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志鋒
農(nóng)村小學教育在國民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加強農(nóng)村小學班級管理對提高農(nóng)村小學教育質(zhì)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教師應以身作則,搞好班級管理工作
教師應該為人師表、以身作則。教師每日都會跟學生見面,為此,自己的外在形象應該時刻注意,衣著應該得體,對待小學生要做到態(tài)度和藹。教師也要做好小學生之表率,在使用語言方面要得體。教師所講出來的每一句話都要尊重小學生,一言一行均要符合小學生之認知水平以及可接受之能力。一般建議,教師的言語要貼近生活,盡量趣味化以及生活化。要重視實踐活動教育,教師要在一些實踐活動中,跟小學生一起參與勞動,尤其是完成一些大型實踐活動,比如,一起參加植樹節(jié),歡度六一兒童節(jié)等。教師與小學生一起完成這些集體活動,則可以在活動中建立友誼,同時教師的一言一行會感染每一位小學生。這種在實踐活動中的指導或引導,可以說是一種春風化雨的教育,對于小學生的生活管理以及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具有很好的帶頭作用。比如,從學校大掃除這個實踐活動來說,學校的灰塵可能比較多,大掃除的任務比較重,許多小學生怕苦怕累,參與度不高。教師應該帶頭,親自上陣,積極帶領小學生展開熱火朝天的勞動場面,同時向小學生宣傳勞動光榮之精神,帶領小學生體驗勞動快樂、感受勞動帶來的快樂。
二、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強化思想教育
在農(nóng)村小學管理中,小學生家長是教師管理小學生的堅強后盾,小學生家長在平時生活中的一言一行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這就要求農(nóng)村小學教師應該強化跟小學生家長加強溝通與交流,指導家長跟小學生做好家庭教育,讓小學生的家長弄清楚該如何對小學生做好家庭教育,盡量傳授小學生更多的家庭教育方式。如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大力提高,許多農(nóng)村家庭也安裝了許多電話或配了手機,這為教師跟小學家長之間的溝通交流給予了很大的便利。為此,教師可以通過這些現(xiàn)代溝通方式定期或不定期跟校學生家長加強電話溝通,跟家長溝通與交流教育小學生的方式,探索教育小學生的有效方式。這樣教師與家長聯(lián)手,共同為小學生教育管理而努力,則有益于小學生的身心健康,從而促進小學生全面發(fā)展。
三、多渠道加強小學生的思想教育
小學生的思想教育是不能忽視的,教師應該多渠道、多角度做好小學生的思想教育。比如,可以通過主題班會,在班會上開展誠實是金、考試要誠信、做個誠實的孩子等主題班會活動,從而加強小學生的思想教育。同時,開展座談會、舉辦辯論賽等一系列活動,加強小學生的思想教育。
四、善于批評和表揚學生
小學生一旦犯錯,教師應該注意分寸,要注意批評方式,要把握個度,要給學生改錯的機會,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在我們學校里,有一位家庭環(huán)境不太好,父親與母親離異,而他從小就跟一位年歲已高的老奶奶住在一起。這位小學生的性格非常孤僻,他的言語表達能力比較差,經(jīng)常跟班上小學生一起打架鬧事。為此,我就經(jīng)常跟他的奶奶進行交流,跟他奶奶一起做好這位小學生的心理工作、家庭教育,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對于學生所犯的錯誤要及時給予糾正、講授做人的道理、與其他學生相處的道理。
五、農(nóng)村小學校長要有一定的領導藝術和人格魅力
農(nóng)村教師隊伍目前參差不齊,作為農(nóng)村小學的一名校長,假如沒有具備一定學校管理能力以及學校領導的藝術,則是難以做到“政令暢通”,很難抓好小學班級管理工作,也是難以發(fā)揮出農(nóng)村小學教師隊伍之積極性。第一,農(nóng)村小學校長必需要具備一整套的、與時俱進的、符合現(xiàn)代辦學理念的小學班級管理機制及體制。唯有如此,才可以運用“制度化”來替代“人情化”,才能帶領廣大教師努力工作,一起管理好學生。可以說,這也是保障農(nóng)村小學教學與管理工作正常進行之前提。第二,農(nóng)村小學校長要具備一定的人格魅力,這也是構建和諧校長跟教師之間關系之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校長要注意懂得如何去賞識、尊重與幫助每一個農(nóng)村小學教師,把學校真正營造成一個“其樂融融”之大家庭,這也是農(nóng)村小學教師信服你及安心工作之重要前提。第三,要確立為學生服務、為教育服務的工作方針,積極努力為農(nóng)村小學教師創(chuàng)造良好的工作環(huán)境、日常生活條件,重視及注意教師隊伍之培養(yǎng)與提高。校長要多創(chuàng)造一些有利的條件,積極鼓勵農(nóng)村小學教師參加在崗培訓與學習,鼓勵農(nóng)村小學教師在一起工作中互相指導、互相交流,從而努力提升教師的知識結構與農(nóng)村小學教育方法。
責任編輯 邱 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