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
你在機場排隊等安檢,早上擁擠時段,又恰逢暑假期間,人實在太多。前面的人都用機票扇著風,焦急地左右晃著向前看。
此時,機場為加快流量,在旁邊又打開了一個新的通道,一位工作人員揮手示意,說這里也可以。
排在隊伍中的你,去還是不去?
第一批毫不猶豫過去的人是排在原隊伍最后的人,如果按照原來的規(guī)則,他們還早呢,新的窗口無疑更快。這批人會跑過去占據(jù)前面幾名。然后逐漸帶動原隊伍靠后的人,直到兩條隊伍長度逐漸接近。
接下來故事就好玩了。
有一個排在中間的家伙,一開始當大家往新窗口跑的時候,他并沒有動心,畢竟前面也不太長,但是看著大家都跑,他又有點動心了——于是嘗試著向那支隊伍跑過去。過去才發(fā)現(xiàn),已排在隊伍最后面了,這支隊伍好像比原來那支隊伍還長一點。于是他又準備回去,此時卻發(fā)現(xiàn),自己原來的隊列被后來的人加得更長了。
他沒有從冒險中收獲任何好處,反而成了新機會的受害者。
這現(xiàn)象在機場門口有,在商業(yè)環(huán)境中也存在。
上世紀80年代初,自由經(jīng)濟的窗口打開,誰是第一批個體戶?多是在國企混得很糟糕的人——他們在原來的序列混不上去了,所以想換個環(huán)境試試。他們賺得盆滿缽滿,吸引大量人下海。等到上世紀90年代時,再想出來干個體戶,機會就沒那么好了。再晚幾年,只有等著被網(wǎng)店“收尸”了。于是大家又開始跑向國企、公務(wù)員隊列。
樓市股市也一樣,第一批人賺大錢,第二批人有點甜,死得最慘的其實是一開始坐懷不亂,最后又看大家都好就忍不住試試看的中間分子。
看看國內(nèi)的手機市場,小米原來的米聊排在APP隊伍的最后面,距離“安檢”還有無數(shù)身位。但小米看到國產(chǎn)非山寨智能手機的窗口打開,便迅速進入,成為粉絲營銷和智能手機的大贏家,接下來魅族、華為也及時加入,讓隊伍逐漸變長。等到一加、錘子等品牌加入進來時,最好的時機已經(jīng)過了。
人生也一樣,年輕的時候雖然一路冒險犯傻,但往往有驚喜。又或者你老實本分一條路走到底,也必有小成。你如果年輕的時候猶猶豫豫、束縛手腳,身負買房養(yǎng)家做好人的各種人生重任,活到中年看到小伙伴都折騰得特別好,自己又準備豁出去干一把。往往時運已失,回頭看,發(fā)現(xiàn)又回不去了。
如何面對新機會?還是那個比方:
要么你眼神和體力都俱佳,每當新的窗口打開時,就毫不猶豫地跑向那些新的窗口,然后成為前三名。
要么就做一個有情人——認定某一個固定窗口,你就一直在那個地方等待,不管它是不是開放。一直等到有人打開這個窗口,你就是第一名。
所以,不管你選擇哪個窗口,都千萬不要成為那個兩頭失算的中間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