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就聽過一則民謠:趙州的廟,順德府的(城)墻,寧晉縣的好牌坊。初中時好奇,跟一位寧晉籍的同學(xué)回去看牌坊,不看不知道,一看真奇妙。
寧晉縣城叫鳳凰鎮(zhèn),《左傳昭公十七年》說,西海(寧晉泊,古大陸譯)之濱,有一巨桑,“摯之位,鳳鳥遷至?!睋词屈S帝之子,根據(jù)鳳凰來儀的印象,設(shè)計了寧晉城。寧晉城至今依然是鳳凰展翅的布局,南關(guān)是頭,城內(nèi)是身,東西北三關(guān)品字形鳳尾。不過這鳳是單展翅,城東半月形圍城面積大,是左翼,城西圍城較小,抿著翅。北關(guān)外草橋是鳳凰產(chǎn)卵的地方,下一個蛋出一個官。唐代科舉以來,寧晉縣共出了90名進士,明清兩朝鼎盛,出了45名進士,1名狀元。兩平方公里的小城,一縱兩橫三條街上,分布著30座牌坊,不足800米的南街就有11座。全縣有名有姓牌坊120座,幾乎抵上半個北京城(北京城有300座)。牌坊是一個地方歷史文化的載體,歷史人物的見證。寧晉自古地靈人杰,人才輩出,從縣志上看,秦漢名將李左車,西漢上《尚德緩刑書》的路溫舒,北宋著名將、相曹彬、曹佾(yi),元朝工刑兵三部尚書董钖,明代文淵閣大學(xué)士曹鼐、御史蔡叆、翰林院編修張翀、駙馬李合、左都御史孫昌齡,直到清朝最后一位北京九門提督王懷慶,還有殿試狀元、兄弟雙功臣、一門三進士、一榜四進士、一家三代六進士等許多典型。
看古城小街,磚瓦民居,臨街鋪面,與一般縣城差別不大,有了這些牌坊的點綴,便古色古香起來,如同步入古典戲曲的境界。仔細看來,寧晉牌坊不僅多,而且精美絕倫,簡直就是一座露天展覽館。不同樣式,不同風(fēng)格,爭奇斗勝,各有千秋。依方位有騎街坊,順街坊;功能有官爵坊、科第坊、節(jié)烈坊;材質(zhì)分曲陽白石,唐山青石(唐山指隆堯縣合并前的堯山縣,古稱唐山)。
一座牌坊就是一件藝術(shù)品,集建筑、雕刻、書法于一身。巨大石件,榫卯相扣,渾然一體。雕刻最見功夫,有圓雕、透雕、浮雕、陰刻等。寧晉牌坊有文化,因人設(shè)計,突出個性。王之棟萬歷十年進士,為官清廉,死時家徒四壁。敕建石坊,又高又大,頂樓通透,如穿行云霧之中。匾額浮刻水紋,立柱浮雕荷花,突出清高二字。孫昌齡萬歷四十七年進士,仕途坎坷,屢敗屢戰(zhàn),石坊浮雕丹鳳展翼,啣云戲彩,綺羅傘蓋,麒麟送祿,魚躍龍門,突出傳奇色彩。曹鼐宣德八年狀元,在閣十年,土木之變以身殉國,故鄉(xiāng)人懷念他,坊上金雞獨立,花開四季,金魚松塔,雙獅雄立,用諧音禱告在天之靈大吉大利、榮華富貴、金玉滿堂、事事如意。牌坊都有四對石獅,匠人依照事主的性格,刻畫它們的神態(tài)。石坊上文字有三種,一稱“題”,匾額大字;二曰“注”,說明小字;三是楹聯(lián)。其中題是坊眼,畫龍點睛。如孫昌齡坊書“宗憲”,是朝廷謚號,明代遺老牛光先榜書。
寧晉牌坊建造精良,我看到時,已歷三五百年風(fēng)雨,紋絲不動,字跡清晰如初。1966年3月,隆堯?qū)帟x地震,藍光閃后,房倒屋塌,一片瓦礫。而一百多座牌坊巍然屹立,僅有少許零件墜落。縣委書記驚慌失措,加上“文革”將近,山雨欲來風(fēng)滿樓,寧晉牌坊被視為“四舊”。可惜這些歷史瑰寶,躲過了天災(zāi),躲不過人禍,被兩臺大馬力拖拉機吼叫著一一拉倒。大塊石件鋪路補渠,小塊砸了石子,燒了石灰,有的還被砌進茅房豬圈,“糞土當(dāng)年萬戶侯”了。同樣命運的還有縣圖書館,大量圖書資料付之一炬。最可惜的是那些線裝書,紙薄柔韌,被人拿去包掛面,卷旱煙,做油燈捻兒。可嘆這些文化典籍,數(shù)百年發(fā)光發(fā)熱,如今冒一股煙兒,永遠地熄滅了。
痛定思痛,追悔莫及,失去牌坊,寧晉好像失去了歷史,失去了高度,失去了植被,干巴巴沒了生氣。失去牌坊,寧晉失去了一次發(fā)展旅游帶動商機的條件。不見珠海梅溪,只有四座牌坊,歙縣棠樾不過七座牌坊,就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旅游熱線,財源滾滾而來。
最心疼的人是寧紡的蘇瑞廣,自幼跟父輩學(xué)五經(jīng)四書,中學(xué)跟張?zhí)O先生學(xué)文學(xué)歷史,懂得牌坊對寧晉之不可或缺。消失的牌坊一次次回到他的夢境,要求落實政策。起初他力不從心,臥薪嘗膽十年,有了實力,1986年在自己工廠院內(nèi),建起了第一座鋼筋水泥木結(jié)構(gòu)新牌坊,四柱三間三樓,紅柱黃頂,綠瓦起脊。圍觀者人山人海,歡呼雀躍,看到了寧晉牌坊復(fù)興的希望。得到群眾首肯,老蘇又接二連三地在生活小區(qū)建起了仁居坊、和居坊、怡園坊。1991年建成了沖天式四柱三間三樓大牌坊,氣勢恢宏,美輪美奐。坊眼新魏體“寧紡集團”,楹聯(lián)隸書“寧紡誠招天下客,經(jīng)濟互惠共繁榮”,本縣名人耿樂千書寫。
在蘇瑞廣帶動下,幸福村建了幸福坊,富強小區(qū)建了花園坊,永進電纜廠建了善慈坊,城建局建了鳳凰來儀坊,華鑫建材廠建了鋼件鋼管組成的鐵牌坊,它們都是振興經(jīng)濟的先進單位。如今寧晉又有了幾十座新牌坊,一道壯麗的風(fēng)景。鳳凰又飛起來了。
(責(zé)編:郭文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