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淑菲
語文是一門充滿思想情感、人文精神和智慧火花的學科。我們評價一堂成功的語文課,不僅要看知識、技能的傳授,也要看過程、方法的指導,更要看情感、價值觀在課堂教學中的體現(xiàn)。那么,教師應如何注重語文課中對學生的情感教學呢?下面我根據(jù)自己從事語文教學的實踐情況,談談我個人的幾點看法。
心理學和教育學研究表明,情感在教學中不僅有動力作用,而且還有激活創(chuàng)造力的作用。充滿情感的教學往往使學習的主體樂此不疲,并且思維敏捷,富有創(chuàng)造性。教學過程需要情感,豐富的情感是語文教學的生命。教師的情感是學生學習的催化劑,是學生思維的激活劑,教師應用他飛揚的激情感染學生,點燃學生情感的火花,從而使學生對教學活動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主動參與教學活動。
因此,語文老師在講課時,力求每堂課都充滿激情,以此去感染學生。記得高一新生剛進門,第一堂起始課,我只給他們讀了一篇題為《小巷深處》的文章。講述的是一位瞎眼英姨抱回被遺棄的“我”的故事。小時候,“我”在瞎眼養(yǎng)母溫暖的懷抱中長大。而“我”卻隨著年齡的增大而想擺脫瞎眼養(yǎng)母的“陰影”。高中三年不回家,也不讓養(yǎng)母來看,以此來掩飾自己的身世。最后當“我”了解養(yǎng)母每個月為了送營養(yǎng)品、土特產(chǎn)、生活費都央人把她送上汽車又摸到老鄉(xiāng)家的真情時,“我”的靈魂受到了強烈的刺痛。我的朗讀已經(jīng)感染了學生,他們說自己的靈魂也受到了強烈的刺痛,深切地感受到了天下可憐的父母心。我就告訴學生,我們千萬別忘了中國的“兒不嫌丑母”這句古語,千萬別忘了生你養(yǎng)你的故鄉(xiāng),千萬別荒廢了這高中三年的黃金時間。這些似乎與語文課無關,但這是高中三年學習生活的起點。起點好,有利于學生人格的培養(yǎng),使他們懂得自己肩上的責任。
語文教材中有許多古今中外的文學名著,其中蘊涵著人類的美好感情,引導學生走進教材是對學生情感熏陶的最好方式,特別是利用教學中的情感熏陶,引導學生進入美好的情感世界。
如在《祝?!芬晃闹?,分析到“祥林嫂”那臨死時的眼睛,那飽含災難性的無助的悲傷眼神時,我就將所有的對悲慘女性流下的眼淚匯成幾句脫口而出:“她本也是孩子的母親,她多么需要溫暖呀!竹籃是空空的,衣衫是薄薄的,祥林嫂要飯到你家門前時,親愛的同學,你會給她披上一件棉衣嗎?你會端上一杯熱乎乎的開水遞給她嗎?你會親自去攙扶她一把嗎?”在《為了忘卻的紀念》一文中,講到柔石母親的眷眷的心時,喚起了我們對母親的深深的歉意,也激起了我們對敵人的切齒痛恨。于是課堂上就說:“人性之美莫過于母性,母親是我們溫和的晴空。兒時,母親就是夏天的扇子,夢醒時分,母親的微笑就像春風吹拂,長大了,母親卻是風箏的線,兒子飛向哪里,母親牽掛在哪里?!苯處熉暻椴⒚?,給學生以美的熏陶。在教學中,教師如能循循善誘,春風化雨,撥動學生的心靈,就能喚起學生的情感體驗,使學生進入課堂學習的最佳狀態(tài)。
課堂是教師與學生進行知識與信息傳遞與反饋,智慧與思想接觸與交換的地方,也是進行情感交流的地方。因此讓課堂45分鐘真正實現(xiàn)它的意義,創(chuàng)設適合的情境,點亮學生的思維火花,讓師生共同感受到生命的成長是上好一堂語文課的關鍵。教師應充分利用好這塊學生增長智慧的主陣地。
好的導語可以激起學生情感的漣漪,激起學生求知欲望,同時也可以消除學生對文本的陌生感,距離感。因此,有經(jīng)驗的教師都十分注重對新課導語的設計。教師可根據(jù)學生實際設計出形式新穎,語言凝練的導語。形式可以是一句引發(fā)學生情感共鳴的名言、警句;一首小詩,一句歌詞或是一道選擇題,以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激發(fā)情感共鳴為佳。實踐證明,好的導語能讓文中所寫的景和事、人和物、情和意等猛烈叩擊學生的心扉,使學生跨越時空,身臨其境,心入其境,從而受到情感的熏陶。
學生一旦進入了作者描繪的情境,對作品刻畫的人物,抒發(fā)的情感,闡述的哲理,便會產(chǎn)生一種親近感。所以說,在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進入作品的境界,是進行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徑。那怎樣才能讓學生很快地進入作品的情境中呢?這就要求教師必須采用巧妙有效的教學方法來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從而誘發(fā)學生的情感,激起學生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學習欲望。在語文教學中,我們可通過實物演示、飽含感情的教學導語、聲情并茂的朗讀、掛圖、音樂渲染、表演體會以及多媒體等現(xiàn)代化電教手段來創(chuàng)設情境。
3.延伸拓展,升華學生的情感體驗
教學中,如果能以教材為本,憑借教材,很好地幫助學生理解內(nèi)容,產(chǎn)生情感體驗,延伸課文內(nèi)容,讀寫結(jié)合,有效地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讓教材激情傳神,讓作文真情感人,無疑會使我們的課堂教學煥發(fā)出無限的生機。課文教學適當拓展一些課文之外的內(nèi)容,從情感層面講可以使學生在課文中的情感體驗得到遷移。這樣學生就能得到真切的情感體驗,就能與作者產(chǎn)生感情世界的溝通與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