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墨
文學寫作是新生入學后第一個學期的必修課。
美國人對寫作的重視無與倫比。無論你即將選擇的專業(yè)是文是理,將來從事的工作是金融還是醫(yī)生,在他們的眼里,寫作是基礎,是工具,是人人都要掌握的技能。
我曾經(jīng)和我的文學寫作課教授Karen進行過討論。當?shù)弥袊睦砉た茖W生進入大學后,就等于和寫作課說再見時,她顯得萬分詫異?!斑@是個天大的誤區(qū)!只要你工作,你就需要寫作,科學家要寫實驗報告,企業(yè)家要寫商業(yè)計劃,就算在非政府組織工作,你也需要寫文件!”
文學寫作課的模式是每周讀一本書、寫一篇文章,課堂上的時間則完全用于討論。整個學期沒有期中考試,也沒有期末考試,成績?nèi)善饺盏淖魑乃胶驼n堂發(fā)言來決定。課上的寫作分為兩類。一類是我擅長的故事創(chuàng)作,可以海闊天空任憑想象。另一類則是我不喜歡的文學評論,既要寓意深刻又要嚴守章法。美國人欣賞的論文格式死板教條:首先要開門見山明確主題,其次要分一二三四進行論證,并且每一點都要先提綱挈領地陳述,再栩栩如生地舉例,結尾處還要言簡意賅地升華總結。
在Karen的課上,寫作雖然讓我遭遇過波折,但它留給我的記憶卻遠沒有閱讀那么艱難。Karen列出的書目,從幾百頁到上千頁不等。每周啃下一本文學名著,難免一知半解,還要在課堂上發(fā)言講讀后感,這讓初到美國的我手忙腳亂,疲于應付。
一天,Karen推薦了一本書,名字叫作《Thus Spake Zarathustra》,作者是Friedrich Nietzsche。圖書館的窗戶大半被書架遮擋,偶爾灑進來的幾縷陽光并不足以照亮昏暗的房間。我靠在皮沙發(fā)里,雙腳放在腳踏上,利用兩側扶手支起木板,一邊呼吸著空氣中濃郁的咖啡香味,一邊隨意地翻開書的第一頁。
天??!這難道是一本天書嗎?!
我剛開始瀏覽,就變得垂頭喪氣。書中的詞匯并不陌生,語句也不復雜,但是組合在一起,卻讀得我云山霧罩,根本不知所云。我像被霜打了的茄子一樣,盯著書的封面發(fā)呆……
我倒吸一口涼氣,心想這么晦澀難解的文章,即便是中文我也讀不懂,更何況是英文!
當天下午,我就約了Karen,向她大倒苦水。學院規(guī)定,從校長、教授到行政人員,每周都必須有4個小時用來接待本科學生。任課老師的大門更是隨時隨地向?qū)W生自由地敞開。Karen也是一樣。
Karen循循善誘,娓娓道來,講了整整3個小時。最后,她又把她的助教Candice叫到辦公室,請Candice第二天陪我一起閱讀。
后來,我知道這本書的中文名字叫《查拉斯圖拉如是說》,是尼采最有影響力的作品之一,也是美國許多大學的必讀書目。而當時,盡管我似懂非懂,卻還是在Karen和Candice的熱心幫助下,通讀此書,并興致勃勃地作了長達10分鐘的發(fā)言。
(選自2012年第7期《全國優(yōu)秀作文選(高中)》,本刊有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