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峰瑋
(煤炭工業(yè)規(guī)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西城區(qū),100120)
未來中長期全國能源消費需求預測研究
張峰瑋
(煤炭工業(yè)規(guī)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西城區(qū),100120)
研究了我國能源消費現狀及主要特征,重點采用能源彈性系數法和人均能源消費法對“十三五”及未來中長期全國能源消費需求進行了綜合預測研究,給出了預測過程及結果,并對預測結果進行了分析。
能源消費 需求預測 中國
1.1 能源消費總量持續(xù)增長,但能源消費增速逐漸呈現放緩態(tài)勢
2006-2013年中國能源消費總量與增速如圖1所示。2006-2013年,我國能源消費總量呈持續(xù)增長趨勢,從25.9億t標準煤增長到37.5億t標準煤,增長了44.8%,年均增長5.4%。我國能源消費增速從2006年的9.6%降低到2013年的3.7%。2009-2011年略有回升,近兩年大幅回落,2013年比2011年增速回落了3.4個百分點,能源消費增速明顯放緩。
圖1 2006-2013年中國能源消費總量與增速
1.2 清潔能源在全國能源消費結構的占比持續(xù)上升
2006-2013年,我國能源消費結構總體呈現出煤炭、石油消費比重下降,天然氣和非化石能源比重持續(xù)上升的趨勢。雖然以煤為主的能源消費結構特征仍十分明顯,但天然氣消費占比從2006年的2.9%增長為2013年的5.7%,上漲了2.8個百分點,比重持續(xù)上升。清潔能源(天然氣和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從2006年的9.6%增長到2013年的15.5%,比重明顯提升。圖2所示為2006-2013年中國能源消費結構。
1.3 我國能源消耗強度依然偏高
從能源消費強度看,2013年我國每萬元GDP能源消耗量為0.73 t標準煤,較2012年下降了0.03 t標準煤,下降3.7%。但從國際比較看,我國能耗強度依然偏高。2012年,世界能耗強度平均水平為2.46 t/萬美元,我國能耗強度為4.75 t/萬美元,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9倍,節(jié)能降耗形勢嚴峻,能源利用效率有待進一步提高。
圖2 2006-2013年中國能源消費結構
2.1 能源消費彈性系數及能源消費需求預測
能源消費彈性系數法是基于經濟增長與能源消費的歷史關系,通過預測未來能源消費彈性系數以及經濟增速,得出能源消費增速,以此求出能源需求總量。我國各時期能源消費彈性系數如表1所示,我國能源消費與經濟發(fā)展歷程關系密切,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國民經濟的發(fā)展,能源消費強度在各階段變化顯著。
表1 我國各時期能源消費彈性系數
2.1.1 GDP增速預測
鑒于新一屆政府下決心調整經濟結構,降低增長速度,提高發(fā)展質量,預計2015年中國GDP增長率在7.5%~7.7%之間??紤]到2020年GDP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增長速度不能過低,預計“十二五”后兩年年均增長率應不低于7.5%,也不會高于8%,2015-2020年,年均增長率將圍繞7%波動。2021-2025年,中國經濟總量比2010年翻番,跟發(fā)達國家差距進一步縮小,按照規(guī)律,增長率比前一個5年將有較大下降。預計這一時期GDP年均增長率波動范圍在5.0%~6.0%之間。2026-2030年,中國老齡化及人口負增長加劇,追趕效應和改革效應繼續(xù)降低,預計經濟增長率將繼續(xù)降低,年均增長率為4.5%左右。表2為2015-2030年全國GDP增長率預測結果。
表2 2015-2030年全國GDP增長率預測%
2.1.2 能源消費彈性系數預測
我國當前在發(fā)展、資源及生態(tài)環(huán)保之間的矛盾已經嚴重凸顯,控制能源消費總量、降低能源消費強度已成為我國當前及未來較長時期內的重要任務。另一方面,我國仍處于工業(yè)化中后期,隨著工業(yè)化與城鎮(zhèn)化的推進,能源消費在現有可預期的技術、政策情境下很難出現突降現象。根據我國工業(yè)化、城市化不同階段的特點,預測2015-2020年、2021-2025年、2026-2030年能源消費彈性系數分別為0.55、0.50及0.45。
2.1.3 能源需求預測
綜上分析,2015-2020年、2021-2025年、2026-2030年,我國能源需求年均增長速度分別為3.1%~3.4%、2.0%~2.4%、1.4%~1.6%。以2013年一次能源消費量37.5億t標準煤為基數,2015年、2020年、2025年及2030年能源需求分別為39.8~40.1億t標準煤、46.3~47.3億t標準煤、50.9~52.0標準煤、54.4~54.7標準煤。表3所示為能源消費彈性系數法全國能源需求總量預測結果。
2.2 人均能源消費量及能源消費總量預測
人均能源消耗是指一定時期內,一個國家或地區(qū)人均消費的能源量。人均能源消耗預測法建立在對以往人均能源消費的統(tǒng)計數據基礎上,預測未來人均能耗及人口增長情況,進而求出預測期內能源需求總量。
2.2.1 人均能源消費量預測
綜合考慮經濟、政策及未來發(fā)展趨勢,預測到2015年、2020年、2025年及2030年我國人均能耗分別為2.9~3.2 t標準煤、3.4~3.5 t標準煤、3.7~3.8 t標準煤、4.0~4.2t標準煤。
表3 能源消費彈性系數法全國能源需求總量預測結果
2.2.2 未來人口數量預測
據有關機構預測,未來我國人口增長速度逐步減緩,約在2020年左右達到峰值,之后緩慢下降。預測2015年、2020年、2025年及2030年全國人口數量分別為138500萬人、141500萬人、140000萬人及138000萬人。
2.2.3 能源需求總量預測
綜合人均能源消費量及人口數量預測值可以計算2015年、2020年、2025年及2030年我國能源需求總量分別為40.2~44.0億t標準煤、49.3~49.5億t標準煤、51.8~53.2億t標準煤、55.2~57.9億t標準煤。表4為具體預測結果。
表4 人均能源消費量及全國能源需求總量預測值
2.3 全國能源消費需求預測結果
綜上分析,未來中長期全國能源消費預測采用能源消費彈性系數法和人均能源消耗法預測結果如表5所示,本課題推薦需求量2015年、2020年、2025年及2030年我國能源需求總量分別為41~43億t標準煤、48~49億t標準煤、51~52億t標準煤、54~55億t標準煤。
表5 “十三五”及中長期全國能源需求預測結果
結合上文對未來中長期我國GDP增速預測結果,以2010年國內生產總值為基數,預測以2010年不變價衡量的GDP值如表6所示,由計算可知, 2013年以后我國單位GDP能耗將持續(xù)下滑,2015年單位GDP能耗為0.70 t/萬元,較2013年下降5.5%;2020年單位GDP能耗為0.60 t/萬元,較2015年下降14.8%;2030年單位GDP能耗為0.41 t/萬元,較2013年下降44.2%,能源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詳見表6所示。
表6 2010-2030年全國能源需求及單位GDP能耗預測值
[1] 國家統(tǒng)計局.中國能源統(tǒng)計年鑒1991-2011[M].北京:中國統(tǒng)計出版社,2012
[2] 國家統(tǒng)計局.中國統(tǒng)計摘要2013[M].北京:中國統(tǒng)計出版社,2012
[3] 李艷梅,張雷.中國居民間接生活能源消費的結構分解分析[J].資源科學,2008(6)
[4] 王海建.經濟結構變動與能源需求的投入產出分析[J].統(tǒng)計研究,1999(6)
[5] 陳甲斌,賈文龍,殷俐娟.能源消費結構分析及政策研究[J].中國煤炭,2007(5)
(責任編輯 張大鵬)
Prediction of Chinese energy consumption demand in mid-long term in the future
Zhang Fengwei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of Coal Industry Co.,Ltd.,Xicheng,Beijing 100120,China)
The paper study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energy consumption and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in China,focuses on using the energy elasticity coefficient method and per capita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 for long-term national energy consumption and future demand research, lists the detailed prediction process and results,and the prediction result are carried on a thorough analysis.
energy consumption,demand forecast,China
TD-9
A
張峰瑋(1986-),男,山西呂梁人,工程師,碩士學位,就職于煤炭工業(yè)規(guī)劃設計研究院,主要從事能源、煤炭行業(yè)規(guī)劃及政策研究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