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
(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
淺析“是”字句
張麗
(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
“是”字句是現(xiàn)代漢語中使用頻率很高的句式,又是復雜句式?!笆恰迸c“是……的”作為“是”字句中比較特殊的兩種格式,一直受到學界的重視。本文試圖從形式和功能出發(fā)對二者的區(qū)別做出一些論述,希望對漢語的研究和教學有所裨益。
“是”字句 “是……” “是……的” 形式與功能
(一)“是”字句的研究現(xiàn)狀及其存在的問題
“是……的”與“是……”為“是”字句中兩種比較特殊的格式,要想研究好這兩種格式,首先就要對“是”字句有個大致的了解,其次才能對兩種句式的異同點進行深入的對比分析?!笆恰笔乾F(xiàn)代漢語中使用頻率最高的動詞,用法也較為復雜。以往對“是”字句的研究主要從結(jié)構(gòu)入手,將“是”字句劃分為小類??v觀“是”字句各個階段的研究,即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同時仍然存在著不少問題:首先,研究對象不夠清楚?!笆恰弊志鋬?nèi)部構(gòu)成復雜,類型多樣,存在著典型與非典型之分,以往的研究者沒有注意到這些區(qū)別,眉毛胡子一把抓,導致研究趨向復雜化。第二,研究范圍狹窄。幾乎所有“是”字句的研究都圍繞“是”的詞性以及“是”字句的分類和結(jié)構(gòu)分析展開的,很少涉及語義、語用方面。近年來隨著功能語言學的興起,從使用功能上研究“是”字句理應成為我們新切入點。第三,各家說法不一,分歧大。例如“是”的詞性既有動詞說、系詞說、判斷詞說等一元論,也有動副詞說、動連詞說等多元論;對“是”字句既有從邏輯關(guān)系角度進行的分類,也有從“是”的詞義、詞性或句中的位置進行分類。產(chǎn)生以上種種問題的原因在于“是”的確是一個很特殊的詞,它詞義較虛,使用頻率高,使用范圍廣,既具備動詞的某些特征,又區(qū)別于典型動詞,具有副詞、連詞的某些語法功能,在句中起著聯(lián)系、判斷、肯定、強調(diào)、轉(zhuǎn)折等多種作用。以上“是”字句的研究缺陷正是我們今后進一步研究時應該注意的。
(二)“是”字句的分類
在漢語研究中,人們習慣于將“是”字句看做是判斷句。所謂判斷句,是以名詞或名詞性詞組對主語進行判斷,說明主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的一種句子形式。如前所述,“是”的詞性比較復雜,至少分屬于兩個以上的詞類,這樣我們就不能簡單地將“是”字句歸為判斷句,而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由“是”構(gòu)成的表示判斷或肯定的句子叫做“是”字句。根據(jù)前人的研究成果,可將“是”字句大致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表示邏輯關(guān)系的“是”字句
即判斷句,這種“是”字句可形式化為“名1+是+名2”,主要有以下三種:
a.表示等同的“是”字句
這類句子中“是”表示“等于”,名1與名2表示同一個人或同一事物,二者可以前后調(diào)換位置而句義保持不變。例如:
(1)四川是大熊貓的故鄉(xiāng)。
(2)《狂人日記》的作者是魯迅。
(3)明天是國慶節(jié)。
b.表示歸類的“是”字句
這類“是”字句中名2是個類名,名1是類的成員,“是”表示“屬于”或“被包含于”。例如:
(4)他是賣菜的。
(5)金錢豹是貓科動物。
(6)老舍是當代著名的作家。
c.表示映射的“是”字句
在這類“是”字句中,名1和名2分屬于兩個有對應關(guān)系的集合。例如:
(7)青菜是八毛。
(8)在這出戲里,梅蘭芳是白蛇娘娘。
(9)她是一頭利落的短發(fā)。
其中,例(7)的名1和名2分別對應于蔬菜和價錢兩個集合,例(8)對應于演員和角色兩個集合,例(9)對應于人物和發(fā)型兩個集合。
2.表示存在的“是”字句
在這種“是”字句中,名1是表示處所或方位的詞語,名2表示存在的人或事物,“是”表示動詞,相當于“存在”。例如:
(10)左邊是韭菜,右邊是黃瓜。
(11)前面是一條彎彎的小河。
(12)馬路對面是一大片樹林。
3.表示暗喻的“是”字句
其中“是”相當于喻詞,表示暗喻。例如:
(13)解放軍是祖國的鋼鐵長城。
(14)生活是座美麗的大花園。
(15)爸爸是家里的頂梁柱。
4.表示強調(diào)的“是”字句
這里的“是”用作副詞,可分析為狀語,用在動詞、形容詞或謂詞性詞組前,對后面的動作或性狀起確認、強調(diào)作用。例如:
(16)他是聰敏,不是笨。
(17)大龍山的冬天風是大。
(18)這樣的想法是不科學的。
5.表示讓步轉(zhuǎn)折的“是”字句
“是”的前后為同一個動詞或形容詞,“是”表示“盡管、雖然”的意思,起讓步、轉(zhuǎn)折作用。例如:
(19)他這個人好是好,就是話有點多。
(20)這個地方風景秀美是秀美,就是交通有點不便。
(21)這件衣服我喜歡是喜歡,就是價格太貴了。
可見“是”兼屬副詞和動詞兩種詞類,下文在比較“是……”與“是……的”異同時主要考慮“是”為動詞的情況,將“是”為副詞的情況排除在外。
(一)區(qū)分“是……的”與“是……”兩種句式的必要性
作為形式和意義的匹配體,我們可以認為 “是……的”與“是……”分別代表一個完整的構(gòu)式,對應著不同的意義。兩種格式的區(qū)分一直是漢語語法研究中的熱點,也是對外漢語教學的難點。比如在漢語教學中,我們經(jīng)常會遇到這樣的句子:
(25)他這樣做是合情合理的。
(26)你這是聽偏偏信。
以漢語為母語的人,往往對這兩個句子的區(qū)分感到漠然,因為太習以為常,差不多每天都會使用,甚至是不假思索、隨講隨用。從表面上看,均為“是”字句,區(qū)別只在于“的”的有無,很少有人去深究其中的道理??墒峭鈬魧W生通常會感到困惑,為什么一句用“的”,一句不用“的”? 可見對這個問題我們不僅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是”字句已經(jīng)研究好多年了,很多方面看似已經(jīng)研究得比較透徹,其實還有好多問題懸而未決。語言學是第二語言教學的學科基礎(chǔ),隨著對外漢語教學的蓬勃發(fā)展,漢語本體研究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越來越突出,本文所討論的對 “是……的”與“是……”的區(qū)分便是其中的一例。前面在談論 “是”字句的研究缺陷時曾指出以往對“是”字句的研究過于狹隘,主要圍繞“是”詞性的確定以及“是”字句的結(jié)構(gòu)分析展開,而很少涉及語義、語用的分析。隨著功能語言學的蓬勃發(fā)展,我們的研究方法也應該與時俱進,從側(cè)重于形式研究向形式與功能相結(jié)合的研究方向轉(zhuǎn)變。
(二)形式上的區(qū)分
“是……的”與“是……”都可以在表示邏輯關(guān)系的“是”字句中出現(xiàn),此時“是”為動詞,區(qū)別在于“是……的”只在表示歸類關(guān)系的“是”字句中出現(xiàn),例如:
(27)他是賣菜的。
(28)自行車是老張的。
(29)那窗戶是鋁合金的。
此時名2都是“的”字詞組,表示類名。而“是……”可以出現(xiàn)在表示各種邏輯關(guān)系的“是”字句里,例如:
(30)他是我哥哥。
(31)鯨是哺乳動物。
(32)老李是一身中山裝。
其中例(30)是表示等同關(guān)系的“是”字句,名1“他”和名2“我哥哥”同指;例(31)是表示歸類關(guān)系的“是”字句,名2“哺乳動物”是個類名,名1“鯨”是類的成員;例(32)為表示映射關(guān)系的“是”字句,其中名1“老李”和名2“一身中山裝”分屬于人物和衣著兩個集合。
(三)功能上的區(qū)分
“是……”句與“是……的”句在話語功能上存在重大的區(qū)別。所謂話語功能指的是句法結(jié)構(gòu)在話語層面上所起的作用,了解句式的話語功能有助于我們更好地了解句式本身的特點。根據(jù)王紅旗等人的研究,“是”字句的話語功能與“是”名詞性賓語成分的指稱性質(zhì)有密切的關(guān)系。當“是”的賓語為專有名詞、人稱代詞或指量名詞組時,“是”字句的話語功能是延續(xù)或引入句子的話題;當“是”的賓語為時普通名詞或量名詞組時,“是”字句的話語功能是引入篇章話題。這里我們要區(qū)分兩種不同性質(zhì)的話題:句子話題和篇章話題,它們分屬兩個不同的層面,句子話題是句子中句義信息所關(guān)涉的實體,為已知信息,一般在句子開頭出現(xiàn),只在句子層面上起作用,而篇章話題是個命題,只在話語層面起作用。在“是……”式中,“是”的賓語即可以是指稱性成分,也可以是非指稱性成分,因而“是……”兼有延續(xù)或引入句子的話題以及引入篇章話題的雙重作用,例如:
(33)旁邊有一排老房子,聽說()是主席住過的地方,這兒古樸優(yōu)雅,環(huán)境清幽。
其中加點的名詞性成分“主席住過的地方”與“一排老房子”同指,而“一排老房子”在上文已經(jīng)出現(xiàn)過,延續(xù)了句子的話題。
(34)過了一棵半朽的老槐樹是一家有汽車房的大宅院,過了大宅院是一個小煤場,過了小煤場是一個雜貨店,過了雜貨店是一座老廟,很長很長的紅墻,跟著紅墻再往前去,我記得有一所著名的監(jiān)獄。
例(34)中的“一家有汽車房的大宅院”、“一個小煤場”、“一個雜貨鋪”、“一座老廟”都是首次在文中出現(xiàn),用了“一量名”不定指形式表明它們是新信息,從而引入了句子的話題。
(35)那是兩間破舊的老屋,和后來用碎磚壘成的幾間新房,擠在密如羅網(wǎng)的小巷深處,與條條小巷的顏色一致,蕪雜灰暗,使天空顯得更藍,使得飛起來的鴿子更加潔白。
(36)清衛(wèi)兵居住的小鎮(zhèn),是個商業(yè)碼頭,雖然算個市鎮(zhèn),其實是很狹小的,一條細長的市街,只要二十分鐘就可以走完。
這兩例中下劃雙橫線的句子是新引入的篇章話題,下劃單橫線的句子都是圍繞這個話題來組織和說明的。
“是……的”只能出現(xiàn)在表示歸類關(guān)系的“是”字句中,名2“的”字詞組是一個類名,它賦予了名1新的特征,具有述謂性,相當于一個形容詞,它不能延續(xù)或引入句子的話題,只能引入篇章話題。例如:
(37)他以前是教書的,張口閉口離不開“之乎者也”。
(38)他是四川那地兒的,特喜歡吃辣,一餐不沾點辣子就渾身不舒坦。
“教書的”有很多特點,比如講話多用書面語,滿口的“之乎者也”等;“四川那地兒的”喜歡吃辣也是眾所周知的。
綜上我們可以看出“是……”與“是……的”在話語功能上的區(qū)別:“是……”既可以延續(xù)或引入句子的話題,也可以引入篇章話題,而“是……的”只能引入篇章話題。
“是”字句是現(xiàn)代漢語中廣泛使用的句式,具有鮮明的特點,它的使用頻率高,句式復雜多變,有深入研究的價值。陸儉明先生曾在《現(xiàn)代漢語語法研究教程》中提出要區(qū)分“是……”與“是……的”兩種不同的“是”字句,近年來各家各派基于不同的研究理論和策略,提出了多種解決的方案,但一直沒有定論。以往對“是”字句的研究多停留在形式層面,而很少涉及功能語用層面。隨著功能語言學的興起,人們逐漸擺脫拘泥于句子表面研究的局限性,深入到句子內(nèi)部,并試圖探尋語言單位與語境以及篇章組織的關(guān)系?!笆恰摹迸c“是……”同屬于“是”字句,但二者在句法、語義、語用以及話語功能方面存在著重大的差別。本文結(jié)合語言研究的發(fā)展趨勢,分別從形式和功能兩個方面探討了“是……的”與“是……”之間的差異。我們首先確定 “是”的詞性,將“是”字句分為五大類,同時區(qū)分了兩種不同 “是……的”句,然后從形式和功能兩個方面較系統(tǒng)地比較了“是……的”與“是……”的差異。當然我們的結(jié)論還是很淺顯的,事實上還有很多問題懸而未決,“是……的”在很多方面顯示了與“是……”的共通性,甚至在很多時候就可以看做“是……”的一個小類,那么我們還有必要區(qū)分這兩種句式嗎?如果說有,兩者又確乎存在著密切的聯(lián)系;如果說沒必要,兩者又在很多方面存在著重大的差別,如何把握好區(qū)分的度理應引起我們的重視。同時形式和功能又各自包含好多內(nèi)容,形式不僅涉及句子結(jié)構(gòu)本身,還涉及普通語言學的相關(guān)知識,比如“是……的”與“是……”的區(qū)分是否包含了人類語言的共性,我們又能否借助其他語言的研究成果來區(qū)分兩種不同的“是”字句?功能不僅涉及語用、話語功能等,還涉及認知心理等相關(guān)學科的前沿知識,而我們在這些方面所作的研究遠遠不夠。隨著語言學的發(fā)展,特別是跨學科研究的不斷推進,要求我們的研究方法也必須與時俱進,因而“是”字句的研究也必須與時俱進,不斷趨于完善。
[1]李丹.“是”字句研究綜述[A]//文學語言學研究[C].文學語言學研究,2007(12).
[2]高尚義,馬永紅.“是”字句辨析[J].榆林高等??茖W校學報, 1999(4).
[3]王紅旗.“是”字句的話語功能[J].語文研究,2010(3).
[4]陸儉明.現(xiàn)代漢語語法研究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5]呂叔湘.漢語語法分析問題[M].北京:商務印書館,1979.
[6]崔希亮.語言理解與認知[M].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2001.
[7]陸儉明,馬真.現(xiàn)代漢語虛詞散論[M].北京:語文出版社, 1999.
[8]葉蜚聲,徐通鏘.語言學綱要(修訂版)[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9]周一民.現(xiàn)代漢語(修訂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5.
[10]徐杰.普遍語法原則與漢語語法現(xiàn)象[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11]Adele E.Goldberg.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M].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