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上斐
近日,到某單位去辦事,經過該單位的“黨員活動室”,發(fā)現活動室的桌椅布滿灰塵,黨員學習書籍在墻角亂七八糟地堆放著,一看就知道黨員活動室很久沒用了。向其單位人員一打聽,果不其然,這里的黨員活動室今年就沒有正式開展過一次黨員活動,平常也少有黨員光顧。
黨員活動室本該是黨員開展學習教育活動的陣地,也是增強黨組織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加強黨員教育、提高黨員素質的一個場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某些單位,黨員活動室已淪為單位的擺設,所能起到的作用無非就是應付一年一度的黨建工作檢查。
究其原因,一是這些單位沒有充分重視黨務工作。在一些機關,開展黨務工作所需的經費難以得到保證,學習資料就很難經常更新,相關設備老舊,黨員活動不斷被縮減甚至被取消,這必然讓黨員活動室失去“用武之地”。其次,機關黨務工作者“在其位不謀其政”也是黨員活動室淪為擺設的重要原因之一。很多單位,黨務工作者常常是身兼數職,加上黨務工作枯燥和繁瑣,讓一些黨務工作者缺少積極性。被動開展工作,往往導致黨建工作停滯不前,使黨組織失去凝聚力,在這種情況下,黨員活動室建設也必然受到影響。
要讓黨員活動室能夠充分發(fā)揮作用,除了領導要重視機關黨務工作外,機關黨務工作者也要有所作為,在開拓思路抓好黨務工作的同時,還應該想方設法利用黨員活動室凝聚人氣,把黨員活動室建成黨員的精神家園,讓黨員在這里找到歸屬感,如此,方能體現黨員活動室的真正價值。
□本欄編輯/張麗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