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菲菲 呂亞慈 李 輝 朱冰清
衡水學院,河北 衡水 053000
“中國夢”首次進入官方詞匯是在2012年11月29日,在總書記帶領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參觀中國國家博物館“復興之路”展覽時提出的,在2015年3月全國政協(xié)十二屆三次會議上總書記說“中國夢是包括兩岸同胞在內每個中華兒女的夢”[1],是當下的熱門詞匯之一。那中國夢的詳細具體含義是什么?法治建設在推進中國夢的實現(xiàn)過程中起一個怎樣的決定作用。
中國夢,其本質就是國家更強盛、人民更幸福、中華民族對世界作出更大貢獻,是中國人民的夢,關系到每個中國人的切身利益。國家富強是實現(xiàn)中國夢的堅實基礎和根本保障。所謂的國家富強就是經(jīng)濟財富、國際地位和影響力等都達到一定程度。人民幸福是建立在某種需求得以滿足的基礎上的,在現(xiàn)代社會,如果把人民幸福具體化,主要表現(xiàn)應該是“人們更熱愛生活,期待有更好的教育,更穩(wěn)定的工作,更多的收入,更高的社會保障,更好的醫(yī)療條件,更舒適的居住條件,環(huán)境無污染”。中華民族要想對世界做更大的貢獻首先要躋身于先進民族行列,使中華民族處于世界文明的領先地位,向世界展現(xiàn)中華民族的大國風范,讓中華文明的世界影響力更上一個臺階。中國夢升華了黨的執(zhí)政理念,且使黨的執(zhí)政目標、執(zhí)政宗旨和執(zhí)政方略進入到了一個新的境界。
社會中的不和諧因素比比皆是,矛盾繁多,法律關注不同主體之間的利益協(xié)調,化解矛盾糾紛,促進社會和諧。法治從制度上保障了社會公平的實現(xiàn),強調一個標準,相同事情相同對待,好不偏袒。
那么就目前法律制度中存在的幾個問題淺談一下。第一,中國油價貴不貴,是網(wǎng)上熱炒的話題之一。一篇油價帖子引發(fā)網(wǎng)友熱議:今天是個特殊的日子,七年前,2008年的今天,國際原油每桶147美元,中國油價每升6.3元。2015年的今天,國際油價每桶43美元,中國油價仍然是6.3元人民幣。對此,中石化以中歐油價對比,兩度為“中國油價高”喊冤。3月19日寫道“今天,國際原油每桶43美元,歐盟每升約9.1元,中國每升6.3元。七年前,因中國經(jīng)濟形勢及各方壓力,壓縮國內成品油調價幅度,國際原油每桶147美元,歐盟每升約14.8元,而中國每升僅為6.3元。誰是‘冤大頭’,你懂的?!贝耸沦|疑油價其實是質疑稅費是否合理?我國稅費的隨意性同樣觸發(fā)了市場的質疑。人大應該收回稅收立法權,程序正義是實質正義的起點,有了法定稅收才談得上依法治國,談得上其他政治經(jīng)濟改革。稅收法定,劃定財產(chǎn)權邊界是重中之重。只有法治才能公平分配利益;法治促進社會公平;法治才能緩解社會矛盾,法治才能克制腐敗。第二個問題,怎么樣讓普通老百姓真正體會到當家作主?《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法》第七條第二款規(guī)定,代表在出席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會議前,應當聽取人民群眾的意見和建議,為會議期間執(zhí)行代表職務做好準備。按照此法律規(guī)定,人民群眾是有權向全國人大代表反映意見和要求,人大代表也有義務將人民群眾的意見和要求,轉達給國家權力機關,這是人大代表履行代表職責的一項主要工作。由于全國人大代表是間接選舉,原選舉單位選舉產(chǎn)生出全國人大代表后,原選舉單位也只是在媒體上公布代表的名單,不會公開代表的聯(lián)系方式。原選舉單位的人民群眾如有意見和要求,想找人大代表反映非常地困難。除了在全國人大開會期間,能從電視上見到人大代表身影外,平時是很難見到人大代表。設想一下,人大代表連聯(lián)系方式都不能公開,那些被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民群眾又該通過什么途徑或方式來提意見和建議?人民群眾想寫信給人大代表,可又沒有聯(lián)系地址,也不知電子郵箱;打電話,也不知電話號碼。所以必須把公開代表的詳細信息法律制度化,這樣才能起到代表的作用。通過上面兩個例子的闡述更有力的說明中國文明程度的高低取決于法治建設。
隨著社會矛盾的增多,法治的作用越來越重要,讓民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價值理念進一步深入人心,因此,要求形成完備的法律規(guī)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jiān)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完善的黨內法規(guī)體系五個體系,這對于加快法治中國建設具有劃時代意義,要高度重視與這些核心價值相適應的一套制度設計和制度安排。
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一個系統(tǒng)性的工程,其本身就內在性地包含著一個法治夢。鄧小平同志曾講到,現(xiàn)在從黨的工作來說,重點是端正黨風,但從全局來說,是加強法制,我們國家缺少執(zhí)法和守法的傳統(tǒng),沒有法制不行。[2]這就要求我們要大力加強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把法治作為一個全局性的工作來抓,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做主和依法治國的統(tǒng)一,用法治建設托起中國夢。
[1]中國網(wǎng)新聞中心.習近平:決定兩岸關系走向關鍵是大陸發(fā)展[EB/OL].http://news.china.com.cn/2015lianghui/2015- 03/05/content_34956180.htm,2015-03-15.
[2]鄧小平文選(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