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詠
【摘 要】中小學的音樂課看似簡單,但如何上好一節(jié)音樂課,關鍵是取決于教師的備課。
【關鍵詞】音樂;備課;學生
《樂記》中有這樣的記載:“凡音之起由心生也,人之心動,物使然也”。音樂是最能表達感情的藝術。音樂課程是學校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之一,是基礎教育階段的一門必修課。
《音樂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是: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fā)展;強調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chuàng)造;突出音樂特點,重視學科綜合;弘揚民族音樂,理解多元文化。要很好地完成一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實現(xiàn)一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必須從備好一節(jié)課入手,備好課是保證教學質量的前提條件。備課一般從教材、學生、教法幾個方面入手。
一、備教材
備教材是教師備課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包括鉆研音樂教學大綱,熟練掌握音樂教材、教學參考書和查閱有關參考資料。
教學大綱是教師備課的指導性文件。鉆研音樂教學大綱,就是要弄清音樂課的教學目標,明確教學要求。只有在充分領會大綱的基礎上,才能進入教材的備課。首先進入“學期備課”即通覽教材,明確本年級、本冊教材在整個學段中的內在聯(lián)系和相互作用,分清本冊教材重點掌握的內容(包含知識、技能、興趣等方面),及與上下冊的關系、各單元之間和一單元內每課之間的關系。這樣才能確定全學期的教學目的、要求和重點,才能安排一個學期的教學進度,并合理分配教學內容和時間。
然后就要進入“單元備課”階段,它要求教師進一步熟悉與掌握教材內容,確定單元教學目標,領會本單元編排的目的與意圖,根據(jù)教材重點、難點確定主次、先后、詳略,并妥善安排授課時數(shù)及教學步驟,以單元為單位,通盤考慮學生的培養(yǎng)。如果上一節(jié),備一節(jié),不考慮這一節(jié)課在這一單元中的地位,是不能以系統(tǒng)、明確而重點突出的知識去武裝學生的。
最后是“課時備課”階段,這時的主要任務是進一步熟悉教材,寫出具體教案,確定課時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板書、實踐與創(chuàng)造等。備課時,在認真鉆研教材的基礎上,還要廣泛查閱有關參考資料,以便更深入地掌握教材,充實教材內容。
備教材是一個反復學習,不斷深化的過程,對教材每一部分的基本內容都要搞得清清楚楚,掌握它們的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技巧的訓練要求,最終將教師的思想感情和教材的思想性、藝術性、系統(tǒng)性等融化在一起,對教材達到融會貫通的地步,并能深入淺出地講授每一部分教材內容。
二、備學生
音樂教學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學,但在音樂素質上學生的個體差異是十分明顯的。因此,我們在備課時既要注意學生的共同特點,又要注意學生發(fā)展的共同特點,注意學生的共同規(guī)律,又考慮個體的差異性,采取各種措施,使他們的音樂能力都能得到充分發(fā)展。
作為音樂教師必須對自己學生的音樂心理特點了如指掌。比如,學生喜歡唱歌,可以抓住契機,把唱歌作為獎勵手段,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歌唱欲望。掌握與了解學生的音樂基礎知識、技能、智力、興趣和愛好的情況,只有對學生有了充分的了解后,在備課時,才能根據(jù)情況選擇教材,合理安排教學進度,確定每一課題的教學目的、任務及要求,分析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研究因材施教的措施,選擇最優(yōu)的教學方法,制定最佳的教學方案。
三、備教法
一節(jié)課能否吸引住學生,取決于它的設計是否靈活,教法是否新穎。教師應在備課時,注重創(chuàng)新,力求上一節(jié)有自己風格特色的好課。備教法的內容包括如何組織教材,如何確定教法等。在組織教材時,應做到緊扣教材,抓緊中心,突出重點,講練結合,綜合培養(yǎng),以達到全面提高的目的。常用的教學方法有:講述法、練習法、提問法、演示法、討論法等。
(1)講述法:在教學過程中,用講述法解釋教材,解釋疑難,介紹新的學習內容,并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一堂課結束的時候,用講述法歸納所學習的內容。
(2)練習法:使用練習法,如練聲、節(jié)拍、節(jié)奏等。教師要注意技巧性與趣味性,藝術性相結合,要避免枯燥的、純技巧的訓練,使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
(3)提問法:首先一首樂曲或歌曲聽賞后,要注意提出的問題要清楚、明白,使學生能夠理解,要善于觀察學生的反應,以使對提問進行及時調整,使課堂提問順利進行下去。
(4)演示法:演示法是一種直觀教學方法。教師邊演示邊講解,教師的語言描述要精彩生動,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并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抓住重要方面各主要特征。
(5)討論法:討論題要有針對性,難易要適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對學生的疑難問題要及時給予明確的答復。
總之,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備好課是關鍵環(huán)節(jié)之一。在抓備課環(huán)節(jié)這一關時,目的要明確,要求要具體,措施要落實。要注意教學內容的綜合性,教學方法的靈活性,練習的多樣性,明確教師“教”的任務,學生“學”的方向。力爭在備課環(huán)節(jié)的優(yōu)化中做到教與學的結合,處理好“主導”與“主體”的關系。一節(jié)課能否上好不是偶然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備課。我堅信:在備課上花一分精力,在教學里就有一分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樂記》第十九篇
[2]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