一種潛意識,參加體育課只是學校的被動要求,只是聽從學校的安排讓自己的綜合成績提高,而沒有形成體育鍛煉是為了加強自身體質的主動意識,這對于學生們體育鍛煉習慣的培養(yǎng)是非常不利的。
傳統(tǒng)體育的教學方法總是以一個標準來對待不同的學生,這樣就導致了學生們對自己的身體素質沒有一個準確的定位,不能根據(jù)自身條件制訂適合自己的鍛煉計劃。尤其是體育課的某些項目,如果按照教學大綱上的標準的話,對某些身體狀況不好的學生來說強度太大,反而對他們的身體健康不好,但是對于體能比較好的學生來說,運動量又不足,所以這也就很難達到鍛煉的目的。而且現(xiàn)今的體育教學中很少有針對學生的心理健康而展開的,身心健康包括身體和心理,學校應當把這個不足進行適當?shù)馗母铩?/p>
4.2 體育教學改革的原則
在體育教學改革中要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根據(jù)實際需要和情況制訂相應適宜的教學方案。體育教學改革既要考慮傳統(tǒng)教學中的某些局部問題,也要從總體上系統(tǒng)地考慮整個教學改革方案。國家的體育教學改革要根據(jù)全國各大高校綜合來考慮,同時改革要考慮整個中國社會的需求。每個高??梢愿鶕?jù)自己的實際情況制訂一些新的教學措施,提高體育教學的質量,真正達到提高學生體能的目標。各大高校的體育教學組成了國家體育教學的大系統(tǒng),只有各大高校這個子系統(tǒng)良好地運轉,才能保證國家總體的體育教學提高。
在體育教學改革中一定要遵循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為重要原則,否則體育教學也就失去了它的意義。學生的身心健康不僅要注重他們身體上的鍛煉,也要關注心理健康的教育,這樣才能使學生將來步入社會以后能夠經受得住社會上的各種考驗,最終成為建設祖國的重要人才。
4.3 體育教學改革的目標
各大高校的體育教育目標取決于新時代下國家和社會的發(fā)展要求。隨著中華民族經濟水平和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社會對新人才的需求也就有所不同,對將來的就業(yè)者也就有了更高的要求。這也就要求青少年學生不僅在體育課上要認真地進行身體鍛煉,而且在日常生活中還要不斷加強身體鍛煉,養(yǎng)成鍛煉身體的良好習慣。
平常的體育教學當中既要注重學生的體育理論知識,也要關注學生們的體育技能的培養(yǎng),這樣才能使學生們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從而促進學生們的身心發(fā)展。同時,應當使學生們在各項體育項目中發(fā)揮自己的特長和優(yōu)勢,培養(yǎng)自己的體育特長。在教學當中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們進行體育鍛煉的興趣,能力,思想和習慣,最終促進學生的德智體美的全面發(fā)展。
目前已有很多研究表明,通過體育干預措施可以改善學生們的的身體機能和身體素質。目前,我國的初高中學生由于受升學壓力的影響,他們就很少有時間進行課外的體育鍛煉。有些學校為了升學率,甚至把體育課都改為其他的文理科課程,這樣就嚴重地影響了學生們的身體健康狀況,也使學生們無法形成體育鍛煉的意識。相反,反倒會形成體育鍛煉無關緊要的想法。所以要想提升學生將來步入社會的職業(yè)體能,就必須從初高中的體育教育抓起。只有各個相關的教育部門足夠的關注體育教育事業(yè),聯(lián)合起來進一步改革和完善體育教學模式才能切實地改善我國體育教學的現(xiàn)狀。
通過學校的體育干預,強制學生們進行一些科學有效的體育鍛煉,將會對學生們的職業(yè)體能打下堅實的基礎。各大高校,尤其是高校的體育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詳細講述每種鍛煉的注意事項,不要一味地以一個標準去對待不同身體素質的學生,這樣可能會導致一些意外的損傷。體育鍛煉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青少年學生的綜合身心素質,所以高校的體育干預一定要以人為本,注重學生體能素質的提高。
青少年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國家的體育教育是息息相關的。目前,我國學生的身體營養(yǎng)狀況得到很大的提高,但是身體素質卻呈現(xiàn)下降的趨勢。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有諸多不足之處,已經不能適應新時代的要求。這也就要求國家相關的教育部門對我國目前的體育教育進行詳細的調查研究,制訂合理可行的體育教學改革方案。同時,各大高校也應當足夠重視學生們的體育鍛煉,這樣才能提升學生們的職業(yè)體能,為將來學生們步入社會,適應職業(yè)崗位打下扎實的基礎。
[1]羅久良.高等職業(yè)學校體育教學模式改革初探[J].陜西教育學院學報,2003(3):119-121.
[2]許良.我國學生體能發(fā)展趨勢及其干預措施[J].體育學刊,2009(16):63-67.
[3]張河川,李幼媛.大學生鍛煉行為與體質的相關研究[J].中國行為醫(yī)學科學,1998(1):62-63.
[4]武斌.高職院校學生職業(yè)體能培養(yǎng)初探[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10(3):92-94.
G807.4
A
1674-151X(2014)10-120-03
2014-09-25
2013年度新世紀廣西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立項項目(編號∶2013JGB375)。
黃秋玲(1969~),教授,碩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