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鐵寶橋集團有限公司(陜西寶雞 721006)何艷萍
某長江公路大橋為雙塔雙索面連續(xù)混合梁斜拉橋,主跨926m,索塔高236.5m。斜拉索錨固區(qū)采用鋼錨箱結構,總高度72.9m。鋼錨箱共26節(jié),每節(jié)鋼錨箱長7.118~8.517m,寬2.40m,高2.30~3.55m。
圖1 鋼錨箱整體布置
鋼錨箱為箱形結構,整體布置如圖1所示。側板主要承擔斜拉索水平拉力,在側板外側焊有豎向加勁板;端板與混凝土塔壁相連,表面焊有剪力釘;索力通過腹板傳遞至豎向拉板上,高度隨斜拉索角度不同而變化;兩塊豎向拉板之間設置橫隔板,上面開有人孔,在斜拉索張拉時作為施工平臺使用。鋼錨箱節(jié)段之間采用高強螺栓連接,鋼錨箱與索塔之間連接的主要構件是剪力釘,剪力釘焊在端板上。鋼錨箱作為斜拉索錨固結構,是重要的受力和傳力構件。其中腹板與側板、側板與端板之間承擔全部索力,為主要受力焊縫,相互間連接焊縫均為熔透焊縫。索力又通過腹板傳遞至豎向拉板上,錨箱腹板、錨板與側板為全熔透焊接。
(1)組裝精度 鋼錨箱的幾何尺寸精度受組裝精度的影響很大。由于該錨箱結構形式不規(guī)則、結構復雜、焊縫集中及施焊空間小,所以如何選擇合理的組裝工藝流程,是確保錨箱幾何精度的關鍵因素。
(2)焊接變形 焊接變形是影響鋼錨箱幾何尺寸精度的因素之一。由于該鋼錨箱熔透焊縫多、板厚及施焊空間有限等因素的影響,因此提高熔透焊縫的焊接質量、減少焊縫返修,是保證鋼錨箱幾何尺寸精度的關鍵因素。
(3)機加工精度控制 為了使鋼錨箱節(jié)段之間匹配良好,鋼錨箱整體機加工精度控制也是保證幾何尺寸精度的關鍵因素。
鋼錨箱制造采用“零件→合件→單元→整體→預拼裝”方式生產,即將每個鋼錨箱分為錨腹板單元、隔板單元、承壓板單元等部件制作,然后組焊成鋼錨箱整體,箱體上下端連接板厚度方向預留整體加工量,下端連接板孔先鉆出,上端連接板孔暫不鉆制,待預拼裝時配鉆該端孔群。用大型鏜銑床加工鋼錨箱兩端面,并進行預拼裝,安裝臨時匹配件,并配鉆上端連接板及拼接板孔群。檢測合格后進行涂裝并對端面進行保護。
錨腹板單元結構如圖2所示。
圖2 錨腹板單元
(1)制作工藝 ①錨板、腹板、錨墊板及加勁板用數(shù)控切割機精密切割下料。②機加工腹板周邊焊接邊及坡口,重點控制錨板相鄰焊接邊的角度及幾何尺寸精度。③采用數(shù)控下料后用壓力機對其進行壓彎,內卡樣板檢測,確保彎曲角度。④組焊錨板合件,修整焊接變形后用銑床加工錨板及錨墊板外表面,以保證組裝整體時錨板與腹板能夠密貼。⑤在專用組裝胎型上組裝錨腹板單元。
(2)錨腹板單元焊接工藝 第一,由于錨腹板為全焊接結構,熔透焊縫占全部焊縫的70%;同時考慮到焊接效率、外觀質量和焊接勞動強度等因素,所有熔透焊縫采用熱輸入小的CO2氣體保護焊方法,采用四川大西洋藥芯焊絲E501T—1,φ1.2mm。
第二,焊接接頭設計。錨板和腹板的磨光頂緊坡口角焊縫采用單面V形坡口;內側加勁板與腹板單面熔透角焊縫,加勁板開45°坡口,背面貼永久鋼襯墊;外側加勁板與腹板坡口角焊縫采用對稱雙V坡口;錨墊板與承壓板采用K8單面圍焊。
(3)錨腹板焊接變形控制措施 第一,先焊接上腹板、下腹板與錨板的內側K8角焊縫1a,焊接位置為平角位。再焊接內加勁板與錨板的對接焊縫與角焊縫組合焊縫2a,并焊接一次完成(見圖3)。
圖3
第二,焊接上腹板、下腹板與錨板的對接焊縫與角焊縫組合焊縫,焊接道數(shù)2道,焊縫厚度不超過8mm。焊接熱輸入控制在工藝要求的下限。
第三,按照圖4規(guī)定的部位,將錨板預變形至4mm,火焰矯正范圍為上下腹板表面至其下50mm的范圍。預變形達到要求后再組裝反變形加勁板。反變形加勁板數(shù)量要求為錨管部位各3個,中間部位2個,每個側面共8個。反變形加勁板與上下腹板單側焊接,焊腳尺寸K10,焊縫長度120mm,與錨板不焊接。
圖4 錨腹板單元預變形示意
第四,焊接內加勁板與下腹板的焊縫2b,焊接焊縫厚度不能超過工藝要求厚度的2/3,焊接位置為平角位;焊接上腹板與錨板的焊縫1b,焊接焊縫厚度不能超過工藝要求厚度的2/3,焊接方向以豎向基準線對稱從兩端向中間施焊,焊接位置為平角位。焊接熱輸入為工藝要求的下限,焊縫的端部要考慮端部包角的要求,包角焊縫(A、B兩點和腹板與錨板焊縫端部的過焊孔部位)打磨后的半徑≥20mm。
圖5 錨腹板單元焊接順序示意
第五,腹板單元翻身180°,焊接內加勁板與上腹板的焊縫2b,焊接焊縫厚度不能超過工藝要求厚度的2/3,焊接位置為平角位;焊接下腹板與錨板的焊縫1b,焊接焊縫厚度不能超過工藝要求厚度的2/3,焊接方向以豎向基準線對稱,從兩端向中間施焊,焊接位置為平角位。焊接熱輸入為工藝要求的下限,焊縫的端部要考慮端部包角的要求,包角焊縫打磨后的半徑≥20mm。
第六,重復兩次以上過程,焊接完成腹板與錨板、腹板與加勁板的焊縫,焊接熱輸入始終控制在工藝要求的下限。
第七,焊接完成后用火焰切割解除反變形加勁板,嚴禁用錘擊的方法。然后檢查焊縫,清除焊縫表面的焊豆和反變形加勁板的焊縫等,補焊和打磨各種缺陷,同時打磨焊縫端部的包角焊縫,形成勻順圓角R20mm。
采用以上工藝后,有效地控制了錨板與腹板的焊接變形。待整體焊接完成后,對錨板垂直度、平面度進行檢測。
(1)鋼錨箱整體制作工藝 第一,為了保證錨腹板準確定位,在側面拉板上精確畫出基準線、錨腹板組裝位置線后,在組裝位置線上安裝定位托板,公差要求在0.5~1.0mm之間。
第二,根據(jù)組裝位置線定位錨腹板單元,當錨腹板放置到位后用垂球檢測其垂直度,然后用馬板進行定位,再組裝另一側拉板。焊接前,在錨腹板與側拉板之間安裝臨時支撐,支撐間需加力頂緊。
第三,以基準線為基準,用經緯儀、水準儀配合定位組裝端部承壓板單元(簡稱端板單元)。
第四,組焊加勁板及同時配裝上下端連接板,修整焊接變形。
(2)鋼錨箱整體焊接工藝 第一,所有熔透焊縫采用熱輸入小的CO2氣體保護焊方法,采用藥芯焊絲E501T—1,φ1.2mm。
第二,焊接接頭設計。橫隔板單元與側板的焊縫為K15雙面角焊縫;側板與端板、錨腹板單元的單面熔透角焊縫中側板開45°坡口,背面貼永久鋼襯墊;承力板與端板坡口角焊縫,由于結構限制,故只能開單面坡口焊接。
(3)鋼錨箱整體焊接變形控制 為了控制箱口尺寸及扭曲變形,在焊接端板與側面拉板對接焊縫時,先焊接2道,焊縫厚度不超過8mm,然后將端板超出側面拉板部位進行火焰矯正預變形4mm,再組裝反變形加勁板,反變形加勁板與側拉板采用單側焊接,焊腳尺寸為K10,焊縫長度為120mm。此外,在箱口四周距離板邊緣200mm處加箱口控制馬板(見圖6)后,焊接剩余焊縫。
圖6 箱口控制馬板
(4)鋼錨箱整體機加工 為保證鋼錨箱制作質量,確保鋼錨箱上下相鄰節(jié)段之間的斷面接觸率,鋼錨箱整體組焊完成后采用數(shù)控落地鏜銑床對其進行整體端面機加工,保證端面加工精度。
(1)焊接質量控制措施 第一,焊接工藝評定是制定焊接工藝的前提條件,根據(jù)鋼錨箱的結構形式,共進行了8種接頭形式的焊接試驗,其中對接接頭2種,角接接頭3種,熔透角接接頭2種,圓柱頭焊釘1種。
第二,合理的焊接工藝規(guī)程是焊接質量的根本保證。焊接工藝規(guī)程不但確定了焊接方法、坡口形式、焊接參數(shù),同時制定了有利于控制焊接變形的焊接順序、焊接方向等工藝措施。
第三,嚴格執(zhí)行焊工管理制度、焊材發(fā)放制度、工藝管理制度、焊縫檢測制度等各種與焊接有關的規(guī)章制度,從各個方面保證焊縫質量處于受控狀態(tài)。
第四,對不同部位的焊縫采用不同的檢驗手段。側拉板對接焊縫采用超聲波和X射線探傷,錨板和錨墊板周圈焊縫采用磁粉探傷,其余坡口角焊縫均采用超聲波探傷進行檢測。
(2)幾何尺寸工藝控制措施 第一,完善的工藝方案和完備的工藝裝備,是保證制造精度的基本支持條件。
第二,有效的焊接變形控制措施是保證幾何精度的重要手段。在鋼錨箱的制作過程中,采取預留收縮量,焊接彈性馬板、預置反變形、調整焊接順序和焊接方向等措施,有效控制了焊接變形,保證了幾何尺寸精度。
第三,鋼錨箱整體機加工工藝,保證了節(jié)段匹配安裝和橋位線型。
附表是鋼錨箱在橋位架設完成后,第三方檢測單位反映的數(shù)據(jù)。從附表不難看出,各個項點控制良好,所有數(shù)據(jù)均滿足索塔鋼錨箱制造驗收規(guī)則要求。
鋼錨箱現(xiàn)場安裝監(jiān)測記錄
因鋼錨箱為斜拉索錨固結構,同時也是主要受力和傳力構件,所以鋼錨箱幾何尺寸、接口匹配及總高度都有嚴格要求。
在鋼錨箱生產中,采取以上制作工藝,很好地保證了設計要求的各項指標。從監(jiān)控單位反饋的檢測結果看出,鋼錨箱的各主要技術指標均滿足現(xiàn)場安裝要求,證明以上制造工藝措施得當、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