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善平
習主席魅力治理觀察
王善平
在新媒體時代,為官越善于亮相,越能展現(xiàn)魅力者,越能增進其權力。權力與魅力并重,乃是國家治理現(xiàn)代化的必然要求
政治是否等于嚴肅?宣傳是否就等于板著臉說話?長久以來在人們印象中,這兩個問題的答案似乎是肯定的。然而, 漫畫《習主席時間都去哪兒了》卻給出了不一樣的選項,這幅漫畫既形象展示出習主席一年來治國理政的軌跡,又高效宣揚了習主席勤政親民的形象。習主席漫畫形象的好評如潮,預示著官方媒體的宣傳,乃至官員為官,日后完全可以更加大膽地嘗試魅力路線。
對媒體而言,若無魅力,就無受眾,若無受眾,就無話語權,話語魅力與話語權力成正比。話語權不是剛性法定權力,而是柔性自然權力,因此官方媒體的宣傳方式絕不能與刻板嚴肅畫等號,輕松活潑完全可以成為官媒宣傳方式的選項。媒體越是貼近民眾、輕松活潑,就越能吸引民眾、擴大話語權。越是高高在上、空洞乏味,就越易遭人嫌棄、喪失話語權。因此,現(xiàn)代官媒猶如“虎入平陽”,為了適應媒體新生態(tài)、爭奪話語權,它完全可以少一些讓人生畏的“冷面孔”,多一些令人生愛的“暖笑臉”。
進而言之,對現(xiàn)代官員而言,魅力也是權力。在舊媒體時代,官員尚可避免全民圍觀,魅力對法定權力影響還不太大。如今,官員職位越高,越易成為焦點,不管是為了主動推進政務公開,還是為了被動應付采訪拍照,官員都要直接面對媒體,若亂用、濫用、誤用手中權力壓制輿論,極易惹怒媒體與民眾,輕則被集體吐槽,重則被人肉搜索。因此,媒體報道猶如“官場現(xiàn)形記”,既可讓人魅力四射,也可令人丑態(tài)畢露。官員越敢于亮相,越善于亮相,越能展現(xiàn)其魅力,越能鞏固并增進權威,反之就會減弱乃至喪失權力??梢?,現(xiàn)代政治不再限于爭奪法定權力,而擴展至比拼感性魅力,法定權力與感性魅力并重是大勢所趨。
不管是習主席親自排隊買包子等親民舉動,還是官媒用漫畫描繪習主席形象的大膽做法,都不應局限于外媒所解讀的“中共魅力攻勢”,而應理解為國家治理現(xiàn)代化的必然要求。習近平總書記主政一年以來,致力于實現(xiàn)國家治理現(xiàn)代化,既敢于向官員展露鐵腕治貪的強勢權力,又善于向百姓展現(xiàn)溫情親民的柔性魅力,一張一弛,剛柔并濟。如此精彩的亮相,不僅為中央新政打開了良好局面,還為日后攻堅克難贏得了充分民意支持。
長期以來,一旦談及執(zhí)政治國,人們大多兩眼盯著官位所代表的法定權力,而忽視公眾形象背后的感性魅力,甚至不乏“權力在手、萬事不愁”的傲慢。殊不知,凡能影響政治議程之力都是政治權力,它包括需要正式授權、官方代為行使的法定權力,也包括無需授權、人人皆有的感性魅力。鑒于新媒體正在深刻改變?nèi)蛘紊鷳B(tài),感性魅力對政治的影響越來越大,它由公開言論所展示的語言魅力、文體愛好所展現(xiàn)的才藝魅力、親民活動所展露的人格魅力等三部分組成。當然,在現(xiàn)代政治中,除了個人魅力比拼,還有政黨魅力、國家魅力大比拼,我們必須著眼于全黨、全國、乃至全球來觀察這個問題。
正如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所言,全面深化改革旨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因此,官媒推出習主席漫畫其實無需大驚小怪,它是媒體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中央新政逐步推進,國人將會迎來更多更大驚喜。在充分洞察當今大勢之余,媒體不妨少一些觀望,而多一份參與。
(作者為南京政治學院軍事文化研究中心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