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一株病原性變形桿菌的分離鑒定及藥敏試驗

      2014-12-31 14:47:03張超穎姜正前
      湖北畜牧獸醫(yī) 2014年10期
      關鍵詞:藥敏試驗分離鑒定

      張超穎 姜正前

      摘要:從浙江省某規(guī)模豬場病死仔豬肝臟中分離到1株病原菌,通過細菌形態(tài)和培養(yǎng)特性觀察、動物攻毒試驗、生化鑒定表明該分離菌株為變形桿菌。藥敏試驗表明,該分離菌株對頭孢曲松敏感,對大多數抗菌藥物不敏感。

      關鍵詞:變形桿菌;分離鑒定;藥敏試驗

      中圖分類號:S852.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273X(2014)10-0026-02

      變形桿菌廣泛存在于環(huán)境中,是一種條件致病菌,可引起人和多種動物發(fā)病。變形桿菌屬于腸桿菌科,包括普通變形桿菌、奇異變形桿菌、莫根變形桿菌、雷極變形桿菌和無恒變形桿菌[1]。其中豬的變形桿菌病主要是由奇異變形桿菌引起的。該菌為革蘭氏陰性短桿菌,形態(tài)多樣,有時呈球形或絲狀,該菌對營養(yǎng)要求不高,生長速度較快,在固體培養(yǎng)基上呈遷徙性、擴散性生長,形成鋪滿整個平板、厚薄交替的層層波狀菌苔。近年來,我國對人和豬、雞、牛發(fā)生變形桿菌的報道逐漸增多。作為規(guī)模化豬場環(huán)境中的優(yōu)勢細菌[2],變形桿菌已成為危害我國養(yǎng)豬業(yè)的一種新的細菌。對變形桿菌進行分離鑒定,明確變形桿菌所引起的疾病在規(guī)模豬場中的流行情況,對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義。

      2014年9月,浙江省某規(guī)模豬場的部分初生仔豬相繼發(fā)病并死亡,臨床癥狀以拉稀為主,糞便黃、綠色,稀糊狀或水樣,部分病豬關節(jié)有膿胞。曾用多種藥物進行治療,效果均不理想。經流行病學、細菌學、病理學綜合診斷,確診為仔豬變形桿菌病?,F將其報道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樣品的采集

      病料來源于浙江某規(guī)?;i場,無菌采取某病死仔豬的肝臟作為待檢材料。

      1.2 試驗動物

      20 g左右的普通級成年昆明小鼠,購自金華市藥監(jiān)所。

      1.3 培養(yǎng)基

      試驗所用培養(yǎng)基(普通營養(yǎng)肉湯、普通營養(yǎng)瓊脂平板、麥康凱瓊脂平板、鮮血瓊脂平板等)購自青島百博生物有限公司。

      1.4 藥敏試紙及試劑

      慶大霉素等22種常用抗生素藥敏試紙片,購自杭州微生物試劑有限公司;細菌微量生化反應管,購自杭州天和微生物試劑有限公司,批號20131120。

      1.5 細菌的分離培養(yǎng)及形態(tài)觀察

      無菌操作,用接種環(huán)挑取病死仔豬肝臟內部組織劃線接種于鮮血瓊脂平板上,于37 ℃培養(yǎng)24 h后,挑取優(yōu)勢菌落再分別接種于鮮血瓊脂平板和麥康凱瓊脂平板,37 ℃條件下培養(yǎng)24 h,觀察細菌生長情況。挑取純培養(yǎng)物進行革蘭氏染色和鏡檢。

      1.6 生化鑒定

      挑取純培養(yǎng)物按常規(guī)方法[3]進行生化試驗,觀察并記錄結果。

      1.7 動物攻毒試驗

      取分離菌接種于普通營養(yǎng)肉湯,37 ℃培養(yǎng)24 h,腹腔接種5只小白鼠,0.2 mL/只,對照組注射等量的普通營養(yǎng)肉湯,觀察其精神狀態(tài)、食欲等,記錄小白鼠的死亡時間。

      1.8 藥敏試驗

      用K-B紙片擴散法進行藥敏試驗[4],用滅菌棉簽將菌液均勻涂布于培養(yǎng)基表面,至菌液被完全吸收后,將不同的藥敏紙片貼在培養(yǎng)基的適當位置。37 ℃培養(yǎng)24 h,觀察并記錄抑菌情況。

      2 結果與分析

      2.1 細菌的培養(yǎng)特性

      分離到的細菌在普通營養(yǎng)肉湯、麥康凱瓊脂平板、鮮血瓊脂平板上均能生長。在鮮血瓊脂平板上,血瓊脂顏色變暗紅,有一股特殊臭味,細菌遷徙性生長覆蓋整個平皿,呈半透明波紋狀菌苔,無溶血現象。在麥康凱瓊脂平板上無遷徙性、擴散性生長現象,呈均勻圓形、半透明的單個無色菌落;在普通營養(yǎng)肉湯中,呈均勻混濁樣,管底可見少量沉淀。

      2.2 細菌的形態(tài)特點

      該分離菌革蘭氏染色呈陰性,在顯微鏡下可見粉紅色短桿菌,多形態(tài),但較為一致。

      2.3 細菌的生化特性

      由表1可見,該分離菌符合變形桿菌的生化特征。

      注:“+”表示阻性,“-”表示陰性。

      2.4 動物攻毒試驗

      腹腔注射菌液4 h后,試驗組小白鼠精神不振,活動能力下降;24 h后試驗組小白鼠死亡2只;48 h后試驗組小白鼠全部死亡。對照組小白鼠未出現任何異常。檢查死亡小白鼠,可見肛門處有稀便粘著、肝臟、心臟具細小出血點。從死亡小白鼠的肝、脾中分離到的細菌,其培養(yǎng)特性、形態(tài)特征與之前死亡仔豬肝臟分離到的細菌一致。

      2.5 細菌的藥敏試驗

      分離菌株對頭孢曲松最敏感,其次為多黏菌素B,對環(huán)丙沙星、氧氟沙星、氟哌酸、慶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強力霉素、卡那霉素、氯霉素、林可霉素、先鋒5號、痢特靈、磺胺等藥物均不敏感。

      3 小結與討論

      目前,規(guī)模豬場中仔豬腹瀉很普遍,是引起仔豬死亡的一個重要原因。應對關鍵在于能夠盡快查清病原,選擇合適的藥物進行及時準確的治療。但是現在很多豬場對疾病的治療多是憑經驗自行選藥,用藥不夠規(guī)范,抗生素濫用情況非常嚴重,容易產生耐藥性,給細菌病的治療帶來困難,豬場損失嚴重。從本試驗中可以看到,分離到的變形桿菌對大多數藥物均不敏感,如果不在藥敏試驗的結果指導下合理選擇治療藥物,將會非常盲目。變形桿菌作為條件性致病菌廣泛存在于豬場環(huán)境中,當豬只抵抗力低時可以通過消化道、呼吸道等途徑傳播。該病已經成為危害養(yǎng)豬業(yè)的一種新的細菌性傳染病,變形桿菌耐藥性強,且其作為人畜共患傳染病病原,應當引起豬場的高度重視。

      參考文獻:

      [1] 陸承平.獸醫(yī)微生物學[M].第三版.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12.

      [2] 李金良,李旭廷,聶 建,等. 2008~2009年西南地區(qū)規(guī)?;i場病原菌耐藥性流行情況調查[J].中國獸醫(yī)雜志,2010,46(11):15-18.

      [3] 姚火春.獸醫(yī)微生物實驗指導[M].第二版.北京: 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10.

      [4] 韓文瑜.病原細菌檢驗技術[M].長春: 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

      摘要:從浙江省某規(guī)模豬場病死仔豬肝臟中分離到1株病原菌,通過細菌形態(tài)和培養(yǎng)特性觀察、動物攻毒試驗、生化鑒定表明該分離菌株為變形桿菌。藥敏試驗表明,該分離菌株對頭孢曲松敏感,對大多數抗菌藥物不敏感。

      關鍵詞:變形桿菌;分離鑒定;藥敏試驗

      中圖分類號:S852.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273X(2014)10-0026-02

      變形桿菌廣泛存在于環(huán)境中,是一種條件致病菌,可引起人和多種動物發(fā)病。變形桿菌屬于腸桿菌科,包括普通變形桿菌、奇異變形桿菌、莫根變形桿菌、雷極變形桿菌和無恒變形桿菌[1]。其中豬的變形桿菌病主要是由奇異變形桿菌引起的。該菌為革蘭氏陰性短桿菌,形態(tài)多樣,有時呈球形或絲狀,該菌對營養(yǎng)要求不高,生長速度較快,在固體培養(yǎng)基上呈遷徙性、擴散性生長,形成鋪滿整個平板、厚薄交替的層層波狀菌苔。近年來,我國對人和豬、雞、牛發(fā)生變形桿菌的報道逐漸增多。作為規(guī)?;i場環(huán)境中的優(yōu)勢細菌[2],變形桿菌已成為危害我國養(yǎng)豬業(yè)的一種新的細菌。對變形桿菌進行分離鑒定,明確變形桿菌所引起的疾病在規(guī)模豬場中的流行情況,對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義。

      2014年9月,浙江省某規(guī)模豬場的部分初生仔豬相繼發(fā)病并死亡,臨床癥狀以拉稀為主,糞便黃、綠色,稀糊狀或水樣,部分病豬關節(jié)有膿胞。曾用多種藥物進行治療,效果均不理想。經流行病學、細菌學、病理學綜合診斷,確診為仔豬變形桿菌病。現將其報道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樣品的采集

      病料來源于浙江某規(guī)模化豬場,無菌采取某病死仔豬的肝臟作為待檢材料。

      1.2 試驗動物

      20 g左右的普通級成年昆明小鼠,購自金華市藥監(jiān)所。

      1.3 培養(yǎng)基

      試驗所用培養(yǎng)基(普通營養(yǎng)肉湯、普通營養(yǎng)瓊脂平板、麥康凱瓊脂平板、鮮血瓊脂平板等)購自青島百博生物有限公司。

      1.4 藥敏試紙及試劑

      慶大霉素等22種常用抗生素藥敏試紙片,購自杭州微生物試劑有限公司;細菌微量生化反應管,購自杭州天和微生物試劑有限公司,批號20131120。

      1.5 細菌的分離培養(yǎng)及形態(tài)觀察

      無菌操作,用接種環(huán)挑取病死仔豬肝臟內部組織劃線接種于鮮血瓊脂平板上,于37 ℃培養(yǎng)24 h后,挑取優(yōu)勢菌落再分別接種于鮮血瓊脂平板和麥康凱瓊脂平板,37 ℃條件下培養(yǎng)24 h,觀察細菌生長情況。挑取純培養(yǎng)物進行革蘭氏染色和鏡檢。

      1.6 生化鑒定

      挑取純培養(yǎng)物按常規(guī)方法[3]進行生化試驗,觀察并記錄結果。

      1.7 動物攻毒試驗

      取分離菌接種于普通營養(yǎng)肉湯,37 ℃培養(yǎng)24 h,腹腔接種5只小白鼠,0.2 mL/只,對照組注射等量的普通營養(yǎng)肉湯,觀察其精神狀態(tài)、食欲等,記錄小白鼠的死亡時間。

      1.8 藥敏試驗

      用K-B紙片擴散法進行藥敏試驗[4],用滅菌棉簽將菌液均勻涂布于培養(yǎng)基表面,至菌液被完全吸收后,將不同的藥敏紙片貼在培養(yǎng)基的適當位置。37 ℃培養(yǎng)24 h,觀察并記錄抑菌情況。

      2 結果與分析

      2.1 細菌的培養(yǎng)特性

      分離到的細菌在普通營養(yǎng)肉湯、麥康凱瓊脂平板、鮮血瓊脂平板上均能生長。在鮮血瓊脂平板上,血瓊脂顏色變暗紅,有一股特殊臭味,細菌遷徙性生長覆蓋整個平皿,呈半透明波紋狀菌苔,無溶血現象。在麥康凱瓊脂平板上無遷徙性、擴散性生長現象,呈均勻圓形、半透明的單個無色菌落;在普通營養(yǎng)肉湯中,呈均勻混濁樣,管底可見少量沉淀。

      2.2 細菌的形態(tài)特點

      該分離菌革蘭氏染色呈陰性,在顯微鏡下可見粉紅色短桿菌,多形態(tài),但較為一致。

      2.3 細菌的生化特性

      由表1可見,該分離菌符合變形桿菌的生化特征。

      注:“+”表示阻性,“-”表示陰性。

      2.4 動物攻毒試驗

      腹腔注射菌液4 h后,試驗組小白鼠精神不振,活動能力下降;24 h后試驗組小白鼠死亡2只;48 h后試驗組小白鼠全部死亡。對照組小白鼠未出現任何異常。檢查死亡小白鼠,可見肛門處有稀便粘著、肝臟、心臟具細小出血點。從死亡小白鼠的肝、脾中分離到的細菌,其培養(yǎng)特性、形態(tài)特征與之前死亡仔豬肝臟分離到的細菌一致。

      2.5 細菌的藥敏試驗

      分離菌株對頭孢曲松最敏感,其次為多黏菌素B,對環(huán)丙沙星、氧氟沙星、氟哌酸、慶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強力霉素、卡那霉素、氯霉素、林可霉素、先鋒5號、痢特靈、磺胺等藥物均不敏感。

      3 小結與討論

      目前,規(guī)模豬場中仔豬腹瀉很普遍,是引起仔豬死亡的一個重要原因。應對關鍵在于能夠盡快查清病原,選擇合適的藥物進行及時準確的治療。但是現在很多豬場對疾病的治療多是憑經驗自行選藥,用藥不夠規(guī)范,抗生素濫用情況非常嚴重,容易產生耐藥性,給細菌病的治療帶來困難,豬場損失嚴重。從本試驗中可以看到,分離到的變形桿菌對大多數藥物均不敏感,如果不在藥敏試驗的結果指導下合理選擇治療藥物,將會非常盲目。變形桿菌作為條件性致病菌廣泛存在于豬場環(huán)境中,當豬只抵抗力低時可以通過消化道、呼吸道等途徑傳播。該病已經成為危害養(yǎng)豬業(yè)的一種新的細菌性傳染病,變形桿菌耐藥性強,且其作為人畜共患傳染病病原,應當引起豬場的高度重視。

      參考文獻:

      [1] 陸承平.獸醫(yī)微生物學[M].第三版.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12.

      [2] 李金良,李旭廷,聶 建,等. 2008~2009年西南地區(qū)規(guī)模化豬場病原菌耐藥性流行情況調查[J].中國獸醫(yī)雜志,2010,46(11):15-18.

      [3] 姚火春.獸醫(yī)微生物實驗指導[M].第二版.北京: 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10.

      [4] 韓文瑜.病原細菌檢驗技術[M].長春: 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

      摘要:從浙江省某規(guī)模豬場病死仔豬肝臟中分離到1株病原菌,通過細菌形態(tài)和培養(yǎng)特性觀察、動物攻毒試驗、生化鑒定表明該分離菌株為變形桿菌。藥敏試驗表明,該分離菌株對頭孢曲松敏感,對大多數抗菌藥物不敏感。

      關鍵詞:變形桿菌;分離鑒定;藥敏試驗

      中圖分類號:S852.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273X(2014)10-0026-02

      變形桿菌廣泛存在于環(huán)境中,是一種條件致病菌,可引起人和多種動物發(fā)病。變形桿菌屬于腸桿菌科,包括普通變形桿菌、奇異變形桿菌、莫根變形桿菌、雷極變形桿菌和無恒變形桿菌[1]。其中豬的變形桿菌病主要是由奇異變形桿菌引起的。該菌為革蘭氏陰性短桿菌,形態(tài)多樣,有時呈球形或絲狀,該菌對營養(yǎng)要求不高,生長速度較快,在固體培養(yǎng)基上呈遷徙性、擴散性生長,形成鋪滿整個平板、厚薄交替的層層波狀菌苔。近年來,我國對人和豬、雞、牛發(fā)生變形桿菌的報道逐漸增多。作為規(guī)模化豬場環(huán)境中的優(yōu)勢細菌[2],變形桿菌已成為危害我國養(yǎng)豬業(yè)的一種新的細菌。對變形桿菌進行分離鑒定,明確變形桿菌所引起的疾病在規(guī)模豬場中的流行情況,對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義。

      2014年9月,浙江省某規(guī)模豬場的部分初生仔豬相繼發(fā)病并死亡,臨床癥狀以拉稀為主,糞便黃、綠色,稀糊狀或水樣,部分病豬關節(jié)有膿胞。曾用多種藥物進行治療,效果均不理想。經流行病學、細菌學、病理學綜合診斷,確診為仔豬變形桿菌病。現將其報道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樣品的采集

      病料來源于浙江某規(guī)?;i場,無菌采取某病死仔豬的肝臟作為待檢材料。

      1.2 試驗動物

      20 g左右的普通級成年昆明小鼠,購自金華市藥監(jiān)所。

      1.3 培養(yǎng)基

      試驗所用培養(yǎng)基(普通營養(yǎng)肉湯、普通營養(yǎng)瓊脂平板、麥康凱瓊脂平板、鮮血瓊脂平板等)購自青島百博生物有限公司。

      1.4 藥敏試紙及試劑

      慶大霉素等22種常用抗生素藥敏試紙片,購自杭州微生物試劑有限公司;細菌微量生化反應管,購自杭州天和微生物試劑有限公司,批號20131120。

      1.5 細菌的分離培養(yǎng)及形態(tài)觀察

      無菌操作,用接種環(huán)挑取病死仔豬肝臟內部組織劃線接種于鮮血瓊脂平板上,于37 ℃培養(yǎng)24 h后,挑取優(yōu)勢菌落再分別接種于鮮血瓊脂平板和麥康凱瓊脂平板,37 ℃條件下培養(yǎng)24 h,觀察細菌生長情況。挑取純培養(yǎng)物進行革蘭氏染色和鏡檢。

      1.6 生化鑒定

      挑取純培養(yǎng)物按常規(guī)方法[3]進行生化試驗,觀察并記錄結果。

      1.7 動物攻毒試驗

      取分離菌接種于普通營養(yǎng)肉湯,37 ℃培養(yǎng)24 h,腹腔接種5只小白鼠,0.2 mL/只,對照組注射等量的普通營養(yǎng)肉湯,觀察其精神狀態(tài)、食欲等,記錄小白鼠的死亡時間。

      1.8 藥敏試驗

      用K-B紙片擴散法進行藥敏試驗[4],用滅菌棉簽將菌液均勻涂布于培養(yǎng)基表面,至菌液被完全吸收后,將不同的藥敏紙片貼在培養(yǎng)基的適當位置。37 ℃培養(yǎng)24 h,觀察并記錄抑菌情況。

      2 結果與分析

      2.1 細菌的培養(yǎng)特性

      分離到的細菌在普通營養(yǎng)肉湯、麥康凱瓊脂平板、鮮血瓊脂平板上均能生長。在鮮血瓊脂平板上,血瓊脂顏色變暗紅,有一股特殊臭味,細菌遷徙性生長覆蓋整個平皿,呈半透明波紋狀菌苔,無溶血現象。在麥康凱瓊脂平板上無遷徙性、擴散性生長現象,呈均勻圓形、半透明的單個無色菌落;在普通營養(yǎng)肉湯中,呈均勻混濁樣,管底可見少量沉淀。

      2.2 細菌的形態(tài)特點

      該分離菌革蘭氏染色呈陰性,在顯微鏡下可見粉紅色短桿菌,多形態(tài),但較為一致。

      2.3 細菌的生化特性

      由表1可見,該分離菌符合變形桿菌的生化特征。

      注:“+”表示阻性,“-”表示陰性。

      2.4 動物攻毒試驗

      腹腔注射菌液4 h后,試驗組小白鼠精神不振,活動能力下降;24 h后試驗組小白鼠死亡2只;48 h后試驗組小白鼠全部死亡。對照組小白鼠未出現任何異常。檢查死亡小白鼠,可見肛門處有稀便粘著、肝臟、心臟具細小出血點。從死亡小白鼠的肝、脾中分離到的細菌,其培養(yǎng)特性、形態(tài)特征與之前死亡仔豬肝臟分離到的細菌一致。

      2.5 細菌的藥敏試驗

      分離菌株對頭孢曲松最敏感,其次為多黏菌素B,對環(huán)丙沙星、氧氟沙星、氟哌酸、慶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強力霉素、卡那霉素、氯霉素、林可霉素、先鋒5號、痢特靈、磺胺等藥物均不敏感。

      3 小結與討論

      目前,規(guī)模豬場中仔豬腹瀉很普遍,是引起仔豬死亡的一個重要原因。應對關鍵在于能夠盡快查清病原,選擇合適的藥物進行及時準確的治療。但是現在很多豬場對疾病的治療多是憑經驗自行選藥,用藥不夠規(guī)范,抗生素濫用情況非常嚴重,容易產生耐藥性,給細菌病的治療帶來困難,豬場損失嚴重。從本試驗中可以看到,分離到的變形桿菌對大多數藥物均不敏感,如果不在藥敏試驗的結果指導下合理選擇治療藥物,將會非常盲目。變形桿菌作為條件性致病菌廣泛存在于豬場環(huán)境中,當豬只抵抗力低時可以通過消化道、呼吸道等途徑傳播。該病已經成為危害養(yǎng)豬業(yè)的一種新的細菌性傳染病,變形桿菌耐藥性強,且其作為人畜共患傳染病病原,應當引起豬場的高度重視。

      參考文獻:

      [1] 陸承平.獸醫(yī)微生物學[M].第三版.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12.

      [2] 李金良,李旭廷,聶 建,等. 2008~2009年西南地區(qū)規(guī)?;i場病原菌耐藥性流行情況調查[J].中國獸醫(yī)雜志,2010,46(11):15-18.

      [3] 姚火春.獸醫(yī)微生物實驗指導[M].第二版.北京: 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10.

      [4] 韓文瑜.病原細菌檢驗技術[M].長春: 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

      猜你喜歡
      藥敏試驗分離鑒定
      煙粉虱病原真菌的分離鑒定及生物活性初步研究
      草魚腸道不動桿菌的分離鑒定及藥敏試驗
      五株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流行株的分離鑒定
      解放軍第四五八醫(yī)院2015年度細菌耐藥性監(jiān)測分析
      引起奶牛關節(jié)炎的牛支原體病原的分離鑒定
      紹興市重癥肺炎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分析
      對慢性鼻—鼻竇炎患者細菌學檢測及藥敏的探究
      1000例真菌感染與耐藥性分析
      復發(fā)性尿路感染的細菌檢驗分析
      河南某醫(yī)院108例嗜麥芽窄食單胞菌臨床分布及耐藥分析
      九龙城区| 新安县| 古蔺县| 遂平县| 祁门县| 金堂县| 临城县| 怀集县| 漾濞| 鄂州市| 淮南市| 米易县| 泰来县| 东港市| 望奎县| 青冈县| 神木县| 都江堰市| 巴东县| 阿巴嘎旗| 米脂县| 辽阳市| 宁津县| 灵丘县| 木兰县| 合肥市| 类乌齐县| 大埔县| 岳池县| 临沂市| 扎赉特旗| 瑞昌市| 武强县| 安康市| 青州市| 酒泉市| 济宁市| 仲巴县| 龙游县| 凌云县| 浪卡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