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治療陰虛火旺型失眠方劑的藥性組合模式

      2015-01-16 10:22:39宋詠梅山東中醫(yī)藥大學文獻研究所山東濟南250355
      中成藥 2015年7期
      關鍵詞:藥性醫(yī)案陰虛

      宋詠梅, 陳 聰(山東中醫(yī)藥大學文獻研究所,山東濟南250355)

      治療陰虛火旺型失眠方劑的藥性組合模式

      宋詠梅, 陳 聰
      (山東中醫(yī)藥大學文獻研究所,山東濟南250355)

      目的發(fā)現(xiàn)并分析治療陰虛火旺型失眠方劑在藥性組合層面的配伍特征,用以指導臨床應用。方法篩選現(xiàn)代中醫(yī)醫(yī)案中治療陰虛火旺型失眠的方劑,信息標準化后建立Excel表格,量化處理每個方劑的性味歸經,并以此為變量進行聚類分析。結果陰虛火旺型失眠方劑共聚為6類,以性 “微寒”或 “涼”,味 “甘、苦”,歸 “心、肝、腎”經為主。結論對陰虛火旺型失眠的治療在臨床上還可以從清化痰濕的角度進行,同時對其辨證可以更加具體化,使得在治療上更具有針對性,以提高臨床療效。

      陰虛火旺;失眠;藥性組合模式;聚類分析

      失眠是指經常不能獲得正常睡眠的一類臨床常見病癥,其中以陰虛火旺型為常見的證候類型[1]。中醫(yī)認為腎陰不足,腎水不能上滋于心,導致心火偏旺或肝腎陰虛,心肝之火相對偏旺,心腎失交,則會出現(xiàn)陰虛火旺,治則選用滋陰降火,養(yǎng)心安神之法。從藥性層面上挖掘陰虛火旺型失眠方劑的配伍規(guī)律和特征,對明確其病因病機,理解醫(yī)家辨證用藥思路,總結治療規(guī)律具有借鑒意義[2]。

      中藥藥性是闡述中藥功效并指導臨床辨證用藥的理論工具,而中藥方劑藥性是中藥在方劑中共同表達的藥性,也是體現(xiàn)方劑藥性配伍規(guī)律的主要途徑[3]。因此,針對某一組有共性的方劑組合,可以通過聚類分析的方法挖掘其藥性組合模式,從而揭示其組方特征。本文就是通過該方法,從藥性組合層面對治療陰虛火旺型失眠方劑的配伍特征來進行挖掘和認識。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來源 本研究通過高校圖書館和中國國家知識基礎設施 (CNKI)收集有關失眠的現(xiàn)代中醫(yī)醫(yī)案類文獻。例如 《喬保鈞醫(yī)案》[4]、 《鄧鐵濤醫(yī)案與研究》[5]、 《施今墨醫(yī)案解讀》[6]、《中國現(xiàn)代名中醫(yī)醫(yī)案精華》[7]、《中醫(yī)內科醫(yī)案精選》[8]等。

      1.2 納入和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 (1)醫(yī)案中明確診斷為陰虛火旺型失眠者。(2)醫(yī)案中臨床治療有明顯療效者。(3)醫(yī)案中有患者基本信息、癥狀、證型、治則治法、方藥者。

      1.2.2 排除標準 (1)其他器質性病變導致的繼發(fā)性失眠者。(2)無明顯療效的醫(yī)案。(3)復診的醫(yī)案。

      1.3 數據規(guī)范化 對75例醫(yī)案進行數據預處理,即將醫(yī)案編號、患者姓名、性別、病因病機、藥物名稱、藥性等信息依次錄入Excel中。藥物名稱和藥性均以 《中藥學》(第二版)[9]為準加以規(guī)范。例如 “棗仁”、 “炒棗仁”均作 “酸棗仁”,“杭芍”、“炒白芍”均作 “白芍”等。

      1.4 中藥藥性量化[10]和方劑藥性量化 藥性多值量化規(guī)則主要包括如下幾點:①對四氣統(tǒng)一量化,記錄為1個特性,其中大寒、寒、微寒和涼分別記錄為-10、-7、-4、-2;大熱、熱、溫和微溫分別記錄為10、7、5、2;平性記錄為0。②對五味量化,含某味記為10,不含記為0;同一味的不同程度,如辛和微辛分別記為10和7;根據五味的先后順序不同,第1味的數值保持不變,第2、3味數值在原數值上分別減去2和4;淡和澀作為單獨味數值化。③每個歸經都單獨量化,含某歸經記為10,不含記為0;依據藥物歸經記錄先后順序,除第1歸經保持數值不變外,其他依次在原數值上減去2;若有3個以上歸經,則歸經數值為6(第3歸經)、5(第4歸經)和4(第5歸經)。以單味藥的性味歸經為量化值,根據其在方劑中的重量比例加權形成復方的藥性量化值,建立方劑藥性量化表。如麻黃的藥性為辛、微苦、溫,歸肺、膀胱經,經量化后的特征為:(性)5、(辛)10、(苦)5、(肺經)10和 (膀胱經)8,其他特征均記為0。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運用Excel表格對藥物進行頻數分析,通過賦值 “1”和 “0”的方法,將藥物在醫(yī)案中的文本數據轉化為數字變量,出現(xiàn)為 “1”,不出現(xiàn)為 “0”。運用SPSS 16.0統(tǒng)計軟件,對方劑量化值進行分層聚類,采用系統(tǒng)聚類法(hierarchical cluster),聚類方法采用組間結聯(lián)法(between group linkage),變量的距離測量采用Pearson相關性。這種變量距離測量的方法相較于平方Euclidean距離、Euclidean距離、余弦、Chebychev距離、塊、Minkowski距離這6種方法而言,聚類出的孤立點較少,各類之間的比例也比較均衡,聚類結果也符合中醫(yī)理論,因此采用此法的聚類結果。

      2 結果

      2.1 藥物頻數分析 共篩選出治療陰虛火旺型失眠的方劑75首,用藥143種,其中,頻數最高的前10位藥物為:酸棗仁、生地黃、黃連、甘草、麥冬、白芍、牡蠣、首烏藤、阿膠、茯神。

      2.2 藥性聚類分析 75首方劑經系統(tǒng)聚類后共聚為6組,每組方劑量占所有方劑 (75首)的比例分別為58.7%(組一)、28% (組二)、4% (組三)、4% (組四)、4%(組五)、1.3% (組六)。對每組組成方劑的性味和歸經取平均值,得到每組的藥性,見表1。

      表1 陰虛火旺型失眠方劑性味歸經聚類

      提取表1聚類方劑中性味和歸經量化值較高的前3位作為主要藥性,得到組一 (微寒-甘苦咸-肝心腎)、組二(涼-甘苦酸-心肝肺)、組三 (涼-甘酸淡-心肝膽)、組四(涼-甘咸苦-肝腎心)、組五 (涼-甘苦辛-肺胃脾)、組六(涼-甘辛咸-心肺腎)。

      3 討論

      根據藥物頻數分析可知,在高頻藥物中補虛藥的使用頻率最高,其次為清熱藥和安神藥?,F(xiàn)代臨床上治療陰虛火旺型失眠多采用 “攻補兼施”的仿法,使用補虛藥滋陰補血以助降火,清熱藥清心肝熱、清血熱,安神藥養(yǎng)心安神以助眠。

      對藥性聚類進行分析時發(fā)現(xiàn),六組藥性組合的四氣均為“涼”或 “微寒”,五味均包含 “甘”,歸經均有“心”,表明治療陰虛火旺型失眠時所采用的藥物多為甘涼歸心之品。涼者能清瀉火熱,甘者能補能緩,甘涼歸心之品多具滋補心陰和清降心火之功,符合 “壯水之主,以制陽光”的治療思路。以上特性表明,陰虛火旺型失眠的主要病理機制為心陰虧虛,虛火內擾,神明不安,正如明代醫(yī)家繆希雍指出,在治療失眠上 “以清心火為第一義”。另外,從其治法與用藥也可以看出,他把心血虛有熱作為失眠證的主要病機。

      組一 (58.7%)所占比例最高,藥性組合模式為 “微寒-甘苦咸-肝心腎”,提示陰虛火旺型失眠主要涉及心、肝、腎三臟。腎陰虧虛,不能上濟心火,而且肝血虧虛,心神失養(yǎng)也是陰虛火旺型失眠的常見病理機制。方劑中的藥物性微寒,能清降虛火;味甘、苦、咸相伍,具有滋補肝腎之陰,清瀉心火之功,是臨床治療該疾病遣藥組方的主要思路。另外,組四 (4%)藥性組合模式為 “涼-甘咸苦-肝腎心”,所涉及的病位和五味與組一相同,體現(xiàn)出的臨床治療思路也相同。

      組二 (28%)藥性組合模式為 “涼-甘苦酸-心肝肺”,提示陰虛火旺型失眠亦可涉及心、肝、肺三臟。從以上三臟辨治失眠是現(xiàn)代臨床最常見的思路,但肺臟與失眠之間的關系則少有人重視。事實上,早在 《靈樞·淫邪發(fā)夢》中即有 “正邪從外襲內,而未有定舍,反淫于臟,不得定處,與營衛(wèi)俱行,而與魂魄飛揚,使人臥不得安而喜夢”的記載;宋代許叔微主張從魂魄所屬之臟肝與肺論治;清代醫(yī)家馮兆張明確提出了肺氣虛,肺魄不能制肝魂,致神魂飛揚而發(fā)失眠的病理機制。由現(xiàn)代文獻報道可知,當前臨床多重視從肝魂的角度認識失眠的病機,而忽略了肺魄的重要作用,本課題組認為組二 “涼-甘苦酸-心肝肺”的治療模式對現(xiàn)代臨床辨治失眠有一定的啟發(fā)作用,可嘗試從補養(yǎng)肺氣的角度對失眠進行治療。

      組三 (4%)藥性組合模式為 “涼-甘酸淡-心肝膽”,提示陰虛火旺型失眠還可涉及到膽腑,而味酸具有收斂和固澀的作用。此藥性組合模式顯示了在臨床上治療陰虛火旺型失眠時,運用溫膽湯加減來進行理氣化痰、消痞、利膽。古有云 “五臟虛邪之氣,上淫于心,心有憂患,伏氣在膽”,說明陰虛火旺型失眠在臨床上也可能兼有膽虛不得眠之證,因此治療上可以清利膽腑和滋養(yǎng)心陰并用。另外,組五 (4%)藥性組合模式為 “涼-甘苦辛-肺胃脾”,提示該疾病亦可涉及肺、脾、胃三臟。治療上所采用的藥物味多苦辛,其中味苦具有清熱、降逆止嘔、通瀉大便、燥濕的功用;味辛具有發(fā)散、行氣行血、化痰止咳之功,二者合用不僅能滋陰降火,還能燥濕化痰。根據所收集的醫(yī)案顯示,該類型的陰虛火旺證多兼痰濕,且患者多為老人,由于該類人群體虛,機體運化及肺藏魄的功力均減弱,痰濕壅滯,灼傷肺陰,致使肺陰不足而久咳失眠,治療上宜燥濕化痰、滋肺陰、補肺氣。綜上所述,組三和組五顯示均可從清化痰濕的角度治療陰虛火旺型失眠。

      通過對治療陰虛火旺型失眠方劑進行藥性組合的數據挖掘,得到能體現(xiàn)治療該疾病配伍特征的藥性組合模式,可見臨床上對其治療方式的多樣化,根據癥狀不同,可采用滋陰降火、燥濕化痰、補養(yǎng)肺氣等多種治療方式相結合。同時,臨床上可對陰虛火旺型失眠做進一步的辨證分型和深化認識,使相關治療更加精細,用以提高臨床療效。

      [1]李軍體,劉明潤,計 磊.失眠的辨證論治[J].中國中醫(yī)基礎醫(yī)學雜志,1997(S3):60-61.

      [2]郭維嘉,王 耘,羅 計,等.治療陰虛陽亢型高血壓方劑的藥性組合模式研究[J].世界科學技術 (中醫(yī)藥現(xiàn)代化),2012,14(4):1803-1806.

      [3]楊麗平,宋慶慧,朱 嘉,等.基于藥性組合模式的3種腰痛方劑聚類分析[J].上海中醫(yī)藥雜志,2013,47(8):8-10.

      [4]喬振綱.喬保鈞醫(yī)案[M].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21-24.

      [5]邱仕君.鄧鐵濤醫(yī)案與研究[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327-332.

      [6]呂景山.施今墨醫(yī)案解讀[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4:265-268.

      [7]董建華.中國現(xiàn)代名中醫(yī)醫(yī)案精華[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0.

      [8]張小萍,陳明人.中醫(yī)內科醫(yī)案精選[M].上海:上海中醫(yī)藥大學出版社,2001:122-126.

      [9]高學敏.中藥學[M].2版.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7.

      [10]姚美村,喬延江,袁月梅,等.基于人工神經網絡方法的中藥功效歸類研究[J].中國中藥雜志,2003,28(7):106-108.

      R287

      :B

      :1001-1528(2015)07-1630-03

      10.3969/j.issn.1001-1528.2015.07.057

      2014-06-04

      山東省優(yōu)秀中青年科學家獎勵基金項目 (2009BSB01801)

      宋詠梅(1969—),女,博士,教授,從事中醫(yī)臨床文獻研究。Tel:13176670581,E-mail:songym0200@163.com

      猜你喜歡
      藥性醫(yī)案陰虛
      手腳心發(fā)燙未必都是陰虛火旺
      白蘿卜與中藥同食,會解掉藥性嗎?
      醫(yī)案聊齋續(xù)篇 吐瀉案
      醫(yī)案聊齋續(xù)篇 晨泄案
      半夏的化學成分及其藥性、毒性研究進展
      不同炮制和煎煮時間對大黃沉降藥性的影響研究
      滋陰補腎法治療肝腎陰虛型干眼的療效觀察
      改進細菌群體趨藥性算法在可用輸電能力計算中的應用
      新加香薷飲醫(yī)案6則
      古醫(yī)籍中刺絡放血醫(yī)案淺析
      纳雍县| 浮山县| 深圳市| 西畴县| 汤阴县| 三明市| 阿拉善左旗| 灵山县| 平邑县| 锡林浩特市| 西吉县| 忻州市| 武宣县| 阿鲁科尔沁旗| 绥芬河市| 靖远县| 兰溪市| 平利县| 定南县| 长泰县| 康乐县| 普安县| 上蔡县| 封丘县| 边坝县| 金湖县| 湘乡市| 彰化市| 佳木斯市| 乃东县| 丹江口市| 壤塘县| 宁强县| 嘉峪关市| 诸暨市| 通海县| 赞皇县| 石家庄市| 榆树市| 利辛县| 鹰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