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瞿瀾
互動的色彩:立體書
文:瞿瀾
立體書是可以和讀者互動的。對孩子來說,互動意味著玩耍。我堅信學習應從游戲出發(fā)?!?/p>
大衛(wèi)·卡特(David A. Carter)
作為一個從事平面插畫創(chuàng)作的繪本作者,我從近兩年才開始關注立體書(Pop-up book)。自從我的一位美院老同學開了家獨立的立體書店和出版工作室(Chirps & Mews,上海),我才發(fā)現(xiàn),原來這個領域如此廣闊,如此有趣。
我想大家早就見識過立體卡片,那什么是立體書呢?
立體書是活動書的一種。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3世紀,本篤會僧侶在經(jīng)書中加入了紙質(zhì)轉(zhuǎn)輪,用以計算圣日。之后,醫(yī)學界多利用層疊的樣式來演示解剖學,活動書頁亦時見于星相學和建筑學著作中。1775年面世的《透視論》(A Compleat Treatise on Perspective)是第一本商業(yè)出版的3D立體書,作者托馬斯·馬爾頓(Thomas Malton)創(chuàng)造了可直立于紙上的幾何體和拉桿等可活動的機制,用來幫助讀者理解透視學原理。而真正意義上的現(xiàn)代立體書出現(xiàn)在20世紀30年代,由路易·吉羅(Louis Giraud)出版的一系列可360°欣賞的兒童書籍。
60年代至今,立體書完成了技術(shù)層面和藝術(shù)層面的飛躍,涌現(xiàn)了一大批精美絕倫的作品。例如馬修·萊因哈特(Matthew Reinhart)的《星球大戰(zhàn):銀河系立體指南》(Star Wars: A Pop-Up Guide to the Galaxy),羅伯特·薩布達(Robert Sabuda)的《愛麗絲夢游仙境》(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的《目錄》(Andy Warhol's Index)等。
當代的立體書是插畫師協(xié)同紙工藝師,通過剪切、折疊、固定制造出可以彈出、站立、旋轉(zhuǎn)、拉伸等各種三維活動、甚至發(fā)出聲響的紙結(jié)構(gòu),為孩子和成年人提供豐富感官經(jīng)驗的書籍。
這里要特別介紹大衛(wèi)·卡特(David A. Carter)——當代立體書的教父級人物。
他生于50年代的美國鹽湖城,早年從事平面設計和廣告插畫。從80年代起作為藝術(shù)家和紙工藝師,投身于兒童立體書籍創(chuàng)作。二十多年來與其夫人(同為紙工藝師)已出版了九十多本圖書,單是《蟲子》(Bugs)系列就售出了超過6百萬冊。
令我尤為欣賞的是他近年創(chuàng)作的系列抽象立體書,分別是《紅點》(One Red Dot),《黃色方塊》(Yellow Square),《藍2》(Blue 2),《白噪點》(White Noise),《600黑點》(600 Black Spots)。拋下了讓人目眩的繁復技巧和講故事的包袱,他在這個系列里洗盡鉛華,回到視覺藝術(shù)的本身。每一本書由一個原色唱主調(diào),看似簡單的幾何形體卻每每以出乎意料的方式展示在讀者眼前。翻開書頁,仿佛看到了蒙德里安(Piet Cornelies Mondrian)的抽象畫和亞歷山大·考爾德(Alexander Calder)的動態(tài)雕塑,充滿了現(xiàn)代構(gòu)成感。
黑、白、紅、黃、藍,太過強烈單純的色彩碰撞并不總是美的,常常給人感覺生硬觸目。但大衛(wèi)·卡特卻處理得游刃有余。在由一個或兩個純色主導的頁面,他在結(jié)構(gòu)上屢出奇兵,令人驚嘆于它的純粹和其設計的精妙。而當多個純色同時出現(xiàn)在頁面時,他通過切割面積的對比,來合理安排顏色的主從關系,造成歡快跳躍、卻秩序井然的效果。
大衛(wèi)·卡特也為立體書愛好者創(chuàng)作了一本非常實用的教科書《立體書元素》(Elements of pop-up)。在此書中,卡特毫無保留地為讀者解讀了各種制作原理和紙工藝技巧,從最簡單的對稱90°折疊,到不對稱180°折疊,到立方體、圓柱體、螺旋,到各種復雜的、不規(guī)則的造型,還有靠拉桿變化色彩或形狀,靠齒輪摩擦讓紙發(fā)出聲音……這本工具書最大的好處是可以完全展開,把平時看不到的、隱藏在折疊中的秘密攤開來給你研究。
在國內(nèi)出版行業(yè),立體書這個門類暫時還是空白。我國并不缺少制造技術(shù),甚至很多國外的立體書是在中國印刷的;缺的是有魄力的出版社,缺的也是獨特的想法、靈巧的手、還有經(jīng)驗。但愿早日看到中國原創(chuàng)的、優(yōu)質(zhì)的立體書面世,我們需要像Chirps & Mews 這樣的先行者。
2013年開業(yè)的Chirps & Mews是全國第一家立體書主題書店、咖啡館及西餐廳。Chirps & Mews立體書店位于上海市靜安區(qū)新閘路1513號,是全國少有的立體書主題咖啡餐館,由一棟1924年的法租界新里弄洋房改建而成,紅色的英式店門在一片灰色的建筑與綠樹掩映中煞是醒目。2、3樓外體形成一個巨大的Book的B字母。店內(nèi)提供豐富的原版進口立體書,適合各年齡層的繪本,并經(jīng)常舉辦相關的文化創(chuàng)意活動,關注微信chirpsandmews就可以定期收到通知了。
圖片攝影:林池,出生于南昌,畢業(yè)于中國美院附中和視覺傳達系。曾任設計類雜志《Chois Gallery》主編。2013年創(chuàng)立璀璞創(chuàng)意設計有限公司及Chirps & Mews——全國第一家立體書主題書店、咖啡館及西餐廳。
瞿瀾出生于蘇州,就讀于中國美院附中和油畫系,2001年畢業(yè)后定居法國。曾就任巴黎 P'Référence 設計公司藝術(shù)副總監(jiān)。2007年加入法國美術(shù)家協(xié)會,此后便作為獨立藝術(shù)家活躍于繪畫、設計等多種視覺創(chuàng)作領域,撰寫和繪制了多部法語繪本,并多次在法國及比利時等地展出其作品。
代表作:《幸運貓》(Le chat bonheur),《龍網(wǎng)》(Toile de dragon),《江南旅行畫冊》(Aquarelles de Chine: Jiangnan)等。
展覽:Clermont-Ferrand 畫冊展(法國),年度最佳畫冊大獎提名,2010,Milly-la-Forêt 水彩畫邀請展(法國),2010,Sainte-Marie-de-Ré 圖書館個人畫展(法國),2009,等。
瞿瀾的官網(wǎng):www.qu-lan.com
微信訂閱號:瀾子(介紹世界當代優(yōu)秀繪本和插畫家)
參考資料:
- The 'King of the Pop-Ups' Made Books Spring to Life(The Wall Street Journal, 2009-11-24)
- Waldo Hunt dies at 88; entrepreneur revived the pop-up book as art form(Los Angeles Times, 2009-11-22)- Pop-up book(Wikipedia)
- David A. Carter's official pubisher page(popupbooks.com)
- David A. Carter Biography(biography.jrank.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