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路
古田會議是建黨建軍史上光輝的里程碑,它像光芒萬丈的燈塔,指引著中國革命從勝利走向勝利。在隆重紀念古田會議召開85周年之際,重溫這段光輝歷史,搞清楚對歷史進程產(chǎn)生過重要影響的幾個細節(jié),對于我們深入探尋歷史昭示今人,透徹領悟和大力弘揚古田會議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二月來信”與中央特派員
1929年春季,蔣桂軍閥混戰(zhàn)爆發(fā)。毛澤東審時度勢制定了“爭取江西,同時兼及閩西、浙西”的戰(zhàn)略方針。已轉(zhuǎn)戰(zhàn)贛南的“朱毛紅軍”二度入閩,乘勢開辟閩西革命根據(jù)地。正當紅四軍前景“勝似春光”的時候,毛澤東、朱德收到了中共中央2月7日從上海發(fā)出的指示信,俗稱“二月來信”。由于交通梗阻,這封信遲到了近兩個月。
“二月來信”是根據(jù)布哈林在中共六大上演說精神寫的,信中指示:為保存實力,朱毛紅軍應把隊伍分散藏匿于群眾中,并要毛澤東、朱德兩名紅軍領袖脫離部隊速來中央,以隱匿紅軍的目標。
看罷來信,毛澤東猛烈地大口吸煙,氣憤地說:“太悲觀了,這是取消主義,瞎指揮!我不走,拿轎子抬我也不走!”
4月5日,毛澤東主持召開中共紅四軍前委會議,討論“二月來信”。會后,毛澤東以紅四軍前委名義給中央寫了復信,措辭強硬、直截了當?shù)刂赋觯骸爸醒氪诵艑陀^形勢及主觀力量的估計都太悲觀了”。進而指出:“中央要求我們將隊伍分得很小,散向農(nóng)村中,朱、毛離開隊伍,隱匿大的目標,目的在于保存紅軍和發(fā)動群眾,這是一種不切實際的想法?!彼鞔_表示:面對目前斗爭形勢,紅軍不僅不應當分散,而且各部應聚集力量創(chuàng)建革命根據(jù)地發(fā)展隊伍。
由于紅軍部隊的抵制,中央的分散紅軍的錯誤策略沒有執(zhí)行。然而“二月來信”中的一些悲觀情緒和不正確的觀點,卻在紅四軍廣大官兵中產(chǎn)生了不良影響,為日后紅四軍黨內(nèi)的爭論埋下了伏筆。
而恰在此時,一位中央特派員輾轉(zhuǎn)來到紅四軍,他就是剛從蘇聯(lián)紅軍高級射擊學校留學歸國的劉安恭。劉安恭是朱德的四川同鄉(xiāng),早年一起留學德國,參加過南昌起義。他到任伊始,就被任命為紅四軍臨時軍委書記兼政治部主任,一躍而為居于陳毅之上的第3號人物。
據(jù)曾任紅四軍第四縱隊司令員傅柏翠等人回憶,劉安恭是帶著中共“六大”文件和中央“二月來信”來到紅四軍的。他完全以“欽差大臣”自居,不問紅軍的實際情況,夸夸其談,到處發(fā)議論、作報告,生搬硬套蘇聯(lián)紅軍的一些做法,推行首長負責制,主張“長官說了算”,“司令部對外”,“政治部對內(nèi)”。他在主持第一次臨時軍委會議上,竟然大膽地做出一個非常離譜的決定:前委只討論紅四軍的行動問題,不要管軍隊的其他事情。這就限制了上級黨委———前委的領導權(quán),實質(zhì)上是限制了黨對紅軍的領導。
關(guān)于建軍原則的三場大爭論
以劉安恭挑事為起因,古田會議之前,在永定的澎雷、上杭的白砂召開的紅四軍前委擴大會議和在龍巖城召開的紅四軍“七大”上,接連發(fā)生三場激烈爭論。
永定湖雷是一個偏僻寂寞的小山村,1929年5月底紅四軍在這里召開前委擴大會議,發(fā)生了一場空前激烈的爭論。爭論的焦點是紅四軍前委和軍委的關(guān)系及設置問題,爭論的實質(zhì)是要不要維護前委代表共產(chǎn)黨對軍隊的領導問題。紅四軍最高決策機構(gòu)是前委,即“中共中央紅四軍前敵委員會”,其下屬的軍委是紅四軍最高黨部,兩套班子,實為一套人馬。戰(zhàn)事頻仍之際,為了機斷指揮,曾一度撤銷了軍委。會上,毛澤東首先發(fā)言:“根據(jù)我們目前的狀況,前委的工作重心仍然在軍隊,而軍隊又處于頻繁作戰(zhàn)和經(jīng)常轉(zhuǎn)移的境地,這就需要前委給予集中而敏捷的指揮,以加強黨對軍隊的領導。”他毫不客氣地批評劉安恭“分權(quán)主義”的錯誤,斬釘截鐵地說,“依我看,前委之下暫時還不必要設立軍委,現(xiàn)有的臨時軍委也可以取消”。劉安恭一聽要取消臨時軍委,激動地站了起來,指著毛澤東,盛氣凌人地說:“我不同意老毛的意見,就我了解,前委在四軍管得太多了,權(quán)力也太集中了,你老毛簡直就是書記專政,搞的是家長制。因此我認為很有必要設立軍委來約束前委,健全四軍黨的組織制度?!眲补У陌l(fā)言掀起軒然大波,會場上議論紛紛,贊許之聲和反對之聲形成針鋒相對之勢,雙方越爭越激烈,誰也說服不了誰。直到下半夜,會議不歡而散。然而,爭論還在繼續(xù),并且蔓延到了下級軍官和一些士兵。
6月8日下午,紅四軍在上杭白砂早康村“東洋堂”再次召開前委擴大會議。劉安恭又一次向毛澤東發(fā)難,硬把紅四軍領導人分成“擁護中央派”和“反對中央派”,并直接挑明:“朱德是擁護中央指示的,毛澤東總是自創(chuàng)原則,拒絕中央的命令,他擅自拒絕中央二月指示就是一個明證……”在原則問題上,毛澤東從不讓步。他采取提交意見書的方式,提出了四條具體意見,尖銳地指出:目前紅四軍在黨的領導、支部作用和黨員權(quán)利這三個最大的組織原則發(fā)生了動搖,成了根本問題!毛澤東忍無可忍,放言辭職:“我不能擔負這種不生不死的責任,請求馬上換書記,讓我離開前委......”毛澤東在紅四軍中的威望無人可比。最后在投票表決中,會議以36票贊成、5票反對的壓倒多數(shù),決定撤銷臨時軍委。這樣一來,劉安恭的軍委書記自然免職,他的政治部主任一職改由陳毅擔任,劉安恭改任第二縱隊司令員。然而爭論卻繼續(xù)擴大。
為了解決紅四軍黨內(nèi)的爭論和各種錯誤思想,1929年6月22日,趁三克龍巖有利時機,中共紅四軍第七次代表大會在龍巖公民小學“興學祠”召開。會議由陳毅負責籌備并主持召開,年僅28歲的陳毅力爭統(tǒng)一黨內(nèi)意見,停止爭論而不致分裂,但隨著劉安恭等人“大家努力來爭論”的號召,爭論進一步擴大、升級。陳毅好像運動場上的裁判,不斷地提醒:“同志,請注意這是黨的會議,不是罵大街!”“這樣爭論不好,影響團結(jié)......”
“七大”受到劉安恭提出的“黨內(nèi)負責同志輪流更換來解決糾紛”的實際影響,錯誤地給予毛澤東黨內(nèi)”嚴重警告”處分,選舉結(jié)果出人意料,陳毅取代毛澤東當選紅四軍前委書記。
陳毅潛行上海灘與中央九月來信
紅四軍“七大”之后,毛澤東被迫離開紅四軍主要領導崗位,在賀子珍的陪同下,到地方養(yǎng)病并指導閩西特委工作;朱德率部隊出擊閩中以打破敵人“三省會剿”;陳毅則遠赴上海向黨中央全面匯報紅四軍情況?;茧y與共的毛澤東、朱德、陳毅,第一次出現(xiàn)短暫分離。
8月26日,一身富商打扮的陳毅抵達黃埔江租界碼頭,在胸佩“上海龍華警備司令部”徽章的胞兄和堂兄的接應下,安然通過了盤查極嚴的關(guān)口。陳毅不曾知道,就在兩天前,由于叛徒的出賣,中央農(nóng)委書記彭湃、軍委書記楊殷以及陳毅入黨介紹人、中央軍委委員顏昌頤等多人同時被捕,在龍華英勇就義。上海正處于一片白色恐怖之中。
陳毅更不曾知道,就在他動身來上海之際,中共中央已給紅四軍前委發(fā)出了一封由周恩來執(zhí)筆的指示信———“八月來信”??上У氖牵瑲v史開了一個玩笑,這封信并沒有到達紅四軍,而是被粗心的工作人員裝錯了信封,張冠李戴,被誤當作 1929年8月20日《中央給信陽中心縣委轉(zhuǎn)商城縣委指示信》,秘密送往信陽了。直到1982年,軍事科學院軍史部學者在查閱鄂豫皖地區(qū)斗爭史資料時才無意中發(fā)現(xiàn)這一錯誤,后經(jīng)權(quán)威認證屬實。
也許,歷史的魅力就在于此。中央“八月來信”的不意丟失,更注定了陳毅上海之行和中央“九月來信”的歷史貢獻。
1929年8月29日,中央政治局主席向忠發(fā)和政治局委員李立三、周恩來、項英、關(guān)向應等,專門聽取了陳毅的詳細匯報,主持匯報工作的是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秘書長,同時兼任組織部長、軍事部長的周恩來。
周恩來在復雜的時局中獨具慧眼,把紅四軍看作是中國革命的一面旗幟,對于紅軍和農(nóng)村根據(jù)地的斗爭形勢格外關(guān)注,尤其對毛澤東所創(chuàng)立的建黨建軍原則制度及紅色政權(quán)理論深表贊同。
9月1日,遵照中央要求,陳毅憑驚人的記憶力秉燭疾書,呈報了五個書面材料:《關(guān)于朱德、毛澤東軍的歷史及其狀況的報告》、《關(guān)于朱、毛紅軍的黨務概況報告》、《關(guān)于朱、毛爭論問題的報告》、《關(guān)于贛南、閩西、粵東江工農(nóng)運動及黨的發(fā)展情況的報告》以及《前委對中央提出的意見———對全國軍事運動的意見及四軍本身的問題》。
無論口頭報告或書面報告,陳毅力求客觀、公允、準確,特別指出:毛澤東“在政治上比較正確”,充分凸顯了作為一個政治家襟懷坦蕩、磊落無私的思想品格。經(jīng)中央領導人一致推薦,陳毅書面報告———《關(guān)于朱毛紅軍的歷史及其狀況的報告》在最權(quán)威的軍事刊物《中央軍事通訊》創(chuàng)刊號發(fā)表,還加了編者按。
中央組成由李立三、周恩來、陳毅三人組成的委員會,周恩來為召集人,負責起草中共中央對紅四軍前委的指示信。其間,周恩來、李立三多次到陳毅住處長談。有一次,李立三問陳毅:“說實話,你看毛澤東如何?”陳毅不加思索:“我不如他?!庇终f,“我陳毅兩次代替毛澤東干前委書記,兩次都造成了放任下面搞極端民主化,這說明我管不了這一坨喲?!崩盍⑷椭芏鱽硐嘁暥Γ瑢﹃愐惆蛋捣Q贊。
經(jīng)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后,周恩來明確指出了紅四軍“七大”政治上的錯誤,責令劉安恭立即返回中央。并代表中央鄭重宣布:要鞏固紅四軍團結(jié),維護朱德、毛澤東的領導,仍由毛澤東繼續(xù)擔任紅四軍前委書記。
中央指示信在周恩來授意下,陳毅健筆如飛順利完成。9月28日,周恩來代表中共中央簽發(fā),這就是中共黨史上著名的“九月來信”。“九月來信”充分肯定了黨對軍隊的領導制度。明確指出:紅軍由前委指揮,黨的一切權(quán)力集中于前委,這是絕對不能動搖的原則。
汀州重逢與新泉整訓
陳毅赴上海之際,紅四軍在上杭太忠廟召開了黨的第八次代表大會。遺憾的是,這次會議在“無組織狀態(tài)下開了三天”,爭論不休,對一切問題都“毫無結(jié)果”。
1929年10月22日,陳毅帶著中央“九月來信”,從上海經(jīng)香港到達廣東梅縣的松源小鎮(zhèn)與朱德久別重逢。兩位老戰(zhàn)友推心置腹、徹夜長談,達成共識:“我們要向老毛承認錯誤,把他請回來?!标愐闳沃滦旁谏虾继K家坡養(yǎng)病的毛澤東,請他趕快回來就任四軍前委書記。
1929年11月中旬,朱德、陳毅率軍再次占領汀州古城;11月26日,毛澤東在福建省委巡視員謝漢秋陪同下,沿著彎彎山路,急匆匆從上杭蛟洋趕赴汀州,于暮色蒼茫中,三位老戰(zhàn)友久別喜重逢。三雙有力的大手緊緊地握在一起:“朱毛,朱毛,朱不離毛,毛不離朱,朱毛不分家呵!”
11月28日,毛澤東在汀州主持召開紅四軍前委擴大會議,決定根據(jù)中央“九月來信”精神,籌備召開紅四軍黨的第九次代表大會。
1929年12月3日,紅四軍大部隊開赴連城新泉,進行了著名的“新泉整訓”:毛澤東和陳毅負責主持政治整訓,朱德負責主持軍事整訓。“新泉整訓”始終貫徹一個宗旨,圍繞一個目標:黨管軍隊,努力鍛造紅四軍政治更加堅定、紀律更加嚴明、作風更加文明。
新泉整訓期間,毛澤東將井岡山時期制定的“三大紀律六項注意”新增加兩項注意:“洗澡避女人”,“大便找?guī)保摹叭蠹o律八項注意”就此誕生。
新泉整訓,極大提高了紅四軍廣大官兵的軍事素質(zhì)和政治思想水平,為古田會議的勝利召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移師古田召開盛會
新泉整訓的最后一個傍晚。朱德從演兵場回來,一邊擦汗,一邊對毛澤東說:“我想去泡泡溫泉,消除一下疲勞。潤之呀,這幾天可把你累壞了,天天寫材料,你也去放松一下吧?!?/p>
難得一個幽靜而充滿詩意的夜晚。毛澤東、朱德和林彪等縱隊一級的司令員、黨代表們在新泉一洗滿身征塵。
突然,一騎紅塵飛馳而來,馬上的女子是中共長汀縣委委員傅維鈺。她揚起手中閩西特委“十萬火急”情報,沖著浴場高聲喊道:“軍情緊急,還有這般閑心洗什么澡喲。贛軍金漢鼎部已經(jīng)撲到長汀城,距離新泉只有60里了……!”
女將飛馬沖向浴場,驚起一池將帥。毛澤東搖頭嘆息:“詩意全無,詩意全無喲!”
大家回到毛澤東住處,商討應敵之策。毛澤東鎮(zhèn)定自若,遙望遠山,語氣堅定地說:“我們移師上杭古田,古田是一個好去處,正好在新泉整訓的基礎上,抓緊時間,安安穩(wěn)穩(wěn)地開它三二天會,貫徹執(zhí)行中央‘九月來信的精神,把我們從下井岡山兩年多來的建軍經(jīng)驗作一個系統(tǒng)的總結(jié),以利于我們以后的發(fā)展?!?/p>
1929年12月12月20日傍晚,紅四軍大隊人馬4000余人整齊有序地進駐古田小鎮(zhèn)。
12月26日,又是一個孤燈只影的不眠之夜,毛澤東時而凝神靜思,時而奮筆疾書,直到草擬的《中國共產(chǎn)黨紅軍第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決議案》最后收筆。毛澤東推窗眺望,天邊已微露黛青色晨曦,這才驀然記起剛剛過去的一天正是自己本命年的生日,人生已走過風風雨雨的36個春秋啊……
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中國共產(chǎn)黨紅軍第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在古田鄉(xiāng)溪背村曙光小學隆重召開。它被歷史定位為建黨建軍的里程碑、軍魂的奠基石。
出席大會的代表共120多人,除各級黨代表外,特別強調(diào)選舉一定數(shù)量的青年代表、戰(zhàn)士代表和軍事干部代表。以毛澤東、朱德、陳毅為核心的前委領導成員共同主持了大會。陳毅擔任大會執(zhí)行主席。陳毅做過開場白后,毛澤東、朱德等領導同志分別致祝詞。然后,陳毅傳達中央“九月來信”精神和中共中央關(guān)于反對陳獨秀右傾機會主義錯誤的決定,并作了關(guān)于廢止肉刑和反對槍斃逃兵問題的報告。朱德作了軍事報告。代表們興致勃勃地展開熱烈討論。
第二天,毛澤東作主題報告,成為古田會議壓軸的經(jīng)典大戲。毛澤東站立在主席臺前,聲音堅毅自信,慷慨激昂:“中國的紅軍是一個執(zhí)行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我們的原則是什么?就是黨指揮槍……”
大會氣氛熱烈,空前和諧團結(jié),一致通過了《中國共產(chǎn)黨紅軍第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決議案》,(即“古田會議決議”);并選舉毛澤東、朱德、陳毅、李任予、黃益善、羅榮桓、林彪、伍中豪、譚震林、宋裕和、田桂祥等11人為前委正式委員,楊岳彬、熊壽祺、李長壽等3人為候補委員。毛澤東重新當選為前委書記。
《古田會議決議》洋洋2萬言,其核心內(nèi)容可概括為三句話十二個字:思想建黨、政治建軍、鑄就軍魂?!豆盘飼h決議》成為建黨建軍的偉大綱領性文獻,在它的光輝指引下,中國紅軍從此劃清了同一切舊式軍隊的界限,真正成長為一支聽黨指揮的完全新型的人民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