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桂蘭 (江蘇省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210003)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之三
—澳大利亞Caulfield學校拓展訓練課程
萬桂蘭 (江蘇省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210003)
在澳大利亞的中學,不管是公立學校還是私立學校,拓展訓練課程(又稱露營活動)已成為各類學校必修的一門課程,有著一套完整的課程體系。不同學校,露營的內(nèi)容與時間不相同。同一學校的不同年級,活動的目標、內(nèi)容和要求不一。時間不同,短則一周、二周,長則半年。學校組織有序的露營活動,使學生們在豐富多樣的活動中,更多地了解自然,在關愛自然、呵護自然的環(huán)境中,學會了在困境中如何生存與保護自己,在磨練中增添責任與情感,在小組合作中團隊協(xié)作的意識和能力得到了提升。
考菲爾德學校(以下簡稱考校)各年級野外訓練課程內(nèi)容不是單一的,而是以互相貫通、循序漸進、逐級提高、挖掘潛能、挑戰(zhàn)極限為最終目標。考校七年級學生的露營時間為一周,八年級為二周,九年級為中國南京校區(qū)的活動,時間為五周。
Yarra Junction Campus(以下簡稱YJ校區(qū))是考菲爾德學校學生專門的戶外活動校區(qū),位于墨爾本市的郊區(qū)。藍天白云、群山環(huán)抱,校園內(nèi)的一切都簡樸自然,簡易的生活用房、鋪滿砂石的道路、大片的牧場及高大的桉樹林,傍晚時分能看到在牧場內(nèi)奔跑的袋鼠,幸運時還能在高大的樹上看見可愛的考拉。在這樣及其簡陋而又“原始”的環(huán)境中,一批批學生度過了一個個難忘的“背井離鄉(xiāng)”的生活。
圖1 YJ校園
考校的露營活動,有的著重于培養(yǎng)學生小組合作、集體觀念為主的各項小型游戲與競賽;有的側重于鍛煉學生意志力的徒步訓練、攀爬與挑戰(zhàn)自我的活動;有提高學生動手和觀察能力的擠牛奶,以及各項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各項活動。
下面將重點介紹考校七、八年級學生有特色的活動項目,以便使我們對活動的內(nèi)容能有所知曉。
(一)活動組織:通常每次參加露營活動的學生約30人左右。學生到達YJ校區(qū)后,將被分成3~4組,每組由1~2個YJ校區(qū)的教師負責,五天的活動內(nèi)容不相同。
(二)活動內(nèi)容
1.Creeking(爬行訓練)
這項活動是在距離YJ校區(qū)約10公里外的一片山谷里進行。學生們穿著可以攀巖、涉水的服裝(自備),必須戴著頭盔。練習前教師就活動的要求進行詳細地說明,并對爬行時可能出現(xiàn)的意外狀況提前告知。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從山腳向山頂攀爬。從山上流淌下的急流、布滿各種形狀的石頭、橫擋在前方的樹木等,都是前進的障礙,所以每“走”一步都得非常小心,必須手腳并用,否則就會跌倒在石尖上,苦不堪言;從山頂汩汩而下的山水,淺時水過腳背,深時可達大腿......在一個小時的爬山涉水中,手腳協(xié)調使用已到極致,雖然結束時學生們已全身濕透,但卻非常興奮還意猶未盡。
2.Caving(洞穴探險)
在沒開始本次活動前,筆者認為也就是在一個大大的山洞里尋找某物而已??墒窃谶B滾帶爬的“探險”過程中發(fā)現(xiàn),除入洞口較大外,整個洞穴內(nèi)漆黑一片(當時筆者也很好奇考校的教師是如何找到這樣的一座山洞),僅靠頭盔上微弱的燈光來引路。洞內(nèi)的寬度只能容納一個人,最高處不過70~80公分,最窄處只能拼命側身鉆出。由于大家一個個緊跟爬行,所以只進不能退。爬行到稍寬闊之處,探險的結果就在前方——觀看洞穴中的地貌特征。稍后的洞穴越來越窄,一只只“青蛙”在洞內(nèi)緩慢地匍匐前行......在近四十分鐘的爬行中,同學們互相幫助,感覺已被“壓碎”的身體終于在一個狹小的洞口被“擠”了出來。
3.Milking(擠牛奶)
在去奶牛場參觀前的晚上,學生們將露宿在戶外。2人一個小組,搭好帳篷和作好夜間露宿的各項準備。次日凌晨5:30,學生們整裝出發(fā),徒步一小時,來到校區(qū)外一個奶牛場。經(jīng)過farmer的指導之后,學生們開始擠牛奶。
首先人工將機械在奶牛身上夾好,開始自動擠奶,牛奶擠完后機械會自動脫落,非常先進,然后再對奶頭進行消毒,完畢后將吸奶器按正確的方法擺放在固定位置上,操作很簡單,學生們樂此不疲,勁頭十足。擠牛奶活動讓學生了解了牛奶的生產(chǎn)、牛奶的保存、利用等很多知識,也讓他們體驗了農(nóng)活的艱辛。
4.Cooking Dinner(做晚飯)
在澳洲,參加每次露營活動的每個學生,都要學會生活自理(包括整理內(nèi)務等)和學會烹飪(以做糕點、披薩等為主),所以學生的自理能力都非常強。露營期間的晚餐通常都由學生自己準備。學生們在廚房內(nèi)系上圍裙,在教師的指導下,開始準備大伙兒的晚餐。大家根據(jù)所給的操作步驟、合適的食物配量,完成攪拌、制作、裝盤再入烤箱......晚餐時,吃著自己親手做的食物,學生感受到了做飯的不易,吃得也津津有味!
圖2 做晚飯
(一)活動組織:同七年級
(二)活動內(nèi)容:
1.YJ Cup(YJ杯比賽)
YJ Cup比賽即趣味運動項目比賽,共有四項,分別為:齊心協(xié)力(腳踩長木板走路);扔靴子比賽(取扔得最遠的前四名);推小車&穿麻袋蹦跳比賽;湯勺托雞蛋賽跑。四項比賽后,看哪個小組獲勝,給與獎杯。
(1)齊心協(xié)力(腳踏木板走路)
小組成員必須同時牽動左腳或右腳的木板,而且雙腳不能著地,看哪個小組最先到達目的地為勝。這個小組的男生采用了非?!氨俊钡姆椒ǎ空镜揭粔K木板上,再拉動另一塊木板。
圖3 齊心協(xié)力
(2)托雞蛋比賽
學生用湯勺托著雞蛋,比哪個小組跑得最快。比賽過程中雞蛋不能落地。比賽結束時,第一名的小組獲得獎杯:一只靴子。雖然比賽項目簡單還稍顯幼稚,但是學生們玩得不亦樂乎。
圖4 托雞蛋
2.Program Outline(摞箱子項目)
該游戲要求每個小組要將箱子摞得盡可能高,該組員要能站到箱子上,并且要站穩(wěn)唱首歌,才能算摞箱子的高度。該組最多摞了12個箱子。
3.Canoeing(劃橡皮艇)
劃橡皮艇活動,從潛水服到救生衣、安全帽,防護措施一應俱全。YJ的教師先對大家進行培訓,2人一小艇,必須合作好才能使小艇穩(wěn)穩(wěn)向前,不偏離航向,不翻船等等。大家順著墨爾本的一條大河Yarra River向下游滑去,每到險灣激流處,YJ的教師就會先行劃到那兒等候,提醒大家注意,到一緩流口再集合,然后繼續(xù)向下。Canoeing近4個小時,一路上Caulfield的學生們秩序井然,非常聽教師的話,每到激流處時都有尖叫,那尖叫背后則是抑制不住的興奮。
圖5 摞箱子
4.High Ropes(高空繩索)
High Ropes就像高空走鋼絲,很刺激。YJ的教師首先教大家怎樣做好安全措施,怎樣解扣、系扣,以及實施的順序等。
高空走鋼絲,總共有3段。一位學生在走第3段柱子時,由于第3段沒有繩子可以抓,所以這位小女生嚇得只好爬過去了!不過在返回終點準備下降時,她還是站起來了!絕大部分學生都能很順利地走完這3段,心理承受能力、平衡能力都接受了挑戰(zhàn)!
圖6 高空繩索
參與活動的每個學生,除接受各項戶外挑戰(zhàn)外,還得接受各項文化課學習及生活常規(guī)的評比。達到露營基地后,YJ的教師都會準備好各種學習所需要的資料(如畫圖、掛圖、錄像等),授課則是以小組自主、游戲、問答式的方式進行,學生們在玩中學,所以沒有枯燥感,也沒有我們經(jīng)??吹降穆犞v座之類的活動。YJ的教師每天都對學生當天的表現(xiàn)給與評定,并給與5~50元不等的考幣獎勵(學校自印的錢幣)。待露營活動結束時,學生可用考幣換取等值的物品。露營活動的每一天,學生們的積極性很高,即便再累,也依然有序而活潑,哪怕你今天的行囊整理得比昨天好,都會獲得教師的表揚和獎勵。
Caulfield學校露營活動的內(nèi)容非常豐富,課堂學習只是一部分,學生在多方位體驗生活的過程中,各種能力得到了提升。九年級學生除到中國南京活動外,每個班的學生還會安排2周時間專門學習烹飪,每個學期還有1~2次在城里的參觀,可以說是知識與能力同步、知識與情商同發(fā)展。
筆者通過參與部分活動,認識到雖然澳大利亞在教育體制、國民體育素質等方面與我們有著一定的差異,但在此類課程的設置、活動的目標、內(nèi)容的安排、組織方法上卻有值得我們思考與學習的地方。如
1.目前國內(nèi)此類課程的開發(fā)尚處于嘗試階段,即便有條件的學校,課程的設置也略顯單一,缺乏系統(tǒng)性和連貫性。
2.在嘗試性運作的過程中,活動的目標過大,活動設計與組織未能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身心特點,在項目的開發(fā)、活動內(nèi)容、活動形式、活動效果、參與的積極性、團隊協(xié)作等方面有待探究。
3.相對于國內(nèi)教師在整個活動中的作用而言,YJ校區(qū)的老師真的不一般——都能身先士卒,一人充當多重角色:他們既是學習指導教師,又是活動的組織者與參與者,還是學生的生活指導員等(陪學生露宿在外、陪學生做飯、野外訓練時還得擔任司機)。
因此,在開發(fā)多種實踐性課程時,我們除應考慮自身的特殊情況外,應更多地汲取境外學校的課程模式,在借鑒中開發(fā)適合與我國學生多方面發(fā)展的活動課程,從而在豐富多樣的活動中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