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雄
浙江大步邁向“快鐵”時代
應雄
歷史將永遠銘記這一天:1906年11月14日,杭州鳳山門外,身著布衣短褂、足登蒲鞋的浙江全省鐵路公司總理湯壽潛搓搓手,舉起鐵鍬掘了一抔土。在他宣告江墅鐵路(原址今紹興路)開建時,湯壽潛不會想到這條短短16.135公里的鐵路,將開啟浙江鐵路的新時代。
跨入21世紀,浙江高速鐵路、地鐵、城際鐵路接踵而來,全面進入軌道交通時代。就以杭州到上海為例,100年前鐵路平均時速23.8公里,需花7小時;而今最快只需38分鐘,平均時速350公里。108年后的今天,浙江的陸上交通進入“高鐵時代”、地下交通開始進入“地鐵時代”、都市圈(城市群)即將進入“城鐵時代”。高鐵、地鐵、城鐵,概括為“快鐵時代”比較恰當。
根據國際鐵道聯盟(UIC)的定義,高速鐵路是指營運時速超過200公里的鐵路系統。1964年10月1日,日本東京-大阪的東海道新干線建成通車,時速高達210公里,這是全球第一條載客營運高鐵系統,標志著高速鐵路新紀元的到來。1978年10月26日,鄧小平到日本訪問坐上新干線列車時,深有感觸地說:“像風一樣快,新干線推著人們跑。我們現在很需要跑?!?/p>
——2003年10月,浙贛線電氣化提速改造工程正式啟動。2007年,浙贛鐵路電氣化改造完工。這一浩大的改造工程,在中國鐵路史上樹起一座豐碑。浙贛線,是我國第一條一次將既有線改造成時速200公里客貨共線的電氣化鐵路干線。
2008年8月1日,我國建成了第一條時速350公里的高速鐵路——京津城際鐵路,里程120公里。這不僅是我國現代化鐵路建設的新起點,也是我國真正掌握世界最先進鐵路建設技術的里程碑,標志著中國真正意義上的高鐵時代已經來臨。
高鐵一身都是寶。高鐵能耗低、排放少:能耗分別為飛機、小汽車的1/6-1/5,排放量僅為公路的1/9。高鐵占地少:一條雙向4車道高速公路占地面積,是復線高速鐵路的1.6倍;一個大型飛機場占地面積,相當于建1000公里復線高速鐵路。高鐵運量大、成本低:日本東海道新干線年運量1.7億人次,是航空的10倍、高速公路的5倍,但運輸成本僅為航空的1/5、高速公路的2/5。高鐵優(yōu)勢無可比擬。我們沒有任何理由懷疑高鐵,也沒有任何理由拒絕高鐵。
截止到2013年末,我國高速鐵路總營業(yè)里程11028公里,在建高鐵規(guī)模1.2萬公里,相當于其他國家總和。2014年,中國高鐵“四縱四橫”基本形成,是第一個高速鐵路成網的國家。按照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guī)劃,到2020年北京出發(fā)到絕大部分省會城市不過1小時至8小時。屆時的中國,將是“一日生活圈”。今天,我們可以自豪地說:中國高鐵已經跑在了世界前面。中國高鐵速度代表當今世界的高鐵速度,中國高鐵必將走向世界。
——2009年,浙江省委、省政府牢牢把握高鐵時代機遇,積極謀劃鐵路建設新藍圖,計劃通過4年左右的努力,基本建成現代化軌道交通網。浙江省級財政籌措100億元作為鐵路資本金,大力推進以“七線兩樞紐”為重點的鐵路項目建設。
“七線”是指滬杭客運專線(2010年10月26日開通)、杭甬客運專線(2013年7月1日開通)、寧杭客運專線(2013年7月1日開通)、杭長客運專線(2014年11月10日開通)、金溫鐵路擴能改造(2010年1月開工、計劃2015年開通)、杭黃客運專線(2014年10月開工)、九景衢鐵路(2015年1月開工)?!皟蓸屑~”是指杭州鐵路東站樞紐(2013年7月1日正式啟用)和寧波鐵路樞紐(2013年12月28日正式啟用)。浙江鐵路建設開始進入一個前所未有的大發(fā)展時期。
——2014年6月,浙江省委、省政府部署實施鐵路建設“八八計劃”,就是2014-2015年確保開工8個項目,2016-2017年再開工8個項目,爭取2020年前建成16個項目。總里程約1500公里,總投資約1350億元。
“前八”是九景衢鐵路、樂清灣港區(qū)支線、杭黃鐵路、衢寧鐵路、商合杭客專、寧波穿山港區(qū)鐵路支線、金臺鐵路、頭門港鐵路支線;“后八”是金甬鐵路、湖蘇滬城際鐵路、通蘇嘉城際鐵路、衢麗鐵路、龍泉至浦城鐵路、金華至黃山城際鐵路、滬乍杭鐵路、宣杭鐵路電氣化改造工程。同時,啟動開展杭臺溫城際、杭州灣鐵路跨海大橋、溫州至武夷山鐵路3個項目前期研究工作。
2014年12月,媒體又發(fā)布了一條重磅消息:根據甬舟鐵路前期工作計劃,2015-2016年爭取完成項目預可報告、工可報告、初步設計等的批復,力爭2016年底先行開工。按照全程54公里、時速200公里規(guī)劃,寧波至舟山時間可縮短到30分鐘。
1996年,浙江第一條高速公路——杭甬高速開通,陸上交通進入“時速100公里”時代。2007年,浙贛鐵路電氣化改造完工,浙江陸上交通進入“時速200公里”時代。2010年10月26日,設計時速350公里的滬杭高鐵通車運營,浙江陸上交通進入“時速300公里”時代。時速350公里,這是一個超過強臺風(時速180公里)的速度,達到了波音飛機起飛(時速300公里)的速度,浙江人享受著貼地飛翔的新感覺。
到2020年,浙江鐵路運行里程將達4000公里,“浙江2小時高速鐵路交通圈”基本形成。屆時,浙江11個市都將通達時速200公里以上的高標準鐵路,形成滬杭寧1小時交通圈和杭州到11市的2小時城際網,率先實現鐵路現代化。這是浙江現代交通的一次重大革命。
先看杭州。2012年11月24日,杭州開通地鐵1號線48公里,車站31座,杭州成為浙江省第一個開通地鐵的城市。2014年11月24日,杭州開通地鐵2號線東南段18.3公里,車站13座。接下來,杭州地鐵1號線下沙延伸段、4號線首通段將于2015年底建成通車;2號線西北段、2號線二期、4號線南段計劃于2017年建成通車;6號線、5號線分別計劃于2018年、2019年建成通車。到2019年,杭州地鐵通車里程將達190公里,并連接成網。最終,杭州地鐵10條線路,總長375.6公里。
再看寧波。2014年5月30日,寧波軌道交通1號線一期開通試運營,全長20.878公里,車站20座,寧波成為浙江省第二個開通地鐵的城市。接下來,寧波軌道交通1號線二期工程已經全面開工,預計2016年初開通運營。此后,寧波2號線、3號線等軌道交通主干線將陸續(xù)開通,4號線、5號線、6號線、7號線等輔助線也將陸續(xù)開通。寧波軌道交通由10條放射性線路組成并連線成網,全長247.5公里。
再看溫州。溫州市域鐵路推薦線網由6條線組成,線路總長361.8公里,設站128座,其中換乘站14座。這6條線路將形成完整的環(huán)網,串聯除了泰順、文成外的所有縣市區(qū)。目前,國家發(fā)改委已批復包括S1線、S2線和S3線的一部分。將來軌道交通的運力、發(fā)車時間和服務類似地鐵,但站點距離更遠,速度更快,限速120-140公里每小時,平均時速50公里左右。2011年11月11日,溫州市域鐵路S1線石坦隧道工程正式開工。S1線為雙線電氣化鐵路,連接溫州中心城區(qū)和甌江口新城,1小時可跑完全線。最終,溫州將打造一個“兩橫(S1、S3)、兩縱(S2、S4)”的南北東西分別輻射的市域鐵路線網,建成后可實現溫州大都市區(qū)“1小時生活圈”的目標。
2014年12月17日,浙江省發(fā)改委發(fā)布最新消息:《浙江省都市圈城際鐵路近期建設規(guī)劃》獲國家發(fā)改委批復同意。杭州都市圈、寧波都市圈、溫臺城市群以及以金華、義烏等為核心的浙中城市群,百姓翹首以盼多年的城際鐵路,終于獲得“準生證”。國家像這樣一次性批復這么大規(guī)模的全省性城際鐵路建設,浙江省是第一家。
規(guī)劃中,浙江省都市圈城際線共有22條,其中2020年前主要建設11條,總里程452公里,總投資1316億元。加上先期批復的溫州市域鐵路建設規(guī)劃,全省共有14條城際鐵路,總投資將超過1700億元,2020年前全部建成。
杭州都市圈4條:杭富線(杭州-富陽),25公里,設站8座,爭取2015年底前開建,2018年和地鐵6號線一期建成。杭臨線(杭州-臨安),35.6公里,設站9座,爭取2016年開工,2019年底和地鐵5號線一起建成。杭州至海寧的城際線,47.3公里,設站10座。杭州至紹興柯橋的城際線,24.2公里,設站8座。
寧波都市圈3條:寧波至余慈(余姚、慈溪,有一段利用既有蕭甬鐵路)的城際線,運行時速120公里,42.9公里,8個車站;寧波至慈溪的城際線,運行時速120-140公里,42.9公里,8個車站;寧波至奉化的城際線,運行時速120公里,23.9公里,10個車站,和地鐵3號線一期同步建成。
臺州地區(qū)2條:S1線(頭門港北至溫嶺)和S2線(臨海至新臺州機場)。臺州將采用“鐵路制式”,即完全按照鐵路運營模式,采用動車組車型。根據規(guī)劃,臺州城際軌道最高時速可達140公里,實際運行速度40-70公里/小時。
金華地區(qū)2條:金華至義烏至東陽橫店的城際線,計劃2017年開工,爭取2020年建成。義烏至義烏火車站城際線。根據《浙中城市群軌道交通線網規(guī)劃》,金華的城際鐵路將采用“鐵路制式”,車廂采用動車組車型。其車廂數量少于普通列車,密集發(fā)車,跟公交車一樣。最高時速為140公里,總里程數100多公里。
目標是在四個都市圈內,打造1小時交通圈。批復的11條城際線中,其中7條已經列入國家2015年開工的重大交通工程推進計劃,分別是杭州-富陽、杭州-臨安、杭州-海寧、杭州-柯橋、寧波-奉化、臺州S1、S2線。計劃中,2020年底前建成11條城際線。屆時,公共交通承擔的出行比重可以達到50%-70%,其中軌道交通占公共交通比例為50%-70%,軌道交通成為人們出行的“第一選擇”。
100年前,浙人有熱情、有辦法、有能力建設鐵路;今天的浙人理應更有熱情、更有辦法、更有能力打造鐵路大省。追古思今,高鐵、地鐵、城鐵,優(yōu)勢是“大運量、高速度、公交化”,特點是“方便、舒適、安全、時尚”,一個字就是“快”。暢想未來,浙江人民大步走向“快鐵”時代,不再為堵車而煩惱,過上“快出行、慢生活”的好日子。
作者為浙江省人民政府研究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