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在嘉
難忘病例
談醫(yī)學生涯中部分難忘的病例(四十六)
陳在嘉
患者男性,干部,50歲,1992-12-29入本院。患者于4個月前出差途中出現(xiàn)胸骨后至上腹部持續(xù)性疼痛,伴大汗,服用止痛劑無效。3天后至北京514醫(yī)院檢查,心電圖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給予葡萄糖-胰島素-鉀溶液靜滴和對癥治療,癥狀緩解?;颊叽撕笪丛俪霈F(xiàn)胸痛,血壓120/80 mmHg 左右(1 mmHg=0.133 kPa),4周后出院。自服復(fù)方丹參片,無心絞痛發(fā)作。2個月前于飯后感頭暈、乏力、大汗,無胸痛、憋喘和暈厥,含服速效救心丸,未見好轉(zhuǎn),當時血壓90/60 mmHg,即送當?shù)蒯t(yī)院,血壓降至20/0 mmHg,給予升壓藥。心電圖示下、后壁急性心肌梗死。至次日血壓穩(wěn)定正常,長期服用心血康、月兔草藥物。無胸痛,近3~5天于睡眠中突感憋喘,無咳嗽、咯泡沫痰,但需坐起5~10 min緩解,為進一步檢查遂來我院。
患者30年前患“肝炎”已治愈。高血壓病4年,血壓一直在180/100 mmHg左右,無糖尿病,外傷等病史。出生于常熟市,1968年以來長居邯鄲市。嗜煙30年,40支/d。父母已故,均患高血壓病,長兄患心臟病,配偶和子女健康。
入院查體:體溫36.8℃,心率11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壓105/75 mmHg。發(fā)育正常,營養(yǎng)中等,神志清楚,檢查合作,無紫紺,皮膚無黃染,表淺淋巴結(jié)無腫大。頭部無異常。頸靜脈充盈,胸廓對稱,雙肺呼吸音粗,心尖搏動不明顯,心濁音界在左鎖骨中線外2 cm,心律齊,心率110次/min,無雜音及心包摩擦音, P2> A2。腹平軟,肝脾未觸及,雙下肢無浮腫。生理反射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
實驗室檢查:血、尿、便常規(guī)正常,血糖、鉀、鈉、氯、尿素氮、肌酐、天冬酸氨基轉(zhuǎn)移酶和谷丙酸氨基轉(zhuǎn)移酶均正常,總膽固醇4.88 mmol/L,甘油三酯1.93 mmol/L。心電圖示:下、后壁陳舊性心肌梗死。X線心臟相:雙肺瘀血,肺無實變,心影增大,左緣隆凸欠光滑,結(jié)合透視心后緣不自然膨隆,搏動減弱。心胸比率0.61,左心受累疾患,心功能不全,結(jié)合臨床診斷為冠心病,不除外室壁瘤形成。超聲心動圖示:左心房、室顯著擴大,左心室更為顯著,左心室下、后壁向外呈瘤樣膨出,直徑約為80 mm,開口處小于瘤體,瘤體容積收縮期大于舒張期,內(nèi)有血流信號,前壁及間隔代償性運動增強,二尖瓣前葉斜率減低,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0.32,診斷為冠心病、陳舊性心肌梗死,下后壁室壁瘤形成,瘤腔大于左心室,左心室功能減低。放射核素心室造影示:左、右心室顯影清晰,左心室明顯擴大,左心室后壁室壁瘤約占左心室40%~50%,右心室整體功能減低,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0.29,右心室射血分數(shù)0.32。
患者入院后予以阿司匹林、雙嘧達莫(潘生?。?、長效心痛治、地高辛、硫氮酮、依那普利藥物治療,血壓偏低80~90/60 mmHg,肺部偶有啰音,用多巴胺靜滴或用呋塞米治療。情況平穩(wěn)后于1993-01-28行冠狀動脈和左心室造影:冠狀動脈呈右優(yōu)勢型,左冠狀動脈主干、前降支和左回旋支無狹窄-梗阻性病變。右冠狀動脈近端長2 cm 70%~80% 狹窄,中段銳緣支起始處40%~50%狹窄,于第二轉(zhuǎn)折處完全閉塞。遠端血管未顯影無側(cè)支循環(huán),為單支冠狀動脈病變。左心室造影:左心室腔大小正常,后基底段運動減弱,全室壁各節(jié)段運動尚可。自后基底段的室腔向心包腔破裂形成一個巨大假性室壁瘤,與相鄰心肌相比呈反向運動,并和心室腔有血流往返。破口直徑為4.52 cm。室壁瘤體最大直徑為10.59 cm??梢娚倭慷獍攴盗?,與心律失常有關(guān),確診為左心室基底部假性室壁瘤。
假性室壁瘤隨時有破裂之虞,故請外科會診,于造影次日在全麻、低溫體外循環(huán)下行室壁瘤切除術(shù)。術(shù)中病理所見:心包內(nèi)廣泛疏松粘連,整個心
臟被推向前,心膈面有相當于心臟大小的包塊。該包塊為假性室壁瘤,瘤內(nèi)有大量的機化血栓。取出血栓后可見到左心室的室壁瘤,室壁瘤瘤壁為白色纖維化組織,室壁瘤的頸部直徑約3.0 cm,可以看到二尖瓣的乳頭肌。室壁瘤向假性室壁瘤的破口直徑約為2.0 cm。觸診前降支柔軟,右冠狀動脈后降支已進入瘤壁。手術(shù)在阻斷循環(huán)后,切開假性室壁瘤取出血栓,切除真性室壁瘤的瘤壁,基底部保留1.0 cm。用兩條粘條將室壁瘤出口以三明治方法連續(xù)縫合,縫合嚴密,無漏血。冠狀動脈未行搭橋術(shù)。開放循環(huán),順利復(fù)跳,脫離心肺機,術(shù)后恢復(fù)尚順利。
術(shù)中取下組織病理檢查:灰褐色盤狀組織一塊,重144 g,大小12 cm ×11 cm ×3 cm,表面不光滑,切面分層狀,灰白與紅色相間,質(zhì)脆。鏡檢為大塊血栓組織,未見心肌細胞。瘤體邊緣有機化血栓和大量炎性肉芽組織增生,可見成群淋巴細胞和散在單核、中性粒細胞侵潤。左心室下壁假性室壁瘤瘤壁由血栓及機化的肉芽組織構(gòu)成。
1993-03-01術(shù)后超聲心動圖復(fù)查:與術(shù)前比較左心室明顯縮小至正常范圍內(nèi),左心房為正常高限,左心室下、后壁未見明顯向外膨出。左心室舒張末期前后徑51 mm,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0.58,二、三尖瓣口血流頻譜之A峰明顯高于E峰。室壁瘤切除術(shù)后,左心室收縮功能正常,舒張功能仍低?;颊咔闆r平穩(wěn),可一般活動,無不適,血壓110/70 mmHg,律齊,心率88次/min,心音有力。雙肺呼吸音清。兩下肢無浮腫。于1993-03-08出院,繼續(xù)服用地高辛,氨酰心安,阿司匹林,雙嘧達莫等藥物。出院在門診隨診,日?;顒訜o癥狀,1995年能勝任日常工作。X線心臟相示:心胸比率0.47。超聲心動圖示:心室下壁局限變薄,擴張運動減低,全心室室壁不薄,運動協(xié)調(diào),各瓣膜形態(tài)開閉未見異常,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0.58,室壁瘤切除后整體收縮功能大致正常。動態(tài)心電圖偶見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一直隨診至2000-11-15。
本例患者在兩個月前后發(fā)生兩次急性心肌梗死,第1次為下壁,第2次為下壁、正后壁,同為右冠狀動脈供血部位,第2次癥狀較重,1個多月后出現(xiàn)左心衰竭癥狀,檢查及手術(shù)所見在下壁室壁瘤穿破至心包腔,因破口周圍心包有粘連,未造成心包填塞,形成假性室壁瘤。假性室壁瘤瘤壁無心肌組織,僅為血栓及機化肉芽組織,有隨時破裂、猝死之可能,經(jīng)造影證實后,次日即行手術(shù),證實同時有真、假室壁瘤存在,一并將其切除,取得較好的效果,明顯改善了患者的預(yù)后。
2015-01-08)
(編輯:梅 平)
100037 北京市,中國醫(yī)學科學院 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 國家心血管病中心 阜外心血管病醫(yī)院 冠心病診治中心
陳在嘉 教授 博士研究生導師 主要從事冠心病臨床研究 Email:chenzaijia102@126.com
R54
C
1000-3614(2015)06-0592-02
10.3969/j.issn.1000-3614.2015.06.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