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倩
才華與人品一分為二
一向低調(diào)沉默的周星馳最近突然成為輿論焦點,這次卻不是因為他的電影,而是因為網(wǎng)絡(luò)上的一篇文章《為什么這么多人黑周星馳》。昔日的江湖恩怨卷土重來,讓人們看到一個與銀幕上完全不同的星爺。
文中提及周星馳與中國星老板向華強的合作往事,稱向華強的疑似社團背景,讓周星馳受到連累。周星馳在1993年和1996年申請移民加拿大遭拒,原因是:“加拿大移民局之所以認為周星馳涉黑,是收到了香港圈中人的匿名舉報,說周星馳當演員是為了幫香港黑幫洗黑錢。”文中還分析了這幾年來圈內(nèi)的“倒星風潮”內(nèi)幕,稱周星馳人品差和忘恩負義只是誤讀。
看到文章的向華強太太陳嵐很生氣,她在9月8日接受香港媒體采訪時炮轟周星馳五大罪狀,要求后者親口向媒體解釋,“我不怕和他反目,我要揭露他的真面目?!?/p>
此事引發(fā)香港娛樂圈一片嘩然,很多電影人站到了陳嵐一邊。爾冬升怒斥這篇網(wǎng)帖歪曲事實,杜琪峰更是語出驚人:“我覺得周星馳對香港電影圈是沒有貢獻的。”陳嵐在微博上,也展開了與周星馳粉絲的“論戰(zhàn)”。
事實上,這不是陳嵐第一次如此憤怒。2009年她就曾接受媒體采訪,大吐和周星馳合作的苦水:“他喜歡在現(xiàn)場指揮導(dǎo)演,隨時改內(nèi)容,要全部人等他,有時又玩失蹤,我要去遷就他。我真的是忍氣吞聲,有苦都不可以對人講,我發(fā)誓以后不會再用他。當然他現(xiàn)在是老板,沒有人請得起他?!?/p>
據(jù)報道,該事件讓導(dǎo)演王晶等電影人趁機道出不滿。王晶與周星馳有恩怨早已不是新聞,兩人雖曾是13年的老搭檔,但結(jié)束合作后便形同陌路,他曾公開批評周是暴君。此次網(wǎng)帖為周星馳洗白,王晶也很無奈,“已經(jīng)沒有詞可以形容周星馳,作為一個人,他已經(jīng)被罵爆了,我想不到新角度再罵他?!?/p>
著名導(dǎo)演杜琪峰則表示,周星馳有聰明的地方,但周星馳對香港電影圈是沒有貢獻的,“他只是在電影圈拿‘著數(shù)(好處)。雖然他很有才華,但不會因為他的才華,讓香港人和香港電影工業(yè)有進步,因為他自私!沒人品!我欣賞他的才華,但我不欣賞他的人!”
于是,圍觀群眾在各自的立場利益下開始選擇站隊,喜愛、質(zhì)疑、猜疑、維護、謾罵不絕于耳。對于此次人品遇襲,周星馳回應(yīng):“我不喜歡響應(yīng),默默拍自己的電影。怕不拍大家就把我忘了。可惜這些年我的電影越來越少,只想跟大家說一句:對不起,我老了!”無論此回應(yīng)是否屬實,倒也符合周星馳一貫的處事風格,正如黃秋生所說,“你只見到這么多人說他不好時,你看到他有站出來說別人一句嗎?”也許,不回應(yīng),也是一種回應(yīng)。
一語成讖的孤獨巨人
周星馳電影事業(yè)發(fā)跡的起點是《霹靂先鋒》,與之合作的演員叫李修賢。李當時是香港的影壇大佬,他后來也以周的伯樂自許,以后數(shù)度找周拍電影,他都是以“伯樂價”給周片酬,這跟市場價相差10倍。所以周后來都是“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姿態(tài)。這最終導(dǎo)致二人決裂。
類似于這樣的決裂甚至交惡,在周星馳身上發(fā)生了很多。
前星輝公司的發(fā)言人、周星馳前經(jīng)紀人魏達深突然宣布辭職。周星馳旗下藝人也幾乎已經(jīng)走得所剩無幾:陳國坤、田啟文兩大星爺御用配角演員已與公司解約,黃圣依、林子聰?shù)纫蚕嗬^離開星輝公司甚至不惜對簿公堂。而李卉、浦葉棟、范恬恬、張明明、劉佳杰等新人也離開了公司。除了藝人解約,星輝公司內(nèi)部管理層的地震更是觸目驚心。星爺?shù)膬纱蠛献骰锇橐策x擇了辭職離開,而且曾是股東的楊國輝因為追討一直未收到的股東分紅,也和周星馳反目成仇。王晶、陳嵐等香港的電影監(jiān)制或者投資人也與周星馳“ 決裂”。
他的身影的確越顯孤單,人們覺得他可能“跑偏了”,從一個喜劇演員到喜劇導(dǎo)演,最后卻成長為一個“孤獨的巨人”,被曾經(jīng)的伙伴甚至戀人棄置一邊。
但這恰巧也反映出了周星馳“不愿與眾人為伍”的性格,與那類看重“座上客常滿,樽中酒不空”的成功者不同,周星馳并不是一個愿意呼朋引伴的人。很難想象,一個萬眾矚目的大明星在生日的時候“沒有一個人為他捧場道賀”,據(jù)說他只身一人喝酒,直到酩酊大醉。甚至在朱茵跟他分手之后都說,“因為我有不少朋友,有心事還可以向人傾訴。他的交心朋友不及我多,朋友也少,他會比我慘?!?/p>
周星馳不擅長交往,可以說是畏懼交往。他的羞怯似乎達到某種極限,使勁拖拽著他試圖逃離人群,并給自己留下些合理借口,安慰孤獨的心靈。
早在1992年的時候,周星馳就已經(jīng)對外說過自己對朋友的認知:“知心朋友不用多,也不需要多。做知心朋友需要時間,要有考驗才可以?!眱赡旰螅@個正當紅的演員又這樣剖析自我:“我相信沒有太多人會喜歡我的為人?!?0年后再看這句話,的確有種一語成讖的宿命感,時間已經(jīng)證明、或?qū)⒗^續(xù)證明他自己判斷的準確。
為什么堅持,想一想當初
曾經(jīng)有人問過周星馳,他在電影行業(yè)的最初遭遇怎樣影響了他現(xiàn)在對待別人的態(tài)度,使他對待別人的態(tài)度是更好還是同樣差?他笑了笑,沒有回答。
在電影《喜劇之王》里,周星馳飾演的片中男主角尹天仇對女主角柳飄飄說道:“小姐,如果你非要叫我跑龍?zhí)椎?,可不可以不要加一個‘死字在前面?”這一幕引發(fā)了觀眾無數(shù)笑聲,但也道盡了周星馳在銀幕之下的苦澀。
他曾經(jīng)描述過那段難忘的經(jīng)歷——混得很差勁,不得不為了多賺幾十塊錢而四處等侯差遣,為了生計著想,“學著很油條的樣子,跟人家插科打諢磨嘴皮”,為了一個死尸角色“浪費一升口水爭取”。他也不得不忍受在導(dǎo)演面前談?wù)撗菁紩r換來哄堂大笑的結(jié)局,還“不得已拍了幾下馬屁,說了許多他喜歡聽的話來討好他”,然后聽到對方跟身邊的助理導(dǎo)演以及場務(wù)說“這個人怎么跟一條狗一樣”,周星馳回到家里偷偷流淚。
在成名之后的周星馳的電影里,主角多半是模仿偶像的滑稽可笑的小人物,他們不斷地嘲弄、漫畫、解構(gòu)著人們業(yè)已形成的對英雄概念的模式和成見。周星馳也曾坦言,小時候自己是一個想當英雄而不得的孩子,很想通過電影實現(xiàn)一下,“我希望我是欺負人,實際上當然是被欺負的”。在他的概念里,“從小就希望鋤強扶弱”。他希望自己最好長得高大健壯一點,不被其他的小孩子欺負,有點力氣,也好到社會上做事賺錢養(yǎng)家。
現(xiàn)在的周星馳,有了力氣,也賺到錢能養(yǎng)起家,在獲得了很多贊譽的同時,也遭受了不少謾罵。但不可否認的是,即使各方起底他過去的不堪或是艱難,將之公之于眾,但他的電影,還是陪伴了幾代人的成長,周星馳,也可能早已成為一種特別的符號,存在于觀眾的視線以及腦海中。正如微博上有人對著一張周星馳騎著自行車被后座的人摟著腰的老照片說,“這是1994年周星馳拍《大話西游》期間,在銀川騎自行車被路人拍下的照片。很多人都想知道單車后座坐的到底是誰。但我覺得,坐在他單車后座上的,是我的童年……”
人總是被自我經(jīng)歷所不斷塑造和改變,周星馳也不例外。在一次采訪結(jié)束之后,記者請他在一張照片背后寫一段話留念。有那么一刻,周星馳露出難過的表情,然后歪歪扭扭地寫下了這幾個字:“為什么堅持,想一想當初?!眅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