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寒
“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不到喀什老城,不算真正了解喀什。”
在喀什噶爾老城東南端黃土高崖上有一處維吾爾族居民群,這里的房屋依崖而建,以土木為基,依次筑成。就這樣,家族人口增多一代,便在祖輩的房上加蓋一層樓,這樣一代一代,房連房,樓連樓,層層疊疊,拓出一大片,似乎毫無章法。在這些隨意建造的樓上樓、樓外樓之間,形成了四通八達、縱橫交錯、曲曲彎彎、忽上忽下的50多條小巷,如果沒有本地人帶路,對于外來人來說這絕對是迷宮。
高崖土陶人家,迷宮游走有章法
高臺民居共有近六百戶人家。從頗具現(xiàn)代化的喀什新城隔河相望,老城的地勢明顯高出一截。高崖兩千年前就已存在,一千多年前有維吾爾族先民在此建房安家。相傳東漢名將班超、耿恭曾在此留下足跡。公元九世紀(jì)中期喀什拉汗王朝時,就把王宮建在這個高崖的北面。歷史上,高崖的北坡與南坡連為一體,后來被洪水沖斷,南北分隔。北崖即今老城喀喇汗王朝王宮所在地,南崖就是現(xiàn)在的高臺民居。這里在維吾爾語中稱為為闊孜其亞貝希,意為“高崖土陶人家”,經(jīng)過千年歷史的發(fā)展,形成了奇特的民居建筑,并保留了多處已有數(shù)百年歷史的老宅和清真寺。高臺民居被中外游客譽為“維吾爾族活的民俗博物館”,是喀什這座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的內(nèi)涵所在。高臺民居既是維吾爾族傳統(tǒng)手工藝制作的絕佳場所,也是維吾爾族美化環(huán)境、雕刻與繪畫藝術(shù)的殿堂。
走近高臺民居,近距離的瞻仰這里,你會發(fā)現(xiàn),這些房屋是在黃色的泥土地上用黃色的泥巴和楊木筑起。他們以泥筑墻、以泥抹地、以泥涂頂,到處都透露著泥土的黃色和氣息。建筑房屋的木頭加工方式也十分簡單,去枝之后,稍加處理就直接用來架構(gòu)和支撐屋頂、閣樓和陽臺。因建造方法和建成年代不一,整個居民區(qū)看上去都像似迷宮一般,顯得雜亂無章、松松垮垮,絲毫沒有風(fēng)水所言。然而,這是僅是對外人而言,如果在這里呆上一段時間,你就會發(fā)現(xiàn)這里面還是有許多規(guī)制和規(guī)律所尋的。如果你在這里走迷路了,要記得這道路的秘密:“老城的鋪磚很有講究,凡是鋪六角形磚的路表示此路是通路活路,凡是鋪長方形磚路表示此路不通是死胡同?!弊哌M去一定要看仔細,外人一般是進去容易走出難,走不出時就看看腳下的磚。
走入巷內(nèi),隨處可見 “過街樓”或“半街樓”。這是喀什老區(qū)的“一怪”,行人就從這些樓閣下走過。這在其他地方是不多見的,這種“過街樓” 充分利用了空間,解決了用地緊張,并且不影響行人通過,也不影響樓上人居住或使用。盡管這些房子都是泥土所筑,但是十分堅固,有很多房子甚至可以挺過數(shù)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歷史。
熱愛花草的維吾爾族居民
走在高臺民居的土黃色小巷內(nèi),可以看到沿巷道修建的民居院落大門依墻外而開,一戶挨著一戶,恬然自得。推開家門,走進庭院,你會發(fā)現(xiàn)這里又是一番天地,綠色的植物、彩色的氈毯、絢麗的花布,讓你的視覺發(fā)生巨大轉(zhuǎn)移。各家的庭院都別具特色,有的稍大一點、有的稍小一點,無論走進哪一所院落內(nèi),我們都會看到院內(nèi)栽種的各種樹和花卉。維吾爾族人民喜愛的桑樹、無花果、石榴、杏樹、葡萄、玫瑰、月季、夾竹桃等,它們?yōu)橹魅粟A造了一個幽雅的居住環(huán)境,也點綴著這里的生活。有些面積較大的庭院內(nèi),多會種上葡萄樹,搭成涼棚,在夏季可遮陽乘涼,秋季可收獲到甜蜜的葡萄。
高臺無處不落花。維吾爾族人民非常喜愛養(yǎng)花種草,如果庭院里沒有空地可種花草,她們則種在花盆里,擺在院內(nèi)或樓上的涼臺中。在維吾爾族婦女的觀念里,她們的生命和生活是和花聯(lián)系在一起的。她們頭戴花帽、頭圍花巾、身穿花裙,用鮮花裝扮自己,用大自然的花草作化妝品。
穿過庭院,進入主人的住室、客廳,可看到室內(nèi)的建筑藝術(shù)和建筑風(fēng)格。主人臥室比較簡樸,維吾爾族人喜歡睡在土炕上,土炕的面積大都占去房間一半地方,不同于我國北方農(nóng)村的火炕。他們用土磚砌成,平整厚實,炕上鋪有草席、花氈、地毯以及和炕一樣大的棉褥。敞開式的墻壁柜上整齊的排放著很多被褥,墻上掛著地毯,以作裝飾。
熱情好客“亞克西”
喀什高臺民居,雖是一個很開放的旅游地,可居民的生活卻沒有受到絲毫的影響。人們該干什么還干什么,完全沒有表演給外人看的感覺。有些住戶會賣一些小工藝品或民族服裝,也有維吾爾族大媽在自己屋門外擺個小攤賣剛出鍋的馕;有的人家叮當(dāng)作響,那是手藝人在加工著這里最有名的金銀首飾,有的人家發(fā)出鋸木的聲音,那是木匠在加工制做一些精制的生活用品。
這里的居民對鏡頭表現(xiàn)得泰然自如,特別是天真活潑的孩子們調(diào)皮地望著客人,頑皮地歪著頭,對著相機擠眉弄眼,笑著擺出姿勢任客人給他們照相,然后跳到你面前要求觀看相機中的自己,這一切往往會讓喜歡攝影的客人喜出望外,應(yīng)接不暇。維吾爾族居民對來訪客人非常熱情,而且都很注重禮貌,見面時會熱情問候,不時會聽到一聲聲“亞克西”。
TIPS
交通:喀什市老城區(qū),在市內(nèi)坐出租車起步價5元。公交:喀什客運站乘坐20路東門站下。飛機場:飛機場站乘坐2路在人民醫(yī)院站站轉(zhuǎn)11路東門站下。
食宿:喀什市區(qū)以外的地方住宿不是很方便,自助游的背包族一定要帶好野外露營帳蓬。家庭主婦會給客人們做傳統(tǒng)的抓飯、手抓羊肉、薄皮包子、拉面、炒面、曲曲(餛飩)、居瓦瓦(水餃)等風(fēng)味小吃。
特產(chǎn):土陶是當(dāng)?shù)氐囊淮蠼^技。在高崖土層中有一種被維吾爾族人叫做”色格孜”的土質(zhì),這種泥土質(zhì)地細膩,私黏性強,是制作土陶器的絕好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