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和,張春光
(1.大理州人民醫(yī)院 康復科,云南 大理 671000; 2.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北京 100029)
?
三針刺為主配合直旋扳法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臨床療效觀察
張玉和1,張春光2
(1.大理州人民醫(yī)院 康復科,云南 大理 671000; 2.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北京 100029)
目的:探討三針刺為主配合直旋扳法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155例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45例和觀察組110例,對照組患者以《針灸治療學》《推拿學》(上??茖W技術出版社)中治療頸椎病的方法進行治療,觀察組采用三針刺為主配合直旋扳法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治療組110例,其中治愈84例,有效24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8.18%;對照組45例,其中治愈25例,有效12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為82.22%。治療組患者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三針刺為主配合直旋扳法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療效顯著,操作簡單、安全,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椎動脈型頸椎??;三針刺;直旋扳法;針刺;推拿
椎動脈型頸椎病是頸椎病證型之一,主要由于頸椎節(jié)段失穩(wěn)、椎體移位、鉤椎關節(jié)增生、枕下三角損傷、血管因素等各種原因造成椎-基底動脈系統(tǒng)血流不足,而出現(xiàn)以眩暈癥狀為主訴的頸椎病。筆者在臨床實踐中用三針刺為主配合直旋扳法治療頸椎病,特別是對椎動脈型頸椎病已取得較好的療效,現(xiàn)將10年余的臨床經(jīng)驗總結如下,請同道斧正。
1.1 一般資料
將2003年1月-2014年1月云南省大理州人民醫(yī)院康復科門診收治的155例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110例,其中男性58例,女性52例;年齡19~85歲;病程2周至11年;發(fā)病年齡多見于30~60歲。對照組45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23例;年齡17~76歲;病程7天至10年;發(fā)病年齡多見于30~60歲。
1.2 方法
1.2.1 治療組 ①針刺:取穴完骨穴、天柱穴、風池穴。②推拿:首先用扌袞 法、揉法推按頸部肌肉3~5min后,推拿點揉風池、天柱、完骨、肩井、天宗,放松頸肩部肌肉,配合旋轉牽拉手法,即患者首先仰臥于病床上,助手固定患者肩部,醫(yī)者右手托住下頜部,左手托住后枕部,食指與拇指抵住風穴位置,雙手同時向后方用力,同時左拇指、食指向前上方用力,有時會聽到“咔嗒”響聲?;颊邆扰P,頭稍后仰,一手按住面部,另一手按住肩胛部,同時反方向用力,然后患者頭部稍前傾,一手按住后枕部,一手按住肩前部,反向同時用力,此時也可聽到“咔嗒”聲。左右各1次?;颊吒┡P位,頭伸出床頭,助手固定肩部,醫(yī)者一手托住下頜,另一手卡住后枕部,前屈向下用力牽引數(shù)秒,然后頭旋轉45°左或右作前屈牽引。在牽引過程中用頓挫力[1]。也可以在坐位下行上述手法。
1.2.2 對照組 以《針灸治療學》、《推拿學》(上??茖W技術出版社)中治療頸椎病的方法為主。
1.3 療效判定標準
參照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制定的《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治愈:眩暈癥狀和體征全部消失,能參加正常工作和勞動;顯效:大部分癥狀和體征消失,部分癥狀較以前有明顯減輕,基本能夠進行日?;顒樱挥行В荷贁?shù)癥狀得到改善,日常勞動和工作仍受到一定影響;無效:癥狀較治療前無改善或惡化。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組110例,其中治愈84例,有效24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8.18%;對照組45例,其中治愈25例,有效12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為82.22%。治療組患者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椎動脈型頸椎病是臨床上常見病、多發(fā)病。椎-基底動脈血供不足是引起椎動脈型頸椎病的常見原因。在日常生活中,當人們把頭向一側歪曲或扭動時,使同側的椎動脈受擠壓導致椎動脈的血流減少,此時對側的椎動脈出現(xiàn)代償,保證椎-基底動脈血流對腦部血液供應,從而使人保持正常生理狀態(tài),使人們?nèi)粘I畈皇芴笥绊憽.旑i椎出現(xiàn)節(jié)段性不穩(wěn)、頸椎周圍軟組織變性、頸椎椎間隙狹窄、血管自身因素以及椎體鉤椎關節(jié)增生等原因,使頸椎椎動脈扭曲并及擠壓,從而致椎間盤突出、骨贅等可以直接壓迫椎動脈,或刺激椎動脈周圍的交感神經(jīng)纖維等組織,使椎動脈痙攣而出現(xiàn)椎動脈血流瞬間變化,導致椎-基底供血不足而出現(xiàn)癥狀。
杜元灝[2]通過近10年文獻研究表明,本病西醫(yī)缺乏有效的治療方法,而針灸治療本病有一定的優(yōu)勢,而且治療常以取雙側風池穴為重點,配合頸部局部穴位。我們通過十多年臨床研究表明三針刺為主配合直旋扳法不僅對頸型頸椎病有很好的療效,同時用于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也具有較好的效果。谷巍[3]針對臨床急性腦梗死患者給予針刺風池、完骨、天柱電針刺激,分別記錄針刺前、針刺20min及針刺30min雙側椎動脈及基底動脈的平均血流速度和血管阻力指數(shù)變化。實驗結果表明針刺時,腦供血相對減少,而針刺后效應使腦供血改善,由此可以看出目前對針刺啟動腦缺血預適應機制尚不十分明確,但其有加快血流速度、降低血管阻力、擴大毛細血管管徑從而改善腦微循環(huán)障礙等作用。包燁華等[4]認為針刺可改善椎基底動脈的血液循環(huán),可使減慢的血流速度加快。胡軍[5]通過經(jīng)顱多普勒超聲儀枕窗對雙側椎動脈(VA)和基底動脈(BA)進行檢測,記錄第1次手法前后即時收縮峰期血流速度(Vpeak)、舒張末期血流速度(Vmin)及血管搏動指數(shù)(PI)、血管阻力指數(shù)(RI)等指標,說明推拿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療程短、見效快。甘霈[6]臨床觀察38例椎動脈型頸椎病與健康人組成治療組和對照組,分別在治療前和治療后空腹取靜脈血,進行血漿神經(jīng)肽(NPY)、內(nèi)皮素(ET)放射免疫檢測。結果顯示CSA患者NPY明顯增高,較正常組有明顯差異。經(jīng)采用復合手法治療CSA,結果能下調血清NPY、ET(P<0.01),使臨床癥狀改善,說明復合手法治療CSA的機制可能是通過調節(jié)NPY、ET而實現(xiàn)的。
本研究采用三針刺為主配合直旋搬法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 ,能夠舒緩頸背部肌肉痙攣和肌肉攣縮,有效改善頸部及基底動脈的血液循環(huán),達到緩解和消除頸性眩暈的目的。因此三針刺為主配合直旋扳法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療效顯著,操作簡單、安全,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張玉和.三針刺配合直旋扳法治療頸型頸椎病 [J]. 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2014,10(12):61-62.
[2] 杜元灝 .現(xiàn)代針灸病譜[M].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9:101.
[3] 谷巍.針刺治療急性腦梗死產(chǎn)生缺血預適應效應的機制[J].中國臨床康復,2005,9(41):88-89.
[4] 包燁華,楚佳梅,方芳.天柱傍刺結合平衡區(qū)電針對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椎動脈血流動力學的影響[J].浙江中醫(yī)雜志,2010,45(9):670-671.
[5] 胡軍,胡榮.五步依次推拿法治療頸源性眩暈臨床觀察[J].按摩與導引,1995(6):12.
[6] 甘霈.復合手法治療對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血漿神經(jīng)肽、內(nèi)皮素的影響[J].中國中醫(yī)藥信息雜志,2003,10(12):62.
(責任編輯:宋勇剛)
2014-11-20
張玉和(1966-),男,云南省大理州人民醫(yī)院主任醫(yī)師,研究方向為頸椎病、腰椎病的保守治療及咳喘、抑郁癥等內(nèi)科疑難雜癥的針灸治療。
R274
A
1673-2197(2015)09-0083-02
10.11954/ytctyy.201509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