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能高
讓微行動在法治文化中起舞
文/何能高
法治文化,博大精深。作為一個法律人,我們時刻關注著我國法治文化的發(fā)展與進步,時刻感受著法治文化的精妙與力量。
我常常思索,什么是法治文化呢?是法治的符號,還是公平正義的成果?是法律制度的結晶,還是法律文化的總稱?是法治建設的內核、外化,還是同法治有關的一切文明?也許,一切的定義都是抽象的、空洞的。作為一名法律人,在我眼中,法治文化就是和尊法、學法、用法、守法以及立法、執(zhí)法、司法等一切法治有關的文明、文化;作為一名文學愛好者,我認為法治文化就是和法治有關的作品和藝術成果。
近年來,隨著互聯(lián)網的迅猛發(fā)展,新媒體的發(fā)展突飛猛進。法治文化立足于波瀾壯闊的時代大潮中,同時也在時空的隧道中留下了星星點點的印記。因為工作、生活在這個時代,我在大大小小、無孔不入的信息“炸彈”中,在新舊媒體各種信息的漫天飛舞中,見證了許多重大的法治事件,經歷了許多重要的人生歷程,品味了許多優(yōu)秀的法治文化成果。對于法治文化的微言大義,我甘之如飴。也因為這細小的、潤物無聲的法治文化,使我們有了微妙的思考以及勇往直前的微行動。
我想,在法治大潮急促、深沉、不可阻擋的腳步聲中,我們應當以什么樣的心情來迎接法治的春天?我們應當以什么樣的作為來豐富、來發(fā)展、來品味日益蓬勃的法治文化?
也許,歌唱是一種方式。我們愿意在法治的春天里唱著有關法治文化的勁歌。
也許,舞蹈是一種方式。我們愿意在法治的舞臺上,張開我們的雙臂,豐富和創(chuàng)造五彩繽紛的法治文化;我們愿意在法治的舞臺上,邁開我們的雙腳,把法治的文化舞動起來。
我們生活在一個發(fā)展迅速、眾多文化風起云涌的大世界。我們的眼里,可以看到古今中外的文化元素;我們的心里,可以裝下縱橫交錯的文化格局。與此同時,我們又生活在一個以小見大、見微知著的社會,我們的眼里,有微風飄蕩的風景,有“微雨燕雙飛”的詩意,更有以微笑面對挑戰(zhàn)、面對世界、面對人生的境界。無論我們的心里有多少酸甜苦辣,無論我們的肩上有多少重擔,我們都會在法治文化的驅動下、鼓舞下,鐵肩擔道義。
我們寫吧!當多彩的法治文化開始彌漫在我們心中的時候,我們要義無反顧地拿起我們的筆,為中國的法治文化鼓與呼,為中國的法治文化書和寫。我希望,在一個海納百川的年代,我們中國的法治文化,能向著高遠的方向,縱橫地馳騁。而作為一名法律人,我希望我能以或大或小的、或多或少的努力,甚至以微小的聲音,表達出我們對法治大時代的歌與吟;以獨特的微行動,作出推動法治進步的微貢獻。
或許,我的微言,微不足道。但是,我始終相信,我們今天所表達的微言,將會是法治大時代的五音;我們今天所書寫的微文,將傳遞出法治時代的大義。
多彩的法治文化,我們品味著;多樣的法治文化,我們創(chuàng)造著。我們以中國人特有的文化積淀、文化特質,在世界的文化大潮中,起舞、沖浪、飛翔……
(本文作者系北航法學院民商法博士、最高人民法院新聞局新聞處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