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肖余恨
《偽裝者》為何難成諜戰(zhàn)劇經(jīng)典
文/肖余恨
剛剛過去的9月,一部偶像諜戰(zhàn)劇《偽裝者》,讓無數(shù)觀眾追的好辛苦。這部由山東影視出品、嫁接了偶像元素的年度諜戰(zhàn)大戲,由偶像劇大本營湖南衛(wèi)視首播,獲得了省市臺平均近2的高收視率,穩(wěn)居當月電視劇收視率榜首。該劇的人物和情節(jié),也持續(xù)成為社交媒體上議論最熱的影視話題。同時熱播的,由《偽裝者》主要演員們擔綱的古裝大戲《瑯琊榜》,讓追劇的不少粉絲在串臺、穿越之間跌宕,大呼過癮。
由此,倒引出了一個話題,這部總體上比較成功的年度大戲,到底是諜戰(zhàn)元素的成功,還是偶像元素起了主要作用呢?抑或是如片方所宣稱的,疊加了偶像和諜戰(zhàn)雙重元素才是成功的主因呢?
先讓我們假設一下。如果不是湖南臺首播,也沒有出演明家兄弟的胡歌、靳東、王凱三位偶像大腕,沒有王樂君、宋軼、王鷗出演的諜戰(zhàn)三女神的美艷,沒有極盡時尚風情的妝容、服飾等偶像劇高配,這部還算燒腦的諜戰(zhàn)劇,還能不能達到讓觀眾“舔屏”的效果?
不錯,該劇具有正劇的主題,編劇也算用心,李雪導演的節(jié)奏感把控也算上乘,尤其明家姐弟將縈繞于心的家國情懷的情感線,演繹得細膩可感,確實很打動人。此外,人物關系復雜、情節(jié)設計詭異的諜戰(zhàn)元素,也會抓住一部分觀眾。但如果僅此而已,這也不過是一部雖然入流但絕談不上上乘的諜戰(zhàn)劇。坊間公認的三部諜戰(zhàn)經(jīng)典大劇,如《潛伏》、《黎明之前》、《懸崖》,就算再加上尚有爭議的《紅色》,《偽裝者》都無法與此相比?!稘摲分械闹骶€、主題、情節(jié)、細節(jié),雖然也不能稱為絕對完美,但絲絲入扣、細節(jié)豐富,人物情感的鋪墊、發(fā)展,邏輯性極強。無論何時回看,都耐人咀嚼。尤其是孫紅雷飾演的余則成,從一名只想過自己平靜生活的軍統(tǒng)特工,慢慢成長為一位有信仰、敢犧牲、有血有肉、情感豐富的中共地下黨員的心路歷程和歷史脈絡,非常清晰。《黎明之前》具有鮮明的美劇風格,走的是技術流路線,除了驚心動魄的斗智斗勇之外,局長譚忠恕與劉新杰之間既是對手,又是兄弟的情感糾結(jié),也讓人回味無窮。而幾個軍統(tǒng)處長之間的對手戲,在冷酷中又不乏人情味,很有匠心。而《懸崖》情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整場戲循序漸進地向縱深推進,引人入勝。別的不說,這三部戲中的對手,沒有臉譜化的痕跡,這是最大的突破。
再看《偽裝者》,且不說在諜戰(zhàn)情節(jié)的設計上過于玄虛,讓人有失真的感覺。就是“豬”一樣的對手,也讓人嘆息。情報處長汪曼春,表演過火,雖然導演設計了癡情和冷酷之間的反差鮮明的冰火性格,但缺乏邏輯上的連貫性,細節(jié)方面“BUG”很多。特高課長南田洋子,表演精湛,算是亮點。她精明奸詐,但在就死一場,顯然無腦,經(jīng)不起推敲。而備受南田洋子推崇的繼任特高課長藤田芳政,簡直就是一個自私、自負而胸無大計的“打醬油”角色,很難讓人獲得諜戰(zhàn)劇那種斗智斗勇、驚心動魄的虐心快感。可以這么說,南田洋子被刺之前,節(jié)奏和情節(jié),都堪稱上乘,之后的情節(jié)離奇、漏洞百出,實在算得上是虎頭蛇尾。
萬幸,偶像們挽救了該劇。大哥明樓的角色,好像就是為靳東量身定做的。身兼五重角色的明樓,足智多謀、忍辱負重、風度翩翩,無論是不溫不火的表演,還是不緊不慢的對白,都堪稱完美。而王凱飾演的明誠,忠誠干練、英俊機智,也非常搶眼。樓誠兩位角色,魅力無敵,俘獲無數(shù)粉絲。由偶像加盟的商業(yè)化改造,為這部電視劇的收視率貢獻巨大。但也由此帶來了一個負面效應:過于突出的偶像人物的精彩表演,弱化了該劇正劇效果。和《潛伏》相比,觀眾只記住了幾個偶像的形象,但最應該給人以強烈沖擊的主題,卻隱約難尋了。雖然也講家國情懷,也講兄弟情深,也講斗智斗勇,但所有的情節(jié),似乎都是在為人物表演作背景,所有的情感,都是為了渲染人物氣場而備書,而時代的殘酷性、斗爭的激烈性、主題的積極性,都退位于斯了。
該劇具有網(wǎng)絡劇的濃重色彩。人物既有霸道總裁的特質(zhì),又有仙劍奇?zhèn)b的燒心。這也是該劇廣受年輕人追捧的一個因素。相比較那些手撕鬼子的抗戰(zhàn)神劇、精制濫造的言情穿越,這部具有正劇風格的偶像劇,在人物塑造、設計制作、鏡頭語言等多方面,都非常講究,將一部本來或許平庸的諜戰(zhàn)劇,打造成現(xiàn)在這樣的一部流行偶像劇,獲得市場的廣泛認可,不能不說成功。但好看而不耐看,經(jīng)不起推敲的邏輯和情節(jié)設計,卻讓其難成經(jīng)典。充其量,是一部市場比較成功的偶像劇而已。
不過,該劇獨特的敘述角度、吸粉的偶像元素、復雜而溫情的情感糾葛,在帶來超高人氣的同時,也給主旋律電視劇和電影帶來了啟發(fā):如何有效嫁接、多管齊下,或許是既可以獲得市場認可、也可以收獲主旋律訴求的巧妙手法,大可以好好做點文章?!?/p>
責任編輯:曹舒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