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團隊凝聚力與再投資決策的實驗研究——基于凝聚力不同維度的視角

      2014-12-25 02:17:22李麗嬌
      天津商業(yè)大學學報 2014年1期
      關鍵詞:盈虧凝聚力意愿

      李 偉,李麗嬌

      (天津商業(yè)大學a.商學院;b.管理創(chuàng)新與評價研究中心,天津300134)

      現(xiàn)階段我國正處于經(jīng)濟轉軌時期,企業(yè)所處經(jīng)營環(huán)境的變化頻率越來越快,競爭也愈發(fā)激烈,由此團隊的工作模式應運而生。西方組織管理文獻中,凝聚力被認為是團體層次的重要概念,[1]尤其在軍事領域[2]和體育項目[3]中,團隊凝聚力對戰(zhàn)斗力最具實質性的影響?,F(xiàn)代社會文化交互影響極為密切,到處存在多元文化的相互沖擊。而我國集體主義的文化傳統(tǒng)和經(jīng)濟社會轉型的時代背景,使得團隊凝聚力對投資決策的理論與實踐具有重要意義。然而,我國學術界的相關研究尚處于初期階段。

      國外有關凝聚力的研究集中在三個方向上:(1)探究凝聚力與團隊績效的因果關系;(2)檢驗凝聚力和團隊績效間的調(diào)節(jié)變量;(3)考察凝聚力的各個維度與團隊績效的關系。[4]但這些研究主要將凝聚力應用于軍事組織[2]或體育項目[3]上,所得結論能否推廣,值得存疑。國內(nèi)學者首先將凝聚力引入投資領域,但僅限于前兩個方向,且有限的研究成果并不一致,[5-8]這系未明確區(qū)分項目盈虧并將凝聚力視為單維度變量所致,且凝聚力和文化差異聯(lián)系密切。西方的研究成果在我國特有的文化背景下是否適用,鮮有研究。而我國對投資決策的研究多以外界客觀因素為切入點,忽視了企業(yè)團隊凝聚力這一深層的主觀因素的影響。作為拉動經(jīng)濟增長的重要手段,在政府的引導下(如2012年實施的地方版“4萬億”投資計劃),我國全社會固定資產(chǎn)投資呈現(xiàn)快速增長的態(tài)勢。①然而,現(xiàn)有文獻主要以初始投資為對象,但因資金限制、使用效率等問題,將資金一次投資到位的企業(yè)很少。再投資的決策過程常伴有計劃、心理、個體差異等多方面的影響,因此,其決策機理與產(chǎn)生原因有別于初始投資??梢姡骄吭偻顿Y的決策機理更具現(xiàn)實意義。

      1 文獻回顧

      20世紀 30 年代,學者 Lewin[9]提出團隊的兩大主要過程是運動(Locomotion)與凝聚(Cohesion)。直到50年代,組織管理領域才高度關注凝聚力,但其定義眾說紛紜。典型觀點包括Festinger等[10]的“凝聚力是促使成員留在團隊內(nèi)的總影響力”,Carron等[1]的“凝聚力體現(xiàn)為追求目標的過程中成員團結一致,并保持一體性的趨勢,具有動態(tài)性”,Siebold[2]的“一個單位中社會控制機制能夠有效運作以實現(xiàn)目標的程度”。由以上概念演變可看出學者對凝聚力的關注點從個體、團隊到組織的發(fā)展脈絡。由于實務中的重大事項都由團隊進行決策,因此本文基于團隊的角度探究凝聚力對投資決策的影響。在團隊層面上,凝聚力經(jīng)歷了從單維度到多維度的演進過程。早期的單維視角主要以團體吸引[10]和人際吸引[9]來闡釋凝聚力。多維觀點中,Bollen和Hoyle[11]認為凝聚力包含兩個維度:團體歸屬感與團體士氣。而更多學者認為團隊凝聚力包含社會凝聚力(Social Cohesion)和任務凝聚力(Task Cohesion),這兩個互相獨立的維度。[12]社會凝聚力(也稱關系凝聚力)反映成員彼此相互喜歡及愉快交往的程度,其涉及親和力、友誼和社會性支持等人際關系;任務凝聚力則指團隊成員對完成目標所給予的承諾,和完成某特定任務的能力及指向活動的客體相聯(lián)系。Zaeearo和Mc-Coy[13]將其分為人際凝聚力和任務凝聚力,但此處的人際凝聚力與上述的社會凝聚力本質相同,并對此后的研究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Mullen、Copper、Beal、Cohen 和 Burke[14-15]則提出三個維度:人際吸引、任務承諾及歸屬感。不難發(fā)現(xiàn),關系凝聚力和任務凝聚力已得到普遍認同,可作為基本的核心維度。

      國外學者主要將凝聚力應用于軍事組織[2]或體育項目[3]上,尚未延伸到投資領域,我國學者率先進行了有關探討。林書伃、唐洋等[5-6]均通過實驗研究了凝聚力對惡性增資的影響。林書伃[5]發(fā)現(xiàn)高責任時,高凝聚力團體惡性增資傾向顯著大于低凝聚力團體,而低凝聚力團體惡性增資傾向與個人無差異,這與唐洋等[6]的研究結果一致,他們發(fā)現(xiàn)凝聚力越高,惡性增資傾向越嚴重,即凝聚力與決策績效負相關。[6]其他學者也進行了相關研究,但并未明確區(qū)分項目盈虧。朱振偉和金占明[8]的實證研究表明決策團隊的工作經(jīng)驗、進取精神和溝通正向影響決策理性,但未發(fā)現(xiàn)凝聚力對決策過程的影響。而王國鋒、李懋和井潤田[7]的實證結果為凝聚力有利于決策質量的提高。這些研究沒有考慮項目盈虧在團隊凝聚力與投資決策間的影響,未從微觀層面深入探究項目盈虧的調(diào)節(jié)機制。

      2 研究假設

      本文對團隊凝聚力采用最具普遍性和典型性的兩個維度:關系凝聚力和任務凝聚力。根據(jù)文獻回顧,關系凝聚力團隊關心如何與他人相處,以及如何維持彼此的認同感和相互喜歡,而對任務目標的關注度較低,且這樣的團隊往往存在“群體思維”現(xiàn)象。[16]關系凝聚力越強,群體思維現(xiàn)象越嚴重,從而越易壓制成員的不同意見,導致決策不能按照理性的程序和方法進行。[17]因此,當出現(xiàn)意見分歧時,關系凝聚力會妨礙團隊做出正確的決策,[16]但 Carless 和 Paola[18]研究結果卻證實了關系凝聚力與團隊工作績效不存在顯著的相關關系。任務凝聚力使團隊成員為完成目標而團結在一起,他們喜歡、享受自己的工作,并對之高度投入。任務凝聚力團隊中成員更努力地完成任務,盡力實現(xiàn)團隊目標。高凝聚力有助于團隊關注共同目標的解決,使成員更慎重地分析反饋信息和判斷決策前景,從而減少決策的感性和盲目性。[6]這樣的團隊能在很大程度上消除群體思維的不利影響,因為團隊成員的地位和角色相對明確,且已形成理性的管理思維和決策程序,凝聚力還能增強團隊收集、篩選和處理信息的能力,[17]形成信息共享,因而有利于提高團隊的決策質量。[14-16]基于以上分析,我們提出如下假設:

      H1:全樣本中,任務凝聚力更有助于做出正確的投資決策,提高團隊決策質量。

      項目盈利時,團隊成員對項目認知的分歧很少,關系凝聚力團隊中“群體思維”產(chǎn)生的追求一致性傾向會使團隊繼續(xù)投資,從而做出正確的決策?,F(xiàn)代經(jīng)濟學中期望效用模型(Expected Theory)認為,在不確定情境下最終結果的效用水平是通過決策主體對各種可能出現(xiàn)結果的加權估值后獲得的,決策者謀求的是期望效用最大化。通過不同情況的綜合比較,任務凝聚力團隊往往選擇期望最大的方案,因而繼續(xù)投資。而虧損情況下,依據(jù)前景理論,并考慮計劃、心理、個體差異等因素的影響,關系凝聚力團隊中往往存在分歧;“群體思維”現(xiàn)象在矛盾中更易導致思維及判斷力的退化和對成員不同意見的壓制,使團隊的決策趨于非理性化,進而做出錯誤的決定。[17]而任務凝聚力對投資決策的影響機制則不同,它使成員產(chǎn)生更高的工作承諾,更愿意為團隊努力工作,因而提高團隊績效。經(jīng)過對項目多方面的考慮比較,團隊互動通過理性的決策程序和分析,最終做出不投資的選擇??梢姡椖刻潛p時,任務凝聚力比關系凝聚力更有益于團隊決策質量的提高。鑒于此,提出以下假設:

      H2:項目盈利時,兩種凝聚力對投資決策的影響相同,均有利于做出正確的決策。

      H3:項目虧損時,任務凝聚力更有利于團隊決策質量的提高,差異顯著。

      3 研究方法

      3.1 實驗設計

      本文采用2×2被試者間實驗設計,試驗中兩個解釋變量分別為團隊凝聚力和項目盈虧,團隊凝聚力的兩個水平為關系凝聚力和任務凝聚力,后者的兩個水平是項目盈利和虧損。因變量為決策主體的再投資行為。

      3.2 被試

      實驗被試為我國某大學商學院的大三本科生。選擇他們作為被試是因他們具備相關理論背景;而且相對商界人士而言,學生不具有很強的思維定勢,可以更好地遵守實驗規(guī)則而非職業(yè)慣性。[19]本實驗被試共計340人,扣除未通過操控檢驗及其他不符要求的被試及其同一團隊成員61人,有效被試279人,有效率82%。其中女生220人(占比78.85%),男生 59 人(占比 21.15%),平均年齡為22.21周歲,平均工作年限為0.38個月。

      3.3 實驗任務及過程

      本實驗是在學生課堂上進行的,開始前,主試向被試解釋了實驗要求及相關指導語,并允許其對實驗內(nèi)容的含糊之處隨時提問。為了提高實驗數(shù)據(jù)質量,我們承諾試驗過程中被試的態(tài)度與課程的平時成績掛鉤。

      實驗時,我們將被試隨機分為四組,然后發(fā)放實驗材料,在被試完成后收回。實驗材料包括以下內(nèi)容:首先是案例的背景信息,案例以該校真實的學生創(chuàng)業(yè)項目為基礎,對有關的財務數(shù)據(jù)做了相應的修正,模擬盈利和虧損情境。由于關系凝聚力形成于長期的日常交際中,因此關系凝聚力團隊中被試依據(jù)一定的原則②自由結組;任務凝聚力團隊中,為使成員決策時更注重目標和任務的完成,我們將不熟悉的學生分為一組。要求被試就項目的投資意愿、投資金額進行決策。其次對項目類型和團隊凝聚力進行操控檢驗,要求被試選擇面臨項目的盈虧,填寫團隊凝聚力量表。最后為簡短的人口統(tǒng)計調(diào)查問卷。

      4 實驗結果及分析

      4.1 隨機化檢驗

      在實驗研究中,為了排除被試的性別、年齡、工作年限等特征對實驗結果的影響,我們采取了隨機化分組,并對隨機化分組的效果進行了統(tǒng)計檢驗。

      由于被試性別是分類變量,我們使用卡方檢驗;而對年齡、工作年限等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如果不同處理組的差異統(tǒng)計上不顯著,則說明成功地實現(xiàn)了被試的隨機化分組。如性別的卡方檢驗結果(表1)所示,各組被試的性別不存在顯著差異(Pearson 卡方值 =4.341,P=0.227),說明對性別不同的被試實現(xiàn)了隨機化分組。對年齡和工作年限的方差分析結果如表2和表3所示,不同處理組之間年齡存在顯著差異,③而工作年限則不存在顯著差異(F=1.148,P=0.33)。

      總體來看,基本實現(xiàn)了被試特征的隨機化分組,即實驗前各實驗組是等質的,有效地保證了實驗結果的內(nèi)部效度,排除了實驗過程中這些不可控因素的干擾,為實驗的可信度奠定了基礎。

      表1 被試性別隨機化檢驗

      表2 被試年齡的單因素方差分析

      表3 被試工作年限的單因素方差分析

      4.2 操控檢驗

      為了檢驗項目盈虧的操控效度,我們采用二分量表向被試詢問“該團隊決策的投資項目是盈利還是虧損”,由被試在盈虧中做出選擇。有23名被試選擇錯誤,并在之后的分析中剔除了這些被試及其所在團隊的數(shù)據(jù)。同時,我們參考 Bishop和Scott[3]的量表,設計了十個問題讓被試作答,以檢驗是否成功操控了團隊凝聚力。在評量方式上采用Likert 7點記分尺度(1=非常不同意,7=非常同意)。在關系凝聚力團隊中,關系凝聚力的整體均值比任務凝聚力的整體均值高6.39(t=92.203,p=0.000),表明我們成功操控了關系凝聚力;同樣的方法,任務凝聚力團隊中,任務凝聚力的整體均值比關系凝聚力的整體均值高6.27(t=-77.787,p=0.000)。由此,不同實驗組的被試明顯感覺到了不同的凝聚力類型。

      4.3 假設檢驗

      4.3.1團隊凝聚力對投資意愿影響的檢驗

      我們采用方差分析檢驗了團隊凝聚力與項目盈虧對團隊投資意愿的影響。方差分析結果如表5顯示,項目盈虧和團隊凝聚力的主效應都顯著(F=64.805,P=0.000;F=7.760,P=0.007)。團隊凝聚力的主效應顯著,說明決策時不同凝聚力團隊的投資意愿存在顯著差異。全樣本中,項目虧損時,任務凝聚力團隊的決策更謹慎,理性分析促使團隊做出不投資的正確決策,而關系凝聚力團隊成員為維持彼此間的關系或繼續(xù)投資或終止投資。所以,相對而言,任務凝聚力團隊的投資意愿較低。描述性統(tǒng)計表4顯示,任務凝聚力團隊的投資意愿均值為4.34,而關系凝聚力團隊的投資意愿均值為5.20,前者小于后者且差異顯著,從而驗證了H1。

      為了進一步檢驗團隊凝聚力對投資意愿的影響是否被項目盈虧所調(diào)節(jié),本文進行了簡單主效應分析。在項目盈利的情況下,無論是關系凝聚力團隊的“群體思維”還是任務凝聚力團隊的理性分析,都會使團隊更偏向繼續(xù)投資,此時兩類團隊所表現(xiàn)的投資意愿沒有差異。描述性統(tǒng)計表4和簡單主效應分析表6顯示,關系凝聚力團隊和任務凝聚力團隊的投資意愿均值分別為5.79和6.04,雖然后者大于前者,但兩者的差異并不顯著(F=0.15,P=0.698),研究結果支持了 H2。項目虧損時,依據(jù)期望效用理論,任務凝聚力團隊通過理性的決策程序選擇最有利的方案,最終終止投資;而關系凝聚力團隊決策時則偏離目標的達成,相對更在乎彼此的關系,一定程度上形成非理性決策程序,從而導致任務凝聚力的投資意愿相對較低。從表4與表6可知,關系和任務凝聚力團隊投資意愿的均值分別為4.55和2.71,后者低于前者且差異顯著(F=13.43,P=0.000),H3得到證實,關系凝聚力團隊面對虧損表現(xiàn)出的冒險行為一定程度上闡釋了前景理論。上述結果表明,團隊凝聚力的不同維度對投資意愿的影響只有在虧損下才表現(xiàn)出差異,任務凝聚力更利于提高團隊的決策質量;而盈利時,任務凝聚力和關系凝聚力對投資意愿的影響沒有顯著差異,均益于決策質量的提高。

      表4 團隊凝聚力和項目盈虧對決策團隊投資意愿的描述性統(tǒng)計

      表5 團隊凝聚力和項目盈虧對決策團隊投資意愿的方差分析

      表6 團隊凝聚力和項目盈虧對決策團隊投資意愿的簡單主效應分析

      4.3.2 團隊凝聚力對投資金額影響的檢驗

      同樣的方法,方差分析結果如表8顯示,項目盈虧和團隊凝聚力的主效應都顯著(F=72.159,P=0.000;F=9.011,P=0.003)。團隊凝聚力的主效應顯著,說明投資金額在不同凝聚力團隊間存在顯著差異。全樣本中,團隊凝聚力對投資金額的影響與投資意愿的影響相同,即相對關系凝聚力而言,任務凝聚力團隊的投資金額較低。如描述性統(tǒng)計表7所示,任務凝聚力團隊的投資金額均值為3.033 0,關系凝聚力團隊的投資金額均值為4.110 9,前者小于后者且差異顯著,即H1得到驗證。

      為了驗證項目盈虧在團隊凝聚力與投資金額間的調(diào)節(jié)作用,我們進一步做了簡單主效應分析。由前文分析知,項目盈利時兩類團隊都偏向繼續(xù)投資,從而其相應的投資金額沒有明顯差異。描述性統(tǒng)計表7和簡單主效應分析表9顯示,盈利時關系凝聚力團隊和任務凝聚力團隊投資金額的均值分別為4.929 2和5.045 7,雖然后者大于前者,但兩者的差異并不顯著(F=0.01,P=0.928),實驗結果支持了H2。項目虧損時,任務凝聚力團隊的理性決策使其選擇終止投資;而關系凝聚力團隊非理性決策中,投資者面臨損失的痛苦感大大超過盈利所帶來的快樂,從而造成投資主體為挽回損失而繼續(xù)投資,因此任務凝聚力團隊的投資金額較低。如表7和表9所示,關系凝聚力團隊和任務凝聚力團隊投資金額的均值分別為3.218 2和1.104 2,后者低于前者且差異顯著(F=12.51,P=0.001),驗證了H3。從以上結果中可知,團隊凝聚力對投資金額和投資意愿的影響方向是一致的。項目盈利時,關系凝聚力和任務凝聚力對投資金額的影響沒有顯著差異,都益于提高決策質量;而虧損時,二者對投資金額的影響則顯著不同,任務凝聚力更利于團隊做出正確的決策。

      表7 團隊凝聚力和項目盈虧對決策團隊投資金額的描述性統(tǒng)計

      表8 團隊凝聚力和項目盈虧對決策團隊投資金額的方差分析

      表9 團隊凝聚力和項目盈虧對決策團隊投資金額的簡單主效應分析

      5 研究結論

      團隊凝聚力與項目盈虧是影響團隊決策判斷的重要因素,本文采用實驗研究方法,檢驗了團隊凝聚力的不同維度對再投資意愿、投資金額的影響,并驗證了項目盈虧在團隊凝聚力與再投資決策間的調(diào)節(jié)作用。

      研究發(fā)現(xiàn),在我國特有的文化背景下,項目虧損時研究結論與國外相關的研究成果一致,而盈利情況下則有所不同。團隊凝聚力的不同維度顯著影響了決策時的投資意愿和投資金額。全樣本中,任務凝聚力團隊相對關系凝聚力的投資意愿低,而且投資金額少。這說明任務凝聚力團隊面對投資時更加謹慎和理性,同時也說明不同凝聚力在投資決策時有效地發(fā)揮了不同作用,體現(xiàn)了對投資效率不同的作用機制。實驗結果表明,項目盈虧調(diào)節(jié)了團隊凝聚力對再投資決策的影響,即團隊凝聚力對再投資決策的影響依賴于所投資項目的盈虧情況。在項目盈利的情況下,任務凝聚力與關系凝聚力對團隊的決策質量沒有明顯差異;而項目虧損時,任務凝聚力團隊的投資意愿、投資金額均低于關系凝聚力團隊。

      注 釋:

      ① 我國全社會固定資產(chǎn)投資2006—2011年分別為109 998.2、137 323.9、172 828.4、224 598.8、278 121.9、311 385.1(單位:億元),相應的同比增長率為 23.9%、24.8%、25.9%、30%、23.8%、12.0%。數(shù)據(jù)來源:國家統(tǒng)計局(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12/indexch.htm)。

      ② 關系型凝聚力團隊結組的原則包括興趣相同、共同愛好、相同或相似的價值觀和追求等。

      ③ 鑒于以下原因,本文認為被試年齡的未隨機分配不會對實驗結果產(chǎn)生影響:一是年齡在各實驗組間的顯著差異是由于部分被試選自專升本學生所致,該差異并沒有引起影響決策的其他因素的變動,不會對決策質量產(chǎn)生不同影響;二是雖然各實驗組的年齡差異顯著,但相差不大,專升本被試的平均年齡為23.09周歲,比其他實驗組的平均年齡只大約1.1周歲左右(其他三個實驗組的平均年齡分別為21.86、21.93、21.97 周歲)。

      [1] Carron A V,Widmeyer W N,Brawley L R.The Development of an Instrument to Assess Cohesion in Sport Teams:the Group Environment Questionnaire[J].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1985(7):244-266.

      [2] Siebold G L.The Evolution of the Measurement of Cohesion[J].Military Psychology,1999,11(1):5 -26.

      [3] Bishop J W,Scott K D.An Examination of Organizational and Commitment in a Self-directed Team Environment[J].Journal of Psychology,2000,85(3):439 -450.

      [4] 李海,張勉.凝聚力的結構、形成和影響——一個研究述評[J].經(jīng)濟管理,2008(7):47 -51.

      [5] 林書伃.團隊凝聚力對決策嵌陷的影響[D].桃園:中原大學,2003.

      [6] 唐洋,賀超,劉志遠.團隊凝聚力、進取、溝通與惡性增資行為——基于模擬情景實驗的證據(jù)[C].第九屆中國實證會計國際研討會論文集,2010.

      [7] 王國鋒,李懋,井潤田.高管團隊沖突、凝聚力與決策質量的實證研究[J].南開管理評論,2007(5):89-93.

      [8] 朱振偉,金占明.戰(zhàn)略決策過程中決策、決策團隊與程序理性的實證研究[J].南開管理評論,2010(1):4 -14.

      [9] Lewin K A.Dynamic Theory of Personality[M].New York:McGraw-Hill,1935.

      [10] Festinger L,Schechter S,Back K.Social Pressures in Informal Group Study of Human Factor in Housing[M].New York:Harper& Row,1950.

      [11] Bollen K A,Hoyler H.Perceived Cohesion:a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Examination[J].Social Forces,1990(2):479 -504.

      [12] 王重鳴,劉學方.高管團隊凝聚力對家族企業(yè)繼承績效影響實證研究[J].管理世界,2007(10):84-98.

      [13] Zaccaro S J,McCoy M C.The Effects of Task and Interpersonal Cohesiveness on Performance of a Disjunctive Group Task [J].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1988(18):837-851.

      [14] Mullen B,Copper C.The Relation Between Group Cohesiveness and Performance:An Integration[J].Psychological Bulletin,1994(2):210-227.

      [15] Beal D J,Cohen R R,Burke M J,et al.Cohesion and Performance in Groups:a Meta-analytic Clarification of Construct Relations[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03(6):989 -1004.

      [16] Mullen B,Anthony T,Salas E,et al.Group Cohesiveness and Quality of Decision Making:An Integration of Tests of the Groupthink Hypothesis[J].Small Group Research,1994,25(2):189-204.

      [17] Carrie R L.A Partial Test of Janis Group Think Model:Effects of Group Cohesiveness and Leader Behavior on Defensive Decision Making[J].Journal of Management,1985(1):5 -17.

      [18] Carless S A,Paola C D.The Measurement of Cohesion in Work Teams[J].Small Group Research,2000(1):71 -87.

      [19] Fehr E,F(xiàn)ischbacher U.Why Social Preferences Matter-the Impact of Non-selfish Motives on Competition,Cooperation and Incentives[J].The Economic Journal,2002(478):C1 -C33.

      猜你喜歡
      盈虧凝聚力意愿
      “如此凝聚力”
      論當代高校青年教師團隊凝聚力的提升
      河北畫報(2020年10期)2020-11-26 07:21:42
      對增強兵團凝聚力吸引力的研究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1:18
      巧用Excel盈虧圖分析差異一目了然
      電腦愛好者(2018年8期)2018-04-25 14:58:04
      論增強網(wǎng)絡空間意識形態(tài)凝聚力引領力機制建構
      學術論壇(2018年6期)2018-03-25 02:21:02
      兩種方法解盈虧問題
      充分尊重農(nóng)民意愿 支持基層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
      交際意愿研究回顧與展望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
      盈虧問題小訓練
      呼伦贝尔市| 阿尔山市| 大荔县| 南投县| 白朗县| 石河子市| 玉树县| 聂荣县| 荆州市| 壶关县| 凤凰县| 华蓥市| 开化县| 镇雄县| 彭泽县| 大兴区| 满洲里市| 灵寿县| 漠河县| 新宁县| 桐柏县| 乐昌市| 民县| 湘潭市| 西藏| 泰安市| 新昌县| 嵊州市| 邵武市| 兴安县| 全州县| 岑巩县| 子长县| 孝感市| 洛隆县| 唐河县| 涿鹿县| 安溪县| 库伦旗| 道孚县| 宁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