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顏
宮崎駿動畫電影中的生態(tài)主義思想剖析
◎劉 顏
宮崎駿用動畫電影這種獨特的手法,展示了自己的對于人生、世界的態(tài)度。在他的作品中,飽含對生命形式及其意義的探索,深刻地探討了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自我之間的關系,具有強烈的人文關懷。
宮崎駿 生態(tài)危機 回歸自然
宮崎駿(Miyazaki Hayao, 1941年1月5日—),日本著名動畫導演、動畫師及漫畫家,1963年進入東映動畫公司,1985年與人共同創(chuàng)辦吉卜力工作室。其代表作品主要有《風之谷》《天空之城》《龍貓》《幽靈公主》《千與千尋》等。內容大多涉及人類與自然之間如何和諧相處、對人類生存意義的探索、對生命無限敬畏等。本文就《風之谷》《天空之城》和《龍貓》探討其中所蘊含的生態(tài)主義思想。
人類生活在兩個世界里。一個是由土地、空氣、水及各種生物組成的自然世界。另一個是由人類自己親手創(chuàng)建的物質世界。而由于人類追求享樂的本性,追逐更好的生活,使自然世界遭受了千瘡百孔的變化——成片森林被毀,河流被嚴重污染,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極端天氣的出現等等,長久發(fā)展,勢必會威脅到人類的生存。早期工業(yè)化的危害隨著時間的推移也漸漸顯露出來。
宮崎駿早在1984年執(zhí)導的《風之谷》中就對此進行了思考與探索。電影一開始就是白雪皚皚,一片肅敗的景象。巨大的產業(yè)文明千年之后毀于一旦,荒蕪的大地被成片的廢墟所遮蓋。腐爛的海洋,散發(fā)著有毒瘴氣的菌類森林在不斷擴張,還有可怕的巨蟲(稱為“王蟲”)在森林中肆意穿行,村莊已是杳無人煙。而僅存的人類,依舊把自己看做萬物的中心,自然只是改造和加工的對象。
多魯美吉亞王國的女皇庫夏娜就是人類中心主義的代表。她提出要把“腐?!睙M,重新占領大地,統治世界。與之持相反態(tài)度的是風之谷的公主娜烏西卡,她平等地看待世間萬物。她深知自然這個整體內的所有生物息息相關。蟲類并不是隨意傷害人類的怪物,而是森林的守護者。“腐?!焙5子锌諝猓瑯淠疽彩菫榱藘艋@個被人類污染的世界而生的。而夏庫娜無視這些的存在,依然想火燒“腐?!?,達到她稱霸世界的野心。接著,她的野心引來了人與人之間、人與蟲之間的戰(zhàn)爭。大批王蟲向風之谷蜂擁而來,而娜烏西卡為了拯救風之谷和人類,犧牲了自己。最后,王蟲們把自己的觸角一起伸向娜烏西卡,使她得以復活。
哥白尼和布魯諾的日心說是對人類中心主義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布魯諾強調整體的和諧,正如他所言:“我們地球的統治者不是人類,而是太陽,它的生命與所有宇宙萬物共同呼吸?!盵1]尼采也曾明確表示,人“根本不是萬物之冠;每種生物都與他并列在同等完美的階段上”。[2]因此,生態(tài)系統中的所有生物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一旦這種微妙的平衡被破壞,就有可能造成預想不到的后果。
19世紀以來,人類的工業(yè)和科學技術飛速發(fā)展。然而,在工業(yè)化步伐日益加快的同時,人類掌控自然的欲望也在快速增長?!短炜罩恰访枋龅氖窃?9世紀工業(yè)革命的背景下,在礦山工作的男孩巴魯偶然遇到了身著飛行石從天而降的少女希達,并陪她尋找曾經的故鄉(xiāng)——拉普達。它是一座漂浮在空中的古老城市,擁有巨大的財富。但是人們卻棄它而去,使其淪為一座空城。地面上的人,無論是軍方還是海盜,都企圖擁有掌控世界的能力和財富,而展開致命的爭奪。最終,男女主角為了避免它被利用,決定將拉普達毀滅。
在工業(yè)社會中,人類不是利用工具認識自然,而是在很大程度上違背自然規(guī)律,破壞自然,以達到自己財富的增長,使自然資源不斷耗盡。片中結尾的地方宮崎駿借希達之口道出:“我終于明白拉普達為什么會亡國了,……無論擁有多么厲害的武器,操縱多少可怕的機器人,離開了土地就無法生存?!保ㄒ詠碜噪娪啊短炜罩恰分形淖帜唬┛萍际前选半p刃劍”,在改造世界的同時,如若操作不當,定會帶來毀滅性的危害。從拉普達的宏偉程度,堆積如山的財富,不難看出這里曾經的的繁榮。然而,拉普達的最終毀滅,不禁讓我們深思:人類是否有能力掌控自己所發(fā)展起來的科技?
影片中,宮崎駿用了一個小細節(jié),似乎是對人類利用科技,不顧自然界其它生物,對自然進行無情改造的一個嘲諷。在人類重新踏上拉普達之前,在上面生存的只有機器人。而當希達和巴魯乘坐風箏型的飛行器登上這片土地時,飛行器剛好落在地上的一個鳥巢上。一個機器人走過來,輕輕地移開飛行器,兩個主人公睜大眼睛一看,里面剛好有三個鳥蛋。他們頓時明白機器人也有一副好心腸。再反觀人類,先進的科學技術引起了戰(zhàn)爭與殺戮。人類在追求先進文明的同時,是否擔憂過科技帶來的隱患。
在影片最終結尾處,宮崎駿還是給我們播下希望的種子——回歸自然。雖然天空之城拉普達最后毀滅,但神樹仍然郁郁蔥蔥,向更高空飛去。
回歸自然是生態(tài)作品永恒的主題?!洱堌垺返娘L格清新自然,充滿了淳樸的鄉(xiāng)村氣息。影片的主人公是名為小月、小梅的兩姐妹。她們的母親生病了,父親帶著她們搬到鄉(xiāng)間居住。在這里不需要電腦、電視打發(fā)時間,自然及自然所給予的一切是孩子們最好的玩伴。在這個小村子里,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非常的和睦。當妹妹小梅因為思念生病中的母親,獨自前往母親所在的醫(yī)院。路途中迷路后,全村人都緊張而焦急地四處尋找。
除了人與人之間和諧的關系,本片還描寫了人與大自然、動物的親密關系。在玩耍中,妹妹與可愛的龍貓交上了朋友。而當小梅為找媽媽而在途中迷路時,小月也去尋找龍貓及小精靈們幫忙,經歷了意想不到的奇妙旅途。在這里,孩子們的天性得到了完全的釋放,人類追求自由的本能得到滿足,和大自然和睦相處的愿望也得以實現。
回歸自然、回歸生命中最本真的狀態(tài),是人所希冀的。人類與自然之間的疏遠、敵對關系,是人類在自我發(fā)展中自己親手造成的。約翰·繆爾曾指出:“走向森林就是重返家園”?!盁釔鄞笞匀坏娜耍闹谐錆M著虔誠與好奇,當他們滿懷愛心地去審視去傾聽時,他們會發(fā)現大山之中絕不缺乏生靈”。[3]在《龍貓》中,正是由于人有著敬畏自然、敬畏生命之心,所以人和自然才如此和諧相融,更讓整部影片顯得簡單而美好。
綜觀其作品,宮崎駿用動畫電影這種獨特的手法,展示了自己的對于人生、世界的態(tài)度。在他的作品中,飽含對生命形式及其意義的探索,深刻地探討了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自我之間的關系,具有強烈的人文關懷。
從《風之谷》中引發(fā)的大戰(zhàn),到《天空之城》中人類最終舍棄自己苦心經營的科技強國,再到《龍貓》中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境界,充分表現出其作品中對大自然的敬畏。人類絕不能君臨萬物,人類若想長久、詩意地棲居在地球上,就不應是萬物的中心、主宰,而是大自然休戚相關的朋友。
宮崎駿的作品,在生態(tài)危機日益嚴重的今天,無益給人們提供了一個思索如何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新視角。
[1]卡洛琳·麥茜特.自然之死[M].吳國盛等譯,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127.
[2]狄特·富爾特等編.人與自然[M].周美琪譯.北京:三聯書店,1993:90.
[3]約翰·繆爾.我們的國家公園[M].郭名倞譯.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68,147.
(作者單位:重慶師范大學涉外商貿學院)
(責任編輯 馮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