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丹
【摘 要】教材評價主要遵從效果原則和效率原則。評價教材的五大基本步驟是:確定教材評價的對象和目的——明確教材評價關注范圍——了解漢語教材的基本信息——教材靜態(tài)信息收集——教材動態(tài)信息收集。本文遵從兩大原則,依照上述五個基本原則對《中級漢語口語》進行評價。希望對改進口語教材提出一些建議和設想,同時力圖為對外漢語口語的課堂教學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口語;教材;評估
一、本文考察對象
本文考察對象為《中級漢語口語2》。主編:劉德聯(lián)、劉曉雨,北京大學出版社?!吨屑墲h語口語2》1996年8月第1版,2004年4月第2版。適用對象為有一定基礎的來華進修的留學生,《中級漢語口語2》共16課,教材所選生詞主要是《漢語水平詞匯與漢字等級大綱》中乙級以上的詞匯。結構上以話題為綱。
二、評估的理論依據(jù)以及步驟
在漢語課堂教學活動中,漢語教材與漢語教師、漢語學習者這兩大要素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漢語教材作為教師“教”和學生“學”的資源和工具,本身也是漢語教學活動中的重要元素。漢語教材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教學質量的好壞。只有那些質量好,適合學習者的教材才能取得預期的效果。所以要從多方面評價一本教材。
漢語教材評價的方法不同,但是總的來說,漢語教材的評價要遵從兩個原則:一是效果原則,二是效率原則。本文借用薛艷君(2005)的評估量表和漢語教材的評價程序(參考陳偉國、何成剛,2003)。
三、對教材的評估結果及建議
1.教材基本信息
《中級漢語口語》自1996年出版以來,先后再版,是一部比較受歡迎的口語教材,由北京大學兩位具有實際教學經驗的兩位老師編制而成,主要面向有一定漢語基礎的留學人員,課文內容緊緊圍繞外國留學生的在華生活,選取留學生可能遇到的情景,安排自然、生動的口語對話,以滿足留學生的日常生活需要。
教材所選生詞主要是依據(jù)國家對外漢語教學領導小組辦公室公布的《漢語水平與詞匯等級大綱》中乙級以上的詞匯,甲級詞匯和部分常用的乙級詞匯沒有作為生詞收入。本教材以交際任務為綱,每課設置一個話題,圍繞話題學習詞匯,句型等。
2.教材靜態(tài)信息
教材一共分為16課,共有大約600個生詞,68個語句理解。涉及到的話題有:運動、打車、請客、看電視、個人愛好、飲食習慣等,圍繞每個話題給出了相應的生詞以及常用的口語句型,通過人物對話的方式把這些生詞和句子融入對話中,然后又設置了相應的練習鞏固這些知識點。
教材比較有特色的設置是每隔四課有“口語知識”和“口語常用語”兩個章節(jié)??谡Z只是主要總結了口語中的特色用法,其中包括:口語中的輕聲現(xiàn)象、兒化在口語中的音變規(guī)律、漢語朗讀的重音、趨向補語的發(fā)音、形容詞的重疊、象聲詞、數(shù)詞的運用、非主謂句?!翱谟贸S谜Z”章節(jié)內容包括:接待用語、祝賀用語、尋求幫助以及旅游常用語。通過這兩個章節(jié)起到復習漢語知識的作用,同時又把這些知識集中到口語的角度來認識。
教材的總體安排為:熱身話題→對話→詞語、注釋、語句理解、練習、補充材料。練習形式有:朗讀、根據(jù)課文回答問題、介紹、朗讀詩歌、分角色表演、演講等27種??偨Y本教材的練習,總地來說關于句子的練習最多,其次是詞匯和成段表達,詞匯的學習是必不可少的,然而人們表達思想的最小語言單位是句子,練習要落實到讓學生說出結構完整、搭配得當、關聯(lián)緊密、意義明確的句子,說出符合人物身份、符合說話目的、符合特定場合的恰當?shù)皿w的句子。通過句型操練可以幫助學生掌握語言結構,可以幫助學生把語言知識轉化為言語技能。但僅僅這樣還是不夠的,還要幫助學生運用學過的句型進行交際,把語言技能轉化為交際能力。同時應重視成段表達,幫助學生把單句連成有中心、有層次、有關聯(lián)的語段以提高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本教材恰當?shù)伢w現(xiàn)了以交際目的為指導的原則,在練習中恰當?shù)靥幚砹嗽~匯、句子和成段表達之間的關系。
四、綜合評價
本教材在編排上力求創(chuàng)新和突破。突出口語教材的特點,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以若干主線人物貫串始終,賦予人物一定的性格特征,讓不同人物性格的人說出不同風格的語言,避免出現(xiàn)書中人物千人一面,干巴巴回答的現(xiàn)象。
(2)注意社會發(fā)展趨勢,及時淘汰已經過時的或即將過時的語言,在安排課文內容和語言時與時俱進,把對一些社會新生事物的介紹以及有關會話內容收入到課文中,如:整容、新交通工具、對婚姻家庭的看法等。
(3)安排大量由淺入深的實用性練習,練習方法以“詞本位”變?yōu)椤熬浔疚弧?,將重點放在情景會話上,要求教會學生在不同場景下說出恰當?shù)脑捳Z。
(4)口語知識的系統(tǒng)化講解。在教材每一單元之后設置《口語知識》一項內容,對口語中經常使用的語言現(xiàn)象,從口語語音到口語語法,進行比較系統(tǒng)的歸納,然后布置一些相關的練習,幫助學生鞏固知識。
(5)口語常用語的補充。在教材每一單元后,增設《口語常用語》。將口語中常用的某些交際語言分門別類地進行歸納,幫助學生了解同一場景下的不同表達。
此教材是1996年出的第一版,雖然再版后有所調整可是有的話題依然陳舊,不能吸引學生;希望再版時能考慮到這些問題進行修改,讓這部教材更受歡迎,更加實用。
參考文獻:
[1]劉德聯(lián),劉曉雨主編.《中級漢語口語2》.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2]楊翼主編.《漢語教學評價》,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8年
[3]李曉琪主編.《對外漢語口語教學研究》,商務印書館,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