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慶 黃浩 秦年 何倩 高紅 曾愛英
(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消毒供應中心,四川 成都610041)
近年來,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病人數(shù)量不斷攀升,開放床位6 000余張,臨床醫(yī)技科室100余個。壓脈帶是臨床科室靜脈輸液、靜脈采血等治療操作中使用頻率較高的診療用品[1],每日在診療過程中所使用壓脈帶數(shù)量高達18 000根左右。自從我院開始實行集中管理模式以來,壓脈帶全部由消毒供應中心集中清洗消毒包裝處理。平時在包裝操作流程中,操作人員需按要求手工清點壓脈帶數(shù)量后再進行封包。手工清點確認數(shù)量這一環(huán)節(jié)耗時耗力,工作量及勞動強度大,使得工作效率及操作人員滿意度下降。為了保證工作質量,又滿足臨床需要,提高工作效率,中心課題組采用稱重分包的方法對壓脈帶進行數(shù)量的恒定,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采用壓脈帶管腔直徑為0.5cm、長度為42cm的淡黃色乳膠管。根據(jù)前期對臨床科室需求調研,中心確定了三種壓脈帶消毒包,分別為:20根/包、50根/包、100根/包。平均每天按需提供20根/包的壓脈帶150包,50根/包的壓脈帶120包,100根/包的壓脈帶90包。
1.2 方法
1.2.1 全院各科使用的壓脈帶由消毒供應中心統(tǒng)一按需提供,每根的長度一致,規(guī)格統(tǒng)一。在包裝前不清點數(shù)量,以重量確定數(shù)量的方式確保稱重時數(shù)量的恒定。
1.2.2 下收下送人員從臨床各科室回收壓脈帶后,與去污區(qū)回收人員進行交接。經去污區(qū)清洗、消毒、干燥后,傳入檢查包裝及滅菌區(qū)。操作人員再根據(jù)回收清單,打印條碼外標簽。啟用電子稱并在秤上放置壓脈帶清潔專用籃筐,然后再按壓脈帶的規(guī)格分批次進行稱重,20根即710g,用50cm×50cm無紡布包裝,50根即1 775g;用60cm×60cm無紡布包裝,100根即3 550g;用80cm×80cm無紡布包裝。
1.2.3 采取隨機分組的方式進行稱重分包前后的對比:A組為傳統(tǒng)式手工清點壓脈帶數(shù)量,B組為電子秤稱重分包確定壓脈帶數(shù)量。
1.2.4 制作電子稱操作指南,用于指導實際操作。
消毒壓脈帶采用稱重分包方法前后相關工作指標的對比顯示:20根/包的壓脈帶A、B組用時及操作人員滿意度無明顯差異;而50根/包的壓脈帶A組平均每天用時110min,B組用時64min,工作效率提高了71.9%,操作人員滿意度提高了14%;100根/包壓脈帶A組用時128min,B組用時60min,工作效率提高了112.5%,操作人員滿意度提高了30%。由此可見,壓脈帶單包數(shù)量越大,采用稱重分包方法越能節(jié)約工作時間(表1)。
表1 采用稱重分包方法前后相關工作指標對比
壓脈帶為患者反復使用的物品,通常帶有大量病原菌,特別是血液、分泌物或排泄物污染時,如果消毒不徹底,可造成患者交叉感染,從而引發(fā)醫(yī)院感染[2]。在我院采用壓脈帶集中式清洗消毒,能為患者提供“一人一用一消毒”的服務,全面維護廣大患者的利益,但由于全院患者多,各科室使用壓脈帶數(shù)量大,使其包裝這些壓脈帶的操作人員工作量迅速提升,滿意度降低。所以我中心通過課題組相關人員反復討論與實踐證明,應用隨機分組的方式,統(tǒng)計出50根/包、100根/包的壓脈帶分包方法,工作效率及滿意度得到了明顯提升(表1)。
采用電子秤稱重分包的方式對壓脈帶數(shù)量的清點,既準確又快速,不僅提高了工作質量和效率,還提升了操作人員的滿意度,從而滿足了各科室需求。所以應用電子秤稱重分包的方式對不同規(guī)格的壓脈帶進行數(shù)量的恒定,在消毒供應中心值得推廣使用。
[1]汪琪,劉曉群,楊小平,等.實施壓脈帶集中清洗消毒供應的效果評價[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2,7:1763-1764.
[2]李希蘭,周剛,古渝屏,等.消毒供應中心對復用器械清洗滅菌的研究[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06,16(12):1387-1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