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智偉
聚焦“堅果”單點,形成移動化爆破,附加運營尖刀突破,殼殼逐漸步入正軌,并且開始在移動電商領域發(fā)力。
如今,“比特”橫行的互聯(lián)網世界里,幾乎每家傳統(tǒng)企業(yè)都需要“產業(yè)叛軍”,它們距離互聯(lián)網最近,有用互聯(lián)網“造反”的激情,也懂得運用過往積淀對要改造的事物充滿熱愛……它們是傳統(tǒng)企業(yè)互聯(lián)網化的核心。
“殼殼果”正是這樣一支“叛軍”,它是屬于安徽詹氏食品集團的電商品牌,幾經磨礪,成為支持詹氏占據(jù)互聯(lián)網高地的最大希望。
“沒有成功的企業(yè),只有時代的企業(yè)。”殼殼果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胡松這樣說道,時移世易,順勢而為,才是企業(yè)基業(yè)長青的保證。
詹氏對此一直心有戚戚焉,畢竟,作為數(shù)十年歷史的山核桃老字號,雖有高銷量、高毛利,但產品形態(tài)單一、地域局限明顯,詹氏必須尋得突圍之道。
2010年,電商大勢已定,詹氏預見未來“要么電子商務,要么無商可務”,便開始籌謀轉型電商。2011年,殼殼果成立,它承載詹氏希望,走上獨立電商之路。
4年來,殼殼果雖走過彎路,但經過調整,已經逐漸步入正軌,并且開始在移動電商領域發(fā)力。去年,殼殼果銷售額達1億元,今年則有望突破1.5億元,在電商大時代中,玩轉“堅果電商的小時代”。
曲折前行
正如埃森哲在《中國消費者洞察》中所述:“伴隨著經濟的長期高速發(fā)展、數(shù)字技術的普及、城鎮(zhèn)化的深入和社會價值觀的演變,中國消費者也變得越來越難以洞察清晰?!边@就意味著,粗放經濟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
過往的詹氏,走產銷一體的傳統(tǒng)路線,將安徽寧國自產的山核桃精品化,走線下渠道,打入高端禮品市場,雖然在安徽省內占據(jù)相當?shù)氖袌龇蓊~,但因為核桃果肉油性極大,特別受溫度、濕度的影響,線下銷售要經歷供貨、上架等流程,周期稍長,就會嚴重影響其鮮香口感,所以詹氏一直難以沖破地域限制。
電商成了詹氏突破地域限制的機會,電商條件下,詹氏可在自有恒溫倉內貯存核桃,更有計劃地生產、物流,銷售周期縮短十余天。就這樣,殼殼果誕生,成為詹氏面向全國的窗口。
一開始,殼殼果用“快時尚”的打法,以“只在線上銷售15天生產的新鮮堅果”為切入口,迅速累積網上口碑,同時,加入各種團購、贈送等活動,并且針對零食特征,提供環(huán)保果殼袋、親筆信、優(yōu)惠紅包券、精美畫冊等,令消費者獲得超出預期的收獲,對殼殼果好感大增,在消費者拿到產品的“最后一米”,將品牌感染力釋放到極致。如此,殼殼果迅速在鮮有對手的市場里立足,并將月流水做到數(shù)十萬元。
當年,殼殼果的品牌像一匹黑馬,某一天突然沖進小派林立、盟主缺失的堅果市場,宣告要一統(tǒng)江湖,占領堅果市場制高點。
然而,因為內部創(chuàng)業(yè)的高管在2012突然離去 ,殼殼果沒了主心骨,團隊意志渙散,離職者越來越多。以至于詹氏高層前往電商服務商商派考察求解,正好遇到了安徽寧國人胡松,發(fā)現(xiàn)他在電商運營方面經驗豐富,便努力說服他,將他從上海引回寧國,擔當殼殼果的運營負責人。
胡松到任后,先從產品質量把控開始,將部分原屬于詹氏的采購權、質監(jiān)權等關鍵環(huán)節(jié)拿下,并且開始突破產品品類,不僅需要詹氏的山核桃,也有了高品質的松子、碧根果等產品,恢復產品致勝的基礎。
與此同時,胡松也開始招兵買馬、凝聚團隊、重做分工、細化流程、明確職責,不斷激勵這群85后的年輕人,發(fā)揮他們的主動性。按照互聯(lián)網思維重塑殼殼果,令公司變輕,團隊變小,層級變少,管理變淡,但隊伍積極性卻更高,能征善戰(zhàn)。
然而,這一切還只是完成了“萬里長征第一步”,面對不斷崛起的新對手,兩年內即將定下的格局,胡松明白,殼殼果必須拿出更多的手段,搶奪自己的擁躉。
營運章法
互聯(lián)網的打法早已不同以往,電商須從過去的“經營客戶”轉變?yōu)椤敖洜I用戶”,再從“經營用戶”到“經營粉絲”,最后從“經營粉絲”到“經營情懷”,而這一系列的變化,都依賴于消費者拿到殼殼果那一刻的感受。
按照胡松的說法,這講究的是場景上的琢磨,因為殼殼果面對的主力購買人群是都市白領,尤其是女性,她們可能更感性一些,平時工作壓力極大,除了過往提供的環(huán)保果殼袋、感謝信、優(yōu)惠包之外,持續(xù)地感動他們才是王道。
比如,激發(fā)游子對家鄉(xiāng)的思念,以溫柔的口氣提醒他們給老家的父母打個電話,問候一聲;若發(fā)現(xiàn)收獲地點是在辦公室,更會提供另類優(yōu)惠,讓殼殼果成為消費者開心工作、生活的情懷之一,借由這種感動,傳遞正能量,同時,也潛移默化地刺激他們主動傳播殼殼果,進而形成良好的口碑傳播。
當然,“像求愛一樣做營銷”之外,還得“像求道一樣做產品”。在胡松看來,殼殼果必須從堅果源頭直采,例如,碧根果直接從美國的大莊園訂購,松子直接從大興安嶺林場拿貨,然后委托加工商加工,最后殼殼果接收、質檢、包裝,將貨品發(fā)送到消費者的手上。如此,最大可能地去除中間環(huán)節(jié),既降低了質量把控難度,又避免供應商層層加價引發(fā)的成本高企。
此外,殼殼果還建立食品研發(fā)部門,研究不同產品的不同口味,細化數(shù)據(jù)分析,北方人要求咸味略重,南方人要求潤口度高等諸如此類特點,也要運用于生產中,在配方上略做調整,在貨品配送時加以區(qū)分,自然可以贏得消費者的加分。
更重要的是,詹氏最近建立起2萬畝的巨型生產基地,將原先研發(fā)成功的夏威夷果、碧根果、香榧等種植技術應用起來,自產自銷,讓殼殼果享受產、供、銷一條龍的工貿一體化,不僅成本更低,而且貨品質量更有保證。今年,該生產基地已有部分收成被殼殼果包攬,只是產量暫時有限,但整體操作流程已經研磨成熟。
按照胡松的設想,將來待生產基地產能穩(wěn)定,還可以開發(fā)生態(tài)游,讓殼殼果的消費者去體驗采摘樂趣,品味原果原味。如此,殼殼果更能夠與之建立深度的情感鏈接,形成情懷爆表的社群經濟效應。
現(xiàn)在看來,其實電商的營運講究的是3F:Focus(聚焦)、Fans(粉絲)、Fast(快速),殼殼果聚焦于堅果,用各種情懷將消費者包裹成粉絲,快速地優(yōu)化自己供應鏈,建立工貿一體化優(yōu)勢,基礎已經非常牢固,只等東風一到,便能順勢崛起。
移動東風
2013年開始,東風漸勁,這風正是不斷興起的移動互聯(lián)網。人常說:“順風吼,千里傳音?!倍苿踊ヂ?lián)網時代,更彰顯這種特性。
“移動設備普及,碎片化特征明顯,針對性的營銷,可獲得非凡效果。”胡松這樣告訴記者,通過與“有量微店”合作,借助其對接各大SNS平臺的接口,殼殼果在微博上找到美食達人,通過試吃、推薦,加速做大殼殼果口碑,獲得超高轉化率;而在微信上,通過朋友圈轉發(fā)“老板請吃零食”造勢,將強關系鏈條的“放大效應”做到極致,并刺激消費者即時、快速下單,形成沖動消費的高勢能。
同時,殼殼果可以通過“有量”后臺,將所有的數(shù)據(jù)、交易與自家系統(tǒng)對接,更可以專注于改進和升級自身運營。
用胡松的說法,殼殼果這樣的公司,營銷費用本就不那么寬裕,自己單獨投放SNS類的廣告,其實很難做到精準匹配,轉化率極低。因此,在信息高度賦權的消費者面前,必須做到“精準打擊”,才能讓投入資金發(fā)揮最大的效果,避免被套上“燒錢”的枷鎖。
另一方面,從PC互聯(lián)網到移動互聯(lián)網,早先的“入口第一”已變?yōu)椤傲晳T至上”,過去的“路徑依賴”也變成了“場景優(yōu)先”。所以,電商玩家更要因時因勢地做足功課。
好比手機淘寶平臺,很多商家以為,自己在PC端的一切都可以自動同步上去,看起來和PC店都是一樣的設計,挺省心。但實際上,他們忘記考慮消費者用手機打開店鋪時的體驗——商品照片太大,很難打開;虛擬貨架排列錯版,影響用戶快速決策;色調、色塊錯亂,不利于用戶瀏覽。
為此,胡松成立了團隊,專職于手機淘寶的店鋪運營,負責細節(jié)優(yōu)化,營銷投入。“千萬不可忽視這個平臺,它有極高的流量,如果能專注做好,轉化出的交易額相當驚人?!彼a充解釋道。
除此之外,殼殼果與京東合作,在微信“購物”平臺上獲得導航資源,換來極高的轉化率。但按胡松的想法,交易額外,他更看重,能利用相關后臺數(shù)據(jù),分析微信人群的購物習慣、場景,畢竟,這是淘系外,最重要的移動購物場景,必須有好的把握與預測。
易觀數(shù)據(jù)顯示,僅在2014年上半年,移動購物市場已超3000億元,未來還將以超100%的速度增長。而殼殼果移動電商占比現(xiàn)已達50%,大大超過業(yè)內20%~30%的平均水平。到今年年末,它將成為一家移動電商為主的公司,正可享受移動購物蛋糕“做大”帶來的超級紅利。
如今,擺在胡松面前的最大難題,是人才短缺,“畢竟是在寧國這樣的小城市,合適的電商人才的確太少了?!焙烧f,他只能通過不斷各處取經,派團隊分批交流、學習,緩解人力上的捉襟見肘。
按照胡松的計劃,如果人力有所保證,今年“雙11”大促,殼殼果的單日銷量有望突破800萬元,而實戰(zhàn)的結果的確如胡松預計的一般完成了800萬元,這在堅果電商價格大戰(zhàn)的2014年,無疑是針興奮劑。
的確,像堅果這樣的垂直電商領域,格局未定,玩家們尚無云泥之別,誰能集中優(yōu)勢兵力,聚焦單點,形成關鍵爆破,尖刀突破,便能聚能成勢,決勝未來。如今,殼殼果正在聚能成勢,剩下的,只等時間檢驗一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