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凱 歌
文曲星年事已高,向玉帝告老。玉帝見文曲星心意已決,就讓其舉薦一位朝中可用之才。文曲星思忖再三:李老君素有《道德經(jīng)》傳世,自得道成仙后,與南極仙翁、太白金星等一干老兒搓牌打麻將,徹夜不歸,就連八卦爐也輸給了赤腳大仙,難見有新作問世;八仙中呂仙人頗有文采,可惜近年來整日和二郎神楊戩混在一起,喝酒遛狗,游山玩水,幾分文墨早掉進了爪哇國;其他諸神又多半年齡老化……文曲星向玉帝建議:若舉一位經(jīng)天緯地之才,勢必從三界覓尋。經(jīng)與文曲星商量,在天庭委員會上通過后,玉帝決定舉辦一次“玉皇杯”文學(xué)藝術(shù)大獎賽。啟事如下:
為了發(fā)掘文壇新秀,充實文藝后備力量,推動天庭的精神文明建設(shè),天庭文化部特舉辦“玉皇杯”文學(xué)藝術(shù)大獎賽。
大賽設(shè)一等獎一名,經(jīng)天庭委員會考核合格,酌情錄用,列入仙班;二等獎五名,免費參加天庭一日游活動(可目睹嫦娥月宮踏舞),三等獎若干。大賽作品體裁不限。各獎次均頒發(fā)榮譽證書,部分優(yōu)秀作品將結(jié)集出版,由蟠桃園出版社正式出版。本次大賽活動解釋權(quán)歸大賽組委會所有云云。
這日,只聽一聲“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一人踏波而來。此人峨冠博帶,香草綴身,乃楚地屈原大夫是也。
不到一頓飯功夫,一人肩荷鐵鋤,手握長卷,口吟“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飄然而至。不是別人,正是那五柳先生陶潛是了。
一陣清風(fēng)自空中送來,但聞“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一人白衣飄飄,腰佩三尺青鋒,騎驢酌酒,姍姍而行。不正是那太白仙人是誰?
忽當(dāng)空一陣霹靂:“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币或镑诐h子踏歌而入,衣襟生風(fēng),豪氣逼人。大家始知是東坡大學(xué)士到了。
眾人適才入定,聞窗外有隱隱哭聲,聲音好不凄慘。眾人尋聲望去,見一布衣寒士,蓬頭黃面,懷抱典籍一冊,名曰《石頭記》,顫顫索索立于門外。曉得是那曹雪芹一路尋來,眾人忙起身迎接。
大賽組委會收到才華橫溢之作無數(shù),同時也發(fā)現(xiàn)了不少優(yōu)秀人才。在諸才子中,屈原、陶潛、李白、蘇東坡、曹雪芹五人脫穎而出,其作品令評委們贊不絕口。這些作品文筆卓絕,辭采飛揚,彼此又千秋獨具,實難分清高下。
這日,“陽谷第一才子”西門慶上天來拜見玉帝,聲稱自己愿為本次大賽贊助白銀一百萬兩,以確保大賽圓滿成功。經(jīng)玉帝同意后,西門慶又不失時機地給玉帝和王母娘娘呈上“大力神口服液”和“青春烏雞白鳳丸”各兩箱,然后向本次大賽組委會遞交了自己的參賽作品一件。
文曲星閱審西門慶作品,不由得大吃一驚,見其僅有四字:砒霜一包。另有西門慶寫給文曲星的短箋一封:
文曲圣人鑒:
自盤古開天地以來,先生開啟頑愚,教化人風(fēng),澤世慧民之功當(dāng)與日月同輝。今將先生散落于人間之文章盡數(shù)收納,匯集成冊,便天下學(xué)士焚案禮拜,行吟坐詠,日參月納。另為先生在人間立廟堂萬座,先生德行無量,當(dāng)受此煙火,以慰天下讀書人之心。
隨贈千年老參數(shù)棵,祈各評委仙師壽比南山,福若東海。
門生 西門慶謹上
不幾日,大賽名單公布,一等獎為陽谷縣西門慶,第二名分別是屈原、陶潛、東坡等五人。
消息傳來,那太白仙人早已仰天大笑出門去;曹雪芹眼前一片白茫茫,一口黑血倏地涌出;屈原腳下發(fā)軟,身子把捏不住,徑自向汩羅江墜去;陶潛吟罷歸去來兮,竟不見了蹤影;東坡見眾人如此,不由一聲長嘆,將杯中之物潑了個干凈,悄然離去。
大獎賽活動圓滿結(jié)束,文曲星上表玉帝,西門慶升任文曲星一職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