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看點:
科學研究證明:男孩女孩大腦是不一樣的
近30年來,一門全新的科學------性別科學正在嶄露頭角,對性別如何影響男孩女孩的問題,包括美國、 英國、加拿大、德國等35個發(fā)達國家研究的結果顯示,男孩與女孩的大腦之間差別至少有100多處。
1.男孩血液中的多巴胺含量較多,流經小腦的血量更多,多巴胺可增加沖動和冒險行為的概率。而小腦是控制行為和身體行動的。流經小腦的血流量多,小腦就比較活躍,所以男孩就愛動。
2.男孩的胼胝與女孩不同,女孩的胼胝體能容許兩個大腦半球間進行更多的交叉信息處理,可以同時同質量地完成多項任務。而男孩同時只能做一件事。比如:男孩在玩的時候或者做別的事情的時候,老師、家長叫他,他就像沒有長耳朵似的。很多男孩卻為此遭到老師和家長的訓斥。
3.女孩大腦中主要的語言中心,發(fā)育得更早更發(fā)達。女孩還擁有更多的雌激素(這些化學物質直接影響語言的使用)。男孩則具有更多的睪丸激素(一種與攻擊性行為密切相關的激素)。導致男孩在靜坐或談話時的學習效果不佳,這種學習方式自然也無法引起他們的興趣。他們的腦中學習那個鍵,常常通過行為反應、等級競爭和攻擊性培養(yǎng)起來的。
4.女孩在閱讀和寫作上平均比男孩超前1年~1.5年,而這一距離從童年早期開始貫穿整個學習生涯。很多男孩的大腦天生不能很好地適應那些強調閱讀、寫作、復雜的組詞造句的教學方式。與男孩相比,女孩大腦中有更多范圍的區(qū)域專門負責語言功能、感知記憶、靜坐、傾聽、語調和神經交叉串話,因而復雜的閱讀和寫作對她們而言顯得比較容易。但對男孩而言就成為比較困難的事情。
6.從人類歷史的遺傳來看,由于男性主要從事狩獵活動,因而他們需要培養(yǎng)出一種更具空間—運動知覺能力的大腦,他們需要良好的視覺,但又不需要像負責生兒育女的女性那樣具有特別精細敏感的感知能力。男孩的大腦是及其興奮的,更適合身體運動,但不適合語言的導入與輸出。
懷孕時體重該增加多少?
很多孕婦都感到困惑,究竟懷孕期間增重多少才算正常?
其實這是取決于孕婦原來的身高和體重,也是你的身體質量指數BMI (體重千克數除以身高米數平方得出的數字)。知道自己懷孕前的BMI后,可看看以下的指引,作一個參考。
如果懷孕前的體重屬正常(即BMI = 18.5~24.9),你的體重該增加22到32千克:在頭三個月該增重1至5千克,然后每星期增加1千克。
如果懷孕前的屬偏瘦(即BMI = 18.5以下),你的體重該增加25到36千克。
如果懷孕前的屬超重(即BMI = 25~29.9),你的體重該增加13到22千克。
?如果在肚內的是雙胞胎,原來體重正常的孕婦就該增重33到49千克,超重的該增重28到45千克。
準媽媽該盡量控制體重,這對生產順利會有幫助,也保持媽媽與寶寶的健康。
日本牙齒健康周,小朋友幫河馬刷牙
日本一家冒險世界樂園,為配合牙齒健康周,特意開放一個環(huán)節(jié),讓小朋友接觸河馬、豬仔等動物,還可以幫它們刷刷牙。
動物園的獸醫(yī)會先對小朋友講解不同動物例如獅子、河馬、海豚等等的牙齒結構,之后就派出一只12歲的雄性河馬登場,讓小朋友替它護理牙齒。小朋友都顯得十分緊張,有的用食物引誘河馬張開口,另一位就拿著一支特大的牙刷,體驗幫河馬刷牙。
產后6~8星期,運動修身好時機
產后身材走樣,令人沮喪?其實,有不少產后修身方法,在此與大家分享一下針對產后6~8星期的修身大法。
腹筋呼吸法
利用腹部呼吸來鍛煉腹部及盆骨周圍的肌肉,達致平坦的腹部。首先挺直背部坐下,然后像擴張橫隔膜般深深呼吸,可以用手輕按,將意識集中于腹部,放松心情呼吸,最初可維持5秒,之后可慢慢延長。
凱格爾運動
凱格爾運動俗稱提肛操,是鍛煉骨盆底肌肉,原是針對產后尿失禁問題的。首先挺直背部坐在椅子上,雙腳張開至兩肩的寬度,慢慢收緊肛門位置,注意別用腹部的力。
散步
在繁忙的育兒生活中,散步可算是媽媽的休息時間,同時可以在走路時配合一些動作,達到修身效果。走路的時候腳跟向下,腳指尖向上,像踢腳般。
擺腳運動
躺在床上,雙手放在臀后,雙腳交替上下擺動,每天做三組,每組十下。
舞蹈
喜歡聞歌起舞的媽媽們,不妨利用此機會修身吧,想重點收腹的話,可以選擇拉丁舞或肚皮舞,在育兒期間,修身之余又可放松一下心情。
女性孕期承受壓力會影響后代懷孕
加拿大《蒙特利爾日報》報道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女性在懷孕期間遭受壓力會對其后代懷孕產生一定影響。
據報道,加拿大阿爾伯塔省萊斯布里奇大學的研究人員用實驗鼠進行研究。他們發(fā)現(xiàn),與處于研究人員控制下的對照組相比,實驗組懷孕小鼠在孕期遭受壓力,它們的“女兒”則會出現(xiàn)孕期較短、血糖水平不正常的情況。
研究人員杰特蘭德?梅茨表示,研究中有一個令人驚訝的發(fā)現(xiàn),即懷孕期間的壓力會代代相傳并不斷加劇。
梅茨還指出,研究表明,除了與懷孕相關的一些結論,許多復雜疾病或許也能從媽媽輩的生活經歷中找到根源。
母親多陪伴新生兒,寶寶將來更聰明
美國《當代生物學》雜志刊登的一項新研究首次表明,產婦多陪伴新生兒,有助于孩子大腦發(fā)育,提高孩子智力。
研究中,紐約大學教授雷吉納?沙利文博士及其同事對近100個小時的相關親子視頻以及大量的嬰兒大腦活動情況電子掃描數據進行了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在母親陪伴時,嬰兒的大腦神經元發(fā)育得更好,更活躍。而母親未陪伴時,嬰兒的大腦神經元則呈現(xiàn)不穩(wěn)定狀態(tài)。
沙利文教授完成的早期研究還發(fā)現(xiàn),母嬰互動影響嬰兒大腦中的基因活動。而新研究則進一步揭示了母嬰親密度對嬰兒大腦發(fā)育的重要影響。所以新媽媽應多陪新生兒,跟寶寶多說話。
太多嬰兒語言會阻礙嬰兒的學習
一篇發(fā)表在兒童發(fā)展期刊中的研究報告建議父母多和嬰兒說話,少用沒有意義的嬰兒語。
研究證明嬰兒會從他們所聽到的句子里,去分辨某些單字的意義,也會利用名詞,去把他周遭所看到的東西做歸類,而且只有真正的語言才有幫助,咿咿呀呀的嬰兒語不能產生這樣的作用。
即使是對3~4個月大的嬰兒,父母也應該讓他們接觸真正的語言,而不是接觸伊阿嗚的嬰兒語言,才能夠開啟嬰兒的智能。父母也可以用緩慢的語速,讀故事書給他們聽,而不是跟他們講嬰兒語言,因為太多的嬰兒語言會阻礙嬰兒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