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玉敏
450例婦科腹腔鏡老年患者圍手術期護理體會
常玉敏
目的探討婦科腹腔鏡老年患者圍手術期護理。方法450例婦科腹腔鏡老年患者, 均給予心理、飲食、術后常見癥狀護理, 并積極預防并發(fā)癥的發(fā)生。觀察護理后臨床效果。結(jié)果通過合理、科學的護理方法450例老年患者康復后順利出院。結(jié)論細致有效的護理干預能有效的使老年患者康復, 護理人員要積極更新護理理念,不斷提高自身業(yè)務水平。
腹腔鏡;圍手術期;護理體會
婦科腹腔鏡手術以皮膚切口小、術中創(chuàng)傷少、術后并發(fā)癥低、痛苦輕、住院時間短等優(yōu)點, 已經(jīng)廣泛應用于臨床[1,2]。隨著婦科腹腔鏡手術的增多, 老年患者越來越多,現(xiàn)將婦科腹腔鏡老年患者圍手術期護理體會總結(jié)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月~2015年2月于錦州市婦嬰醫(yī)院行腹腔鏡手術的450例患者, 年齡 58~83歲, 平均年齡 70.5 歲。其中腹腔鏡下全子宮切除術315例, 腹腔鏡下子宮次全切除術25例, 腹腔鏡下附件切除102例, 腹腔鏡下廣泛性全子宮切除術加盆腔清掃術8例。
1.2 護理方法
1.2.1 術前護理
1.2.1.1 心理護理 多數(shù)老年患者表現(xiàn)為焦慮、 擔憂、 情緒低落并且懷疑腹腔鏡手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對腹腔鏡手術治療效果不夠了解, 認為開腹手術切除干凈、徹底, 并對自己的疾病常常憂心忡忡。針對這一情況, 護士在治療前要態(tài)度和藹、耐心解釋患者的疑問, 消除患者的緊張低落情緒。給予必要心理支持, 耐心介紹腹腔鏡手術的優(yōu)點。主動介紹治療醫(yī)生的技術水平和護理經(jīng)驗, 以消除患者的思想顧慮,增強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1.2.1.2 飲食及腸道護理 由于患者年齡較大, 所以術前患者的營養(yǎng)狀況對術后的康復起著重要的作用。術前應指導患者進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等營養(yǎng)素含量豐富、全面的食物。術前1d進流質(zhì)飲食。術前22:00以后禁食。術前晚及術晨各行灌腸 1次 , 或用乳果糖口服進行灌腸[3]。
1.2.2 術后護理
1.2.2.1 常規(guī)護理 手術完畢回房后麻醉師與病房護士認真交接。應給予去枕平臥位, 頭偏向一側(cè)并給予吸氧(氧流量為2 L/min), 測血壓。病情觀察: 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和血氧飽和度, 每 0.5~1.0小時測量血壓、脈搏、呼吸 1 次,當病情平穩(wěn)后, 改為每4小時測脈搏、呼吸、血壓。術后24~48 h內(nèi), 要注意觀察傷口敷料有無出血、是否潮濕, 并用沙袋壓腹部4~6 h以防止?jié)B血、滲液。同時要加強對傷口的觀察, 尤其是臍部穿刺孔是否出現(xiàn)紅、腫、痛、滲液、皮下氣腫等。
1.2.2.2 留置尿管護理 保持尿管引流通暢, 及時清理尿袋, 防止尿液逆流。如發(fā)現(xiàn)血尿、少尿應及時報告醫(yī)生, 給予相應處理。尿管須留置 48 h。同時保持外陰清潔干燥, 勤換消毒紙墊。拔除尿管后囑患者多飲水, 促進尿液排出。在拔除尿管6 h后, 同時注意患者能否自行排尿, 必要時需再次保留尿管, 定時開放, 以鍛煉膀胱肌肉, 促使排尿功能恢復。
1.2.2.3 疼痛護理 術后疼痛多發(fā)生在 24 h內(nèi), 必要時可選用鎮(zhèn)痛泵、止痛藥等。術后 6 h幫助患者按時翻身、叩背,指導患者有效咳嗽, 以免由于增加腹壓加重疼痛, 同時注意保護切口。
1.2.2.4 飲食護理 術后4~6 h可以進流質(zhì)食物, 肛門排氣后進半流質(zhì)食物, 術后3 d進食易消化普食, 指導患者飲食宜少量多餐且有營養(yǎng)、易消化、清淡, 多飲水, 多食水果、蔬菜, 糖尿病患者可按糖尿病飲食進食。要保持大便通暢,養(yǎng)成每天排便的習慣, 防止便秘。術后2 d仍未排便者, 可遵醫(yī)囑給予緩瀉劑或開塞露。
1.2.2.5 會陰護理 腹腔鏡子宮全切術的患者注意觀察陰道殘端有無血腫。同時檢查有無陰道流血, 創(chuàng)口有無出血、滲血;污染的敷料要及時更換, 24 h內(nèi)取陰道填塞的紗布時,應注意核對紗布數(shù)量, 以免因核對不清而造成對患者的危害。用0.5%的碘伏擦拭外陰及肛門2次/d。
1.2.2.6 預防靜脈血栓形成護理 由于中老年女性患者雌激素水平下降, 血液粘滯度上升, 大部分患者合并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 均易發(fā)生下肢靜脈血栓, 所以預防靜脈血栓尤為重要。手術體位采取截石位, 下肢血液循環(huán)易受影響。術前給患者穿彈力襪, 巡回護士定時為患者按摩下肢, 預防下肢血栓形成。術后應用抗栓壓力泵3 d, 同時觀察下肢感覺有無異常(如酸脹感), 有無腫脹及活動障礙。腹腔鏡手術創(chuàng)傷小, 患者疼痛性小, 術后第 1 天開始做主動運動,活動下肢關節(jié), 協(xié)助坐起。 第 2 天開始逐步下床運動, 預防靜脈血栓發(fā)生。
1.2.2.7 防止神經(jīng)損傷護理 由于老年患者肌肉松弛, 皮膚變薄, 所以術中注意各種神經(jīng)的損傷。腹腔鏡手術時采用頭低體位, 患者靜脈滴注用的臂架靠近患者身體并且角度要<90°, 防止患者手臂過度外展而損傷臂叢神經(jīng)。手術采用截石位時, 在患者腘窩處墊軟墊, 并用寬帶松緊適宜地固定腿部, 防止腓神經(jīng)損傷。術中巡回護士10~20 min為患者按摩手臂和腿部, 防止手術時間過長壓迫神經(jīng)[4]。
1.2.2.8 常見并發(fā)癥的觀察與護理 ①腹脹的護理:由于腹腔鏡手術后殘留CO2氣體和腸道功能未恢復, 大部分老年患者出現(xiàn)腹脹。術后護理人員幫助患者翻身、活動四肢、按摩雙下肢。并鼓勵患者早期下床活動, 以加快腸道功能恢復,減少產(chǎn)氣食物的攝入。②頸肩痛的護理:腹腔鏡手術中CO2直接刺激膈神經(jīng), 老年患者尤為明顯。術后采用膝胸臥位和低流量持續(xù)吸氧, 提高血氧飽和度的同時也有效改善頸肩痛的發(fā)生。
通過合理、科學的護理方法450例老年患者康復后順利出院。
在腹腔鏡技術日益發(fā)展的今天, 已經(jīng)不斷應用于婦科手術領域。婦科腹腔鏡手術具有恢復快、并發(fā)癥少、療效良好等優(yōu)點。通過對450例腹腔鏡老年患者手術護理, 體會到護理人員要積極更新護理理念, 不斷提高自身業(yè)務水平。同時加強合理的護理對老年患者康復起到重要作用。
[1]張素明.婦科腹腔鏡手術220例圍術期護理體會.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0 , 13(20):138-139.
[2]李析茜, 李丹, 沈美娜, 等.婦科腹腔鏡手術前及術后的護理.吉林醫(yī)學, 2010, 31(8):41.
[3]程進, 翟穎, 余兆華, 等.應用膝胸臥位對婦科腹腔鏡術后肩部疼痛影響的研究.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 2008, 14(21):2253-2255.
[4]鄭修霞.婦產(chǎn)科護理學.第5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12: 42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8.151
2015-06-03]
121000 遼寧省錦州市婦嬰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