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從《開元占經(jīng)》看《三國演義》的星相占驗

      2015-01-13 01:50
      關鍵詞:太白開元諸葛亮

      張 濤

      (福建體育職業(yè)技術學院 公共基礎課教育部,福建 福州350001)

      《開元占經(jīng)》全名《大唐開元占經(jīng)》,作者瞿曇悉達,成書于公元8 世紀左右。它集天文學與占星術于一體,將“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的三材之道與占卜結合起來,可謂是最具東方特色的古代天文學專著。全書共120 卷,保存了唐以前大量的天文星象、歷法紀年和圖讖緯書,還集錄了16 種歷法及草木鳥獸、神鬼物異等星占術文獻。《開元占經(jīng)》問世之后,封建王朝將其視為絕密,為皇家所壟斷并嚴禁外傳,后世幾無傳本。直到明萬歷四十四年(1616),安徽歙縣的程明善在為一尊古佛布施裝金時,才偶然在佛像腹中發(fā)現(xiàn)了《開元占經(jīng)》的抄本,從而得以讓這部千古奇書傳承至今。

      中國古代受到天人感應思想的影響,認為星是人體的本命,地上的事物無不受天的支配,舉凡民族盛衰、年成豐歉、個人吉兇,無不出于天的意志。天帝通過天象的顯示以君臨人世,正所謂“國命系于眾星,列宿吉兇,國有禍福;眾星推移,人有盛衰”〔1〕。而《三國演義》作為“七分實、三分虛”的歷史寫實小說,所涉時代正是讖緯之學大行其道的東漢末年至有晉之初,其中觀天預卜、禳星求福之舉自然不勝枚舉,也應運而生了許多婦孺皆知的諸如諸葛亮、司馬懿這樣“觀乎天文,以察時變”〔2〕的政治家、軍事家和占星家。

      為客觀全面地展現(xiàn)《三國演義》蘊含的星象占驗知識,本文抱著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態(tài)度,力求借助《開元占經(jīng)》這部經(jīng)典天文學著作解讀《三國演義》中諸多星象變異、九州分野、災異福瑞等現(xiàn)象的預測根據(jù)及推論原理,從而幫助現(xiàn)代讀者站在古代天文星象學角度更為全面地了解這部內蘊深厚、思想宏博的文學巨著。

      一、星分翼軫,地接衡廬——將星隕落悲劇中展示的星宿分野學說

      《史記·天官書》說:“天則有列宿,地則有州域”〔3〕。自春秋戰(zhàn)國始,人們依據(jù)星紀等十二星次的位置劃分地面上州、國的位置以與之相對應。就天文說,叫做分星;就地面說,稱為分野。我國古代占星術認為,地上各州郡邦國和天上一定的區(qū)域相對應,在該天區(qū)發(fā)生的天象預兆著各對應地方的吉兇。十二分野具體如表1:

      表1 十二分野

      1.根據(jù)流星墜落的位置分野判斷其對應的人物生死

      我們在《三國演義》中可以很容易地找到具體應用與闡釋分野理論的案例,尤其在重要人物的生死關頭,這種描述就更為鮮活動人。例如第103 回諸葛亮在五丈原扶病夜觀天象后,入帳對姜維說:“吾命在旦夕矣”,姜維對此表示不解:“丞相何出此言?”諸葛亮回道:“吾見三臺星中,客星倍明,主星幽隱,相輔列曜,其光昏暗:天象如此,吾命可知。”〔4〕再如第104 回諸葛亮病重之時,又遙指一星曰:“此吾之將星也”。眾視之,見其色昏暗,搖搖欲墜〔4〕。以上說法乍看較為神秘莫測,實則均有依據(jù)。那么諸葛亮是如何知道自己的將星位置并作出判斷的呢?

      其實,只要我們了解古代天文分野的知識,就不難理解這些現(xiàn)象。根據(jù)《開元占經(jīng)》卷1 張衡《靈憲》語:

      星也者,體生于地,精成于天,列居錯峙,各有由屬。在野象物,在朝象官,在人象事,于是備矣。眾星列布,其以神著,有五列焉,是謂三十五星。一居中央,謂之北斗。動變定占,實司王命。四布于方,為二十八宿。日月運行,歷示吉兇,五緯更次,用告禍福,則天心于是見矣。中外之官,常明者百有二十四,可名者三百二十,為星二千五百,而海人之占未存焉。微星之數(shù),蓋萬一千五百二十。庶物蠢動,咸得系命。不然何以總而理諸。夫三光同形,有似珠玉,神守精存,麗其職而宣其明。及其衰,神歇精斁,于是乎有隕星?!?〕

      簡單地說,就是地上的每一個人在天上都有一個對應的星宿,這個人的地位越高,他的星宿就越重要,而根據(jù)其平時生活的地點,就可以判斷出他對應星宿的位置。所以古代如果有星墜落,就可以根據(jù)它墜落的地點并結合九州十二星宿分野,預言具體某國某州有一人將亡。

      如此,我們回過頭再來看第103 回諸葛亮的話,就容易理解了。按照《開元占經(jīng)》卷67《論讖》的說法:“上臺上星,主兗豫;下星,主荊揚;中臺上星,主梁雍;下星,主冀州;下臺上星,主青州;下星,主徐州;星非其故,以占其邦”〔5〕?!肚G州占》曰:“三能(即三臺)色不齊,君臣奪走。黑為喪”〔5〕。按照十二分野,由于當時蜀國所處位置就在古九州的梁雍之地,所以我們就可以推斷諸葛亮的將星乃是三臺星中的中臺上星。這一點司馬懿也是很清楚的,所以司馬懿在營中堅守不出時,有一天晚上仰觀天文后就給夏侯霸說:“吾見將星失位,孔明必然有病,不久便死”〔4〕。等到諸葛亮去世,司馬懿又“見一大星,赤色,光芒有角,自東北方流于西南方,墜于蜀營內,三投再起,隱隱有聲”〔4〕。司馬懿見之驚喜大叫:“孔明死矣”,馬上傳令大兵追擊蜀軍。諸葛亮死后,后主在成都也是寢食不寧、坐立不安,又夢見成都錦屏山崩倒,就馬上召集文武官員入朝圓夢。當時星象家譙周的回答與司馬懿相符并最讓人信服:“臣昨夜仰觀天文,見一星,赤色,光芒有角,自東北落于西南,主丞相有大兇之事。今陛下夢山崩,正應此兆”〔4〕。

      這種例子在《三國演義》中還有很多。比如第7 回孫堅在攻打襄陽即將離世時,蒯良對劉表說:“某夜觀天象,見一將星欲墜。以分野度之,當應在孫堅。主公可速致書袁紹,求其相助”〔4〕。后來孫堅果真中流石亂箭,人馬皆死于峴山之內。再如第63 回七夕佳節(jié),諸葛亮夜宴忠官,探討收復西川之事,只見“正西上一星,其大如斗,從天墜下,流光四散”〔4〕。諸葛亮見此掩面大哭,眾官慌忙問其緣故。諸葛亮回答:“前者算今年罡星在西方,不利于軍師;天狗犯于吾軍,太白臨于雒城,已拜書主公,教謹防之。誰想今夕西方星墜,龐士元命必休矣”〔4〕。后來龐統(tǒng)果不其然死于落鳳坡之下。罡星也稱畢星,為北斗之柄,《開元占經(jīng)》卷62《西官候》說:“畢大星,邊將軍也;星動,有芒角,邊將有急”〔5〕,因此罡星在下對應的是將相輔臣。再看卷15《帝覽嬉》所言:“月暈太白,三復之,所宿國將若相死之;一曰客攻不合所攻,主客”〔5〕。當時劉備、龐統(tǒng)正是作為客軍分兵取雒城,而雒城也正在荊州之西,因此諸葛亮可以據(jù)此推定西征之軍有難,而且星墜預指的不是王者劉備而是作為將相的龐統(tǒng)。再如第77回、81 回,關羽、張飛相繼遇害后,也分別有將星落于荊楚與西北之地。正像《開元占經(jīng)》卷72 郗萌所說:“流星色赤,如缶,入兩角間而止,有來言兵事者;星前赤后黑,軍敗將死;以四方知所從來者”〔5〕,就是說根據(jù)流星墜落的位置分野可判斷它對應的人物生死。

      2.根據(jù)分野理論來判斷行軍殺敵事宜

      分野理論除可以作判斷其對應的人物生死的依據(jù)外,還對行軍殺敵事宜有一定的指示意義。比如第115 回姜維打算再次伐魏時,譙周勸后主說:“臣夜觀天文,見西蜀分野,將星暗而不明。今大將軍又欲出師,此行甚是不利。陛下可降詔止之”〔4〕。西蜀分野即是參、觜等星座,根據(jù)《開元占經(jīng)》卷62《彗星要占》:“參者,天之市也;伐者,天之都尉也;天之車騎也;與狼狐同精,天之候蜀也”〔5〕。后來姜維出兵,果真是一去而不復返。

      再如第106 回司馬懿討伐公孫淵,有天晚上,“忽見一星,其大如斗,流光數(shù)丈,自首山東北,墜于襄平東南。各營將士,無不驚駭”。司馬懿見之大喜,對眾將說:“五日之后,星落處必斬公孫淵矣。來日可并力攻城”〔5〕。過了幾天,司馬懿果真以守株待兔的精神在星落之處抓到了公孫淵父子并將其斬首。

      二、日月盈昃,辰宿列張——星象變異天象中隱含的歷史人物命運

      《易·系辭》說:“古者包犧(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6〕。中國傳統(tǒng)文化追求天人合一,力求“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7〕。因此,中國古人常常通過各星宿的出沒行蹤、運行異常、光度色澤、各星座的相互位置或交會情況,并結合有關星宿所對應的分野地區(qū),將其變化與人事的變遷聯(lián)系起來加以解讀推演。

      1.星象與歷史人物命運

      在《三國演義》中以星象變異聯(lián)系歷史與人物命運的事例比比皆是,在朝代更替之際尤為明顯。如第14 回寫到曹操與眾謀士密議遷都許昌之事,太史令王立就說:“吾仰觀天文,自去春太白犯鎮(zhèn)星于斗牛,過天津,熒惑又逆行,與太白會于天關,金火交會,必有新天子出。吾觀大漢氣數(shù)將終,晉魏之地,必有興者?!庇置茏喃I帝:“天命有去就,五行不常盛。代火者土也。代漢而有天下者,當在魏”。曹操就此征求荀彧的意見,荀彧回答:“漢以火德王,而明公乃土命也。許都屬土,到彼必興?;鹉苌?,土能旺木:正合董昭、王立之言。他日必有興者”?!?〕曹操于是決意遷都許昌。按照《開元占經(jīng)》卷22 巫咸的說法:“太白與填星斗,期九十日,其君憂,王者亡地,若有兵與喪,更立王公”〔5〕。卷21《荊州占》也說:“熒惑與太白合,主人兵不勝;又曰所合國,野有殃;二旬四五日,兵過其野;三旬四五日,兵宿其野;三月不去,其國亡”〔5〕。因此,無論是太白犯鎮(zhèn)星還是熒惑逆行會太白,都是漢朝即將亡國的預兆。此外,《荊州占》還說:“五星者,五行之精也,五帝之子,天之使者,行于列舍,以司無道之國,王者施恩布德,正直清虛,則五星順度,出入應時,天下安寧,禍亂不生。人君無德,信奸佞,退賢良,遠君子,近小人,則五星逆行變色,出入不時,揚芒怒角,變?yōu)檠?、彗、孛”,而“五星主兵,太白為主”?〕。五星又名為歲星、熒惑、鎮(zhèn)星、太白、辰星,即木火土金水五星,五行相克相生的順序是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因為土為火所生,土必然代火,土命的魏當然就可以取代火命的漢朝了。而許昌屬土,遷都許昌必然也就能使魏興起代漢,王立、荀彧的結論就是根據(jù)以上理念推導而出的。

      再如第31 回曹操討伐袁紹,遇近百歲老人道:“桓帝時,有黃星見于楚、宋之分,遼東人殷馗善曉天文,夜宿于此,對老漢等言:黃星見于乾象,正照此間。后五十年,當有真人起于梁沛之間”〔4〕。老人又說,算起來這個天兆到今年已經(jīng)整整五十年了。曹操討伐袁紹正應了殷馗的話,官渡之戰(zhàn)一定會擊敗其百萬之眾,讓老百姓過上太平日子。根據(jù)《開元占經(jīng)》卷77 孟康的話:“景星者,有赤方氣與青方氣相連,赤方氣中有兩黃星,青方中一黃星,凡三星合,為景也”〔5〕。此外,《感精符》又說:“王者德上感皇天,則景星也”〔5〕??梢婞S星是帝王的象征,而黃星見于曹魏根據(jù)地的梁沛之間,正預示了曹操代漢稱帝的命運。

      不僅曹魏,蜀漢的興亡也有上天的預兆。如第80 回諸葛亮與太傅許靖、光祿大夫譙周商議,言道天下不可一日無君,欲尊漢中王為帝。譙周就說:“帝星見于畢、胃、昴之分,煌煌如月。此正應漢中王當即帝位,以繼漢統(tǒng),更復何疑?”〔4〕帝星就是紫微星,《開元占經(jīng)》卷67《春秋合誠圖》說:“紫宮者,太一之常座”,張衡《靈憲》言:“紫宮為皇極之居”;巫咸道:“紫宮者,天子之常居”〔5〕,卷60 石氏更明確說:“心三星,帝座;大星者,天子也”〔5〕。因此紫薇帝星降臨蜀之分野,就預示著劉備將要登基稱帝。

      關于紫薇帝星,《三國演義》第6 回有段話也許能說明古人關于帝星的觀點。如孫堅在取得傳國玉璽之前仰觀天文,“見紫微垣中白氣漫漫”,這個白氣就是暗示董卓專權篡國、禍亂朝綱。所以孫堅嘆道:“帝星不明,賊臣亂國,萬民涂炭,京城一空”〔4〕。再如第65 回劉璋欲獻出西川投降劉備之時,譙周就對劉璋說:“某夜觀乾象,見群星聚于蜀郡;其大星光如皓月,乃帝王之象也。此乃預兆,不可逆天道”〔4〕,后來劉備果真以西川為基業(yè)創(chuàng)立了西蜀政權。在第102 回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前夕,譙周又對后主說:“臣觀天象,見奎星躔于太白之分,盛氣在北,不利伐魏,丞相只宜謹守,不可妄動”〔4〕。但諸葛亮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最終落得個“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8〕的悲劇結果。譙周判斷的根據(jù)我們從《開元占經(jīng)》卷49 郗萌的話就可得知:“太白守奎,有匿謀,不過歲中;又曰大將軍戰(zhàn)死”。《荊州占》也說:“太白守奎,為王者憂;一曰大人當之”〔5〕。因此當諸葛亮北伐的消息傳到魏國后,魏主曹睿大驚,不知如之奈何。司馬懿卻胸有成竹地說:“臣夜觀天象,見中原旺氣正盛,奎星犯太白,不利于西川。今孔明自負才智,逆天而行,乃自取敗亡也”〔4〕。

      2.天象與戰(zhàn)事

      從天象不僅可以獲知歷史人物命運,還可以預示戰(zhàn)爭中的具體事件。如第30 回沮授被袁紹拘禁在軍中,忽見太白逆行,侵犯牛斗之分,遂連夜求見袁紹并說:

      適觀天象,見太白逆行于柳、鬼之間,流光射入牛斗之分,恐有賊兵劫掠之害。烏巢屯糧之所,不可不提備。宜速遣精兵猛將,于間道山路巡哨,免為曹操所算?!?〕

      袁紹以為沮授是怪力亂神之說而不聽,后來戰(zhàn)曹操,果然奇襲烏巢并截取了袁紹的糧草,從而導致袁紹部隊后勤保障基礎的瓦解,造成了官渡之戰(zhàn)的潰敗。沮授的說法我們在《開元占經(jīng)》中也可以找到依據(jù),如卷46《海中占》就說:“主好聽讒,廢直大臣;則太白逆行,天鳴地坼,歲多暴風,大水,庶民負子而逃,孕多死,麥豆不收”〔5〕。卷48 巫咸也說:“太白守牛,為五谷不成”〔5〕。這樣看來,太白逆行于柳、鬼之間則不利于袁紹,流光射入牛斗主要影響的是五谷,而太白主軍戰(zhàn),那這個天象所指的當然就是袁紹的軍糧了。

      三、象天法地,步罡踏斗——孔明祭風陣型中凸顯的天文星象理論

      《三國演義》第49 回引詩曰:“七星壇上臥龍登,一夜東風江水騰。不是孔明施妙計,周郎安得逞才能?!薄?〕諸葛亮設七星壇祭風,成就了他赤壁之戰(zhàn)大破曹軍的輝煌,成為千古美談。孔明筑的七星壇是這樣的:

      方圓二十四丈,每一層高三尺,共是九尺。下一層插二十八宿旗:東方七面青旗,按角、亢、氐、房、心、尾、箕,布蒼龍之形;北方七面皂旗,按斗、牛、女、虛、危、室、壁,作玄武之勢;西方七面白旗,按奎、婁、胃、昴、畢、觜、參,踞白虎之威;南方七面紅旗,按井、鬼、柳、星、張、翼、軫,成朱雀之狀。第二層周圍黃旗六十四面,按六十四卦,分八位而立。上一層用四人,各人戴束發(fā)冠,穿皂羅袍,鳳衣博帶,朱履方裾。前左立一人,手執(zhí)長竿,竿尖上用雞羽為葆,以招風信;前右立一人,手執(zhí)長竿,竿上系七星號帶,以表風色;后左立一人,捧寶劍;后右立一人,捧香爐。壇下二十四人,各持旌旗、寶蓋、大戟、長戈、黃鉞、白旄、朱幡、皂纛,環(huán)繞四面?!?〕

      我們且不說火燒赤壁之東南風是諸葛亮預測的還是真的靠祭祀求來的,但是僅看此陣型就深具星相學涵義。按照《開元占經(jīng)》卷106 的說法,二十八宿從角宿開始,與日、月運動的方向相同。名稱自西向東排列為:東方蒼龍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虛、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婁、胃、昴、畢、觜、參);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張、翼、軫)〔5〕。諸葛亮的陣型就是根據(jù)二十八宿的方位確定的,第二層按照八八六十四卦的原則設黃旗,最上層又按照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的構成用四人以應天象。為什么要以二十八宿為核心設壇呢?張衡《靈憲》說得很清楚:“四布于方,為二十八宿。日月運行,歷示吉兇,五緯更次,用告禍福,則天心于是見矣”〔5〕。這就充分說明巧妙運用二十八宿就可以達成祈禳的目的。

      四、青龍白虎,朱雀玄武——星宿化人傳說中體現(xiàn)的民間文學特色

      《三國演義》第11 回、69 回分別講述了火德星君和北斗星君、南斗星君化人入世的故事,讓嚴謹?shù)臍v史演義獲得了類似《搜神記》一般的民間神話傳說特質,故而顯得特別引人入勝。

      先說火德星君來下界:

      卻說獻計之人,乃東海朐縣人,姓糜,名竺,字子仲。此人家世富豪,嘗往洛陽買賣,乘車而回,路遇一美婦人,來求同載,竺乃下車步行,讓車與婦人坐。婦人請竺同載。竺上車端坐,目不邪視。行及數(shù)里,婦人辭去;臨別對竺曰:“我乃南方火德星君也,奉上帝教,往燒汝家。感君相待以禮,故明告君。君可速歸,搬出財物。吾當夜來。”言訖不見。竺大驚,飛奔到家,將家中所有,疾忙搬出。是晚果然廚中火起,盡燒其屋。竺因此廣舍家財,濟貧拔苦?!?〕

      我們知道,火德星君即是熒惑星之星君,掌管天下一切屬火之事物。其實,在《開元占經(jīng)》中也有火德星君下界的故事,如卷30 所說:“熒惑卒不見,下地為人、衣韋衣、若白衣,乃使民多妖言?!贝送馕紫踢€說:“熒惑下為童男,止于都市?!薄?〕為了說明這件事,《開元占經(jīng)》還引用了《搜神紀》的故事:

      吳地草創(chuàng)之,信不堅固,邊屯守將質其兩女子,名曰保質。童子少年以類相與嬉游者,日有十數(shù)。鳳皇三年三月,有一異兒,長四尺余,年可六七歲,衣青,未從群嬉,諸兒莫之哀也;皆問“爾誰家兒,今日忽來?”答曰:“見爾群嬉樂,故來耳?!痹敹曋塾泄饷ⅲ嫜嫒艋?,諸兒畏之,重問其故,兒乃答曰:“爾惡我乎,我乃熒惑星也,將有一言告爾,天下歸司馬氏。”諸兒大驚,或走告大人,馳往觀之,兒曰:“爾舍去乎。”竦身而躍,即已化矣。仰而視之,若引匹練以登天,大人來有備及見馬,飄飄漸高;有頃而沒。時吳政峻急,莫敢害也。后五年而蜀亡,六年而晉興,至是而吳滅于司馬氏矣。〔5〕

      不論傳說中的火德星君是管火還是管朝代興廢,上述故事表現(xiàn)的卻是一個有血有肉甚至有點調皮可愛的形象。

      再如卜周易管輅知機:

      一日,出郊閑行,見一少年耕于田中,輅立道傍觀之良久,問之曰:“少年高姓貴庚?”答曰:“姓趙,名顏,年十九歲矣。敢問先生為誰?”輅曰:“吾管輅也。吾見汝眉間有死氣,三日內必死。汝貌美,可惜無壽。”趙顏回家,急告其父。父聞之,趕上管輅,哭拜于地曰:“請歸救吾子!”輅曰:“此乃天命也,安可禳乎?”父告曰:“老夫止有此子,望乞垂救!”趙顏亦哭求。輅見其父子情切,乃謂趙顏曰:“汝可備凈酒一瓶,鹿脯一塊,來日赍往南山之中,大樹之下,看盤石上有二人弈棋:一人向南坐,穿白袍,其貌甚惡;一人向北坐,穿紅袍,其貌甚美。汝可乘其弈興濃時,將酒及鹿脯跑進之。待其飲食畢,汝乃哭拜求壽,必得益算矣。但切勿言是吾所教?!崩先肆糨`在家。次日,趙顏攜酒脯杯盤入南山之中。約行五六里,果有二人于大松樹下盤石上著棋,全然不顧。趙顏跪進酒脯。二人貪著棋,不覺飲酒已盡。趙顏哭拜于地而求壽,二人大驚。穿紅袍者曰:“此必管子之言也。吾二人既受其私,必須憐之。”穿白袍者乃于身邊取出簿籍檢看,謂趙顏曰:“汝今年十九歲當死。吾今于十字上添一九字,汝壽可至九十九?;匾姽茌`,教再休泄漏天機;不然必致天譴。”穿紅者出筆添訖,一陣香風過處,二人化作二白鶴,沖天而去。趙顏歸問管輅。輅曰:“穿紅者,南斗也;穿白者,北斗也。”顏曰:“吾聞北斗九星,何止一人?”輅曰:“散而為九,合而為一也。北斗注死,南斗注生”。〔4〕

      讀了這個故事,我們再來看《開元占經(jīng)》,其卷61《圣洽符》說:“南斗者,天子之廟,主紀天子壽命之期”,《老子中經(jīng)》又說:“璇璣者,北斗君也,天之侯王也,主制萬二千神,持人命籍”〔5〕??梢姟度龂萘x》以管輅之口印證了民間流傳中“北斗注生,南斗注死”的說法。所以就連諸葛亮離世前也要在帳中祈禳北斗以求壽增一紀,只可惜被魏延失誤踢倒主燈而功虧一簣。

      總之,雖然由于時代關系和科技發(fā)展等因素,《開元占經(jīng)》不可避免存在部分原始宗教色彩,然而作為我國傳統(tǒng)天文學經(jīng)典著作,借助它有利于我們更好的了解《三國演義》中有關觀天預卜、禳星求福、星象變異、災異福瑞等故事情節(jié)描寫的依據(jù),也有利于我們站在古人的視角知人論世地去研讀這部中華文學經(jīng)典著作,因而不乏其利用價值。

      〔1〕王 充.論衡·命義篇〔M〕.北京:中華書局,1986:11.

      〔2〕高 亨.周易大傳今注〔M〕.山東:齊魯書社,1979:570.

      〔3〕司馬遷. 史記·天官書〔M〕. 北京:中華書局,1985:3568.

      〔4〕羅貫中.三國演義〔M〕.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3:861,865,861,866,870,61,521,522,944,117,263,659,52,541,843,844,256,404,403,87,572.

      〔5〕瞿曇悉達.開元占經(jīng)〔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6:2,472,474,430,122,525,432,882,160,156,143,555,556,482,420,354,338,351,758,2,223,223,223.

      〔6〕鄧球柏.帛書周易校釋(第三版)〔M〕. 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528.

      〔7〕李學勤.十三經(jīng)注疏〔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27.

      〔8〕莫礪鋒. 長使英雄淚滿襟——論杜甫對諸葛亮的贊頌〔J〕.杜甫研究學刊,2000,(1):7.

      猜你喜歡
      太白開元諸葛亮
      段開元:擁抱健康產(chǎn)業(yè) 增進百姓財富
      紫甌香茶醉太白——簡談“太白韻”紫砂壺的構造與文人風采
      諸葛亮沒看過的書
      恐龍科普秀——太白華陽龍
      《從“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教學課件
      諸葛亮隆中決策
      太白實施黨建工作項目化管理
      李白與太白鴨
      討價還價
      諸葛亮“七擒孟獲”說考辨
      靖西县| 甘洛县| 泸州市| 陇南市| 胶州市| 大城县| 揭东县| 西华县| 屯留县| 河源市| 苏州市| 佛冈县| 开化县| 临沧市| 五大连池市| 无极县| 泸溪县| 盐源县| 新源县| 江华| 中宁县| 杂多县| 宝兴县| 武定县| 新乐市| 和林格尔县| 沅江市| 永嘉县| 泽普县| 蒙城县| 海阳市| 彩票| 靖西县| 巴林左旗| 宜兴市| 来宾市| 涡阳县| 桑植县| 天长市| 秭归县| 霍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