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華明
父母必讀
家有寶貝,穿戴是個大問題
文◎華明
在媽媽們眼里,如今“名牌控”小孩已經不是最讓人頭痛的了,那些在穿著打扮上有個性、難妥協(xié)的寶貝才最讓人抓狂。孩子在穿戴方面的執(zhí)著到底暗示了什么?我們唯有讀懂他們的心,才能爭取他們的開心配合。
女兒萍萍寄養(yǎng)在爺爺奶奶家一段時間后,媽媽出于補償心理,買了不少一模一樣的衛(wèi)衣、T恤和連帽針織衫,全是母女裝。這個方法非常有效,此后每次探視孩子,萍萍再也不像從前那樣,以打量“陌生阿姨”一樣的眼神打量媽媽了,T恤上一模一樣的葵花笑臉、衛(wèi)衣上同樣扎著沖天辮的素描小人、針織衫上一模一樣的小熊腳印,都無形中傳遞了這樣的訊息:我們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萍萍也跟媽媽親密多了。
萍萍媽一開始對這一轉變挺欣慰的,也認為和孩子穿得一模一樣體驗了那份久違的童真,還可以放下生活的壓力,過一把新鮮的“孩童癮”。但是過了一陣子,萍萍媽發(fā)現(xiàn)了新問題:天冷之后,她穿了一件奶咖色的大衣去接萍萍共度周末,萍萍說什么也要和媽媽穿得一樣。萍萍媽為難死了,商場里沒有同款的奶咖色的女童大衣賣呀,而且,她也害怕女兒如此地向往“看上去和媽媽像雙胞胎”,久而久之,會不會過分黏著媽媽而喪失應有的獨立性?
專家分析:
寄養(yǎng)在祖輩家里周末才有可能與父母團圓的孩子,的確有可能對親子裝產生過分的依賴;有的孩子學會打電話后,甚至會在早上打電話給媽媽,與媽媽約定同穿哪一組親子裝,仿佛這樣一來,母子或母女間,就有一份隱秘的心靈默契。這類孩子一般都敏感、偏內向和愛幻想,對親子情感的需求度很高,偏偏其父母因為忙碌,無法每天陪在他們身邊,因此親子裝起到一種代入和補償的作用:看到一模一樣的圖案,孩子就有安全感,確認他(她)和母親之間的距離是那么親密無間。這是一件好事,媽媽不用過分擔心孩子會因此喪失獨立性。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自信,不是來自父母的疏離和淡漠,而是來自父母無條件的陪伴所帶來的安全感;從某種意義上說,親子裝帶來的親密和安全的承諾,對孩子的自信和獨立是起到促進作用,而不是妨礙作用的,這一點不容置疑。
應對:
孩子熱衷于跟媽媽穿得一樣,既是為了傳達“我們心心相印”,也有借此吸引眼球的因素,媽媽們不妨跟孩子說:穿著顏色、款式一模一樣的親子裝已經 OUT啦,現(xiàn)在更好玩的是要讓人家動動腦筋,才能猜得出我們穿的是親子裝。比如,媽媽穿奶咖色的大衣,寶寶可以穿奶咖色的褲子或小靴子,或者背一只奶咖色的小包;再比如,寶寶和媽媽穿得不一樣,媽媽穿大紅大衣,寶寶穿粉紅大衣,但兩個人同戴深粉紅的圍巾,這也是親子裝呀……
勸說孩子接受更廣泛意義上的親子裝,可以讓雙方的選擇范圍更廣,配備親子裝的成本更低;也能讓孩子在確認安全感的同時,慢慢形成對服飾的獨立審美,而不是簡單執(zhí)著于“我要和媽媽穿得一樣”。
自從成了《喜羊羊與灰太狼》的超級粉絲,小惠就變成了一個粉色控:發(fā)卡上的蝴蝶結、脖子上的圍巾、身上的小大衣、腳上的豆豆鞋,都堅決要穿戴粉色,不是粉紅色的堅決不穿。問她為什么,小惠理直氣壯地說:“我是女生,我是美羊羊?!眿寢屃私饬艘幌拢胖烂姥蜓蚴且恢粙扇峥蓯鄣男⊙?,渾身上下都是粉紅色。美羊羊從小能用毛線呀、棉線呀編織出能用來打扮的飾物,只要是與“美麗”有關的東西,她都非常精通。在羊村里,美羊羊因為愛做飯,愛替別的小羊梳妝、美容,別的羊生病了她還當護士照料他們,因此廣受歡迎。
不過,小惠媽也留心到了美羊羊的缺點,就是愛哭、嬌氣、軟弱,這些特點在女兒小惠的身上也越來越明顯,會不會是“粉色控”帶來的負面效應呢?而且,小惠這么早就向美羊羊看齊,把自己的職業(yè)理想定義為要當編織能手、護士、美容師和大廚,也令小惠媽不快:“我的女兒怎么就這點出息?”小惠媽就想把女兒從“粉色控”上扳回來,可惜,因為媽媽不贊成穿得那么粉,每天早上,母女倆為小惠的穿戴嘔了無數氣,惹得大人發(fā)飆孩子哭,好幾次上幼兒園都遲到……
專家分析:
《喜羊羊與灰太狼》熱播后,美羊羊成為很多小女孩兒跟風模仿的對象。美羊羊是一只美麗的小羊,心地也很善良,更重要的是她全身上下純純的粉色,喚醒了小女孩兒們的性別意識,讓她們體會到愛美、愛打扮、心靈手巧、善解人意,以及富有同情心是廣受歡迎的女孩兒特質,這沒有什么不對。從心理學的意義上說,粉色有放松效果,可以使執(zhí)拗激動的情緒穩(wěn)定下來;愛粉色的女孩兒性格溫柔敏感、待人友善,沒有什么攻擊欲,她們無論是跟父母還是老師同學的相處,都相對乖巧隨順,這都是讓人省心的地方。
至于小惠媽擔心孩子因為喜歡粉紅色,將來就要當護士、美容師等“粉領族”,這是完全沒有必要的,小女孩兒無條件地喜歡粉色只集中在 3~10歲這一階段,隨著孩子的成長,對顏色的偏愛多會發(fā)生變化,職業(yè)理想也可能發(fā)生180度的轉變。所以不妨讓孩子在她小時候,適時享受粉色帶來的愉悅吧。
應對:
如果孩子的確在成為“粉色控”后,性格上更為嬌弱、敏感、愛哭,也不用硬去撤掉她穿戴上的粉紅元素,造成孩子的強烈逆反。較為可取的辦法是,在粉紅色的裝扮中摻入其他顏色,比如用深粉紅色配黑色,可以讓做事膽小猶豫的孩子不知不覺表現(xiàn)出果斷和自信;比如用粉紅色配深藍色,可以讓孩子在善解人意的基礎上表現(xiàn)出領導力;再比如用棉花糖一樣的糖霜粉紅,配明亮的橘紅色,可以讓不愛運動的嬌氣女孩,逐漸擁有明快的活力和運動本能……總之,保留粉色中美好的一面,用其它配色來豐富小女孩兒單一的女性氣質就可以了。
從三歲半起,虹虹就表現(xiàn)出愛操心、愛照顧人的“長姐風范”,最直觀的變化是她成了一個“背包控”,各種各樣的卡通毛絨背包見了就走不動路,一年多下來,她擁有了功夫熊貓背包、小熊維尼背包、小鹿斑比背包和花栗鼠奇奇背包,賺盡回頭率。
若光是出門就要背背包也就算了,令虹虹媽關注的是,自家的獨生女兒不但操心自己,還操心一起玩的其他小朋友,如今她出門前必要檢驗自己是否帶了小水壺、濕紙巾、小餅干和玩具汽車,甚至還有創(chuàng)可貼——后者是因為虹虹的好朋友上次玩耍時刮破了手,所有的大人都沒有帶創(chuàng)可貼,于是,虹虹每次都要在背包里放上兩條創(chuàng)可貼。
后現(xiàn)代女權主義的另一分支是"過程主義",它秉持"僅當女性在一個和男性同樣得到尊重的社會中獲得平等地位時,人們才將會實現(xiàn)所必須的各種革新,最后才出現(xiàn)正義、享受、秩序和創(chuàng)造。"
虹虹媽跟人吐嘈說:“你看我家‘創(chuàng)可貼小姐’是不是太操心了?專愛照顧別人。有一次還提醒旁的小朋友吃餅干前要用濕紙巾擦手,吃完餅干還要喝水以免蛀牙——那個被關照的孩子比她還大半歲呢!”
專家分析:
“自己的東西由自己來背”,哪怕是象征性的,對養(yǎng)成孩子自理、自立、自主的意識和能力,也是非常有好處的。虹虹媽的擔憂讓人體會到母親的矛盾心理:要是孩子特別自我中心,媽媽擔心她太自私不受歡迎;要是孩子特別無私,媽媽又擔心她在人際交往中吃虧。
其實虹虹媽完全不用擔心女兒愛操心、愛照顧人會給自己帶來什么負面影響,因為在孩子們的群體中,有“長姐風范”或長兄風范”的孩子,最終也獲得了別的孩子所沒有的號召力和核心地位?,F(xiàn)在的孩子都不傻,他們都會敬服“事事想得周到”的孩子,敬服自理能力強、相對成熟的孩子;在意識到對方的無私后,他們也會事事與之分享,而不好意思計較,這會給孩子們的相處帶來良性循環(huán)。說到底,這就是一只不離身的小背包帶來的迷人效應。
應對:
要是怕其他的孩子對自家孩子依賴慣了,不但坐享照顧不知感謝,一旦自家孩子沒帶齊東西還遭人埋怨,那么可以委婉地在孩子的玩伴群里建議:下次聚會,我們搞個小背包節(jié)吧。”小背包節(jié)”上,大家可以評比出“樂于助人小背包”、“登山勇敢者小背包”、營養(yǎng)餐大王小背包”和“最酷炫小背包”、“最萌小背包”等,通過有趣的活動,讓孩子們都養(yǎng)成出門前整理背包、自己的需求自己管理的習慣。從小培養(yǎng)孩子們的生活自理意識,對他們長大后,逐漸養(yǎng)成對家庭、他人、社會的責任感,是很有好處的。
跟小姨出門逛街回來后,小雷就像換了個人一樣,興奮不已,他先戴了豹紋大框眼鏡,舒臂伸腰,蹲伏下來說他是野生動物觀察家,還幻想他的眼鏡上有紅外觀察儀;然后換了迷彩大框眼鏡,說他是海軍陸戰(zhàn)隊員;再后來換了銀白色的大框眼鏡,說他已經到達火星,正在等外星人過來會談;最后他換上了黑框大眼鏡,一本正經地翻開外公的字典,對媽媽說:“看看我像不像大博士?”
媽媽一看很崩潰,責怪自家妹妹為何要給小孩子買這么多大框的眼鏡。孩子本來不近視,戴上這種蓋住半張臉的眼鏡,會不會讓孩子還沒有發(fā)育好的鼻梁變形、內陷,影響鼻腔的發(fā)育和鼻腔通氣?會不會影響孩子的視力?會不會讓孩子頭重腳輕跌倒?媽媽數落完,就要沒收兒子的眼鏡,為此,小雷說媽媽專門掃人興,與之大吵了一架。
專家分析:
就像很多潮媽為了賣萌愛上大框眼鏡一樣,大框眼鏡在潮娃中也很有市場,從小雷的想象和陳述中我們發(fā)現(xiàn),很多小萌娃愛戴大框眼鏡,是因為戴上這種眼鏡后,形象接近孩子的偶像,如小雷口中的野生動物觀察家、太空宇航員和科學家……也就是說,大框眼鏡不但使孩子的形象增加了吸睛度,在孩子對未來職業(yè)的暢想中,它充當了重要道具的角色,能豐富孩子的想象,讓他們體會到瞬間成長的快樂。難怪當媽媽以影響視力和鼻梁發(fā)育為由,要沒收眼鏡時,孩子會有抵觸心態(tài)了。
應對:
如果孩子本身視力沒問題,只是戴了一副平光鏡,可將大框眼鏡的鏡片卸掉,只戴一副時尚的大鏡框過把癮。因為平光眼鏡雖然沒有度數,但對眼睛來說,畢竟是個“障礙物”,如果鏡片沾上了灰塵,對視力還是有一定影響,卸掉鏡片至少可以使眼鏡輕一半,可使眼鏡份量對孩子發(fā)育中鼻梁的負面壓迫降到最低。只要規(guī)定孩子戴這種裝飾性大鏡框的時間一天不超過兩小時,拿下眼鏡后再做一做“捏鼻操”即可。
當然,要是孩子有近視,最好別把近視眼鏡配成大框鏡,因為時髦的大框鏡往往因鏡片太大,鏡片的“瞳距”超過孩子的實際瞳距,這種配鏡上的誤差,相當于在眼睛前架了一副三棱鏡。光線會產生折射現(xiàn)象,孩子佩戴后看東西容易出現(xiàn)重影。長時間佩戴既累眼,還可能造成孩子頭暈頭痛,脾氣暴躁,這是父母應該注意避免的。
編輯/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