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黎
鏡子中的女兒
◎馮 黎
我的女兒是我的神話,是我的最美麗的心靈,她是安娜中的鏡子,感性的女兒面對感性的我,我要呵護她一生,我常常陪伴她,陪伴她讀書,她的所有習慣都是我養(yǎng)成的,她去面對朝陽,我溫馨地默著她的事,她一點也不害怕生活,她崇尚教誨,經(jīng)常默默地聽話,她超過了許多孩子的驕傲,她要像園丁一樣高尚,剛開始她沒樹立理想,我不免有些擔心,也許因為她有心事,她覺著自己有些多愁善感,她的感情越來越豐富,女兒和我的交流像水滴一樣純凈,女性的美麗在她身上融合她的知識是如此的高雅,我是一個崇尚知識的人,我不會讓女兒走歧路讓社會現(xiàn)象蒙蔽我的女兒,我堅持教育的理想,只有好的教育才能在我的女兒身上體現(xiàn)它的內(nèi)在價值,很多人都害怕脫離現(xiàn)實,其實良好的教育才是真正的現(xiàn)實。
女兒的成長,沒有經(jīng)過太大的波折,我但愿她一生平安,不要吃什么苦,她的痛苦會帶來我絕望的心情,我一直以來特別小心她的內(nèi)心活動, 漸漸的,她洞察內(nèi)心的能力也變強了,我的女兒內(nèi)心充實了,人生變得有序,而不反復無常,我常常默著她,默著她的未來,盡量把它安排好些,我的女兒使我覺得現(xiàn)實算不得什么,因為我的女兒讓我充滿了幻想,她愛好讀書,說話的語氣都變了,臉龐因渴望美好而美麗,感情中沒有淡漠的成分,而充滿激情,因為有我的陪伴女兒愛著爸爸,爸爸是她的依靠,我終生都是她的避風港,她像一首婉約的詩,詩的藝術(shù)像一幅肖像畫一樣,抽象著我的女兒,女兒并不是壓抑的,她會畫龍點睛,一點累贅感都沒有,純凈得像一張宣紙,棋琴書畫我的女兒都會一點,我希望她成為才貌雙全的女性。
我嬌慣著女兒,女兒最順父親的心,父與女的絕唱,我要把我身體里最好的東西遺傳給女兒,女兒特別自立,我放松了許多,女兒的弱點我把它看成優(yōu)點,我想她去創(chuàng)造,我常常有突破的心理,而女兒不這樣想了,女兒有她的女性的魅力,我也能夠好好把握她的心理,怎么去強加她的行為,作為父親要以身作則,這是一件很難的事情,說一套做一套,是一種虛偽的表現(xiàn),女兒的發(fā)展關(guān)乎我的命運,我有點犧牲毫不要緊,女兒的每個環(huán)節(jié)我都想牢牢記住,生怕她誤入歧途,我控制她的不良行為,一發(fā)現(xiàn)就糾正,女兒越來越聰明善辯,孩子的可愛是最大的天倫之樂,我作為父親要理智加情感,一會擔心她的身體,一會又擔心她的精神,從矛盾到統(tǒng)一,我有著深刻的思想,但教女兒卻很平和,這是一種策略,要讓女兒懂得做事的藝術(shù),我很反感偏執(zhí),所以女兒偶爾偏執(zhí)我都急,但又要對她嚴要求,要她刻苦不放棄,我看著女兒的成長,那種成長是很痛苦的,我常常為她分析成長的道路,文明帶給我的是渴求文明,并不是文明的本身。
我的女兒就是我的漂亮的朋友,她是天生的知音,我教她去感知音樂的幻覺,她多才多藝,常常能夠架構(gòu)復雜的邏輯,她應(yīng)該超過我,這是我的遠大志向,也是她的情有獨鐘,如若放任自流準會走上不歸路,怎樣去管理她的思想,用哲思的精神教化她的準則,我的女兒是那樣的純潔,但社會的復雜性不以主觀欲望而改變,要認識社會認識自我要以知識為先導而后達到一種最高境界,這是人的最高級的形式,知識常常會挽救人,而有的人卻輕視知識,只把它作為一種手腕,我對知識是虔誠的,而我的女兒卻對知識有另一種看法,她說知識常常是她的內(nèi)心世界,她是女性在表白什么,她比我看得更辯證,我已經(jīng)對她完全放心了,但還可以從思想上開導她,女兒的發(fā)展有陣痛,如何更深入地了解這種狀態(tài),這是種極高的學問,語言的表現(xiàn)是闡述性的概括,從語言的表層深入到內(nèi)心的潛意識,我的女兒會回到意識的層面,而不是焦慮的回想,讓她當好自我的心理醫(yī)生。
人都有陰暗面,這是人類的遺傳,但完全可以避免它重蹈覆轍,一個正直想象的力量完全超出一個邪惡的人,一切懼怕都會在正義的理念中成為零,我感染了我的女兒,我的女兒會正確地面對生活,我希望她成為一個杰出的人才,我常常給她講居里夫人的故事,居里夫人兩次蟬聯(lián)諾貝爾獎,這證明知識永遠包含永無止境的暢想,這個時代和我的女兒因為知識而緊密地聯(lián)系著,知識的爆炸令人困惑,我教女兒如何科學地研究,一方面找方法,而更重要的是不懼怕知識的難度,從知識的廣泛中找深度,從知識的專注中找真理,我的女兒從快樂中找到了知識的夢想,這樣產(chǎn)生了因果的循環(huán),形成一種普遍意義,我的女兒就會從年輕中度過她的美好時光。
我的女兒的情超過了父親的情,我的所有苦難也許都是她拯救的,這一生父親的心都可以托付給她,我的財產(chǎn)今后就是她繼承,但我還有筆更大的財產(chǎn),那就是精神的以及文化的人類的復興的史詩,我的女兒會認識到父親那糾結(jié)的心,那孜孜不倦的愛國熱情,女兒像父親一樣曾經(jīng)有一腔熱血,女兒年輕漂亮與祖國同生長,女兒很含蓄地接受我的思想,但她清楚要實現(xiàn)遠大的抱負需要在刻苦中鍛煉,她很辛苦地讀書,我都有些擔心她的精力,我要關(guān)心她的休息狀況,精神健康需要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我的女兒差的是對未來的宿想,我不愿強硬地把事物看成固定的,我教會女兒從變化中抓機遇,我的女兒越發(fā)老練,我有時候心寬體胖享受父親的待遇,女兒知道嗎,人生最大的快樂莫過于學習,知識的海洋和藝術(shù)的淵博是永無前列的火車頭,想跨越境界前方的路太遠呢,我的女兒你會好起來的,會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當你面對困難的時候絕不會倒下,但問題有時如一頭兇猛的野獸,你要想好怎樣對待,如果你垮下來,人生就結(jié)束了。
女兒,我和你共同學習,我追求的是發(fā)展,你比我更寬容,那美麗的心靈無與倫比,你的一瞬間我都表示驚嘆,我不會說這個世界多殘酷,我要在你的大腦中植入花朵,你缺的就是養(yǎng)分,一種永恒的關(guān)懷,我比你更憂患,因為苦難我不敢正面理解,我怕的是在苦難面前崩潰,難道女兒的心理承受能力就這么大嗎,一種內(nèi)在的驅(qū)動連續(xù)著女兒和我的心,我的命運幾乎都告白于女兒,女兒之路應(yīng)該鋪滿著鮮花,家庭的溫暖是我女兒永遠的臂膀,我溺愛女兒但是不會讓她軟弱,女兒的理智和情感是我道德的延伸,人性是我女兒的把握,我也曾經(jīng)迷茫過,女兒是知道的,她沒指責我,我也許是要影響女兒對未來作正確的判斷,我想告訴女兒父親是如此糾結(jié),我的女兒不應(yīng)痛苦的撕裂,什么是幸福,是一個時代的情結(jié),從家里走出去,溫暖的小窩也有它的過失,就像人跌跤一樣,沉湎于小家庭溫柔的孤獨,會慵懶你的性格,大時代的背景而小窩也會敞開它的胸懷,我的女兒會懂得如何作一個最優(yōu)秀的女性。
這個社會充斥著低下的與高尚的,是個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我意識到它的復雜性,我無法精確地為女兒表白,但我提醒女兒避免錯誤的思考,女兒在路上走好她的挫折,思想情感豐富地對父親說,我不憂傷,父親是位教育家, 所以我有時感到很蒼白,怎樣教好女兒,也可能是一輩子的問題,父親也許比女兒更難,更苛刻自己,女兒好生寬容,常常使父親快樂,教育者雖然智慧,但也有他無法企及的方法高度,女兒的心白絮絮的難以捉摸,我用行為的心理巧妙地為她安排,注重語言注重行動,切勿丟棄絕對的渺然的本體,女兒不會差強意志的對知識的執(zhí)著,我對女兒生活的安排是遵循人性的心理護導,如若一種頹廢能怎樣拯救,我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恐懼感,是正常與不正常之間的矛盾,人生是如此緊張,我想也并不是自我非要擠兌畢生心血,去毀掉有序的燦爛的人間,我有時候很無奈,我要針對女兒那無奈的心情,在人生的過程中有好多無知的癥結(jié),我怎樣用微小的肢體去面對雄渾的汪洋似的智慧,女兒作女,我快樂她的美,我的責任感也算不得什么,因為我的感官無窮的被第六感所征服,有一種力量是非常的神秘存在,我與女兒溝通是無限的想象力,是個體之間優(yōu)勢互補的象征。
童年的女兒,我比女兒更具有潛意識,這是我的珍貴的回憶,女兒不知不覺長大,我會令她醒悟那完美的童年,創(chuàng)傷容易引起強迫,女兒的心理我會頑強地探索,女兒自由自在是基于我的理念,我為她設(shè)計出無法想象的哲思幻境,我一直在研究她對外界的反應(yīng),她的自我意識是什么,她整個是幽深的彎彎曲曲的小徑,記得那一次,她忽然很調(diào)皮,我第一次冒了火,她好憂傷,爸爸怎么會這樣,您的乖女兒是這么的愛您,我整個的人在極度的痛苦中,扭結(jié)的過程是我今生永遠無法忘懷的絕望,一直以來我都在創(chuàng)造我的女兒的美,美是一種自然法則的選擇,我的女兒天然的華麗富貴,是世人追逐的天之驕子,但她并不驕傲刺人,而是戴著面具的天使,我希望她藝術(shù)地生活著,把握藝術(shù)的偏差確定藝術(shù)的精神內(nèi)涵。
我的女兒像沙龍小品一樣,她的臉上好似有道美文,我常常喚醒她無邊的霞光,我記得我不會黔驢技窮用辛辣的下意識的膚淺針對她,我有種復雜的情感懼怕陰暗的窠臼潛伏著我女兒的暗影,只有透徹的現(xiàn)代思想加滿半癱瘓的余巢,才能沐浴健康的生理,我的女兒連續(xù)著她的戀語,懷抱人生美麗的極限,為什么如此幸福漣漣,也許前生的感召那力量的神秘質(zhì)推動本體放射出潛能去吝惜幸福,我和女兒是生命中的一次閃光,不管何種時代降生的女兒我都會擯棄骯臟累累,壓不倒美好的未來,是什么驅(qū)動我們的進步,是我們的思想不會懼怕犧牲的肉體,我和女兒絕不屈服妥協(xié)于惡臭的誘惑,放光的金子是千千萬萬佩戴的手鐲,我和女兒不僅沉重于生活而且改變著生活的墨守,女兒應(yīng)該是作為父親的偶像,我要求她完美,為她塑造一種軌跡,這種軌跡是一種冒險的精神,當落日散盡,我和女兒重處寧靜的襁褓。
(責任編輯 劉月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