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守錕
【摘要】目的:探討加替沙星治療尿路感染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40例尿路感染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20例。研究組患者給予加替沙星藥物治療;對照組患者給予左氧氟沙星藥物治療,記錄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給予統計學分析后得出結論。結果:研究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高達95.00%,顯著高于對照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75.00%;研究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5.00%,對照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則高達40.00%,兩組臨床療效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尿路感染患者采用加替沙星治療可顯著提高其療效及降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保障患者治療安全性及生活質量,臨床應用值得推廣。
【關鍵詞】尿路感染;加替沙星;臨床觀察
【中圖分類號】R695【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7-8517(2014)22-0046-02
尿路感染是指輸尿管、尿道、膀胱等部位發(fā)生的炎性反應,主要致病菌包括大腸埃希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克雷伯桿菌等,目前治療常以抗生素藥物為主。本文選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泌尿科就診的40例尿路感染患者為研究對象,分別給予加替沙星治療和左氧氟沙星治療,分析其治療效果及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情況,具體報道如下。
【摘要】目的:探討加替沙星治療尿路感染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40例尿路感染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20例。研究組患者給予加替沙星藥物治療;對照組患者給予左氧氟沙星藥物治療,記錄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給予統計學分析后得出結論。結果:研究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高達95.00%,顯著高于對照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75.00%;研究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5.00%,對照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則高達40.00%,兩組臨床療效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尿路感染患者采用加替沙星治療可顯著提高其療效及降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保障患者治療安全性及生活質量,臨床應用值得推廣。
【關鍵詞】尿路感染;加替沙星;臨床觀察
【中圖分類號】R695【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7-8517(2014)22-0046-02
尿路感染是指輸尿管、尿道、膀胱等部位發(fā)生的炎性反應,主要致病菌包括大腸埃希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克雷伯桿菌等,目前治療常以抗生素藥物為主。本文選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泌尿科就診的40例尿路感染患者為研究對象,分別給予加替沙星治療和左氧氟沙星治療,分析其治療效果及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情況,具體報道如下。
【摘要】目的:探討加替沙星治療尿路感染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40例尿路感染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20例。研究組患者給予加替沙星藥物治療;對照組患者給予左氧氟沙星藥物治療,記錄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給予統計學分析后得出結論。結果:研究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高達95.00%,顯著高于對照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75.00%;研究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5.00%,對照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則高達40.00%,兩組臨床療效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尿路感染患者采用加替沙星治療可顯著提高其療效及降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保障患者治療安全性及生活質量,臨床應用值得推廣。
【關鍵詞】尿路感染;加替沙星;臨床觀察
【中圖分類號】R695【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7-8517(2014)22-0046-02
尿路感染是指輸尿管、尿道、膀胱等部位發(fā)生的炎性反應,主要致病菌包括大腸埃希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克雷伯桿菌等,目前治療常以抗生素藥物為主。本文選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泌尿科就診的40例尿路感染患者為研究對象,分別給予加替沙星治療和左氧氟沙星治療,分析其治療效果及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情況,具體報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