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時代就是個性化時代。這個特點與當下的視頻熱結合,造就了一大撥個性化自媒體視頻節(jié)目,我們姑且將它們叫做“個人電視臺”。2014年,各類“個人電視臺”表現神勇,在收獲巨量觀眾的同時,風頭直壓傳統(tǒng)電視臺,創(chuàng)造出新媒體視頻內容的奇跡。
No.1“賣藝人”高曉松
節(jié)目名稱:《曉說》、《曉松奇談》
節(jié)目類型:個人脫口秀
個性表現:語言幽默、觀點犀利;從天文地理、海外見聞、中西野史到音樂、電影、足球、炒股,從歷史典故到互聯網的未來,無所不談。高曉松在節(jié)目中給人一種“江湖百曉生”的感覺。
其人其事:高曉松曾說自己40歲之后,生活和做事的目標更明確了,并稱自己就是個“賣藝人”。這兩檔節(jié)目是基于高曉松本人豐富的知識儲備為其量身打造的。30分鐘左右的節(jié)目不會限制主題,他可以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來規(guī)劃。不過,在脫口秀的形式上要求他盡可能用“高曉松”的表達方式,以突顯個人的風格化。節(jié)目錄制時,現場沒有備用稿子和提詞器,攝影師一喊開機,高曉松就開始“神”侃。
《曉說》在優(yōu)酷平臺播出兩季后,節(jié)目累計了5億多點擊量,并一度成為了個性化視頻的范本。高曉松也因此成為了巨頭爭奪的對象,據說曾有五家公司,包括三家視頻網站和兩家巨型傳媒公司想要與之合作。此后,高曉松“轉會”到了愛奇藝,新節(jié)目《曉松奇談》的內容方向和呈現方式跟《曉說》相差無幾。高曉松總結自己節(jié)目的個性特征時表示:“我主要講‘識,知識夠不夠不重要,見識很重要,誰不會用搜索?但我能找到有意思的角度和聯系,比如我在美國能接觸到大量國內接觸不到的資料,圖書館里就能借到蔣介石的日記。”
點評:《曉說》和《曉松奇談》的成功一方面得益于“高曉松”的名人效應;另一方面,《曉說》誕生的時機剛剛好,趕上了視頻網站最早一波自制節(jié)目的試水期,平臺在資源和宣傳渠道上的傾情投入使其迅速在市場有了回響。此外,高曉松本人豐富的知識儲備是節(jié)目內容質量的保障,而有別于傳統(tǒng)基于臺本制作的脫口秀節(jié)目,更自由、隨性的表現方式則更凸顯高曉松個人的獨有風格。
No.2“財經八卦”吳曉波
節(jié)目名稱:《吳曉波頻道》
節(jié)目類型:個人脫口秀
個性表現:關注財經世界里的每一件事,以獨特的視角細數企業(yè)家們走過的路、講述財經熱點新聞背后的故事、梳理與商業(yè)相關的八卦緋聞,分享每一個有意義的財經觀點。
其人其事:吳曉波長期專注于財經寫作,自從在愛奇藝開了個人頻道以后,舍棄了自己的兩個專欄,并將內容的首發(fā)陣地轉移到了視頻網站。在開通個人視頻節(jié)目以前,他的信息主要來自朋友圈,社交產品幾乎控制了他所有的信息渠道,移動端成了其知識供應的主要平臺。
他曾表示,作為60后,長期以來的專欄寫作、圖書寫作,造成了自己的受眾偏老齡化,基本集中在50后、60后、70后。而通過視頻平臺,他最大的感觸是讀者群得到了擴展,年齡層比之前年輕了近10歲,互聯網讓自己的思想融入到更年輕的族群。
點評:如吳曉波自己所說,《吳曉波頻道》目前內容配置比較“重”:每星期有兩個專欄再加一個視頻。在商業(yè)模式上,《吳曉波頻道》還沒有突破傳統(tǒng)的自媒體廣告模式。他可以基于用戶積累建立會員制度,在線下做課件分享,給企業(yè)做教育培訓,以私董會或公開課的方式來拓寬現有的商業(yè)模式。
No.3“獨立女性代表”田樸珺
節(jié)目名稱:《謝謝你,紐約》
節(jié)目類型:個人紀錄片
個性表現:以紀錄片的形式將文藝進行到底,宣揚獨立女性的價值觀。
其人其事:《謝謝你,紐約》是以田樸珺的個人隨筆集《習慣就好》為內容框架拍攝的紀錄片,由田樸珺工作室和樂視網共同打造。該片講述田樸王君在紐約留學的一年多的時間里,如何從只身一人提著箱子露宿紐約街頭,到獨立奮斗融入華爾街猶太人社交圈的過程,為觀眾揭秘紐約上流社會的生活。這部伴隨著“田氏語錄”、擇友指南、曼哈頓買房經、如何選購鉆石和整容等趣味實用內容的紀錄片堪稱一部現代“獨立女性煉成記”。
點評:田樸珺用個人獨有的親身經歷向觀眾展示一種生活狀態(tài),并現身說法,在所見、所聞、所感中傳達一種“獨立女性”的價值觀。節(jié)目在記錄她與紐約名流交往、適應生活環(huán)境、學會獨立、并最終實現夢想的過程中,還對時下的一些熱點話題進行了探討,為“田樸珺”品牌的傳播增加了一些社會化元素。
NO.4“60秒強迫癥患者”羅振字
節(jié)目名稱:《羅輯思維》
節(jié)目類型:個人脫口秀
個性表現:羅胖通過大量閱讀,將有種、有趣、有料的各種段子融入話題內,在知識中提煉出獨立見解,結合有趣、新穎的思維方式講給觀眾聽,充當觀眾的書童。其宗旨是:死磕自己,愉悅大家。
其人其事:與高曉松類似,羅振宇的個人視頻脫口秀的內容同樣縱橫中外,談古論今,但表示方式上則通過朗讀文章或說段子加以個人觀點的解讀?!读_輯思維》最早是羅振宇自主運營的一個微信公眾賬號,用每天60秒的語音內容為大家分享一篇好文和一種新穎、有趣的邏輯思維。
在商業(yè)模式上,它在傳統(tǒng)視頻節(jié)目的廣告模式外有更多延伸,比如通過“羅輯思維”公眾賬號的用戶沉淀,建立了會員制度,并在短時間內獲得了百萬會員費:第一次售賣會員,5小時獲得了160萬元;第二次24小時售賣會員獲得800萬元。此外,“羅胖”還基于品牌效應、社群運營,成功制造了“微信賣月餅”、“微信賣499元的大書包(內含羅胖精選的6本好書)”等經典品牌營銷事件。
點評:《羅輯思維》通過品牌營銷和互動活動驗證了用戶的品牌黏性,在視頻節(jié)目推出后,很好地實現了用戶和受眾的雙向導流,形成了一種文化品牌效應和個人品牌號召力,在商業(yè)模式上可嫁接的產品很多。這種知識型視頻脫口秀通過線下活動、出書、招募會員、社群征婚、C2B訂制等一系列顛覆性玩法激發(fā)了巨大的商業(yè)潛力。
No.5“睡前故事大王”王凱
節(jié)目名稱:《凱叔講故事》
節(jié)目類型:故事電臺
個性表現:《凱叔講故事》也是脫胎于微信公眾賬號的一檔視頻節(jié)目,最初是由原央視主持人王凱在睡前為孩子們講精彩的繪本故事開始的,被譽為“哄睡神器”。
其人其事:《凱叔講故事》為寶貝們講優(yōu)質的兒童繪本故事,起初在微信公眾賬號、微博賬號每兩天發(fā)布一個新故事,并通過聽故事畫畫的“畫劇”活動為寶貝提供展示平臺,每個故事所傳遞的正能量都是為了幫助寶貝塑造健康的人格。
凱叔認為,一個微信公共賬號就像一個產品?!皠P叔講故事”這個產品的成長伴隨著互聯網思維不斷地滲透,產品也不斷迭代、升級。目前,其微信上的用戶累計達到了十幾萬,在各個平臺每天的播放量平均能達到20萬。
點評:王凱用一款“哄睡神器”完成了傳統(tǒng)媒體人到新媒體人的轉型。這款產品的用戶定位精準,通過“社群”邏輯,以線下活動和線上互動做用戶運營,開發(fā)了一系列周邊產品,例如眾籌繪本館和動畫片,打造了第一款付費產品《凱叔西游記》等。它未來還可以在商業(yè)模式上更發(fā)散,通過把媒體屬性放大,將品牌社群垂直延伸到產業(yè),會具備更大的商業(yè)潛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