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樸,黃坤景
(1.定州市中醫(yī)醫(yī)院,河北保定073000;2.安新縣醫(yī)院 內一科,河北保定071600)
鈉尿肽對手足口病重癥患兒病情預后判斷
王君樸1,黃坤景2
(1.定州市中醫(yī)醫(yī)院,河北保定073000;2.安新縣醫(yī)院 內一科,河北保定071600)
目的:分析血漿鈉尿肽水平變化率對于手足口病重癥患兒病情預后的判斷價值。方法:選擇2011年10月~2014年9月診斷手足口病重癥患兒57例,入院后第1天、3天給予放射免疫法檢測血漿鈉尿肽水平,計算二者之間血漿鈉尿肽變化率。依據(jù)患者臨床預后分為生存組38例,病死組19例。比較2組患者血漿鈉尿肽水平以及變化率差異。以血漿鈉尿肽變化率繪制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ROC)預測判斷患兒臨床預后。結果:生存組與病死組入院后第1天血漿鈉尿肽水平[(658.92±98.48)pg/ml vs(649.37±89.65)pg/ml,t=0.873]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第3天血漿鈉尿肽水平[(287.48±35.81)pg/ml vs(592.94±94.27)pg/ml,t=3.27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生存組血漿鈉尿肽水平變化率為(57.82±10.52)%,病死組血漿鈉尿肽水平變化率(12.54±7.39)%,2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以血漿鈉尿肽變化率繪制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ROC)預測判斷患兒臨床預后(AUC)曲線下面積為0.785,以鈉尿肽變化率為35%為截斷點,判斷患兒預后的靈敏度為89%,特異度為67%。結論:血漿鈉尿肽水平變化率有助于手足口病重癥患兒病情預后的判斷。
手足口?。恢匕Y;鈉尿肽;預后
手足口病是腸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性疾病,多見于3歲以前的學齡前兒童[1-3]。其發(fā)病分型以普通型最常見,少數(shù)患者可出現(xiàn)心、肺、神經系統(tǒng)受損表現(xiàn)為重癥急危發(fā)病,對于該部分患兒給予積極的監(jiān)護治療往往可以最大限度扭轉病程,減輕臟器功能損傷。手足口病重癥患兒泵功能衰竭往是患兒死亡的主要原因[4]。有效預測患兒心臟功能損傷程度有助于病情預后的判斷。血漿鈉尿肽是主要的心肌損傷標志物,其水平高低可以反應心臟泵功能水平損傷程度[5,6]。課題研究目的試分析血漿鈉尿肽水平變化率對于手足口病重癥患兒病情預后的判斷價值。
1.1 研究對象:選擇2011年10月~2014年9月診斷手足口病重癥患兒57例,男28例,女29例,平均年齡(2.86± 1.37)歲。依據(jù)患者臨床預后分為生存組38例,病死組19例,2組患者年齡、性別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入選標準符合衛(wèi)計委2010年手足口病診療指南[7]。排除標準:先天性心臟病病史;嚴重血液系統(tǒng)疾患。本研究得到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治療獲得患者或者家屬的知情同意,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檢測指標及方法:入院后第1天、3天檢測血漿鈉尿肽水平,計算二者之間血漿鈉尿肽變化率。比較生存組與病死組患者血漿鈉尿肽水平以及變化率差異。血漿鈉尿肽采用放射免疫法,試劑盒購自深圳景城生物科技。鈉尿肽變化率計算=(第1天鈉尿肽值-第3天鈉尿肽值)/第1天鈉尿肽值×100%。
1.3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21.0統(tǒng)計軟件分析,正態(tài)分布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2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以血漿鈉尿肽變化率繪制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ROC)預測判斷患兒臨床預后。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血漿鈉尿肽水平比較:生存組與病死組入院后第1天血漿鈉尿肽水平[(658.92±98.48)pg/ml vs(649.37 ±89.65)pg/ml,t=0.873]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第3天血漿鈉尿肽水平[(287.48±35.81)pg/ml vs(592.94 ±94.27)pg/ml,t=3.27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生存組血漿鈉尿肽水平變化率為(57.82±10.52)%,病死組血漿鈉尿肽水平變化率(12.54±7.39)%,2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血漿鈉尿肽預測價值:以血漿鈉尿肽變化率繪制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ROC)預測判斷患兒臨床預后(AUC)曲線下面積為0.785,以鈉尿肽變化率為35.0%為截斷點,判斷患兒預后的靈敏度為89.0%,特異度為67.0%。
手足口病是近年來發(fā)現(xiàn)由腸道病毒感染引發(fā)臨床出現(xiàn)發(fā)熱、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現(xiàn)皮疹或皰疹為主要癥狀的腸道傳染病。病原體以腸道病毒EV68病毒最常見,呈季節(jié)性流行以及全年散發(fā)特點,局部地區(qū)有聚集群發(fā)傾向[8,9]。臨床以患兒表現(xiàn)分為普通型、重癥型。相關資料統(tǒng)計大部分患兒以普通型最為常見,多在一周內痊愈。部分患者可合并腦炎、腦膜炎、心肌炎、肺水腫等出現(xiàn)嚴重循環(huán)呼吸衰竭導致病情持續(xù)進展,多臟器功能損傷以及臟器功能衰竭[10]。手足口病重癥患兒心肌損傷最為常見,病毒感染可引發(fā)炎性反應加重,心肌細胞內水腫及心肌纖維腫脹、斷裂,泵功能衰竭。手足口病心肌損傷程度與泵功能衰竭程度關系密切,其損傷程度直接與預后相關[11,12]。血漿鈉尿肽是目前研究較為廣泛的心肌損傷標志物,其水平高低與心肌損傷程度呈直線相關[13]。血漿鈉尿肽水平與手足口病患兒病情預后的關系目前尚缺乏研究[14]。
研究發(fā)現(xiàn)生存組與病死組入院后第1天血漿鈉尿肽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第3天血漿生存組鈉尿肽水平較病死組明顯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生存組血漿鈉尿肽水平變化率高于病死組,2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以血漿鈉尿肽變化率繪制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ROC)預測判斷患兒臨床預后(AUC)曲線下面積為0.785,以鈉尿肽變化率為35.0%為截斷點,判斷患兒預后的靈敏度為89.0%,特異度為67.0%。既往研究曾提出血漿鈉尿肽(絕對值)水平與患兒病情預后具有一定相關性,課題研究發(fā)現(xiàn)血漿鈉尿肽絕對值水平臨床影響因素較多,而血漿鈉尿肽水平變化率與心肌泵功能變化程度關系密切,因此,首次提出將血漿鈉尿肽水平變化率作為一個獨立的判斷指標。課題研究結果表明血漿鈉尿肽水平變化率有助于手足口病重癥患兒病情預后的判斷。
[1]張亦維,曾現(xiàn)芬,龍露萍.163例手足口病重型2期患兒早期臨床特征分析[J].重慶醫(yī)學,2015,44(18):2546-2548.
[2]張寶林,李寧,劉萍.熱毒寧對重型手足口病患兒病程的影響[J].山東醫(yī)藥,2010,50(44):101-103.
[3]吳亦棟,尚世強,陳志敏,等.手足口病病原體流行特征分析及臨床意義[J].中華兒科雜志,2010,48(9):535-539.
[4]毛群穎,郝春生,張霞,等.人免疫球蛋白中腸道病毒71型中和抗體效價的測定[J].微生物學免疫學進展,2010,32(4):18-21.
[5]張偉杰,徐桂芳,田志強,等.降鈣素原、高遷移率族蛋白1與急性胰腺炎嚴重程度和預后的相關性研究[J].中華胰腺病雜志,2012,12(5):299-302.
[6]鐘雪梅,張艷玲,鄭崇光,等.清熱散瘟口服液治療小兒手足口病[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3,19(7):345-347.
[7]衛(wèi)生部手足口病臨床專家組.腸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癥病例臨床救治專家共識[J].中華兒科雜志,2011,49(9):675-678.
[8]慕永平,陳曉蓉,張愛軍,等.熱毒寧注射液治療兒童手足口病的隨機對照研究[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1,31(9):1209-1211.
[9]吳亦棟,尚世強,陳志敏,等.手足口病病原體流行特征分析及臨床意義[J].中華兒科雜志,2010,48(7):535-539.
[10]孫軍玲,張靜.手足口病流行病學研究進展[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9,30(9):973-975.
[11]付四毛,溫小麗,何冰潔,等.手足口病診療指南危重癥早期預警指標對其危重癥預警價值[J].醫(yī)學臨床研究,2013,30(12):2336-2338.
[12]鄧卓軍,徐謙,蘇曉清,等.血高遷移率族蛋白-1對創(chuàng)傷所致嚴重膿毒癥患者心功能及預后的預測價值[J].中華急診醫(yī)學雜志,2015,24(4):435-438.
[13]馮慧芬,段廣才,朱光.重癥手足口病患兒血清炎性細胞因子動態(tài)變化與神經源性肺水腫的關系[J].中華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5,30(6):453-455.
[14]李澤庚,張國梁,尚麗莉,等.中藥注射劑在手足口病中的應用概況[J].中醫(yī)藥臨床雜志,2010,22(7):581-584.
?號〕R725.1
B
1002-2376(2015)10-0113-02
2015-08-18