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婉
摘 要:大學生人際交往問題在當前是關系到大學生健全發(fā)展的重要方面,為進一步改善當代大學生的人際交往,社會各界都對相關方法進行了探討。其中,“團體輔導”這一有效策略的運用在改善大學生人際交往過程中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它作為一種以心理學為基礎的理論知識與技術的重疊的有效方法,用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輔導、適應能力培養(yǎng)和其綜合素質的提高等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文章結合團體輔導和當前大學生的一系列特征表現(xiàn),對團體輔導改善大學生人際交往方面展開探討。
關鍵詞:團體輔導 ?大學生人際交往 ?改善 ?實驗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5.5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11(b)-0235-01
團體輔導的教育方法起源于歐美,是由西方“當代實驗社會心理學之父”卡特·勒溫研究而來,后在歐美、日本等國家和地區(qū)不斷發(fā)展和盛行。團體輔導是在20世紀90年代傳入我國大陸地區(qū),歷經(jīng)多年發(fā)展在我國取得了一系列進展,雖然發(fā)展速度很快,但在當前還仍然處于發(fā)展的初期。進入21世紀以來,團體輔導在我國醫(yī)療衛(wèi)生和教育事業(yè)中成為被廣泛應用和認可的教育、輔導方法。在大學生教育方面,團體輔導成為一種新型的教育發(fā)展趨勢。為此,文章就團體輔導的重要作用和當前大學生的人際交往等現(xiàn)狀入手,展開相應的可行性研究。
1 團體輔導的必要性
團體輔導是一種以心理學理論為基礎、以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為手段和途徑,而進行的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創(chuàng)新教育方法。其對當前大學生適應能力、人際關系交往、健全人格的培養(yǎng)和樹立等各方面都有著重要作用。
1.1 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創(chuàng)新
相比較于傳統(tǒng)的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團體輔導的形式是在此基礎上的一種有效創(chuàng)新。它通過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基礎的豐富,有效地結合教育學和心理學,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進行疏通和引導。其中,團體輔導的教育方法為各高校的大學生輔導員提供了新型的教育視角和思路,完善了以前的教育方法,使得輔導員在疏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溝通心理障礙、提高他們的自身適應能力等對大學生思想上的教育的干預等和教育方法進行了完善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教育思路、教育方法、教育模式等,使得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雙重受益于此。
1.2 對學校心理咨詢處的適應與協(xié)調
在當前,我國眾多高等院校中都面臨著這樣的學生心理咨詢現(xiàn)狀——學生多,但是面對的心理咨詢輔導教師少。這樣的現(xiàn)狀條件下,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咨詢輔導和及時地有效疏導與溝通都不能得到及時的完善和進行。因此,在這樣的情形下,團體輔導有著明顯的優(yōu)勢和實用性,團體輔導有效的提高了學生心理咨詢的效率以及效果的明顯加強??傊?,團體輔導的教育方法,卓有成效地緩解了眾高校心理咨詢處的緊張局面和不完善的現(xiàn)狀,良好地協(xié)調和適應該些教育的有序進行。
1.3 對大學生綜合素質等的提高
團體輔導的教育方法對大學生思想的疏導和教育創(chuàng)新了形式,在使得相關教育人員的思想等的教育工作更為順暢的同時,更多地使得大學生頗為受益。這種良好的教育方法之下,使得大學生的思想教育進行的更為及時和順利,并且大學生的也更容易接受相關的教育內容等,從而更好地為大學生適應能力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學習和理解、人際關系交往方面的認知等都有所受益。這些,便在很大程度上為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奠定強有力的基礎。
2 團體輔導對大學生人際交往改善的實驗研究
從20世紀80年代左右逐步開始,國內學者關于大學生適應的研究是目前,國內學者針對大學生適應的研究主要側重于對大學新生的研究。1995年,陳會昌所帶領團隊編撰了青少年心理適應性量表(APAS),他選取了1168名大學生作為測試樣本,對中國大學生的適應狀況進行了研究。傅茂筍等人也編制了適用于我國大學生適應問題的測量量表,研究提出了影響大學生適應能力的幾大因素。并對大學生入學適應與社會支持的關系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探討了大學新生在開學初期與首個學期結束時社會支持對學習、人際交往、環(huán)境適應、身心狀況、情緒反映等方面適應特點的影響。大學新生不適應的原因主要在于新生入學之際學習生活環(huán)境的改變、交往人群的改變、生活方式與角色的改變以及教育氛圍的改變,容易引發(fā)學生的心理問題。
3 團體輔導對大學生人際交往改善的效果
針對以往團體輔導的相關研究及其成果的展示,都在很大程度上說明了團體輔導的教育方法對當代大學生的重要影響,使得其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問題的疏導、適應能力的提升等多個方面都有著明顯的改善。而這其中,團體輔導對大學生人際交往的改善也是有著明顯的效果。
3.1 團體輔導從教育方式上,大大改善了大學生的人際交往
團體輔導創(chuàng)新了傳統(tǒng)的思想教育方式,以一種更容易接受的教育方式對大學生進行思想上的溝通和交流,從而更容易使當代大學生接受教師的相關人際交往方面的教育與認知水平。從而,使得大學生在人際交往方面得以改善的同時,也為他們適應大學生活等奠定基礎。
3.2 團體輔導從教育規(guī)模上,大大改善了大學生的人際交往
團體輔導在教育規(guī)模上使得早先的傳統(tǒng)教育模式得以創(chuàng)新,教育規(guī)模上使得涵蓋的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咨詢、疏導的學生增多,這樣的規(guī)模上的擴大,使得學生整體上更容易融進集體,進而在此基礎上實現(xiàn)人際交往的改善。
總之,團體輔導和大學生適應能力二者有效地結合起來,加強團體輔導對大學生適應能力的積極影響的研究,能最大限度的發(fā)揮團體輔導的功能,改善大學生的適應能力,豐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推進。
4 結語
團體輔導作為一種新型的基于心理學的專業(yè)理論基礎知識的教育方式,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全和人格提升、適應能力等諸多方面都有著深刻的影響,對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有著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并且,團體輔導的教育方式更是成為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發(fā)展趨勢。文章結合實驗,對大學生樣本進行研究,也充分地表現(xiàn)出團體輔導對大學生人際交往改善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值得其被廣泛推廣和重視。
參考文獻
[1] 雷雯.團體輔導對大學生人際交往改善的實驗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
[2] 郭昱辰.藝術團體心理輔導對大學生人際交往改善的實驗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